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加密算法以及使用方法加密的原因:保证数据安全
加密必备要素:1、明文/密文2、秘钥3、算法
秘钥:在密码学中是一个定长的字符串、需要根据加密算法确定其长度
加密算法解密算法一般互逆、也可能相同
常用的两种加密方式:
对称加密:秘钥:加密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数据的机密性双向保证、加密效率高、适合加密于大数据大文件、加密强度不高(相对于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秘钥:加密解密使用的不同秘钥、有两个密钥、需要使用密钥生成算法生成两个秘钥、数据的机密性只能单向加密、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双向都需要各自有一对秘钥、加密效率低、加密强度高
公钥:可以公开出来的密钥、公钥加密私钥解密
私钥:需要自己妥善保管、不能公开、私钥加密公钥解密
安全程度高:多次加密
按位异或运算
凯撒密码:加密方式通过将铭文所使用的字母表按照一定的字数平移来进行加密
mod:取余
加密三要素:明文/密文(字母)、秘钥(3)、算法(向右平移3/-3)
安全常识:不要使用自己研发的算法、不要钻牛角尖、没必要研究底层实现、了解怎么应用;低强度的密码比不进行任何加密更危险;任何密码都会被破解;密码只是信息安全的一部分
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认证、不可否认性
计算机操作对象不是文字、而是由0或1排列而成的比特序列、程序存储在磁盘是二进制的字符串、为比特序列、将现实的东西映射为比特序列的操作称为编码、加密又称之为编码、解密称之为解码、根据ASCII对照表找到对应的数字、转换成二进制
三种对称加密算法:DES\3DES\ AES
DES:已经被破解、除了用它来解密以前的明文、不再使用
密钥长度为56bit/8、为7byte、每隔7个bit会设置一个用于错误检查的比特、因此实际上是64bit
分组密码(以组为单位进行处理):加密时是按照一个单位进行加密(8个字节/64bit为一组)、每一组结合秘钥通过加密算法得到密文、加密后的长度不变
3DES:三重DES为了增加DES的强度、将DES重复三次所得到的一种加密算法密钥长度24byte、分成三份加密--解密--加密 目的:为了兼容DES、秘钥1秘钥2相同==三个秘钥相同---加密一次密钥1秘钥3相同--加密三次三个密钥不相同最好、此时解密相当于加密、中间的一次解密是为了有三个密钥相同的情况
此时的解密操作与加密操作互逆,安全、效率低
数据先解密后加密可以么?可以、解密相当于加密、加密解密说的是算法
AES:(首选推荐)底层算法为Rijndael分组长度为128bit、密钥长度为128bit到256bit范围内就可以但是在AES中、密钥长度只有128bit\192bit\256bit在go提供的接口中、只能是16字节(128bit)、其他语言中秘钥可以选择
目前为止最安全的、效率高
底层算法
分组密码的模式:
按位异或、对数据进行位运算、先将数据转换成二进制、按位异或操作符^、相同为真、不同为假、非0为假按位异或一次为加密操作、按位异或两次为解密操作:a和b按位异或一次、结果再和b按位异或
ECB : 如果明文有规律、加密后的密文有规律不安全、go里不提供该接口、明文分组分成固定大小的块、如果最后一个分组不满足分组长度、则需要补位
CBC:密码链
问题:如何对字符串进行按位异或?解决了ECB的规律可查缺点、但是他不能并行处理、最后一个明文分组也需要填充 、初始化向量长度与分组长度相同
CFB:密文反馈模式
不需要填充最后一个分组、对密文进行加密
OFB:
不需要对最后一组进行填充
CTR计数器:
不需要对最后一组进行填充、不需要初始化向量
Go中的实现
官方文档中:
在创建aes或者是des接口时都是调用如下的方法、返回的block为一个接口
func NewCipher(key [] byte ) ( cipher . Block , error )
type Block interface {
// 返回加密字节块的大小
BlockSize() int
// 加密src的第一块数据并写入dst,src和dst可指向同一内存地址
Encrypt(dst, src []byte)
// 解密src的第一块数据并写入dst , src和dst可指向同一内存地址
Decrypt(dst, src []byte)
}
Block接口代表一个使用特定密钥的底层块加/解密器 。它提供了加密和解密独立数据块的能力 。
Block的Encrypt/Decrypt也能进行加密、但是只能加密第一组、因为aes的密钥长度为16、所以进行操作的第一组数据长度也是16
如果分组模式选择的是cbc
func NewCBCEncrypter(b Block, iv []byte) BlockMode加密
func NewCBCDecrypter(b Block, iv []byte) BlockMode解密
加密解密都调用同一个方法CryptBlocks()
并且cbc分组模式都会遇到明文最后一个分组的补充、所以会用到加密字节的大小
返回一个密码分组链接模式的、底层用b加密的BlockMode接口,初始向量iv的长度必须等于b的块尺寸 。iv自己定义
返回的BlockMode同样也是一个接口类型
type BlockMode interface {
// 返回加密字节块的大小
BlockSize() int
// 加密或解密连续的数据块 , src的尺寸必须是块大小的整数倍,src和dst可指向同一内存地址
CryptBlocks(dst, src []byte)
}
BlockMode接口代表一个工作在块模式(如CBC、ECB等)的加/解密器
返回的BlockMode其实是一个cbc的指针类型中的b和iv
# 加密流程:
1. 创建一个底层使用des/3des/aes的密码接口 "crypto/des" func NewCipher(key []byte) (cipher.Block, error) # -- des func NewTripleDESCipher(key []byte) (cipher.Block, error) # -- 3des "crypto/aes" func NewCipher(key []byte) (cipher.Block, error) # == aes
2. 如果使用的是cbc/ecb分组模式需要对明文分组进行填充
3. 创建一个密码分组模式的接口对象 - cbc func NewCBCEncrypter(b Block, iv []byte) BlockMode # 加密 - cfb func NewCFBEncrypter(block Block, iv []byte) Stream # 加密 - ofb - ctr
4. 加密, 得到密文
流程:
填充明文:
先求出最后一组中的字节数、创建新切片、长度为新切片、值也为切片的长度、然后利用bytes.Reapet将长度换成字节切片、追加到原明文中
//明文补充
func padPlaintText(plaintText []byte,blockSize int)[]byte{
//1、求出需要填充的个数
padNum := blockSize-len(plaintText) % blockSize
//2、对填充的个数进行操作、与原明文进行合并
newPadding := []byte{byte(padNum)}
newPlain := bytes.Repeat(newPadding,padNum)
plaintText = append(plaintText,newPlain...)
return plaintText
}
去掉填充数据:
拿去切片中的最后一个字节、得到尾部填充的字节个数、截取返回
//解密后的明文曲调补充的地方
func createPlaintText(plaintText []byte,blockSize int)[]byte{
//1、得到最后一个字节、并将字节转换成数字、去掉明文中此数字大小的字节
padNum := int(plaintText[len(plaintText)-1])
newPadding := plaintText[:len(plaintText)-padNum]
return newPadding
}
des加密:
1、创建一个底层使用des的密码接口、参数为秘钥、返回一个接口
2、对明文进行填充
3、创建一个cbc模式的接口、需要创建iv初始化向量、返回一个blockmode对象
4、加密、调用blockmode中的cryptBlock函数进行加密、参数为目标参数和源参数
//des利用分组模式cbc进行加密
func EncryptoText(plaintText []byte,key []byte)[]byte{
//1、创建des对象
cipherBlock,err := des.NewCipher(key)
if err != nil {
panic(err)
}
//2、对明文进行填充
newText := padPlaintText(plaintText,cipherBlock.BlockSize())
//3、选择分组模式、其中向量的长度必须与分组长度相同
iv := make([]byte,cipherBlock.BlockSize())
blockMode := cipher.NewCBCEncrypter(cipherBlock,iv)
//4、加密
blockMode.CryptBlocks(newText,newText)
return newText
}
des解密:
1、创建一个底层使用des的密码接口、参数为秘钥、返回一个接口
2、创建一个cbc模式的接口、需要创建iv初始化向量,返回一个blockmode对象
3、加密、调用blockmode中的cryptBlock函数进行解密、参数为目标参数和源参数
4、调用去掉填充数据的方法
//des利用分组模式cbc进行解密
func DecryptoText(cipherText []byte, key []byte)[]byte{
//1、创建des对象
cipherBlock,err := des.NewCipher(key)
if err != nil {
panic(err)
}
//2、创建cbc分组模式接口
iv := []byte("12345678")
blockMode := cipher.NewCBCDecrypter(cipherBlock,iv)
//3、解密
blockMode.CryptBlocks(cipherText,cipherText)
//4、将解密后的数据进行去除填充的数据
newText := clearPlaintText(cipherText,cipherBlock.BlockSize())
return newText
}
Main函数调用
func main(){
//需要进行加密的明文
plaintText := []byte("CBC--密文没有规律、经常使用的加密方式,最后一个分组需要填充 , 需要初始化向量"
"(一个数组、数组的长度与明文分组相等、数据来源:负责加密的人提供,加解密使用的初始化向量必须相同)")
//密钥Key的长度需要与分组长度相同、且加密解密的密钥相同
key := []byte("1234abcd")
//调用加密函数
cipherText := EncryptoText(plaintText,key)
newPlaintText := DecryptoText(cipherText,key)
fmt.Println(string(newPlaintText))
}
AES加密解密相同、所以只需要调用一次方法就可以加密、调用两次则解密
推荐是用分组模式:cbc、ctr
aes利用分组模式cbc进行加密
//对明文进行补充
func paddingPlaintText(plaintText []byte , blockSize int ) []byte {
//1、求出分组余数
padNum := blockSize - len(plaintText) % blockSize
//2、将余数转换为字节切片、然后利用bytes.Repeat得出有该余数的大小的字节切片
padByte := bytes.Repeat([]byte{byte(padNum)},padNum)
//3、将补充的字节切片添加到原明文中
plaintText = append(plaintText,padByte...)
return plaintText
}
//aes加密
func encryptionText(plaintText []byte, key []byte) []byte {
//1、创建aes对象
block,err := aes.NewCipher(key)
if err != nil {
panic(err)
}
//2、明文补充
newText := paddingPlaintText(plaintText,block.BlockSize())
//3、创建cbc对象
iv := []byte("12345678abcdefgh")
blockMode := cipher.NewCBCEncrypter(block,iv)
//4、加密
blockMode.CryptBlocks(newText,newText)
return newText
}
//解密后的去尾
func clearplaintText(plaintText []byte, blockSize int) []byte {
//1、得到最后一个字节、并转换成整型数据
padNum := int(plaintText[len(plaintText)-1])
//2、截取明文字节中去掉得到的整型数据之前的数据、此处出错、没有用len-padNum
newText := plaintText[:len(plaintText)-padNum]
return newText
}
//aes解密
func deCryptionText(crypherText []byte, key []byte ) []byte {
//1、创建aes对象
block, err := aes.NewCipher(key)
if err != nil {
panic(err)
}
//2、创建cbc对象
iv := []byte("12345678abcdefgh")
blockMode := cipher.NewCBCDecrypter(block,iv)
//3、解密
blockMode.CryptBlocks(crypherText,crypherText)
//4、去尾
newText := clearplaintText(crypherText,block.BlockSize())
return newText
}
func main(){
//需要进行加密的明文
plaintText := []byte("CBC--密文没有规律、经常使用的加密方式,最后一个分组需要填充,需要初始化向量")
//密钥Key的长度需要与分组长度相同、且加密解密的密钥相同
key := []byte("12345678abcdefgh")
//调用加密函数
cipherText := encryptionText(plaintText,key)
//调用解密函数
newPlaintText := deCryptionText(cipherText,key)
fmt.Println("解密后",string(newPlaintText))
}
//aes--ctr加密
func encryptionCtrText(plaintText []byte, key []byte) []byte {
//1、创建aes对象
block,err := aes.NewCipher(key)
if err != nil {
panic(err)
}
//2、创建ctr对象,虽然ctr模式不需要iv,但是go中使用ctr时还是需要iv
iv := []byte("12345678abcdefgh")
stream := cipher.NewCTR(block,iv)
stream.XORKeyStream(plaintText,plaintText)
return plaintText
}
func main() {
//aes--ctr加密解密、调用两次即为解密、因为加密解密函数相同stream.XORKeyStream
ctrcipherText := encryptionCtrText(plaintText, key)
【Go语言比特序列 go byte string】ctrPlaintText := encryptionCtrText(ctrcipherText,key)
fmt.Println("aes解密后", string(ctrPlaintText))
}
英文单词:
明文:plaintext密文:ciphertext填充:padding/fill去掉clear加密Encryption解密Decryption
单向散列函数(go语言实践) 单向散列函数(one-wayfunction)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其中输入称为消息(message),输出称为散列值 (hashvalue) 。单向散列函数可以根据消息的内容计算出散列值,而散列值就可以被用来检查消息的完整性 。
这里的消息不一定是人类能够读懂的文字,也可以是图像文件或者声音文件 。单向散列函数不需要知道消息实
际代表的含义 。无论任何消息 , 单向散列函数都会将它作为单纯的比特序列来处理,即根据比特序列计算出散
列值 。
散列值的长度和消息的长度无关 。无论消息是1比特,还是100MB,甚至是IOOGB,单向散列函数都会计算出固 定长度的散列值 。以SHA-I单向散列函数为例,它所计算出的散列值的长度永远是160比特(20字节) 。
单向散列函数的相关术语有很多变体,不同参考资料中所使用的术语也不同,下面我们就介绍其中的儿个 。单向散列函数也称为 消息摘要函数(message digest function) 、 哈希函数 或者 杂凑函数。输入单向散列函数的消息也称为原像 (pre-image)。
单向散列函数输出的散列值也称为 消息摘要 (message digest)或者 指纹 (fingerprint) 。完整性也称为一致性 。
MD4是由Rivest于1990年设计的单向散列函数 , 能够产生128比特的散列值(RFC1186,修订版RFC1320) 。不 过,随着Dobbertin提出寻找MD4散列碰撞的方法,因此现在它已经不安全了 。
MD5是由Rwest于1991年设计的单项散列函数,能够产生128比特的散列值(RFC1321) 。
MD5的强抗碰撞性已经被攻破,也就是说,现在已经能够产生具备相同散列值的两条不同的消息,因此它也已
经不安全了 。
MD4和MD5中的MD是消息摘要(Message Digest)的缩写 。
SHA-1是由NIST(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设计的一种能够产生 160比特的散列值的单向散列函数 。1993年被作为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规格(FIPS PUB 180)发布的是 SHA,1995年发布的修订版FIPS PUB 180-1称为SHA-1 。
SHA-1的消息长度存在上限 , 但这个值接近于2^64比特,是个非常巨大的数值 ,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没有问题 。
SHA-256、SHA-384和SHA-512都是由NIST设计的单向散列函数,它们的散列值长度分别为256比特、384比特和
512比特 。这些单向散列函数合起来统称SHA-2,它们的消息长度也存在上限(SHA-256的上限接近于 2^64 比特,
SHA-384 和 SHA-512的上限接近于 2^128 比特) 。这些单向散列函数是于2002年和 SHA-1 一起作为 FIPS PUB 180-2 发布的 SHA-1 的强抗碰撞性已于2005年被攻破, 也就是说 , 现在已经能够产生具备相同散列值的两条不同的消 息 。不过,SHA-2还尚未被攻破 。
Go语言中的字节序Go中的binary包实现了简单的数字与字节序列的转换以及变长值的编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bytes" "encoding/binary" ) func main(){ n := 0x12345678 bytesBuffer := bytes.NewBuffer([]byte{}) //BigEndian 大端顺序存储 LittleEndian小端顺序存储 binary.Write(bytesBuffer, binary.BigEndian, int32(n)) data:=bytesBuffer.Bytes() fmt.Printf("[0]: %#x addr:%#x\n",data[0],data[0]) fmt.Printf("[0]: %#x addr:%#x\n",data[1],data[1]) fmt.Printf("[0]: %#x addr:%#x\n",data[2],data[2]) fmt.Printf("[0]: %#x addr:%#x\n",data[3],data[3]) }
输出
[0]: 0x12 addr:0xc042010248 [1]: 0x34 addr:0xc042010249 [2]: 0x56 addr:0xc04201024a [3]: 0x78 addr:0xc04201024b
也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
n := 0x12345678 var data []byte = make([]byte,4) //操作的都是无符号整型 binary.BigEndian.PutUint32(data,uint32(n))
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判断当前系统的字节序类型
const INT_SIZE int = int(unsafe.Sizeof(0))
//判断我们系统中的字节序类型 func systemEdian() { var i int = 0x1 bs := (*[INT_SIZE]byte)(unsafe.Pointer(i)) if bs[0] == 0 { fmt.Println("system edian is little endian") } else { fmt.Println("system edian is big endian") } }
关于Go语言比特序列和go byte string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推荐阅读
- 电脑屏幕上图标大小怎么调,电脑屏幕上图标大小怎么调节
- mysql回滚数据系统,mysql 回滚,撤销操作,恢复数据
- 直播海报素材高级,直播海报图
- c语言求和函数原理 c语言求和程序函数
- 电脑回收站可以删除什么,在电脑回收站里删除的东西是不是彻底删除了
- linux编辑保存的命令,linux编辑内容保存命令
- 模拟开战斗机手机游戏,模拟开战斗机手机游戏叫什么
- python函数求导 python求导函数的原代码
- 微商如何取代传统电商,传统微商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