黄杨木《中药大辞典》:黄杨木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黄杨木】出处《纲目》
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茎枝 。全年可采,晒干 。
原形态黄杨(《酉阳杂俎》),又名:山黄杨(《履巉岩本草,) , 千年矮、小黄插(《分类草药性》),百日红、万年青、豆板黄杨、瓜子黄杨 。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 。树皮灰色,栓皮成有规则的剥裂,茎枝均呈四棱,小枝和冬芽的外鳞有短毛 。叶对生,革质,圆形或倒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通常中部以上较宽 , 先端稍凹,基部狭楔形,长1~3厘米,宽7~15毫米,下面中脉的基部和叶柄微有细毛 。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腋生;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雄花的萼片4,有退化子房与萼片等长 。蒴果圆球形,由3心皮组成,沿室背三瓣裂,成熟时黑色,径约1厘米 。花期4月 。果熟期7月 。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地和多石的地方 。分布山东、陕西、甘肃、江苏、江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现各省均有栽培作观赏用 。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
功能主治祛风湿,理气,止痛 。治风湿疼痛,胸腹气胀,牙痛,疝痛 , 跌打损伤 。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风湿,头痛 , 九种气痛,红白痢 。"
②《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牙痛,气痛,庙痛 , 胸腹气胀,跌打损伤,妇人难产,及暑月疖疮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外用:捣敷 。
复方治跌打损伤:㈠黄杨木泡酒服 。(《四川中药志》)㈡黄杨木干枝叶一两 , 青石蚕(水龙骨)四至五钱,嫩竹叶、厚朴各三至四钱 。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备注同属植物细叶黄杨,又名雀舌黄杨,分布山东、江苏、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 。亦同等使用 。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杨木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英文名Chinese Box Twig, Twig of Harland Box
别名山黄杨、千年矮、小黄杨、细叶黄杨、瓜子黄杨、乌龙木 。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茎枝及叶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sinica (Rehd.et Wils.)M.Cheng [B.microphylla Sied.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茎枝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
原形态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6m 。树皮灰色 , 栓皮成有规则的剥裂;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 , 节间长0.5-2cm 。叶对生;叶柄长1-2mm,上面被毛;叶片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通常中部以上较宽,先端圆或钝 , 常有小凹口,基部圆或楔形,长1-3cm,宽0.8-2cm,叶面光滑,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 , 侧脉明显,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 。穗状花序腋生,单性,雌雄同株,花密集,花序轴被毛;苞片阔卵形 , 长2-2.5mm,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mm,无毛,雄蕊连花药长达4mm,不育雌蕊有棒状柄 , 末端膨大,高2mm左右;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 , 长达3mm,花柱3,子房3室,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柱头粗厚,倒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 。蒴果近球形,长6-10mm,宿存花柱长2-3mm , 由3心皮组成,沿室背3瓣裂,成熟时黑色,径约1cm 。花期3-4月,果期5-7月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谷、溪边、林下 , 现可栽培作观赏用 。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 。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26-30℃ 。可在空旷地或荫蔽的环境生长 。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栽培为宜 。
栽培技术 用打插繁殖 。春、夏季扦插,以春季较好 。选择二年生枝条,长 12-15cm,剪去叶片,按行珠距6cm×6cm斜插于苗床中,入土深度为描条的1/2,稍压后浇水,保持湿润 。插后40-50d可以定植,按行株距60cm×60cm开穴,选阴雨天种植 。
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夏季各施1次人粪尿或复合肥,秋后冬初追施1次厩肥或草木灰 。追肥后进行培土 。冬季适当修剪过密枝或弱枝 。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有纵棱,小棱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片长1-3cm,宽0.8-2cm 。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 。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基部圆或急尖或楔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侧脉明显,叶背中脉平坦或稍凸出,中脉上常密被短线状钟乳体 。革质 。叶柄长1-2mm,上面被毛 。气微,味苦 , 无毒 。
化学成分木质部主要含环常绿黄杨碱 (cycloviro-buxine) D、C,环原黄杨碱(cycloprotobuxamine)A、C 。叶含黄杨胺醇碱(buxaminol)E,环朝鲜黄杨碱(cycokorea-nine)B,黄杨酮碱(buxtauine),环常绿黄杨碱D , 黄杨胺碱(buxamine)E,环小叶黄杨碱(buxpiine) 。茎叶含坏原黄杨酰胺(cycloprotobuxinamine),小叶黄杨碱(buxmicrophylline)A,黄杨酮碱(buxtauine)M,异东在菪素(isoscopoletin),表羽扇豆醇(ePi-lupeol) 。
药理作用1.抗心律失常:黄杨碱1号1.0、2.0mg/kg静脉注射,能防止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兔心电图T波变化及S-T段变化,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R-R间期延长无影响 。环常绿黄杨碱D 4.7mg/kg可抑制哇巴因引起的豚鼠心律失常,也抑制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 , 1-2mg/kg抑制氯仿-肾上腺素及氯化钡引起的兔心律失常,22、25mg/kg抑制氯仿引起的小鼠室颤 。环常绿黄杨碱D 1.2×10(-5)-3.6×10(-5)mol/L显着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期与有效不应期,抑制心肌自发活动,并能改善缺氧心肌的动作电位;浓度高于3.6×10(-5)mol/L,会使动作电位变为带舒张期去极化的慢反应电位,并使细胞兴奋性明显下降 。
2.正性肌力作用:环常绿黄杨碱D 0.1-0.2mg/L和0.2g/L对离体兔和蟾蜍心脏均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负性频率作用,与强心甙无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环常绿黄杨碱 D 1mg/kg,可增加冠脉流量与加强心脏收缩、减慢心率效应相一致 。环常绿黄杨碱D 10-7-10-5mol/L能增加豚鼠左心室**肌的收缩力 , 这种正性肌力作用不为心得安所阻断,也无增强异丙肾上腺正性肌力的作用;对兔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力有抑制作用,表明其强心作用是通过对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环常绿黄杨碱D在0.3-100μmol/L范围内,对豚鼠左右心房肌均呈剂量依赖性正性变力作用 , 30μmol/L增强左心房有肌静息后正性阶梯和成对刺激效应;30μmol/L 时加强心?。?*状?。┦账趿?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50和APD90,对动作电位最大上升速率(Vmax)、动作电位幅度(APA)和静息电位(RP)影响不大,因此环常绿黄杨碱D的正性变力作用可能是由于促进心肌细胞外Ca+跨膜内流和增加细胞内Ca+ 释放所致 。环常绿黄杨碱D对心脏电生理学分析,它使心房-His束电位间隔(AH)、His束-心室电位间隔(HV)、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PD)、有效不应期(ERP)均延长 。APD的延长尤其是2相斜率增大 , 2相显着延长,提示可能改变Ca+内流的失活过程,电生理学分析结果,认为环常绿黄杨碱D可能拟似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延长动作电位类抗心律失常药) 。
毒性毒性:黄杨碱1号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91.56mg/kg 。环常绿黄杨碱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灌胃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8.9mg/kg、92mg/kg、293mg/kg;静脉注射6-8mg/kg可使犬出现心律不齐及房室传导阻滞,兔亚急性毒性试验 , 发现24只兔中有3只兔肝脏有点状坏死灶,提示临床用药应注意肝功能的变化 。
性味苦;平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主风湿痹痛;胸腹气胀;疝气疼痛;牙痛;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
复方治跌打损伤: 一、黄杨木泡酒服 。(《四川中药志》)二、黄杨木干枝叶一两,青石蚕(水龙骨)四至五钱,嫩竹叶、厚朴各三至四钱 。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一切风湿,头痛,九种气痛 , 红白痢 。
2.《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牙痛,气痛,疝痛,胸腹气胀,跌打损伤,妇人难产,及暑月疖疮 。
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
- 黄杨木叶
- 如何设置服务器的远程连接? 怎么给服务器配置远程连接
- 如何在远程服务器上添加新的功能? 远程服务器怎么添加
- 先治疗流汗过多(怎样治疗汗臭 治疗汗臭的方法有哪些)
- 冰糖的保健功效有有哪些你不知道
- 如何修改WFI服务器设置? wfi服务器怎么设置更改
- 肉末土豆饼的做法
- 如何为服务器设置有效的防御机制? 怎么给服务器配置防御策略
- 如何对远程服务器进行内存清理? 远程服务器怎么清理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