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游戏版号时隔263天重发,但行业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游戏|游戏版号时隔263天重发,但行业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月11日晚间 , 国家新闻出版署官方网站公布了2022年4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 , 共45款游戏获得版号 。这是自2022年7月以来 , 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通过的首批国产网络游戏 。
钛媒体APP发现 , 此次通过审批的游戏共45款 , 其中 , 移动游戏39款 , 客户端游戏5款 , Switch游戏机产品1款 。
值得注意的是 , 本轮拿到版号的 , 大多数是国内二线游戏公司 , 以及一些中小游戏厂商 。国内游戏行业巨头腾讯和网易暂时不在名单之列 。
其中 , A股上市公司三七互娱的《梦想大航海》、吉比特的《塔猎手》、游族网络的《少年三国志:口袋战役》、恺英网络旗下《龙腾传奇》《前进之路》等在公布名单之类;港股上市公司有创梦天地的《小心火烛》、心动公司的《派对之星》等 。
版号重发的消息还未落地之际 , 美股资本市场与游戏相关的公司股价已经大幅上涨 。
在盘前 , 美股中概游戏股涨幅持续扩大 , 哔哩哔哩涨超10% , 此前一度跌超9%;虎牙、网易盘前涨超8%;随后均小幅回落 , 截至美东时间4月11日美股收盘 , 哔哩哔哩股价上涨7.23% , 美股报价27.57美元 , 网易小幅上涨2.12% , 虎牙上涨2.59% 。
腾讯、网易旗下游戏暂未获批自2021年7月国内游戏版号停发以来 , 国内游戏版号审核信息公示已停摆8个月 。这次发放的版号 , 属于2022年第一批 。此前 , 3月 , 市场有传言称今年都可能不会发放版号 , 但音数协游戏工委相关负责人已经辟谣 。
当然 , 这也不是游戏行业第一次经历版号“寒冬” 。在此次版号审批暂停之前 , 2018年4月起 , 游戏版号也曾暂停审批约8个月 , 当年12月恢复发放后 , 版号审批明显更加严格 , 通过审批的游戏版号数量较暂停之前明显减少 。
据钛媒体APP观察 , 本轮拿到版号的 , 大多数是国内二线游戏公司 , 以及一些中小游戏厂商 。国内游戏行业巨头腾讯和网易暂时不在名单之列 。而前不久被爆裁撤游戏业务消息的百度公司 , 是这次唯一一个拿到游戏版号的互联网大厂 。
这背后或许有政策层面的思考 。目前我国游戏产业竞争加剧 , 产品市场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头部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渠道运营能力、产品推广能力、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
相对而言 , 中小游戏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环境更为严峻 , 加之开发资本、渠道推广等手段的限制 , 中小企业的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头部企业的产品开发效率 , 随着运营成本的不断提高 , 它们的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 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
也有业内人士向钛媒体APP反映 , 大厂后续大概率是会拿到版号的 , 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
在3月23日 , 腾讯第四季财报发布之际 , 在回答分析师采访提问时 , 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James Mitchell)就曾表示 , 对于国内游戏行业的增长 , 无法做出判断 , 因为目前的情况还处于不明朗的状态 , “但已经看到有一些游戏产品已经收到版号 , 只是还没有上市 , 我们相信这些产品将在今年上市 。”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 , 如果新游戏上市断档 , 那么旧游戏的创收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 不过在过去几个月中 , 由于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限制方面直接和间接影响 , 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 。行业都遵守和执行了相关的规定 。
这一次版号时隔八个月重发 , 腾讯为什么没有拿到版号?公司预计何时可以拿到版号?对此 , 腾讯方面对钛媒体APP表示 , 没有相关回应 , 一切以官方公告为准 。
受限于国内市场 , 网易已经将海外市场的战略级提升 。在四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 , 网易CEO丁磊表示 , “国内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版号 , 海外的市场开拓和制作人投资 , 是网易非常坚定的战略方针 。”
有人欢喜 , 有人忧与资本市场对版号重发的信息兴奋不同的是 , 钛媒体APP观察到 , 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对于版号重发一事没有想象中的激动 , 并不像一些媒体报道的“像极了过年”那样 。
据钛媒体APP了解 , 在审批文件正式发布之前 , 一些游戏公司内部已经小范围开始讨论此事 。但大家对此都表示怀疑 , 而当正式公告文件落地之后 , 又在忧心下一轮审批将何时出现 。
忧心的背后 , 是游戏产业近些年来多方承压之后的体现 。疫情的反复 , 加之政策的不确定性 , 已经打压了部分游戏行业从业者的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 , 尤其是 , 最近疫情爆发相对严重的上海和广州地区 , 属于中国游戏产业的重镇 。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 , 2021年的游戏产业在特大城市的布局依旧明显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为头部企业的集聚地并释放了巨大的产业能量 。
而一位在成都的游戏业从业者告诉钛媒体APP , 版号的消息并未引起周边同事过多的关注和讨论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 受限于版号难拿的现状 , 他们公司目前主打广告游戏(通过广告的方式变现的游戏) , 以及主攻游戏出海 , 这类业务 , 不需要版号也可以正常运作 , 只需要通过内容审查即可 。
对于版号限制 , 监管趋严 , 有部分声音认为这可以倒逼游戏产业精品化——随着版号的珍贵性游戏市场的产品精品化成为企业追逐重点 , 频出的爆款产品也会推动行业回暖 。
但不是所有人都对此表示赞同 。有游戏发烧友对钛媒体APP分析称 , 版号限制过于严格和稀缺 , 游戏的开发者和运营方 , 会想方设法在已经拿到版号的游戏上 , 攫取更多的商业价值和利益 。换句话说 , 他们会绞尽脑汁 , 以各种方式鼓励玩家氪金 , 这未必对玩家以及整个游戏生态友好 。
而对于新游戏来说 , 在公司逐利的本质属性之下 , 版号资源愈发珍贵 , 某种程度上会使得其对于创新性游戏的立项和研发变得谨慎 。因为创新意味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 而亏钱的局面是大家不愿意面对的 , 尤其是在对未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 。快捷的途径便是模仿市面上已经成熟且稳定的题材 。
2021年 , 中国游戏产业的增幅已经大幅回落 。官方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 , 2021年 ,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 , 较去年增收178.26亿元 , 同比增长6.4% 。虽然收入依然保持增长 , 但在宅经济效应逐渐衰减、爆款产品数量下滑影响下 , 增幅较去年同比缩减近15% 。
游戏|游戏版号时隔263天重发,但行业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文章图片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 图片来自《2021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
移动游戏依然占据国内游戏市场主流 , 总收入占比为76.06% 。2021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55.38亿元 , 较去年增收158.62亿元 , 同比增长7.57% 。由于2021年移动游戏新品上线明显减少 , 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原有产品支撑 , 致使增幅同比缩减28% 。
但无论如何 , 版号审批重开 , 至少是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和一丝暖意——市场需要游戏产业 , 政策层面亦是如此 。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 作者|李程程)
附:2022年4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游戏|游戏版号时隔263天重发,但行业信心恢复尚需时日】游戏|游戏版号时隔263天重发,但行业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