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窝藏包庇罪中”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如何理解的请示答复

事前有通谋的盗窃共犯应如何认定
“本条所指的行为人是指案件中的隐瞒、销赃者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没有明确解释“事先共谋”的含义 。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窝藏、包庇罪中“事先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如何理解的请示答复》中指出:“事前通谋”是指在犯罪活动之前进行策划或者合谋,犯罪后容留犯罪分子窝藏或者包庇,符合刑法总则规定的共犯主客观要件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

关于窝藏包庇罪中”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如何理解的请示答复

文章插图
窝藏包庇罪如何认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第二款规定:“犯前款罪,事先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这就涉及到窝藏、包庇罪与其包庇、包庇的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共犯的界限问题 。窝藏或者包庇罪是指他人犯罪后,为了逃避刑事追究而妨害司法活动的犯罪 。但如果事先预谋,犯罪后再包庇、包庇他人,则构成共同犯罪 。
关于包庇罪的既遂如何认定
包庇罪既遂的量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窝藏、包庇罪,是指为他人提供隐匿场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虚假证明其窝藏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隐匿的处所、财物帮助其逃跑或者以伪证掩盖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先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关于窝藏包庇罪中”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如何理解的请示答复

文章插图
最高法院关于包庇罪情节严重如何认定
1.从窝藏或者包庇对象的角度看,符合下列四个对象条件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一)犯罪情节严重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2)罪犯被通缉;(三)犯罪分子正在被公安机关追捕,情况紧急的;(4)罪犯是逃犯,是犯人 。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将“明知”行为人的范围限定为“明知行为人是犯罪分子”而窝藏或者包庇,而不知道犯罪分子属于上述四类 。2.从窝藏、包庇罪的行为来看,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严重”:(一)行为足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正在进行的追捕的;(二)连续窝藏或者长期窝藏犯罪分子的;(三)窝藏、包庇罪犯三次以上或者窝藏、包庇罪犯三人以上的 。3.从妨害司法的后果来看,符合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一)因窝藏或者包庇行为致使犯罪分子长期不能归案的;(二)帮助犯罪分子逃往国外的;(3)犯罪分子因窝藏或者包庇未能及时归案,又实施新的犯罪的 。
包庇罪的司法解释
隐瞒犯罪是指为他人提供隐藏的场所和财物,帮助其逃跑或者提供虚假证据,以掩盖犯罪的行为 。本罪是选择性犯罪,具体包括窝藏、包庇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第二款规定:“犯前款罪,事先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这就涉及到窝藏、包庇罪与其包庇、包庇的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共犯的界限问题 。窝藏或者包庇罪是指他人犯罪后,为了逃避刑事追究而妨害司法活动的犯罪 。但如果事先预谋,犯罪后再包庇、包庇他人,则构成共同犯罪 。这里的事先共谋,根据1986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第《关于窝藏、包庇罪中“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如何理解的请示答复》号的规定,是指窝藏、包庇犯罪分子,以及在犯罪前策划或者密谋,在犯罪后许诺窝藏或者包庇犯罪分子的 。如果只知道行为人要实施犯罪,事后包庇或者包庇,或者事先知道行为人要实施犯罪而不报案,犯罪后又包庇或者包庇犯罪分子的,不应以共同犯罪论处,单独构成窝藏罪或者包庇罪 。所以,阴谋不同于明知 。共谋具有策划或者共谋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共同犯罪 。
关于窝藏包庇罪中”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如何理解的请示答复

文章插图
【关于窝藏包庇罪中”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如何理解的请示答复】窝藏、包庇罪的主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