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如何看外国人

如何初步判断印度人的种姓
很难根据一个印度人的名字来判断他的种姓 。一般高种姓的人肤色较浅,低种姓的人肤色较深 。还有就是根据名字的含义,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精通梵文等宗教知识来判断 。因为很多种姓来自职业,有些名字一眼就能知道 。比如“舒克拉”,意思是纯白,一看就是婆罗门种姓 。还有俗名“特里维迪”,“精通三部吠陀的人”,而且必须是婆罗门种姓 。那些被命名为“清洁工”、“搬运工”和“洗衣工”的人显然是首陀罗种姓 。但是,印度有几千个种姓,高种姓中有大量的亚种姓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种姓 。除了印度教徒,印度人实行种姓制度,穆斯林受其影响,也有赛义德、谢赫、莫卧儿等种姓 。其他印度族群,包括比哈尔、奥里雅、古吉拉特、坎纳拉、拉贾斯坦、桑塔尔等 。都实行种姓制度,只是种姓名称和具体情况不同 。比如比哈尔人分为婆罗门、巴民、拉吉普特、维、盖斯特、首陀罗六个种姓,界限很严 。奥里雅人分为五个种姓:婆罗门、坎德伊、戈拉拉、若开奈、首陀罗 。制度不严格,种姓地位可升可降 。拉贾斯坦邦人也分为五个种姓 。其中地位较低的马哈金种姓主要从事工商业,但也相当富裕,以加尔各答为中心,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后来佛教徒也实行种姓划分,古巴最高,贾普最低 。斯里兰卡僧伽罗人的种姓制度是世俗的,瞿伟种姓(耕者)最高,骆驼种姓(洗衣妇)最低 。孟加拉印度教徒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维蒂、耆那教和首陀罗 。其中杰恩斯特种姓有文化,往往身居高位,有很多社会活动家和宗教领袖 。在低种姓之下,有一群被排斥在种姓之外的印度人——“贱民” 。在古代,受歧视、从事最底层工作的人被称为“贱民” 。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允许学习宗教经文,不允许进入寺庙,不允许进入商店和其他公共场所,不允许在公共饮水场所喝水,不允许与他人并排行走等等 。在生活习惯上,贱民也有禁忌 。比如印度是一个爱佩戴珠宝的民族,但是贱民女性是不允许佩戴珠宝的 。近年来,由于历史或其他原因,出现了许多更改姓氏(以隐藏种姓身份)或姓氏与种姓不一致的情况 。有时候当事人不说,光看名字就会误判,也许只有印度人或者在印度生活过很久的人才能一眼看出来 。

印度如何看外国人

文章插图
印度人怎样看中国
在中国的印度人主要居住在北京和上海 。他们是这样看待中国的:1 。上海印度人协会主席AmitWaikar认为上海非常安全 。上海印度人协会主席阿米特怀卡尔来自印度中部的那格浦尔 。2009年,怀卡尔当时工作的一家德国公司把他派到上海,担任亚太区销售高级副总裁 。现在,他11岁的大儿子和7岁的孩子都在上海读书 。2012年,怀卡尔当选印度人协会主席,这是一个由上海印度妇女联合会和上海印度商人联合会在2006年合并而成的印度人协会 。在他掌管的三年间,成员人数从700人增加到1500人 。所有委员会成员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都可以在印度协会的网站上查到,协会成员的姓名和手机号码也在年度刊物上公布 。怀卡尔说,印度人协会经常组织公益活动,联络在华印度人的感情,比如印度一年一度的排灯节公益晚会 。此外,他们也愿意为上海市民做一些贡献 。去年11月,数百名印度协会成员在上海血液中心参加了献血 。等到今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协会就会举办这样的活动 。Wykal说:“我们很高兴这样做 。”采访中,怀卡尔多次称赞中国人的守时和勤奋 。他还说:“每次我遇到一个新的印度人,我都会告诉他,上海给我们的安全感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很多地方 。我们应该给上海一个‘安全奖’ 。”帕拉德普库马尔和他的妻子安丽塔住在上海世贸中心滨江花园的一栋高层公寓里 。天气好的时候,他们的客厅可以俯瞰黄浦江 。在这个高档社区,总共有70到80户印度家庭 。库马尔来自印度首都新德里,曾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和上海等地的跨国公司担任高管 。2006年,库马尔看到了中国咨询业的机会,创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同时也是另一家咨询公司的合伙人 。他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当时中国GDP增长很快,相关政策使得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经营非常容易,业务发展前景非常好 。上海的生活让库马尔一家很满意 。说起跳广场舞的中国大妈,已经做了奶奶的丽塔说:“中国老人比印度老人更积极、更快乐,退休似乎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由于全家都是素食主义者,丽塔还教钟点工做印度菜,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上海的幸福感 。现在,丽塔是上海一家名为“饭妈妈”的公益组织的成员,他们致力于帮助上海的弱势儿童 。丽塔说:“印度人和西方人很不一样 。中国人认为我们是半个外国人,因为我们的语言,外貌和亚洲人的特点 。我很高兴当地人接受了我们 。”2.北京泰姬陵印度餐厅总经理梅赫诺帕斯塔卡亚(MehnoPastakaya)说:“印度希望向生活在中国的印度华人学习,有时也愿意比较两国 。MahnoPastakaya是北京泰姬陵印度餐厅的总经理,他已经在中国工作了24年 。1997年,他与中国妻子结婚,并于1998年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了第一家印度餐厅 。Pastakaya学的是酒店管理 。毕业后,他在印度创业,提出了“工业厨房”的想法,类似于外卖,但进展并不顺利 。几年后,他决定出去冒险 。他曾经考虑过中东,那里很受印度人的欢迎 。那里有700多万印度人,直到有个朋友问他“要不要一起去中国?“在那个信息相对封闭的年代,帕斯塔卡亚对中国一无所知,但他还是做出了选择 。自从我来到中国,我就认识了 。
会说英语的郑女士,用帕斯塔卡亚的话说:“印中文化真的有很多不同,我们认真交往、磨合了好几年,1997年才结婚 。”那时候,他想买咖喱等家乡的调料要去友谊商店,但现在方便多了,网购就可以解决 。说起北京的变化,帕斯塔卡亚侃侃而谈:“那时刚修完的二环路、三环路没过多久就又拥堵了 。以后北京有七环也不奇怪 。”对于北京的雾霾,他也会抱怨,但他觉得“污染和发展有关,哪个国家都一样,印度也有污染”,而且北京近几年已经好多了,几乎没有沙尘暴 。帕斯塔卡亚在北京开的印度餐厅很受欢迎,吸引了很多社会名流 。短短几年内,他又开了两家分店 。生意走上正轨,让帕斯塔卡亚更热衷于传播印度文化,他说:“很多中国人对瑜伽的印象就是减肥美体,其实它更强调呼吸冥想,是用来修身养性的 。我希望能尽一己之力,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印度 。”来自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的珊妮,是独生女,她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月光”,是当年一个去印度的中国女孩给起的 。月光很喜欢这个名字,来中国后,她得知“月光”有了新的含义,不过,这个开朗的女孩笑着说:“在中国发展不可能成‘月光族’的,这也是我来中国的原因 。”月光说,印度人口多,很多人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像她这样的独生子女很少见 。月光的父亲曾在英国、中国香港经商,她13岁首次来中国时第一站就是香港,然后又去了广州和深圳 。月光说:“你问100个印度人刚来中国时是否适应,可能99个都说不适应,因为印中的文化差异很大 。可是我很适应,我想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和中国有联系的原因 。”现在,她最喜欢的中国小吃依然是粤菜系中的虾饺 。一年半前,月光到北京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MBA 。谈到为什么放弃美国名校而选择中国大学时,月光说,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印地语和英语都是官方语言,她在印度的商学院里学到的知识也都以欧美为范本,因此,选择去美国留学意义不大 。相反,她认为,再过二三十年中国肯定能超越美国,因此,她想“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见证历史” 。月光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很多,我注意到中国商场里的售货员、旅游景点咨询处和高速公路收费站等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多是女性,而这些工作在印度都是由男性来做 。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尼廷·达尼在意大利读研时,一次到上海实习的机会让他对中国产生兴趣 。2011年毕业后,达尼来到上海,现在,他是一家名为“绿色倡议”的环保组织负责人,同时兼职做室内摄影和建筑咨询 。“绿色倡议”经常组织宣传环保的活动,如每月邀请环保产业的相关专家和高管讲座,每次参加的人数都有上百人 。达尼对政治话题不感兴趣,但更关注中国政府的环保举措 。达尼说:“在印度,环保问题还没有像在中国这样被重视 。印度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仍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最近才被重视 。”达尼认为中国政府的治理很出色 。他举例说:“与上海相比,班加罗尔的交通很差 。10公里的路程,我需要花一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 。”但他觉得,印度在旅游业上有优势,景观和风俗仍保持原貌,但在中国,“所有的东西都被装点过,越来越西方化” 。对达尼来说,他希望可以简化来中国的签证手续 。3、印度学者:“印中不要因为纠结过去错过良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执行秘书长苗绿博士说: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4.5万印度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着推动作用,通过人员往来可以增进了解,促进中印两国经贸、文化发展 。但是人口大国印度在中国的人数还不够多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8年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学者说:印中两国媒体有时会有关于对方国家的负面报道,如炒边境话题,其实印度普通百姓不太关注这些报道 。他认为,欧美媒体也经常有对印度的负面报道,这很正常,西方不愿接受其他国家崛起的事实 。说起1962年的那场战争,他认为,印中合作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因为纠结过去错过良机,就太可惜了 。他还谈到,“莫迪总理对华友好访问,希望印中往前看” 。以前印度的领导人喜欢把耳朵捂上自己做决定,但莫迪不是,更喜欢倾听别人的意见,比较开放,亲和力强,因此赢得很多海外印度人的心,有不少印度人为投莫迪一票而特意回国 。库马尔表示:“民间层面,印中两国之间可以说相互信任 。但在政府层面,彼此有些过于谨慎 。我之前想把一些中国公司带到印度,但印度政府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相关程序 。在中国,美国公司注册很容易,我的公司在中国注册时也很容易 。”他认为,中国稳步增长,印度也迅速发展,“两国应以新的思维方式实现共同繁荣” 。在华印度人体验中印差异 感叹中国机会多更安全–国际–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415/c157278-26846086.html
外国人怎么分辨印第安人(Indian)和印度人(Indian)这两个单词表达的意义?美国有“政治正确”用语,美国土著人称之为“美国原住民” : Native American印度人称之为:Indian英国基本用不到前者,偶尔用到前者会称Indian 。而英国人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移民区分水平有限,往往统称 Hinstani。当然还有最基础的区别方法:上下文采纳哦
印度如何看外国人

文章插图
外国人问:印度人是怎么看待中国人的某中国同事出差去印度代表处,印度同事问:孟买是全球第二大城市,你看周围这楼房,全是三层以上的 。中国同事沉默不语 。数月后,印度同事出差到深圳,该中国同事不言语,开车带印度小哥去深南大道兜了一圈,印度小哥大惊失色,回酒店后沉默了很久,突然猛的一拍大腿:原来孟买只是全球第三大城市罢了!
印度人见到外国人时,通常怎么打招呼?印度是一个讲礼节的民族,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共存的国度 。有的印度人见到外国人时,能用标准的英语问候“你好”;有的则用传统的佛教手势——双手合十 。
【印度如何看外国人】
印度如何看外国人

文章插图
印度人怎么看中国 。一印度在穗工作工程师,为其赴约女友准备晚餐时,钟点工阿姨逗留厨房问长问短不离去,因不胜其扰而推她肩膀令她离开,结果被阿姨投诉至其老板,工程师否认暴力行为并要求医院验伤,阿姨改称其不礼貌行为,要求赔偿2000,工程师不从,她称打110,老板为求息事宁人,自掏腰包当场代为支付 。本人冷眼旁观,打心底鄙视阿姨,如她真是自尊自重的人,应第一时间报警,而不是先上门要钱,如他真的侮辱了她,她那自尊就仅仅值2000块,外国人到了中国,人生地不熟,遇到事情他们都多数不想找警察,因有理说不清,很多时宁愿吃哑巴亏 。本人八卦,一直在走廊听他们争吵,工程师是邻居,待人有礼,会一点中文,女友常来,不算很漂亮,但绝对比那阿姨胜几个级别,结果两人相拥流泪 。试问有这些无耻老鼠屎存在,印度人应该如何看中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