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军长 小军事迷如何看火箭军成立,火箭军厉害吗

《号手就位》首播,李易峰陈星旭硬朗非常,火箭军移防戏最硬朗,你看了吗?
电视剧《号手就位》两集首播 。因为它是火箭军的主题,由李易峰和陈星旭等著名年轻明星主演,所以备受粉丝期待 。从目前播出的前两集剧情内容来看,这部电视剧属于口若悬河的风格 。开头的情节只是开胃菜 。真正的高潮和起伏还在后面 。在首播剧情中,李易峰和陈星旭的难度很大,火箭军转守为攻的场景可以算是前两集“最难”的内容了 。另一方面,公司30年的伙食也不好吃 。战士们在等待领导讲话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有部分感动 。炊事队的战士们尽了最大努力 。这是能做的最好的一顿饭 。虽然饭菜不好吃,但战士们最后还是用响亮的口号换来了积极的动机 。这些细节清晰的展现了《号手就位》的正能量 。从《行动与防御》第二集开始,电视剧进入了新的军事叙事 。我们以前的军旅剧大多只是提供了一些战士的日常训练,或者连队之间的演习和训练,没有涉及更先进的作战武器装备 。《号手就位》年,大国重装备从部队转移开始就频繁出现,到防御体系转移到位后,大国根据地的重装备突然进入战斗状态 。从第三集开始,《号手就位》会进入一个小高潮阶段 。在现代战争中,系统受到黑客攻击,需要计算机控制 。如何在这座山上的作战基地准确实现“反击”任务,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这些内容无疑与以往的军旅剧有所不同 。诚然,大国重器的内容在之前的军旅剧里是没有展示过的 。个人在集体战斗中会起到什么作用?我们的最强大脑能给我们的作战部队带来什么?以上是《号手就位》非常有效的剧情防御原则 。看这部电视剧,你必须能享受这段对话 。这出戏的第一集看起来很无聊,但安排得很好 。军队动员后,实际上进入了开胃菜阶段 。尤其是在转移防御力量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沙漠中,还是在山林中,军车都是纵横摇摆 。这确实是一个观点 。估计这些内容也能让一些观众兴奋起来 。在《号手就位》中,李易峰和陈星旭扮演了两个不同的新兵 。剧本一开始就设计了两个新兵的“较量”,很好的展现了肌肉 。这种硬朗的军人形象显然能让粉丝群体眼前一亮 。以前,李易峰和陈星旭在流量明星的概念里还是“小鲜肉”,但这一次,他们终于成为了大国的有力武器之一,开始了他们在军事领域的历练 。因为角色的硬朗,也带来了演员自身的硬朗 。而李易峰和陈星旭的超高出场也终于成为硬朗军事时尚的加分点 。从第二集开始,两个新兵的个人天赋也开始用于陆军作战 。第二集结束时,李易峰饰演的男主角被锁定,但他发现了一个“BUG”,需要向领导汇报后才能晋级 。显然,这个最强大的大脑开始在战斗中发挥作用 。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剧情显然可以让大家继续追剧 。前两集,女主角张茵角色不多,第二集才出现几次 。张茵还没有参演这部剧 。在军队里,基本上都是强势的男性角色,而张茵是作为一名女性心理学家出生的,这显然是最艰难的角色之一 。目前维安也有发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表演技巧 。第一集《东风快递》也是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同时出发,同时达到了同一个目的 。这显然不是笑话,而是《东风快车》的实际内容改编的影视作品 。这些强大的力量无疑比李易峰和陈星旭更强大 。这部具有现代作战模式的军旅剧,显然值得军旅剧迷们继续追捧 。

火箭军军长 小军事迷如何看火箭军成立,火箭军厉害吗

文章插图
近期热播的几部剧,《御赐小仵作》排在第二,看完榜首你上头了吗?
第一部是《乌鸦小姐与蜥蜴老师》主演艾伦和费尔邢 。不得不说这部剧值得一看 。真的是太甜了,演技都在线 。超治愈剧有人说《乌鸦小姐与蜥蜴老师》是超治愈剧,印象深刻 。剧中的姜不仅用热情照亮了古川的精神世界,也收获了他的爱情和幸福 。苏曼琳和顾川在一起工作了六年,但是江和顾川才认识不到半年就赢得了顾川的爱情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女主光环的运气,但我想说,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姜这样的女孩也活不坏,因为她喜欢让自己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一个亮眼的女孩 。剧真好看!先说女主,人见人爱,活泼可爱,很乐观 。就是这个融化了女主的冰山 。女演员演技也很好,演技自然 。演员是公认的好演员,长得帅 。剧中的假面虽然表面冷漠,其实是个很温暖的人 。这部剧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很幽默,经常逗我笑 。室友以为我在看综艺 。而且该剧注重细节,前后呼应,没有明显的逻辑错误 。总之,我觉得这部剧是恶霸类型的 。虽然有些刺激的场景有点俗,但是我觉得人物角色还是挺有新意的,很多情节也很搞笑 。感觉FairXing的表现也挺好的,不总是装可爱,傻笑,瞪眼 。姜自己就是个大大咧咧的傻子,没考虑那么多烂命 。公平兴的表现真的让我感觉很乐观,感觉很好,没有那么不堪 。相对于男主角冰冷的气质,女主角更需要承担大气的角色 。最开始,擅长塑造甜宠剧女主角色的FairXing也拒绝了《乌鸦小姐》的邀请 。邢飞在很多甜宠剧里都演过主角,但她希望尝试更多的剧型来转型 。主创团队告诉公平星,《乌鸦小姐》不是一部“纯甜宠”剧,姜的角色也不是傻傻甜甜,在剧情上 。
【火箭军军长 小军事迷如何看火箭军成立,火箭军厉害吗】后半段有更多层次的展现 。
如何理解和把握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的军事变革:第一次是以木石兵器发展到金属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二次是以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三次是以热兵器发展到机械化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lst次tlp目前进行的由机械化兵器向信息化兵器发展的军事变革 。其中第三、第四次军事变革之间穿插着以热核武器诞生与发展为标志的重大军事变革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重大军事变革都是以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开始,以由此而引发的观念、战略、战法、军备、军制等革命性变化而终结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的军事变革,是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正式出现的,是以安全态势演变为动因、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军事观念转变为牵引、以军事体系调整为核心的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军事变革 。这次变革的核心是推动军队建设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换 。一、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战争方式 。,冶炼技术的产生导致了冷兵器的出现,火药和火器的发明则开创了热兵器时代 。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等一系列发明成功带来的机械化时代,又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也几乎同步导致机械化战争登上人类战争舞台 。机械化战争中军队的机动能力空前提高,火力空前增强,战争的规模和破坏力也空前扩大,钢铁产量、火炮口径、飞机、舰艇和坦克的数量成为新的制胜要素 。但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空间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再次出现重大转变,战争方式也随之出现重大转变 。1991年初爆发的海湾战争,用机械化战争的标准来衡量,伊拉克军队与美国军队的装备差距并不是很大,在大口径火炮和装甲师数量方面甚至还占有优势,但“一边倒”的战争结局,让全世界看到了隐含在现有装备背后的信息优势所产生的全新的战争能量 。当时美国的一系列军事科技创新与突破,为未来军事发展带来了新的启迪 。高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是此次新军事变革的逻辑起点,由此而带来的武器装备、组织编制和作战理论等要素的变化,构成了军事变革的主要和基本内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科技革命不断深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众多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直接带动了侦察监视技术、精确制导技术、隐形技术、指挥自动化技术、军事航天技术、电子信息战技术、核生化技术和新概念武器技术等一系列军用高技术的迅猛发展 。这些高技术广泛用于武器装备的研制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使武器装备发展呈现出信息化、隐形化、精确化和一体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诸多高新技术于一体的信息化作战平台(采用信息技术研制或改造的各类武器的载体,包括各种先进的作战飞机、坦克和装甲车、作战舰艇等)大量涌现;精确制导武器逐渐成为主要打击兵器;电子战装备系统更加完善,逐步实现了多功能、宽频带、大功率、小型化,机动性和抗毁性也不断增强;指挥自动化系统不断发展完善等 。事实表明,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是历次军事革命的起点,也是此次新军事变革的起点 。它是导致其他军事因素发生变化的逻辑起点 。恩格斯曾经指出“随着新的作战工具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的那些关系就改变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因而,当上世纪末新技术革命引发军队武器装备发生大的根本性的变革后,军队的组织结构也正发生着相应的变革:新的军兵种陆续出现,比如俄罗斯建立了防空军和战略火箭军;军队的规模大幅度缩小;军队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部队编组将实行跨军兵种合成;指挥体制趋向“扁平网络化”等 。国际安全形势的演变,应该说是启动这次军事变革的另一主要原因 。冷战的结束给两极对抗画了句号,持续了,近50年的传统安全态势的质变,开始促使国际安全形势发生新的演变 。随着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断消退,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那些积淀了近50年的地区性矛盾、危机、冲突、战乱则相继爆发,连绵不断,使全球安全态势出现了“大战不打、小战不断”的新局面 。而传统的以应付大战为重心的军事体系,不得不顺应冷战后的新形势和新趋势,进行历史性的重大调整 。安全态势的演变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将人类社会推进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正是这对双动因、双动力,促使当今世界军事变革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次军事变革,它所产生的影响,将会震撼人类社会整整一个世纪 。二、新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是指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的过程中,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先进的技术与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理论和变革的体制编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彻底改变IE{的军事斗争方式,极大地提高军事效能的全面的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包括先进的军事技术与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理论和变革的体制编制三个基本要素 。先进的技术与武器系统是军事变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创新的军事理论是军事变革的灵魂;变革的体制编制是先进的技术与武器系统同创新的军事理论有机结合的纽带和具体体现,是把前两个要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发挥出最佳功能的关键 。一些军事专家认为,世界新军事变革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冷战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主要表现在军事观念的转变上,即从传统的冷战思维转向冷战后思维;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世纪末为战略更新阶段,各主要国家纷纷针对新的安全态势,根据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所产生的效用,竞相对各自的军事战略、军事理论、建军方略、军备方针等进行了跨世纪的全面更新;第三阶段始于新世纪初年,主要表现在体系调整上 。在这一阶段,世界军事变革的重心有三个转化:一是从军事战略的更新转向军制体系的调整;二是从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转向军备体系的调整;三是从军事理论的研究转向实战体系的调整 。从2003年世界军情看,这三个转化更为明确,步伐更为坚定 。具体表现在: 第一,陆军比例缩小、高技术兵种比例增大、新的高技术兵种相继出现 。美国军方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即酝酿对陆军动“大手术”,将10个作战师中的大部分或全部改造成规模较小、易于快速部署的作战部队,把每个师由1 5万人至2万人的规模改为5000人的“战斗队”,使其能够尽快部署到全球热点地区,便于临时与其它军种搭配协调作战 。根据设想,10年之后,美国陆军将成为一支把空降部队、步兵部队与重型坦克、装甲车及其它重火力融为一体的新型部队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多次召集军事专家举行专门会议,研究伊战对俄军建设以及军事改革的影响 。在大量裁减陆军员额的同时,重点对其体制编制进行调整,在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彻底改变陆军合成兵团和部队的结构,使其编成更为灵活 。法国陆军对其现存的体制编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撤销军、师两级建制,成立作战部队司令部和后勤部队司令部两大作战指挥机构 。日本在军事体制编制调整方面也有大动作,如将对陆上自卫队主战部队体制编制进行优化,以实现立体机动投送 。印度陆军的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印度陆军将主要分成战略打击部队、内卫治安部队和边境防御部队三大部分 。第二,信息技术是武器装备战斗力的倍增器 。在伊战中,信息化武器装备占美军装备总量的70%以上,而在海湾战争中只占8%,在科索沃战争中只占35%,在阿富汗战争中也只占56% 。这一情况表明,信息化武器装备正从“试验室”走向战场.军备体系的调整方兴未艾 。据悉,目前美国陆军的信息化装备已占其装备总量的53%,海空军则已达’70%以上 。美空军还计划在2010年前把目前使用的普通炸弹全部换成精确制导炸弹,隐形战斗机的数量也将大大增加 。世界其它国家的军队也在大力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步伐 。俄军在军事改革和国防建设方面选择了重点突破方向,即大力发展pISR智能指挥系统和高精度大威力武器 。俄计划在2010~2015年建立未来武装力量的高科技基地,大力扶持军事科研所和武器设计局,与此同时,还将对国家的军工产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英、法、德、日、印等军事强国也纷纷加大远程化、高技术化武器的研发、装备力度 。第三,军事理论创新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先导,从理论研究转向实战体系的调整,是又一个重要转化 。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俄罗斯强调质量建军和军队的机动灵活性 。俄计划增加常备部队的数量,并提高其大范围快速部署能力 。同时,俄将在常备部队的基础上,组建接受统一指挥的常备武装力量集群,并将部署到所有的战略区域 。法军借鉴了美军联合作战的经验,重点强化其远距离投送、参加诸军种或多国部队联合作战行动的能力 。英军将进行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削减不适应军队发展的资源,将英军建成一支可真正适应各种作战环境、拥有快速部署及精确打击能力、可持续作战的部队 。(一)新军事变革对现代战争形态的影响1.优势转型新军事变革所带来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打击和毁伤评估的综合化与系统化,使原本分立的武器系统和分散的作战单元被连接整合为紧密的行动整体 。战场优势继从兵力优势转入火力优势之后,正日益由火力优势转入信息优势 。掌握信息优势一方通过先期发现、先期决策、实时指挥、实时攻击,频频以“先手”投子布势,置对方于全局被动 。在信息化战争中,连续、实时、高速流动的信息,已经不再单单是情报传递,而且成为一股巨大的战争能量 。信息战成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并登上战争舞台,控制信息权成为一个全新的夺取胜利不可或缺的制高点 。2.信息技术导致战场日益透明在传统军事经典的“克劳塞维茨三要素”中,第一要素,即克氏提出的“战争迷雾”:由于战争中信息的不准确与不全面,要获得对方全面准确的情况几乎不可能 。但在现代条件下,由太空卫星、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地面各种传感器所组成的侦察探测系统,正在使战场态势日益透明,尤其是在对方不具备如此技术力量的条件下,战场“单向透明’’作为压倒性优势已经出现 。在这一优势作用下,战*‘单元的集结、分散、火力发挥、机动、作战保障等具有更高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以及更强的战斗能力 。在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中,人们看到过去最不擅长夜战、最畏惧夜战的美军,通过红外夜视、微光夜视热成像、雷达等光学和电子设备,竟然使黑夜成为其实现战场“单向透明”的最好时段,开始频频在夜间发起攻击,使战斗可以不分昼夜地连续进行 。3.‘‘非线性’’与“非对称”日益成为战争指导原则 传统战争是线性战争,“前线”、“后方”概念在军事领域不知延续使用了多少年 。在信息化条件下,己方的前后方多数要点都可能既在对方太空侦察探测范围之内,又在对方远程火力精确打击范围之内,传统的线性作战被冲击得支离破碎 。信息技术还造成前所未有的不对称 。掌握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运用这一优势迅速形成与对手武器装备的“代差”甚至“隔代差”,通过“武器智能化”、“战场网络化”实现超视距作战、远程精确打击和作战过程全程监控,获得与以往相比更为巨大的战场优势 。1991年海湾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连续证明:信息不对称正成为现代战场上最大的不对称 。它给一支军队带来的杀伤,远远超过传统的火力或兵力不对称 。特别是在不对称原则日益上升为战争指导原则的前提下,缺乏信息搜集、捕捉、传输、整合能力的一方,越来越容易遭到对方依托信息优势发起的“先发制人”式的攻击 。4.信息化进程推动军事组织结构和指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新作战工具即射击火器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的那些关系就改变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信息化带来的网络与数据链系统,使信息多路分发和平行共享成为可能,上级与下级、本部与友邻、军种与军种之间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推动了真正意义的三军联合 。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军队建设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保持适度缩小的军队规模,战斗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由于增加了信息化技术装备,战斗力不断提高;二是调整军兵种行 。美国是高技术、高新技术武器、高新技术士兵发展较早、较发达的国家,现在已经着手进行这方面的重大变革,已经开始发展与之相适应的(=4IsR系统,这当然是技术上的变革,是技术上的保障 。但更深层的变革则是在体制上 。因此,军兵种各自为政的传统观念、传统模式将被打破.诸军兵种联合指挥体制正应运而生 。从发展看,今后的司令部将是一个集成的司令部,指挥体制将是一种联合的指挥体制 。4.战争体系的变革是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武器装备的高新技术化,使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促动了战法的更新 。远程高新技术精确打击兵器的发展,使传统的战场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前方与后方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攻城掠地、占据敌方领土已经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基本标志 。出现了“信息战”、“网络战”、“非接触战争”等一系列全新的战争形态,遂行这种战争不是靠传统火力,荷是靠现代智力,靠高新技术力 。人类战争模式正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方向转化 。5.理论体系的变革是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灵魂新的安全态势、新的武器装备、新的战争形态、新的体制编制,势必进一步推动军事理论不断走向新化、深化、细化、精化 。传统的战争观已经落后于时代,传统的战略已难以指导军队建设.传统的战役战术原则也不再适用,因此,军事理论的全面更新已经成为与时俱进的大课题 。由于军事理论体系的变革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其变革的进程贯穿于军事变革的全过程,故而是当今世界军事变革的活的灵魂 。(三)新军事变革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影响新军事变革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军事变革,正在对全世界所有的主权国家与政治实体产生巨大的冲击,既给国际安全形势增加了新的变数,也给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带来了重大影响 。信息化战争形态对我军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立足点是在国土实施积极防御,或者说在大陆本土实行人民战争 。这就决定了我军陆战型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军队的结构模式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我军的结构性矛盾变得十分突出 。信息化战争形态对我军力量结构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信息火力配套 。未来战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是以机械化武器装备提供的火力和一定的信息战力量相结合的综合力量进行作战活动,但最终将经历“火力信息战一信息火力战一信息战”的演变过程 。二是多维力量一体 。信息化战争的力量结构将是空、地、海、天、电多维力量联合的作战体系,各力量元素在不同的战争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信息网络战力量与航天力量等新型力量元素的地位正在崛起 。三是战略机动力强 。分兵把口部署兵力的机械化战争模式在战场透明、打击精确的“非接触”、“非线式”作战环境下已严重滞后,将逐渐被以信息网络为支撑的机动式力量部署所取代 。战略投送特别是空中投送力量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体战略力量的效能 。军事高技术加速发展使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高新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战争舞台上展示出新的面貌 。一是武器系统的一体化能力显著增强 。覆盖空、地、海、天、电的(=4IsR系统将信息化作战平台与精确打击的智能化火力紧密结合起来,使武器装备系统实现了信息火力一体,达成作战效能的倍增 。二是攻防能力呈现配套和兼备的发展趋势 。由开始注重发展导弹等进攻型武器,转变为强调发展攻防兼备的武器装备体系 。特别是美国、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在进攻性武器装备发展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都开始积极研发反导防御系统 。各国发展的很多单一武器也体现出攻防兼备的趋势 。三是机动装备的地位和性能大幅提升 。规模投送和远程投送的机动装备地位崛起,载运能力、航程和速度大大提高 。核潜艇能够绕地球数周航行,飞机飞行的速度达到3倍音速,战斗机的航程超过5000千米,战略轰炸机超过1.6万千米,如果有空中加油机等装备可以跨洲际甚至全球投送 。四是大量新型武器研制成功或取得重大技术突建设力度,各国都在增加高技术兵种,同时普遍加大海、空军建设力度;三是突出天、电(磁)等技术部队的发展,军事航天力量、导弹部队及导弹防御部队、电子战和信息战部队等成为军队建设新的重点 。5作战思想出现重大转变社会物质技术条件从来就是制约军队作战思想的重要因素 。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技术条件,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思想 。所以列宁认为:战术是由军事技术水平决定的 。现在“非线式”、“非接触”作战已在多个战场成为现实;“斩首战”、“要点打击战”、“网络瘫痪战”正在对过去广泛实践的歼敌有生力量的思想形成重大冲击 。战场感知能力上升为夺取未来胜利的重要能力 。太空正在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控制信息权成为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的关键 。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成为掌握战略战役主动权的关键 。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 。”当今时代,信息要素正成为军事力量构成的关键要素,系统集成正成为军事力量结构的基本形式,速度与精确正成为军事力量运用的主要目标追求 。6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机械化的标志是自动化,信息化的标志是智能化,前者使人的体力得到极大延伸,后者则使人的智力得到极大发挥 。古今中外多少军事家感慨:没有什么事物像战争这样充满不确定性和变数,充满让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和余地 。今天的新军事变革非但没有压缩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和余地,反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使人们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个空间和余地 。正是在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武装力量建设从未像今天这样以质量建设作为其中的关键与核心 。不论兵力制胜、火力制胜还是信息制胜,说到底都是人的综合素质的较量 。如果说在人类数千年战争史上包括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军事人员的质量缺憾一般都还可以通过数量去弥补,那么在信息化战争时代,质量缺憾变得越来越难以通过数量来弥补 。这也就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二)新军事变革呈现的趋势1军备体系的变革是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出现和发展,相继催生出了一系列高新技术武器装备 。如,空间技术的新发展使反导武器系统走上军事斗争的舞台,微电子技术的新发展使军队真正合成为一个相互密切关联的大系统,隐形技术的新发展使军队和武器的生存能力大幅提高,精确制导技术的新发展使远程精确打击成为可能 。可见,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是一种综合的、复合的变革,信息技术是使各种兵器连为一体的纽带,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2.军队体系的变革是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首先冲击了军队的编制体制,带动了部队结构、部队组成、部队员额等方面的变革 。例如,过去多个士兵、多个兵种才能实施的职能,现在一个士兵运用高新技术装备就可能完成,部队员额可以大幅减少 。再如,以往的军队都是以陆军为主体,海军和空军往往是辅战力量,但由于高新技术海、空武器装备的出现,海军和空军已经可以独立遂行作战使命,已经开始成为主战力量,一些原本属于陆军的作战使命也已经开始由海军和空军承担,传统陆军正面I临转型或更新的严峻挑战 。特别值得注意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出现,推出了一些新军种和兵种,如天基反导武器、反卫星武器等空间武器的出现促使了“天军”的建立;计算机网络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网络攻击部队”和“网络防御部队”出现等 。3.指挥体系的变革是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 。有了高技术武器装备,有了配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士兵.如何使其发挥最大的战斗力,正成为各国军队指挥体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军队指挥体制的高新技术化已经势在必破 。武器装备发展进入航天、信息等新的领域 。武器装备发展的迅猛势头使我军武器装备更新的形势非常严峻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军事变革改变的仅是战争的手段,而不是战争的本质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规律 。在信息时代,战争仍然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战争仍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决定战争 。虽然进行战争所使用的手段变了,但作为政治的继续的这一战争的实质没有发生改变 。与此同时,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规律仍然是“强胜弱败” 。信息时代,战争依旧是力量的竞赛,是精神和物质力量通过更有效地释放而进行的较量 。互争力量优势是战争矛盾运动的物质内容,“强胜弱败”仍是战争胜负的基本规律 。军事变革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其前进中的曲折性和风险性不容忽视 。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这是事物发展的总过程 。军事变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军队的信息化,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但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螺旋上升和曲折前进的 。对于新军事变革来说,很多领域的改革都是前所未有的,是向未知领域的掘进,在某些方向,失误和偏差有时是不不可避免的 。以美军为例,它虽是军事变革的“领头羊”和最大受益者,但近年来,仅在武器装备的研发上,就先后出现过“十字军”火炮、“科曼奇”直升机半途而废的败笔 。总之,新军事变革的过程是旧军事力量体系逐步瓦解和新军事力量体系逐步形成的过程,它涉及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是一次全面性的变革;同时,它又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任何国家任何军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指出的是,这场新军事变革并没有改变战争的基本规律,战争仍然是政治在新形势下的继续 。决定战争最后胜利的决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战争的性质、人心的向背仍然是决定战争最后结局的根本因素
火箭军军长 小军事迷如何看火箭军成立,火箭军厉害吗

文章插图
《美好的日子》定档,王千源与张丰毅主演,年代剧,你们期待吗?电视连续剧美好的日子发送固定文件消息 。预计该剧将登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实现两个明星频道的联合首映 。并由王千源和张丰毅等有实力的演员主演美好的日子 。但是由于该节目没有流星,因此在开始拍摄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戏剧,美好的日子显然不是一件体积大的作品 。到目前为止在为该电视连续剧发行的材料中,您可以验证最早的项目建立时提交的剧情摘要齐向谦 。一名从朝鲜战场返回的复员士兵,决心在新中国建造第一台蒸汽机车并主动放弃了他的干部身份 。成为一名工人 。他的坚韧和奋斗精神不仅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而且赢得了剧团的支柱白若雪的青睐 。知识分子秋实也与他成为敌人和朋友,他为建设大北工厂提出了建议 。他们在工厂负责人贺峰耐特的领导下,从以余德水为代表的老工人那里学到了东西 。并与其他工人一起创造了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萨默塞特郡刘桂琴曹德和大北昌的妇女使火热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锦上添花并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他们的孩子孔卫新奋斗等人接管了父母的愿,开创了中国高铁新活力的新纪元 。显然美好的日子讲述了第一代蒸汽机车工人的故事 。但是根据已经曝光的电视连续剧的官方公告,这部戏不仅展示了老一辈工人对中国火车的贡献 。而且还展示了第二代第三代工人和科学工作者 。对中国高铁行业的贡献 。这是一部带有时间感的生活戏剧 。一方面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的生活,另一方面这是中国蒸汽机车业务的繁荣 。美好的日子编剧是胡闯老师,这是戏剧的重要保证 。胡创阁一位60年代出生的老编剧,拥有许多高质量的杰作尤其是在新千年左右 。这位编剧产生了几本高质量的作品并由CCTV拍摄 。胡闯阁先生的影视作品似乎很少 。这个美好的日子确实值得十年的努力 。至于导演是俞鼎女士 。导演于鼎最受观众关注的,是电视连续剧飞向天空的鸡羽毛 。他被提名为该电视连续剧的白玉兰奖最佳导演 。导演于鼎导演了电视连续剧激荡追梦等,这些都是相对不错的主题和积极的能量作品 。显然美好的日子继承了鸡羽毛飞向天空的烟火氛围以及激动和追梦时代的主题 。就主演而言美好的日子可以称为多合一戏剧 。目前已宣布的主要演员包括王千源童磊张丰毅丁加利于明佳张铎王迅徐繁溪潘志林 。倪洪杰吴彦枢等 。显然这些演员的表演水平可以使观众放心 。在这部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电视连续剧中,受邀的主要演员还是在或接近戏剧骨骼水平的有实力的演员 。基于此级别播放的质量应该不错 。关于广播平台美好的日子固定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 。目前两台卫星电视正在联合播出由李一峰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在位的小号手 。这部讲述火箭军故事的军事戏剧深受观众喜爱 。预计号手就位将在左右进入结局 。美好的日子利用这一趋势,它可能会成为享有盛誉的作品 。实际上有电视剧讲述了中国蒸汽机车工人的故事 。例如于2019年推出的电视连续剧奔腾时代也讲述了机车工人和科学工人的故事 。该电视连续剧由童大为和江欣主演,豆瓣的最终观众得分为7.2分 。在像豆瓣这样要求很高的平台上这样的评级实际上并不低 。因此可以说相同主题的奔腾时代已经来临,即将到来的美好的日子显然也受到戏剧迷的期待 。对于观众来说观看了一系列交通戏剧之后就像这种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和工作状态的现实戏剧一样,追逐戏剧可能不是更好的体验 。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1964年6月,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2.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3.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4.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6.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7.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实“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8. 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拓展资料:分类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 。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如今,航天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对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火箭军军长 小军事迷如何看火箭军成立,火箭军厉害吗

文章插图
美国和苏联哪个厉害首先,先看鼎盛时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对比:人口:苏联26450万人美国22260万 国民总收入:7054 亿美圆,美国:10528亿美圆,是美国的67% 人均国民收入:苏联2667美元;美国4730美元,是美国的56% 钢产量:苏联14800万吨,美国10380万吨,是美国的143% 发电量:苏联12950亿度;美国24750亿度,是美国的52% 石油产量:苏联60300万吨;美国43000万吨,是美国的140% 天然气产量:苏联4060亿立方米;美国6000亿立方米,是美国的 67.7% 商品煤: 苏联65300万吨;美国78400万吨,是美国的83.3% 家用轿车产量: 苏联133万辆;美国658万辆;是美国的20.2% 塑料:苏联360万吨,美国1386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 化学纤维:苏联117.6万吨,美国390万吨,是美国的30% 化肥:苏联2480万吨,美国224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11% 水泥:苏联12500万吨 美国770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62% 纺织品: 苏联71亿平米,美国40亿平米,苏联是美国的178% 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台,美国3.18万台 苏联是美国的355% 拖拉机:苏联55.7万台,美国27万台,苏联是美国206% 粮食产量:苏联18910万吨,美国263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71.7% 肉制品产量: 苏联1500万吨,美国26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56.2% 奶制品产量: 苏联9060万吨,美国5830万吨,苏联是美国155.4% 棉花产量:苏联332万吨,美国238万吨,苏联是美国139.5% 捕鱼量:苏联920万吨,美国35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2.9% 商船吨位(注册吨位数):苏联2226.2万吨,美国1618.8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37.5%财政收入:苏联4572亿美元;美国4659.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 98.1% 对外贸易额:苏联1225.4亿美元;美国3962.4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30.9%其次,看军事实力对比:一是核武器的威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美国把两颗小小的原子弹投到日本,使广岛和长崎的40万人口死伤近半 。40余年来, 这种武器给世界造成了深远复杂的巨大影响 。人们认识了它的厉害,奔走呼吁,提出种种建议,竭力避免灾难的重演 。甚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在为控制核武器而往复谈判 。但是这一切努力,迄今未能消除它对人类文明和生存的威胁 。人们无法抛弃核爆炸知识,不能学《天方夜谭》中渔夫的样子,把放出瓶子的妖魔再哄骗进瓶子里去 。战后,美苏关系成为国际上的主要矛盾 。其中问题之一就是核武器 。美国有了原子弹,苏联不甘落后,果然到1949年也成功了 。几年后,双方都造出了威力更大的氢弹,即热核武器 。从此,你追我赶,形成了核竞赛 。英、法和中国随后也掌握了核武器,不过他们的家伙比起美苏来,终究是小巫见大巫 。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的核当量仅一两万吨,氢弹则有几十万到几百万吨,最大的曾达到几千万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消耗的炸药,总共不到600万吨!目前美苏各有大小核弹(炸弹和弹头等)2.5万至2.8万个,总计核当量各约为七八十亿吨 。一个百万吨级的氢弹在大城市上爆炸,可立即使数十万人伤亡,并将数千吨放射性碎屑和灰尘抛上天空,再落回地面,使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遭放射性污染,危及生命 。如一国的多数城市受到核攻击,则它们难以相互支援,幸存的人又将面临饥饿和疾病 。结果慢慢死去的人数,将比当场炸死的人多得多 。最近还出现一种“核冬天”的理论 。美苏若共爆炸50亿吨当量的核弹,其所掀起的尘埃和烟雾中的大量细小粒子,上升高空,漂浮全球,阻隔阳光,使地面温度下降30℃—50℃ 。降温可持续半年至一年,产生世界生态危机,使生物多数死亡,粮食绝收,甚至人类面临灭绝 。有人说,实际降温仅10℃—20℃,只能算“核秋天” 。然而即使如此,全世界也会因而出现粮食大减产 。威力如此之大的核武器起着不一般的作用 。它既威胁和平,却又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和平,因为美苏都畏惧核战争后果而不敢动手 。它似乎能保障一国的安全,却引起了更大的不安全感,因为谁都无法免遭核战争的摧毁 。它样子吓人,但又常常吓不住人,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武器是不可轻易使用的 。战略武器有进攻的,也有防御的 。战略进攻武器有战略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和核潜艇中的潜射弹道导弹, 都是远程的核武器,其作用是打击敌大后方,摧毁战争潜力 。用于战场近距作战的战术进攻武器,有的也是核武器,本文不赘述 。战略轰炸机航程可达1万公里,不过速度慢,需飞10小时 。它们最近装备了巡航导弹〔4〕,可在防空火力之外实施攻击 。将来还有贴地面飞行的飞机和雷达难以察觉的隐身飞机 。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很快,半小时可飞1万公里 。这种武器都藏匿在坚固的地下井中,以保安全 。现在,美苏都采用了多弹头分导技术,分别击中不同目标的弹头,偏差仅200—300米 。由于地下井已不保险,两国又在研制公路或铁路机动型导弹 。部署在核潜艇中的潜射弹道导弹利于隐蔽,但命中精度不高 。经努力,美国的潜射导弹精度已接近打击地下井的要求 。苏联则进展较慢 。50至60年代,两国的战略武器曾不断增多,但以后竞赛重点转向质量,数量变化不大 。如以弹头计,则数量显著增加,但总核当量也大为减少 。随着命中精度提高,大当量弹头已无必要了 。前述核弹数是总数,如只计算战略进攻武器,则每方只有1万至1.2万个 。打核大战需要多少核弹?美苏都有值得攻击的目标三四千处,包括1000多个导弹地下井,数百座城市,以及大量工厂、油田、水坝、电站、桥梁、交通枢纽等 。如对每个目标打一个核弹,不过用去总量的几分之一,已足够基本毁灭美国或苏联了 。说现有核武器能毁灭世界数十次,未免夸大,但说能消灭美苏各几次,则非无稽之谈 。人们把核武器超过需要的情况称为“超杀” 。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当量占总当量的45%,占战略进攻武器当量的60%,而这种导弹的近九成又是重型的多弹头导弹 。所以它们是苏联的王牌,使美国相当畏惧 。反过来苏联也害怕美国的战略进攻武器,因为其质量和命中精度是苏联一时望尘莫及的 。二是战略防御武器自古以来,有攻就有防 。战略防御武器是战略进攻武器的对立面,不过前者将是常规的,而非核武器 。战后初期的战略防御主要是对付轰炸机 。美国从40年代到50年代建立了庞大的防空体系,包括大量警戒雷达、歼击机、防空导弹和几套半自动防空指挥系统,共花费了10年时间和数百亿美元,后来却觉得用处不大,因为它对付不了弹道导弹,反而易遭它们的攻击 。露在地面的雷达和半自动防空指挥系统如被摧毁,全部防空体系即将瘫痪 。另一方面,苏联的战略轰炸机力量较弱,不值得大力对付 。因此,从50年代后期起,美国对防空体系的兴趣逐渐低落,其经费也不断下降,最后停滞在一个低水平上 。苏联同美国相反,对防空的兴趣 一直很浓厚,自50年代起逐年增加防空投资 。现在苏联已建立起庞大的防空系统 。为突破苏联的防空,美国部署了洲际弹道导弹、空地导弹、电子干扰技术等 。到1965年,美国认为苏联的防空已不足虑,于是把突防的投资大大减少 。进入80年代后,美国感到有必要再次作出努力,来对付加强了的苏联防空,于是开始部署巡航导弹和新型轰炸机,使突防的投资又急剧上升 。战略防御的第二件事是对付弹道导弹 。美苏从50年代末起即研究反导弹武器 。他们用了10多年工夫,才初步解决从地面发射拦截导弹击毁来袭弹头的问题 。美国于70年代初建立起一个保卫洲际导弹发射场的反导弹系统 。苏联也建立了一个保卫首都莫斯科的反导弹系统 。但是,反导弹仍未过关,因为新出现了许多突防措施 。例如:来袭导弹能够释放多个弹头和大量假目标,使雷达难于应付,此外暴露于地面的雷达也易遭弹头攻击 。因此,美国旋即把那个系统拆除,但苏联却保留莫斯科反导弹系统至今 。然而双方并未停步 。美国继续研究了10年,获得较大进展 。除了改善从地面发射拦截导弹的终端防御外,美国还研究了空间反导弹技术,即在空间部署许多武器站,装载激光、粒子束、电磁轨道炮、拦截导弹等武器,组成两三层防线,并利用卫星提供的信息,攻击袭来弹头 。其优点在于能够在敌导弹一从大气层下冒出来即进行拦截(这时弹头和假目标还未被释放,是最有利的时机),并能绕开雷达的某些难题 。里根总统于1986年3月发表演说,号召进行反导弹新技术的研究,并称之为“战略防御倡议”,即SDI 。所谓“星球大战”,指其中的空间武器〔6〕 。SDI现处于研究阶段,着重研究单项技术,还不能组成有效的武器系统 。美国打算到1990年完成可行性研究 。终端防御是老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故有可能在本世纪部署 。然而,空间反导弹武器却有大量技术难题,除了从空间发射拦截导弹有点可能外,其他绝非本世纪内能够解决的 。所以其部署恐怕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了 。地面反导弹系统虽能较早实现,不过它作用不大,美国未必会部署 。苏联则不但对其莫斯科反导弹系统不断改进,也研究了空间武器,其路数同美国相似 。反导弹技术虽还不成熟,但它包含多种尖端技术,大都能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高级计算机、集成电路、红外线、激光、精密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新型材料,既能用于改进常规武器,也可以推广到民用 。虽然转入民用不如直接投资于民用,但一资多用还是有益的 。特别是在美国,资本家一般不愿向风险大的技术投资,故政府投资于军用技术,再转民用,很受企业界欢迎 。英国、西德、日本等参加美国的SDI的原因即在于此 。不参加怕技术落后 。苏联则得不到这种好处,因为它的制度不利于军用转 民用 。空间反导弹武器虽是防御性的非核武器,但其部署使空间军事化,破坏了和平利用外空的国际准则,并必将使军备竞赛升级,使国际局势更加紧张,因而在全世界遭到了怀疑和反对 。三是攻防关系中国古代有个讲矛与盾哪个更厉害的故事,其结论是差不多 。但是就核武器来讲,攻远比防占优势,因为核武器的威力太大,而防永远达不到百分之百,只要漏进一两个核弹,一座大城市就要遭殃 。若要保卫地下井中的导弹,倒是有一定效果,因为只要部分地下井未被破坏,就可进行反击,使对方承受不了 。所以反导弹保卫城市不行,但可以增大战略进攻武器的生存能力 。(一)核威慑二次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战略都是核威慑,就是以核威力来慑服对方 。因此双方都尽力夺取核优势,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核武器竞赛 。其结果是美苏间的长期核均势 。在这种形势下,双方都不敢发动核战争,因为打起来必然同归于尽 。40余年来,世界大战始终未发生,核威慑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核武器并非影响战争的唯一因素,人心向背、经济利害、国际关系、备战情况等都起一定作用 。战后初期,美国独家掌握核武器,执行着“大规模报复”的核战略,却未发动核战争,就是证明 。60年代,苏联的核武器数量逐渐赶上美国,于是美国把核战略改为“相互确保摧毁” 。其大意是,你如发动核战争,必先打我核武器,以防报复(第一次打击);而若我核武器剩下的数量仍足以给你的城市造成无法忍受的损失(第二次打击),你就不敢进攻 。由于双方核武器达到了“超杀”能力,核战争越来越没法打了 。但军方总是要考虑打的,于是美国又在“相互确保摧毁”中引入了“灵活反应”的概念 。就是把核战争分成若干级 。最低一级仅打击对方的核力量的一部分,然后根据情况升级,直至最高一级——全面核打击 。如果对方在某一级认输了,就不必再升级 。就是说如果威慑无效,就逐步实施核打击,目的是尽量避免全面核战争,但要让对方明白,在生死存亡关头,美国不惜打核战争,因此对方不能为所欲为 。这种做法是不可靠的,因为一旦开始,就很难刹车 。用核威慑来保障和平与安全,虽有一定的效果,却只获得了“恐怖的和平”,人类仍然生活在毁灭的威胁之中 。这种和平是不稳定的,核战争仍然有可能发生 。于是人们自然会想到反导弹的战略防御 。不幸的是,这种防御一直是失败的,而且近期内成功的希望也甚渺茫 。上面讲过,反导弹系统能对洲际弹道导弹起某种保卫作用,因而有助于加强核威慑能力,但美国会不会这样做是有疑问的 。就在里根发表“星球大战”演说的同一年,他委派斯考克罗夫特将军领导一个包括一些最优秀专家的委员会,来研究美国战略力量的现代化问题,其中涉及地下井是否易受打击的问题 。委员会的结论是,轰炸机、导弹核潜艇、洲际弹道导弹这种三位一体的战略力量仍然安全,因为三种武器的条件各有不同,不会在同一瞬间受到打击 。如一种武器受打击,另两种可以反击,所以不存在易受打击的问题 。既然如此,美国又何必大破费来专门保护洲际弹道导弹呢?恐怕SDI只有用来保卫城市和资源,才有价值 。(二)SDI是攻击地面的武器吗?任何武器都有攻防两面 。即使一块盾牌也可用来砸对手的脑袋 。空间武器的主要用途是打来袭弹头 。乍看起来,它处于制高点,似乎可以攻击地面,甚至于能控制全球的战场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核弹头在外层空间飞行,无空气阻隔,而且本身也脆弱易毁 。即使这样,目前空间武器的能量和其他技术性能仍达不到摧毁弹头的要求 。空间武器攻击地面时,受大气的影响很大,因此难于实现预期的目的 。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统称射束武器 。就激光武器来说,即使天气晴朗,光束也将衰减和偏移 。如遇云雾,激光就透不过去 。粒子束武器的粒子若带电,则会因同性电相斥而扩散;若不带电就会在碰撞空气分子后立即带电,并迅速扩散 。结果,激光和粒子束通过大气后,其破坏能量都大为降低;同时,地面目标多半比弹头坚固,故所需破坏能量必须提高 。一减一增,就使用于打弹头的武器打不了地面 。要打地面,就得增加能量,从而提高成本 。另一类空间武器是动能武器,包括电磁轨道炮发射的弹丸和空间发射的拦截导弹 。它们依靠本身带有的红外线跟踪器,寻觅导弹及弹头的热源,以命中目标 。然而在进入大气层后,它们必然因与大气摩擦而在表皮产生高温,无法寻觅外部热源 。同时由于受空气动力影响,它们的弹道也必然有较大变化,从而使命中偏差显著增大 。所以这种办法也不可行 。上述武器攻击地面的结果,不过是在目标上打个洞,最多引起火灾,比起核武器来,威力差远了 。核武器不需直接命中,而且摧毁面 积很大 。把核武器部署在空间虽然效果好,但比战略进攻武器并无优点,况且身居明处,极易遭到攻击,人们何必花费巨款去舍近求远呢?有人争论说,让SDI起双重作用总可以吧!问题是,攻击地面必须增加SDI的投资,其结果充其量只能起攻击地面的辅助作用 。同时,空间站装载的燃料和弹药有限,把它们消耗在地面上,SDI就无法承担反导弹的任务了 。总之,用SDI打击地面不是一个好主意 。(三)苏联对SDI的反应苏联对美国的SDI反应十分强烈 。他们虽然也在研究空间武器,而且在用卫星反卫星的系统上已获得初步成果,却极不愿在“星球大战”方面争夺优势 。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上只及美国的一半弱,要部署同美国一样多的战略武器,其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必然比美国高一 倍,况且苏联的科学技术水平比美国落后,所以苏联在这场竞赛中倍感吃力 。现在,苏联的经济情况不妙,生产增长率逐年下降 。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甚至同美国争个平手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取胜呢?因此他们近期的工作重点是 尽快改善经济状况,而军备竞赛,特别是最费钱的空间武器,就成了肩膀上的沉重负担,必须尽快减轻 。美国也同意裁减战略进攻武器,并且特别希望减少苏联的重型多弹头导弹,但是坚持不肯停止对SDI的研究 。因为美国想利用对手的弱点,使他在大炮和黄油的选择上处于两难的境地 。针对美国的态度,苏联扬言要采取对策 。就是在战略进攻和防御两方面都作出反应 。在战略进攻武器上,他们能做什么呢?无非是增加数量和改进质量 。增加数量是最笨的,但补偿被击毁的核弹头,从而保持原有的进攻力,也是最吓唬人的办法 。按SDI的设计,要部署三层拦截线,其中每一层能击毁来袭弹头的90%,三层总共能消灭99.9% 。如果是这样,苏联就必须把弹头增加1000倍,才能保持进攻力 。这当然是办不到的,而美国恐怕也一时难以实现那样高的拦截效率 。如果把效率降低到每层50%,那么弹头打了三次对折后,剩下12.5% 。应当说,经过努力,这样的效率是做得到的 。若还做不到,美国恐怕就不会部署 。但是苏联要保持进攻力的话,就必须把弹头数增至现有数的八倍,这自然也是不现实的 。由此可见,单纯依靠拚数量的对策是不可取的 。大量增加核武器不仅在经济上难于负担,而且在政治上也会引起严重的问题 。苏联大概不会出此 下策 。美国提出过一种理论,说反导弹必然促使对方增加导弹的数量,不限制反导弹就无法限制导弹,并说服苏联接受它,作为1972年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的根据 。笔者看来,这种理论未必完全符合实际 。在美国拆除了已建成的反导弹系统后,苏联仍保留其莫斯科反导弹系统,并不断加以改进 。对此,美国并未增加其导弹数量,哪怕尚未达到双方协议的限额 。轰炸机的情况也类似 。尽管苏联不断增强其防空系统,美国并不用增加飞机数目的方法,而主要依靠改善进攻武器的突防能力,来抵销苏联的防御 。现在我们已转到第二种对策,即改进质量,或加强突防能力 。对策可能有这样一些:缩短发动机工作时间,以减少弹头释放前遭拦截的可能性;使导弹和弹头自身旋转,从而激光不能持续射在一点;外覆涂层,降低激光等的杀伤力;研制迷惑雷达及光学或红外线探测器的假目标;在空间部署太空雷,以击毁SDI武器站,等等,不胜枚举 。此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反卫星武器来直接攻击“星球 大战”系统 。由于空间武器站常年处于明处,所以比地下井或导弹潜艇更易遭到攻击 。这也可以算得突防措施之一,因为只要部分空间武器站被消灭,进攻导弹就能够乘虚而入了 。改善进攻导弹的质量,提高突防能力,看来是对付SDI的最有效、最合算的措施 。尽管美国也会采取反措施,使苏联的措施不能百分之百成功,但是苏联大概会以走这条路为主 。我们不能排除苏联增加进攻导弹数量的可能性,但即使增加也不会很多 。苏联在防御方面会怎样反应呢?美国只有在SDI达到较高效能(包括对付苏联的突防)后才会部署 。但一旦部署,苏联若仅满足于改善进攻能力,而不搞防御系统,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因为美国随时可不受阻地发动核攻击,而苏联的反击却必遭SDI火力的拦截 。美国既能攻又能守,而苏联则只能攻不能守 。所以,只要美国坚持SDI,苏联就不得不在防御系统上奉陪 。不这样做,苏联必将处于劣势 。这是毫无疑问的 。苏联不能学美国不重视防空系统的样,不去建设反导弹系统 。导弹威胁对苏联来说,并非次要问题 。虽然他们曾宣传要用突防措施来对付SDI,其费用比SDI低几倍,但笔者不相信他们会因此放弃反导弹系统 。不然,又何必对SDI感到那样紧张?最后,就军事而言,美国和苏联不相上下!但是,综合能力,美国就比苏联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