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碑帖 如何临古碑帖,硬笔书法临古帖

如何用硬笔临古帖?
硬笔对于软笔就像猫对于老虎一样 。你永远不能指望猫像老虎一样扑向巨鹿和老牛 , 但抱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心态 , 猫还是可以在壁橱间跳跃 , 在树枝末端纵横交错 , 追捕老鼠 , 扑向黄雀 。其形精而敏 , 势无忧而明 。硬笔书法的整体性强于软笔书法 , 软笔书法的地域性强于硬笔书法 。硬笔更容易看到“风” , 软笔更容易看到“体” 。所以硬笔字需要仿古代书法的风格 。因为硬笔字的简洁性决定了单个字锋 , 所以在使用硬笔作古帖时 , 需要掌握软笔字的走向和隐藏方向 。锋的收放主要表现在其神而非其形 。否则拿起硬笔横写就是斜折 , 既突兀又狗样 。

古代著名碑帖 如何临古碑帖,硬笔书法临古帖

文章插图
如何临帖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 尤其是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 , 写一手漂亮的字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 。我校参加书法实践的队伍和人员越来越多 , 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 。但是 , 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 , 有的同学很努力 , 花了很多时间却没什么进步 。但也有学生学习书法的时间不长 , 却进步显著 。这里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只有掌握了适合自己特点的正确练习方法和良好的写作技巧 ,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取得新的进步 。对于一个书法从业者 , 尤其是初学者来说 , 学习前人和名家的3354注 , 是学好书法的关键 , 也是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 , 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书法练习的看法和体会 。
一、选岗选岗首先要选好 。我觉得选岗要把握两点 。第一 , 要选择自己喜欢的 , 适合自己的岗位 。每个人的文笔、文风、爱好都不一样 , 所以选择的字帖也不一样 。中国的书法有很多种风格 , 书写风格各不相同 。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字帖 , 喜欢的流派 。第二 , 选岗要“精” , 要讲求质量 。选择自己喜欢的高质量字帖作为主攻方向 。如:欧式的九成宫、燕式的礼碑、刘体玄塔等 。当代的则有田英章、卢中南、王铮亮等人的字帖等等 。仔细选择你的职位 。一旦确定 , 就不要轻易更改 。坚持练习 , 直到你非常熟练 。
二、看帖子看帖子是发帖的第一个环节 , 也是你能不能发好帖子的重要环节 。
首先 , 阅读内容 。你要知道你所面对的帖子的内容 , 并且准确流利地阅读 。最好能把帖子里的名句、名段背出来 , 字数少 , 篇幅长 。这样一来 , 一是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 , 顺利写帖子 。第二 , 忌写错别字 , 尤其是草书、草书 。很多字的写法都差不多 , 而且因为不了解内容 , 容易写错别字 。
第二 , 看作文 。构图就是文案的总体感觉 , 也就是一部作品的策划和布局 。阅读作文主要看气势、风格、字行布局 , 包括倾斜、大小、疏密、标题、题字等 。
三、单词阅读法 。临帖主要是临字 , 所以字法是看帖的重点 。字法 , 即字的形式和框架结构 。为了使不同形状和笔画的人物因点画的合理操作而生动美观 , 前人总结了许多方法 。如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 , 主要是着眼于文字的大小、疏密、偏离 , 笔画的排列、避让、穿插、对应、对立 。首先 , 读字法是看字体和结构 。有的书法家心结比较紧 , 有的则比较开 。有方形、扁平和长字形 , 也有偶数和倾斜字形 , 其中一些是左低和右低
第四 , 读笔法 。书法被认为是书法中最重要的技巧 。没有它 , 书法就无法成就 。笔法决定了线条的形态和质量 。用笔法主要是指握笔、握笔的方法 , 或握笔、抬腕、用笔的方法 。五指握笔法常用(?不同的人可以有自己的写作方法 。笔有垂直和水平移动 。纵向主要包括推 , 横向主要包括行和挫 。钢笔可分为中心笔、侧笔、露笔、藏笔、方笔笔和圆笔 。我们通常用“举、按、停、挫”来说明写作的方法 。
最后 , 读墨法 。看字帖的浓淡干湿润干墨色 。
认真仔细的看完第一篇帖子 。二是反复读 , 经常读 , 写之前读 , 过一段时间再读 。第三 , 要多思考 , 善于对比分析不同的岗位 , 从它们的异同中总结出规律和特点 。
3.临摹字帖是指用透明的薄纸覆盖在字帖上 , 然后根据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点地描绘出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双钩 。也就是用笔勾勒出轮廓这个词的轮廓 。通过速写了解原字的笔和结 , 然后根据笔的特点填墨 。第二种是单钩 。即沿着笔画中间画一条单线 , 然后沿着单线书写字体 。这样可以准确把握字体的结构 。三是全抄 。也就是直接用笔在帖上覆盖的透明纸上画 , 锻炼笔力 , 掌握字体结构 。临摹书法是在看书法的基础上 , 从视觉到触觉的过程 , 是贴前的辅助练习 , 但却是书法练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 必不可少 。
第四 , 从笨拙到活泼 , 从出生到成熟 , 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第一步是面对面 , 也叫真实临在 。即按照原帖 , 一笔一划 , 一字一句 , 一行一行 , 老老实实写 , 不失真不变形 , 没有任何个人的书写习惯和笔感 。一是单字 , 即逐字突破 。仔细看完这个字 , 基本掌握了它的特点后 , 先对着帖子写一笔一图 。多写几次之后 , 你会逐渐在脑海中形成印象 , 然后一气呵成 。然后再查原帖看看有没有错 , 然后再写再看 , 直到基本熟练写这个字 。连写或草书的几个字 , 要写成一个字 , 一次完成 。其次 , 一行一行写 , 一段一段写 , 最后写透 , 也就是写透 。分段书写和一般书写时 , 不仅要注意结束词和用笔 , 还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和墨水颜色的变化 。最好按照原帖的布局 , 争取和原帖一样的效果 。
第二步 , 本质 , 背后和意义 。史静
指对帖中自己认为好又有代表性的字、点画或偏旁部首 , 进行模仿、反复练习 , 总结归纳 , 以便于掌握该帖或该书家的结字特点与用笔方法 。背临是在对临比较熟练的基础上 , 抛开原帖 , 凭记忆书写 。意临是指可以参入个人笔意的临写 , 是临帖的较高层次 。初学者以对临、精临和背临为主 。
在临帖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临帖一定要追求“神似” 。临帖而不像 , 学不到字帖的真髓 。初学者可先追求“形似” , 然后通过临帖、背帖的反复练习 , 再达到“神似”的境界 。
2、专精一体 , 博观诸家 。在确定自己的书路 , 选定一种字体后 , 一定要抱住一家的字帖或某家的一部字帖专临、精临 , 形成自己的风格基础 。但在自己的书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 , 又要博观古今诸家碑帖 , 拓宽眼界 , 增长见识 , 汲取诸家之长 , 以丰富自己的风格和技法 。
3、要进得去出得来 。临帖有个入帖出帖的问题 。入帖要抛开自我 , 做到完全以帖的结体、运笔为转移 , 不加入个人意志 。初学者重在入帖 。出帖则是要能熟练地运用临帖学到的知识和技法进行创作 ,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自己所追求的风格 。入帖是过程 , 出帖才是目的 。在出帖创作时 , 要在总体上把握和运用所学帖的特点和风格 , 要注意所选用的字能和上下左右的字衔接起来 , 做到整体和谐 , 气势贯通 。
4、临帖学字要有一个好心态 。要排除浮躁和世俗的功利心理 , 心平气和 , 神情专注 。要能耐得寂寞 , 持之以恒 , 勤学、苦练、巧练 。要有自信心 , 坚韧不拔 。
学习书法,如何临帖?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手段 。摹帖是初习阶段练习基本功的有效方法 , 它容易得古人书法的体势结构 , 但最大的缺点是难以领悟书法的精髓——神韵 。学习任何一门艺术 , 其归根结蒂是要把握艺术的奥妙所在 。表现于书法的则是对法则、技巧与气韵的理解与运用 。在对优秀法书摹仿的进程中 , 为有效地弥补“摹帖”的不足而对法则、技巧及气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更多地选用“临帖”的方法 。笔者现就临帖浅析几种方法 , 有兴趣的书友不妨选择试用 。一、实临法 。这是最常用的临帖法 。此法就是将范本放于眼前 , 用毛笔(硬笔)对照着写 , 通过观察与理解法帖来摹拟范字 。开始时可看一笔写一笔 , 看一字写一字;待临熟了 , 便可看几字或几行而写之 ,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临 。待对范本中每一个字、每一行都有了精熟的记忆与理解 。便可凭印象将全帖写出来 , 这就是背临 。临帖要临到背临的程度 。实临法因能充分结合眼手脑且很有效果 , 所以广泛地被每一位学书者应用 。二、指临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不具备纸、笔的情况 。如在工作的中间休息时.火车的路途中 , 便可运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体上 , 凭对范字的记忆进行“临习”或“创作” 。就在这种独特的书法学习中 , 往往能加深对执笔手感与运笔疾缓的理解与把握 。这种方法不仅在当代被人采纳;就是在清朝时 , 便有郑板桥睡觉时用妻体习字的趣史为例 , 广为传颂 。三、心临法 。在脑海里设一张纸、一支笔来临习范字 , 也是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方法 。其实这种方法被每一位学书者于无形中运用 。当临习法帖时 , 先观范字 , 加深理解 , 而临习落笔之时便在脑海里有对范字“演习”或“放影”的过程 , 即便是瞬息即逝 。这与“意在笔先”的书论不谋而合 。其实 , 在众多的休息、闲暇之余 , 我们若能有效利用“心临”之法-进步往往会在下一次实临中显露出来 。四、意临法 。这是临习法帖气韵、意境的方法.被众多书家广为运用 。临习法书时不求一字一画肖合形毕 , 但求整体气韵生动自然 。这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临习方法 , 不适于初习者运用 。五、创作临习法 。有的书本称之为“集古字” 。选取法帖中的字进行“移植创作” , 或对联 , 或条幅 , 或扇面.能“箭”临帖与创作之“双雕” 。王羲之行书名帖《圣教序》便是由僧怀仁集王字而成 。这种临习法能有效消除临帖乏味的 , 心理弊病 , 提高对碑帖的兴趣与感知能力.是一种于习书者深为喜爱的方法 。六、临摹互补法 。传统的“临摹互补法”为用毛笔(硬笔)先摹后临的方法 。笔者在此介绍当今社会悄然兴起的一种新的“临摹互补法”——先用硬笔勾摹出范字的“骨架” 。然后再用毛笔在“骨架”上“加肉” 。先摹写的“骨架”正是结体美观的硬笔字 , 再 。加肉”而表现出的点画形态又是对范字的“再生”过程 。这种方法既习了硬笔字 , 又练了毛笔字.确是一种既简单易行又一举双得的好方法 。“临摹用功 , 是学书大要” 。学书者视临帖为日课 , 潜心修研、方法适宜 , 细心用脑.临帖遂能事半功倍 。
古代著名碑帖 如何临古碑帖,硬笔书法临古帖

文章插图
如何临习颜真卿《多宝塔碑》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 , 宋代移到西安碑林,为颜真卿44岁时的作品 。字体略显稚嫩 , 结构偏紧而中心偏上、用笔较侧斜单薄 , 没有后期那种绵里藏铁、看似平直、粗肥而实劲挺的风味 , 明显透出有学习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的痕迹 。如果要想学到颜真卿晚年独特的颜体风格 , 此碑并不适宜;但此碑也有它习气不重、笔力强健、结构严谨的优点 , 单从学习笔力与结构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碑 。
一 《多宝塔碑》的笔法:
《多宝塔碑》的笔法瘦劲、多骨少肉而不丰腴 , 这是与颜真卿晚年碑帖最主要的差异 , 但横细竖粗的写法此碑已经有了 。1 横短横有左尖横、右尖横 , 也有中间略细如长横的处理方法 , 短横一般到末尾下垂都不分 。
而长横多是末端细而强烈顿挫向下写如点状 , 那种中间略细而左右略粗的长横较少(如“千”) 。2 竖悬针竖没有后期颜字那种肥厚如绵里针的感觉 , 只觉骨力劲挺 , 这和陏、初唐写法近似 。
垂露竖约有直竖(“下”、“门”的左竖)和往左(“师”)或向右(“阶”)的弧度变化 。3撇短撇较粗壮而直 , 要力送至尖 。
长直撇直而自始至终都较细 , 要缓缓控制直到提出至尖 。
竖撇到下部向左拐弯撇出 , 要注意弧度自然 。
弯撇是在直线的基础上略加弧度 。4捺通篇中只有少数几个有缺口的出现 , 配合同样写法的勾来看 , 说明颜真卿早期未有意识强调逆收再勾(撇)出的写法 。
大部分捺行至后面直接捺出 。
另捺写到后上扬的较多 , 也证明颜真卿早年并不追求深沉雄厚 , 而表现为活泼有余 。5勾和捺一样 , 亦有有缺口的勾 , 但不多见 。
竖勾无右边的外涨感 , 即竖两边都为直线 。
很多还向左微凹以追求劲挺 。
勾向左上勾出 , 显示出青壮年的颜真卿尚不够沉着或不追求老气 。
竖弯勾中部或下部向左略弯出再勾 , 有弧度感 。
横折勾用的是隶书的笔法 , 下部有圆弧状 , 与初唐欧阳询写法同 , 这在以后的颜真卿碑帖中基本不见 。
竖弯勾上勾时略偏上左 , 也有不出勾的如“流” 。
卧勾也没有缺口了 。
戈勾也是如此 。6点竖点写法是从隶书而来 。
顾盼点后一个点再出锋向回钩出 , 在后期颜字中亦少见 。
挑点多用在三点水上 , 一般从中间或偏上挑出 。
二 《多宝塔碑》的结构
1横势偏紧不开张 , 有稚嫩之感 。
2上部上部较紧而下松 , 即重心偏上 , 不下沉 , 不够沉稳 。
3 横上斜度较大 , 少有晚年那种横平的老气 。
4 没有晚期碑帖横向结体的外涨感 , 也是《多宝塔碑》结构不如晚期颜真卿几个碑帖大气、雄伟的重要原因之一 。
怎样临习《爨宝子碑》 (下载)怎样临习《爨宝子碑》○ 朱子敬 《爨宝子碑》的结体特征 方形块状结构 《爨宝子碑》的用笔以方笔为主 , 其结字亦多为方形结构 , 或呈正方形 , 或呈长方形 , 或为扁方形 。用笔内敛 , 多处蓄势状态 , 一般不作长枪大戟似的舒展 , 更无放纵恣肆之笔意 。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其“端朴若古佛之容” , 形容其字体精神宛若古刹之佛 , 神采威严 , 古茂朴厚 。正方形结体 在该碑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呈正方形状 , 如“治”、“枪”等字 , 形同四角饱满的块状 , 没有成熟楷书的中宫紧收、四周纵放的体态 , 显得端整、结实 。长方形结体 。该碑中长方形结构的字有左右组合、上下组合、独体字等 。(1)左右组合 。在一般隶书中左右结构的字通常写得很开 , 呈扁方形 , 以此与“蚕头燕尾”笔法呼应协调 。而在此碑中 , 左右组合的字也有取纵势的 。如“情”、“弱”等字 , 取纵势以显陡峭、峻拔 。(2)上下组合的字多取纵势 , 如“素”、“鸾”等字自然生动 , 似山峰林立 , 给人以阳刚之气 。(3)独体字 , 如“束”、“与”等字 , 敛多纵少 , 显得精力内藏 。扁方形结体 。由于《爨宝子碑》书法处在由隶向楷过渡的动荡变化时期 , 因此该碑中有些字结体保留了隶书的横势 , 呈扁方形状 。它不像某些隶书中靠“蚕头燕尾”的主要笔画(或我们常说的字中主笔)横向舒展笔势 , 而是靠字本身的偏旁部首等组合成扁方形的块状 。这种组合方式主要体现在左右或左中右结构的字中 。如“何”、“如”等字 , 都是靠左右部件自然组合成扁方形 , 并没有夸张某些横画 , 整个字仍然以敛为主 , 横平竖直 , 难得之处在于其平而不呆板 , 直而不僵死 , 有“中实之妙” , 一笔一画都追求力感 。左中右结构的字在该碑中多为扁方形 , 如“诞”、“湖”等字 , 结体自然 , 虽然笔笔收敛 , 但字势仍是宽博有余 , 给人以敦厚的感觉 。特别是“湖”中“古”的写法 , 下部“口”写成竖立的长方形 , 与整个字的扁方形成鲜明对比 , 扁中有方 , 妙不可言 。同画异形异彩纷呈 唐代书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至若数画并施 , 其形各异;众点齐列 , 为体互乖 。一点成一字之规 , 一字乃终篇之准 。违而不犯 , 和而不同 。”《爨宝子碑》的结字朴厚古茂 , 奇姿百出 , 皆因其点画、偏旁、部首的丰富变化所致 。纵览全碑 , 很多相同的偏旁、部首呈现出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形象 , 让人感到没有固定模式 , 没有划一不变的成规 , 真可谓浑然天成 , 包罗万象 。“凌”、“浪”、“流”等字皆有水旁 , 虽然水旁只由三点组成 , 但各点之间的顾盼呼应关系不同 , 用笔的轻重不同 , 点的大小形状也不尽相同 , 真是造型各异 , 变化多端 , 正如汤临初《书指》中所说的“真书点 , 笔笔皆须著意 , 所贵修短合度、意态完足……但能各就本体 , 尽其形势 。虽复字字形异 , 行行殊致 , 乃能极其自然 , 令人有意外之想” 。“守”、“宁”、“宗”、“宫”等字 , 同为上下结构 , 都有宝盖头 , 然宝盖头写得或大或小 , “守”、“宫”二字同样是宝盖头覆盖着下部 , 但其写法笔笔不同 , 点画搭配关系亦不同 。“宗”、“宁”的宝盖头和下部有机融为一体 , 大小适宜 , 各显美姿 。“建”、“庭”、“道”、“遐”等子中 , “建”的“廴”旁写得端庄 , 末笔与上面的横画形成呼应 , 写得稳健而凝重 。“庭”的“廴”旁则以行书笔意写出 , 显得洒脱而飘逸 。“道”的“辶”三点堆砌 , 取静态美 , 最后一笔平捺笔势较放纵 , 取动态美 , 动静结合 , 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遐”的“辶”两点略重 , 势若坠石 , 竖折则轻描淡写 , 似不经意为之 , 但却劲健有力 , 把上面左右两部连在一起 , 构成结实的整体 。“终”、“紫”、“维”、“绊”等字 , “终”的“纟”旁用笔圆浑遒劲 , “紫”的“糹”部像一塔形 。顶部支撑着“此”字 , 以险取胜 。“此”的最后一笔处理成捺状 , 起平衡重心的作用 , 同时体现了收与放、疏与密的关系 , 可谓神来之笔 。“维”的“纟”古拙收敛 , 与右部构成四角饱满的块形 , “绊”的“纟”端庄大方 , “斜的两点与右侧“半”的两点遥相呼应 , 活泼生动 。结体大小错落 姜夔《续书谱》曾言:“真书以平正为善 , 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 。古今真书之神妙 , 无出钟元常 , 其次则王逸少 。今观二家之书 , 皆潇洒纵横 , 何拘平正……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 , 天然不齐 , 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 , ‘西’字之短 , ‘口’字之小 , ‘体’字之大 , ‘朋’字之斜 , ‘党’字之正 , ‘千’字之疏 , ‘万’字之密 , 画多者宜瘦 , 少者宜肥 。魏晋书法之高 , 良由各尽字之真态 , 不以私意参之耳 。”楷书发展到明清 , “馆阁体”盛行 , 平直相似 , 状如算子 , 板滞僵死 。故清代有识之士大力提倡碑学 , 弘扬书艺 。《爨宝子碑》结体大小错落 , 各尽其态 , 可谓天然不齐 , 有些字大小悬殊极大 。如“显”字、“遵”字写得特别大 , 周围的字较小 , 这样以小映大 , 如众星拱月 , 使这些字显得十分突出 。“显”字虽为左右结构 , 但用笔大胆果断 , 左右两部均写得高大 , 各取纵势 , 气魄宏大 , 雄强朴茂 。四周的“于”、“相”、“穆”等字则显得小巧玲珑 , 天真活泼 。“遵”字本为半包围结构 , 但其中“尊”写得开张、高大 , 已经大出周围字许多 , 又加之“辶”旁的尽力舒展 , 想极力包围装尊” , 故整个字势愈显雄强高大 , 如解缙《春雨杂谈》中所说:“一篇之中 , 虽欲皆善 , 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 , 如鱼鸟之有麟凤 , 以为之主 。”相反 , 该碑中有些字如“在”、“羽”等字与周围相比 , 则处理得较小 。然而字形虽小 , 却笔力不弱 , 筋骨相连 , 也具有大字的气势 。同时我们在临习过程中 , 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字 , 应该和其周围的字联系起来 , 这样才能从有笔墨处求法度 , 从无笔墨处求神理 。计白当黑 , 奇趣乃出 。蒋骥在《续书法论》中曾说:“篇幅以章法为先 。运实为虚 , 实处俱灵;以虚为实 , 断处俱续 。观古人书 , 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 , 此章法之妙也 。”《爨宝子碑》可谓正当此论 。总之 , 《爨宝子碑》在方正、朴实、肃穆、浑厚的格调中 , 既有险峻恣肆之处 , 也有天真奇妙之态 , 在中国数以百计的碑志中 , 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结体自然奇姿百出 老子曰:“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所谓自然 , 简言之即为客观事物本来的样子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爨宝子碑》的结体或大或小 , 或正或欹 , 或疏或密 , 或简或繁 , 一切都自然而然 , 自由自在 , 毫无雕琢安排之痕迹 。纵观全碑 , 异态横生 , 天真烂漫 , 美不胜收 。(1)上正下倾 , 上大下小 。《爨宝子碑》中有些字上部写得端正、秀丽 , 而下部却写成倾斜状态 , 给人以不稳的感觉 , 可谓上正下歪 , 欹正相生 , 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此类字看上去如三岁幼儿 , 稚拙天趣 , 活泼可爱 。如“崩”、“长”二字 , 均写得上面端正乖巧 , 而下面歪斜 , 可谓“无意于佳乃佳” 。而“姿”的结构也一反常态 。人们通常把下部“女”字写得宽博 , 托着上部取稳定状态 。而在此碑中 , 此字则取倒立的梯形 , 险象环生 , 动静结合 , 颇具感染力 。(2)或疏或密 。一般而言 , 楷书和隶书要求字的结体平正、匀称、疏密相宜 。而在《爨宝子碑》中 , 字的结体有疏有密 , 疏密对比令人惊奇 。如“馨”字 , 上部覆盖着下部 , 下部则奋力撑起 , 似杂技表演 。上半部撇捺舒展 , 下半部“香”字撇捺收缩成点状 , 并从左侧顶住上半部 , 使左部紧密而又多趣 。整个字的右下部空出大量空间 , 与左侧的紧密结构成强烈对比 , 真是“疏处可使走马 , 密处不使透风” 。“翦”的“前”部“刂”的处理 , 也留出许多空间 , 造成整个字视觉上的疏密差异 。这些字的疏密对比给该碑增添了奇险的审美效果 。(3)删繁就简 。《爨宝子碑》中删繁就简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借用 , 二是省略 。我们知道 , 晋代书法得到长足的发展 , 王羲之变古体为今体 , 创造出风流潇洒的今草和行书 。王献之的行草写得则更为洒脱放纵 。《爨宝子碑》中有些字 , 结体明显受到行草书的影响 , 借用了行草书的结体或用笔 , 去繁就简 , 写得灵动美观 。如“无”、“道”是当时行草书的写法 , 我们在二王书法中随处可见 。另一种是省略 。该碑中有些字的结体变繁为简 , 是以省略字中的某些点画来实现的 。如“云”的“雨”字头、“阴”的右部写法 , 均省略了不少笔画 , 使字的形体风貌与碑中其他字更协调统一 。既能入帖又要出帖 学习意味着继承和发展 。继承是手段 , 发展才是目的 , 临帖学书更是如此 。向前人学 , 向他人学 , 然后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感悟 , 对其发扬光大 , 最终所达到的水平是评论每位学书者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因此临习《爨宝子碑》要正确地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临习之初 , 重在继承 , 可以对该碑的用笔方法、点画特征、字形构造反复揣摩临习 , 也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临习 。例如从该碑的用笔、字形、章法、风格乃至神韵等 , 分阶段对照该碑逐步进行临摹 , 每个阶段都有追求目标 , 找出重点、难点 , 各个击破 。这样既可以避免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 又能够培养分析碑帖的能力 。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临帖 , 更不能泥古不化 。陆维钊在《书法述要》中曾说:“我辈作书 , 应求从临摹而渐入蜕化 , 以达到最后之创造 。然登高自卑 , 非经临摹阶段不能创造;临摹对于范本 , 最要取其意、兼得其形 , 撷其精、酌存其貌 , 庶可自成一家 , 不为古人所囿 。”临习碑帖 , 能得其形亦属不易 , 想得其形神兼备 , 则就更难 , 需经过长期观察临摹 , 要有恒心、有毅力 , 长期临习 , 才能登堂入室 , 得其奥妙 。临帖既要钻进去 , 还要出得来 。“学书之始也 , 难以入帖;继也 , 难以出帖 。”(王铎《广阳杂记》)怎样才能把临摹该碑的技法化为己用 , 并对其发扬光大 , 这是摆在每位临习者面前的严肃问题 。该碑自清代发掘以来 , 受到众多书法大家的推崇 , 许多知名书家也多受益于它 。临习者在师古出新方面 , 有的强化该碑的隶书笔意 , 使其更为古拙;有的强化该碑的楷书笔法 , 使其更显端庄;也有的糅入简书的笔法 , 使其更加率意……可谓是各显神通 , 各出新意 。特别是清代金农的书法 , 颇得《爨宝子碑》的精髓 , 风格卓然不群 , 独树一帜 , 可谓是入古出新的典范 。我们应该学习金农等书法家的继承和创新精神 , 反复体会该碑的用笔和结体等特征 , 更好地理解此碑的神采 , 并逐步运用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去 , 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语言和创作技巧 , 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一纸字字意殊 被后人评价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 风流潇洒 , 恬淡和谐 , 韵味十足 , “一纸字字意殊” 。唐人蔡希综《法书论》曾说:“每书一纸 , 或有重字 , 亦须字字意殊 。故何延之云‘右军书《兰亭》 , 每字皆构别体’ , 盖其理也 。” 《爨宝子碑》在整体方正统一的格调中 , 同字异构者很多 , 充分展现了其“一纸字字意殊”的艺术特色 。如“道”字 , 第一个“道”结构舒展宽博 , ‘首”部的横写得长而劲挺 , “辶”和“首”部之间空间较大 , 字态显得雍容、安详;第二个“道”中“辶”借用行书 , 写得流畅自然 , 和“首”部之间空间较狭 , 紧凑生动 。“长”字 , 第一个“长”字上小下大 , 上缩下展 , 成梯形状 , 字态端正安稳 , 上半部中间两横写成点状 , 使整个字静中有动;第二个“长”宇上部几横写得均匀 , 颇有装饰意味 , 取静态 , 下部写成斜状 , 造成险象和不稳定状态 , 整个字显得动中有静 。“子”字 , 前两个“子”横画笔势不同 , 一平直内含 , 一张扬外露;第三个“子”则以大篆笔意书之 , 运笔缓而涩 , 厚重圆浑 , 劲骨内含 , 苍劲有力 。“不”字 , 虽然只有四笔 , 但点画形态各异 , 多姿多彩 , 字字意殊 。“永”字 , 第一个“永”横画写得平直舒展 , 竖画垂直而下 , 点、撇、捺画均化为点状 , 分布在两侧 , 零而不散 , 多而不乱 , 有条不紊;第二个“永”则化零为整 , 变点为横 , 竖画两侧平衡对称 , 整个字形显得很平正;第三个“永”则写得雄强、厚重 , 竖画略向左移 , 左侧点画收敛 , 右侧点画放纵舒展 , 极有张力 , 整个字在险中求稳 , 正如《书谱》所言:“既知平正 , 务追险绝;既能险绝 , 复归平正 。”“其”字 , 第一个“其” , 笔画圆劲 , 少圭角 , 厚重自然;第二个“其”长横尽情张扬 , 似隶书的“燕尾”笔法 , 最后两点相背 , 取横向笔势 , 与两个长横笔势和谐统一 , 字形呈倒立梯形;第三个“其”更像成熟的楷书结体 , 最后两点成“八”字形 , 用笔技法娴熟 , 结体自然 。另外该碑中还有许多字 , 像“君”、“宝”、“朝”等 , 均是同字异形 , 异彩纷呈 , 使该碑妙趣横生 , 诡异纷繁 。点 《爨宝子碑》最善于用点 , 其点法变化多样 , 堪称一绝 。纵观全碑 , 点法纷呈 , 跳荡耀眼 。可以说 , 特色鲜明的点法是形成该碑风格的主要因素 。仔细观之 , 其中的点可以分为平点、竖点、斜点、水旁点、长点、变点等 。各种点法多写成三角形状 , 大小不一 , 向背各殊 , 圭角奇出 , 凝重峻利 。(1)平点 , 呈水平状态的三角形状 , 多用于横画的上面 , 笔势与横画保持一致 , 显得和谐统一 , 气脉相通 。如“永”字的头点 , “放”字的首点 。(2)竖点 , 也可称为直点 , 形状竖直向下 , 基本上呈正三角形 。写法和竖画起笔一样 , 收笔要迅速 , 如“方”字的首点 , “少”字的左点等 , 均为竖点 。(3)斜点 , 呈倾斜状 , 可分为左向斜点和右向斜点 , 用笔方法同竖点 , 只是有一定的倾斜度 , 如“府”、“乡”二字的首点 。该碑中斜点使用较多 , 凡顾盼点都是斜点 , 如“芳”的“艹”头 , “简”的“竹”头 , 呈现出左顾右盼的两点一横 。“火”点底、“斜字点、“心”字点等 , 也多以斜点出现 , 如“烈”、“绪”、“想”等 。斜点的妙用包罗万象 。(4)水旁点 , 可以看成是竖点和斜点的组合使用 , 如“江”、“湖”、“沧”等字 。(5)长点 , 指拉长的点 。在《爨宝子碑》中 , 有些短撇、短捺写成长点 , 如“林”、“不”等字 。这些长点比撇、捺写得短促有力 , 干净利索 , 毫无拖泥带水之意 。(6)变点 , 主要指把其他笔画变化成点状 , 也作点来处理 。《爨宝子碑》中有许多横、竖、撇、捺等笔画 , 兴之所至 , 均化为点状 。如“甘”、“云”、“朝”、“秀”等字 , 均有由其他笔画化来的点 。这些点画 , 天真烂漫 , 稚拙可爱 , 给该碑增加了活泼的气氛 。该碑中用点众多 , 且多为三角形状 。这种三角形多是刀刻所致 , 临习时应细心体会 , 不可一味仿效 。启功先生曾说:“学碑自有观碑法 , 透过刀锋看笔锋 。”论述十分精辟 , 对临习让碑有指导作用 。竖 竖画在楷书中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别 。但在《爨宝子碑》中 , 凡在唐楷中写成悬针竖的 , 在这里多写成末端有弯钩的形状 , 有的同竖钩写法一样 , 二者很难区别 , 如“伟”字右部的竖画和“挺”字“扌”旁的竖钩几乎是一样的 。下面我们具体谈谈竖画的写法和几种处理方法 。竖画起笔为方笔 , 先向左蓄势 , 然后迅速向右或右上顿笔 , 再调整笔锋 , 铺毫向下中锋行笔 , 运笔速度比写横时稍快 。至收笔处略用力向左挑锋 , 或稍驻笔挑锋成钩状 。要注意开合有度 , 收放自如 。有的竖画收笔较为内敛含蓄 , 笔未到而意到 。如“辞”、“中”二字 , 竖画收笔含蓄蕴藉 , 合而不露;有的外露一些 , 然不可一味露锋 , 锋芒毕露则会失去该碑的浑厚古朴之意 。如“归”的竖画 , “枯”的“木”旁竖画 , 都写成竖钩的形态 , 而用笔沉着 , 画如劲铁 。《爨宝子碑》的竖画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 即独体字中的竖 , 左右结构字中的竖 , 短竖 , 由点、撇转化的竖等 。(1)独体字中的竖 , 如“中”、“平”等字的竖 , 多呈现钩状;而 “来”、“肃”等字的竖顶天立地 , 竖画成为这些字的中轴线 , 左右均衡呈对称状 。(2)左右结构字中的竖画 , 在唐楷中皆作垂露笔势 , 在此碑中也写成末端呈慢弯或钩状 , 如“恪”的“忄”旁 , “仪”的“亻”旁等 。(3)短竖的写法是起笔略重 , 方笔 , 行笔渐轻提 , 收笔较轻 , 如“山”的三短竖 , “紫”的“此”部的短竖 , 都写得头重脚轻 , 似乎有种不稳感 , 更像是拉长的竖点写法 。(4)由点转化的竖 , 如“令”字的最后一笔 , 写成一个较夸张的竖画 , 末端呈弯钩处理 。由撇变来的竖画 , 如“渊”字 , 这种写法保留有古体篆隶的遗韵 , 显得古朴、厚重、端庄、一丝不苟 。(5)《爨宝子碑》中凡楷书取竖钩笔势的 , 在这里都作竖直笔画处理 , 如“高”、“同”等字的竖钩 , 都是竖画方笔收势 。这是一般隶书中常见的笔法 。这一笔法的应用充分说明《爨宝子碑》亦楷亦隶的书法风格 , 显示出其方正古茂的艺术特点 。折 折的书写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篆书笔法 , 转折时笔不离纸 , 圆转暗过 , 其形若“折钗股” , 圆劲、浑厚;另一种是由两笔写成 , 在转折处 , 提笔离纸 , 重新搭笔下行 , 横竖连接点成一整体 , 有如焊铸 。《爨宝子碑》是由隶向楷过渡的书体 , 其笔法没有楷书成熟时期的丰富变化 。折笔在该碑中大量使用 , 但缺少成熟楷书顿笔形成的方肩 。《爨宝子碑》的折画具体可分为圆折和方折 。圆折保留了古体篆书的笔法 , 使字体古朴 。《爨宝子碑》中的圆折在整体方正古茂的面貌下 , 方中寓圆 , 阴阳相生 , 增加了神秘感和力量感 。如“呼”的竖钩 , “龙”的竖弯钩 , 中锋行笔 , 缓慢推进 , 写得圆浑遒劲 。方折在该碑中大量运用 , 写法由横竖两笔构成 , 可以笔不离纸 , 稍作提笔后蓄力向下行笔 , 也可以分两笔完成 , 但两笔要搭接自然 。方折在该碑中有以下几种: “口”部 , 横折行笔自左向右 , 至转折处稍提笔蓄势后方折而下 , 以侧笔中锋来表现出方峻、奇峭之意 , 平起直落 , 成90度角 。竖折用笔方法同理 , 根据结体的需要或呈正方形 , 或呈长方形 , 或呈扁方形 。如“如”、“吐”等字 , “口”的四角周密封实 , 四边作相互垂直处理 , 真可谓密不透风 。实际上该碑中不仅“口”部四边垂直 , 其他凡是含四边形的字 , 基本上都是四边垂直 , 和成熟楷书的上大下小迥然不同 , 如“德”、“抽”等字 。该碑中的宝盖头 , 与一般楷、隶的写法都不同 。其用笔从左到右 , 转折处稍提笔不离纸 , 以侧笔中锋顿笔垂直向下 , 行至收笔处 , 蓄势向左挑出 , 含而不露 , 如“震”、“官”等字 。还有些宝盖头 , 如“宇”、“宫”二字 , 折笔呈倾斜之势 , 似帽冠的穗子 , 迎风飘舞 , 动感极强 。“携”、“穹”等字 , 在一字之中作几折 , 临习时难度较大 , 当反复临习 , 细心体会 , 方能得其神韵 。
古代著名碑帖 如何临古碑帖,硬笔书法临古帖

文章插图
临摹都有那些办法论临摹人们欲掌握某种艺术或技能,最初的阶段,找一个“样本”比着学习,这就是临摹 。无数事实证明,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没有一个模仿的过程,独创几乎是不可能的 。学习书法尤其如此 。它讲究的是形体,学书者却不可能从大自然中直接“写生”,只有对碑帖进行临摹,研究其规律,探索其奥妙,才能进入书法艺术之门 。临摹碑帖正体现了直观性的原则 。使学书者获得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技法需要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如果一开始就讲抽象的理论,学书者很难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技法性很强的书法,必须给学书者提供一个直观的教具,以便比葫芦画瓢照着摹仿,从摹仿中学会和加深理论认识,掌握技术技法 。直观学习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者感知、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创造条件 。学习书法,碑帖就是最好的教师,它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写 。摹仿也是人的生理本能,在求知的时候,人最容易接受现成的规律性的事物,因而从摹仿入门,学习起来也较为顺利 。有一部分学书者轻视临摹,认为临摹碑帖太慢,不如随便写自由,有的还忙于创造自己的风格和书体 。不学古人的碑帖到底行不行?近代书法家潘伯鹰在《书法杂论》中作了回答:“行! 但另外却又发生了时间的经济问题 。完全不学古人,完全凭自己去写,是最足以发展创造性的 。不过,想想书法发展到今日,已经多少年代了! 并且不是一个人创造的,而是悠久的智慧累积! 单凭一人去创造,而且只凭这么短短的三四十年! 为什么硬不去接受优良的传统? 为什么不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个人的努力? 为什么偏要去做始创文字的大傻瓜?”潘先生的回答对那些信手乱涂乱写、搞什么“创新”的学书者是一很好的教育 。不少人把传统的智慧、知识,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当成负担,想随意抛弃掉,自行新举,这实在是很愚蠢的 。殊不知“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前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我们创造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只需要用很少的时间就掌握了,节省了大量的初步探索的时间和精力,这何乐而不为呢? 诚然,继承前人的物质财富容易,继承前人的精神财富就比较难了 。精神财富需要用“精神”去继承,要动脑筋,下真功夫 。就临摹碑帖而言,想学会前人的碑帖的确不容易,非要下点功夫不可,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道理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历史 。世世代代的书法家们致力于学习古人碑帖,集中群众的智慧,再加之个人的能力,便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书体 。如东汉书法家杜度善写章草,崔瑗则学杜度书法,但青出于蓝,人称“崔杜” 。号称“草圣”的东汉杰出书法家张芝曾师从崔、杜,在其章草的基础上进而演化成今草 。东晋“书圣”王羲之博采前代各家之长,草书取法于张芝,楷书得力于钟繇,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王献之在继承张芝和父亲王羲之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书风,终于父子齐名,并称“二王” 。初唐书法家欧阳询学习王羲之、索靖,熔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精粹,独树一帜,创立了法度森严的“欧体” 。总之,凡举世称道的大书法家,无不从前人的书法里汲取营养,成就书法大业,没有一个是轻而易举成为书法家的 。摹仿往往诱发创造,任何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其摹仿决不会也不可能像复印机 。临帖的过程,也是对优秀书法作品进行审美价值的积累和排斥原有书写模式、使书法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在临帖中会不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从而点燃自己创造的灵感 。这已由无数实例所证明 。书法的创新是在临帖的基础上进行分解、综合而来的 。分析出所临诸帖的特点,将它们进行巧妙的融合,再加之书家的个人气质和情感,就产生一种新的书法体态 。但要注意这种综合是巧妙的、自然的,而不是杂乱地拼凑在一起的 。如马宗霍在《霎岳楼笔记》中说,何绍基“早岁楷书宗兰台《道因碑》,行书宗鲁公《争座位帖》、《裴将军诗》,骏发雄强,微少涵停 。中年极意北碑,尤得力于《黑女志》,遂臻沉着之境 。晚喜分、篆、周金汉石,无不临摹,融入行、楷,乃自成家” 。他的书法沉雄峭拔,以鲜明的个性享誉书坛 。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也说:“学诗如僧家托钵,积千家米煮成一锅饭,余谓学书亦然,执笔之法,始先择笔之相近者仿之,逮伐点画稍有合处,即宜纵览诸家法帖,辨其同异,审其出入,融会而贯通之,酝酿之,久自成一家面目 。”临摹固然重要,但如何临摹还有一个科学方法问题,现就科学临帖试述管见 。一、认真选读碑帖,奠定临摹基础 临帖前要认真选帖,选帖等于寻找“老师” 。选帖时一定要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碑帖,切勿选那些一般的甚至是低劣的碑帖作为范本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 。”王羲之说的“俗字”即是普通的字,若直接临摹俗字,则不能得书法真正的意趣 。怎样选择范本呢? 有几点是要特别注意的 。第一是根据学书者的兴趣和爱好选择 。书法的兴趣乃是对某种字体的爱好而不是对什么都感兴趣 。第二是懂得一些碑帖和书法的基本知识,对书法家的书体风格有所了解,能区别碑帖的优劣 。第三是向书法行家请教,在教师的指点下选择范本 。读帖又叫“察帖”、“心临”,是对碑帖进行观察、感受、分析的过程,不是对碑帖的朗读 。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 。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人入神,乃到妙处 。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又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 。”他对读帖的作用给予很高评价 。读帖有单读法和合读法(即比较法) 两种 。单读法是对一本字帖进行观察和分析 。初学一帖,应先对字帖有个总的印象,应通读全帖 。对全帖有了总体印象之后,就要对帖中每一个字的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出结构特点,以全面把握字的体态,得字的神髓 。读结构应先注意疏密关系,有内密外疏、外密内疏或结构均匀等几种,分清这个关系下笔时就不致茫无所措 。合读法是将两种以上的字帖放在一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彼此的差异,宜于掌握 。比较法当然是在同一种书体中进行 。同一种书体中各家写法有不同的地方,这不同之处就是各家的特点,抓住特点临摹,自然胸中有数 。二、变换格临模式,初涉学书领地 初学临摹,需要寻找科学的形式 。科学的形式就是“格临”,在白纸上画上方格,并根据汉字的特点把方格按若干比例画上线条 。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发现总结,形成了“格临”的一套模式,主要有米字格、九宫格和回田格等 。米字格是在一个方框中画有“米”字形状的格 。米字格有四条线平分上下、左右、左上右下、右上左下,四条线交汇成一个中心点 。汉字是方块形的,由许多方向不同的点画有机地组合在一块平面上,米字格能满足汉字点画的要求,准确把握其点画位置 。米字格中四条线各有其作用,中横线用作临写各种横行点画的参照,中竖线用作临写各种竖行点画的参照,左斜线用作临写种种撇挑点画的参照,右斜线用作临写各种捺点画的参照 。初学点画分布时以用米字格较为合宜 。九宫格是把一个正方形的格分成九个小方格,每个小格叫一宫,故称九宫 。正中间的小方格叫中宫,也是字的中心所在 。九宫格中的四条线是互相平行和垂直的,并且距离均等,各宫面积形状大小都一样 。用九宫格比较适宜于临习字的结构,尤其是临习上中下、左中右等结构复杂的字,如“章”、“意”、“京”、“街”、“树”、“湖”等 。回田格即在田字格内再加一个由虚线构成的正方形格子 。这种形式使临习者易于下笔和安排结构,控制字的大小 。方格的外围线是字的最大范围,不能超出,而大方格以内字的大小又便于控制,有了回田格就可沿着“回”字的内方格线下笔,字的大小即可基本一致 。三、遵循临摹程序,探寻碑帖奥秘 临摹要循序渐进,有仿影、双钩、单钩、对临、背临、意临几种方法 。仿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碑帖上,利用映出纸上的点画阴影描写 。这样摹写可取得形势,得字之精神,是学楷入门的重要一步 。双钩是用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依透出来的点画轮廓用墨色线条钩成空心字 。双钩之后就可以用大楷笔填写空心字了 。填写时要一笔而成,不能填不满(太瘦) 或超过双钩线界(太肥)。单钩是把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用硬笔把帖字的中锋行笔线钩出来,因线是单的,故称单钩 。然后用大楷笔沿着单钩的线条,按照帖字点画的形状仿写 。这须在双钩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大量的钩摹,能深入体味笔法及其相互间的微妙之处 。对临即将字帖放在面前照着临写,对临时不能看一笔写一笔,那样容易中断气脉,而要将一个字“读”熟后一口气写下来 。背临是把碑帖收起来默写碑帖,此法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之上 。若没有下过对临的功夫,帖中的字形未深深印在脑子里,则不可能将原帖之字复现在纸上 。清人松年在《颐园论画》中说:“临摹古人之书,对临不如背临,将名帖时时研读,读后背临其字,默想其神,日久贯通,往往逼肖,临画亦然 。愚谓若终日对临,固能肖其面目,但恐一日无帖,则茫无把握,反被古人法度所囿,不能摆脱窠臼,竟成苦境也 。”在背临的过程中,要与范本对照研究,看哪些已能背临出来,哪些还不能背临,这样比较学习,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都会大大提高,对范本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 。背临一段后,不妨再对临一个时期,如此交替进行,理解逐步加深,认识逐步提高,笔法、墨法、章法也就越熟,气势和神韵就越逼近原帖 。这个过程就是“察之贵精、拟之贵似”的过程,临到与范本一样,便说明已经基本“入帖”了 。意临是按照碑帖的意味临写,只求意似,不求形似 。学习书法能否写出个性,能否创造出风格,能否突破传统樊篱,就要看意临中表现出来的才智、技巧、胆识和毅力 。意临阶段是学书者全面修养和实力的检验,并非每个学书者都能通过,大部分人将停留在背临阶段,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进入化境,成为书法家 。意临之后,还要认真审查自己的变化是否符合书法的美学原则,是否符合法度,有否狂怪和胡涂乱抹的现象,是否保持和发扬了原有的优点等,如果有了毛病要加以改正,以使意临走入健康的轨道 。四、自偏旁到整体,抓住临摹规律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态 。如果我们把汉字形态一致、书写相同又十分稳固的地方找出来,就可以学一应百,触类旁通 。找到了学书的规律,学起来也省劲 。这个方法就是汉字的偏旁 。汉字有独体和合体两大类 。独体字是笔画紧密连在一起不能切分的字,它有自己的书写规律,即突出字下面的笔画,把独体字下面的笔画写得重或大一些,这样就使字稳重美观 。合体字占汉字的绝大多数,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字 。汉字的偏旁通用的有200 个左右,常用的仅100 个左右 。汉字中同一偏旁的很多,如三点水旁的字就有五六百个 。所有三点水旁的字,位置固定不变,写法也都一样,学书如学会一个三点水的字,其余就可不用费力地学会 。偏旁是字的半成品,学书若从偏旁入手,百十个偏旁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学会,能大大提高学书效率 。在学习偏旁的时候,同时注意字的点画形态和结构位置,综合训练,自偏旁到整体,临摹的速度与效率就会大大加快和提高 。
【古代著名碑帖 如何临古碑帖,硬笔书法临古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