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年华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诗酒趁年华,诗酒趁年华是表示奋斗吗

如何理解苏轼的“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意思是 , 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家乡 , 只要点一把新火煮一杯新摘的茶 , 趁着年轻做诗喝酒 。这句话体现了苏轼追求一种淡泊超然的生活方式 。为了摆脱思乡之苦 , 作者将煮茶作为对思乡之苦的自我解脱 , 既暗示了诗人难以割舍的苦闷 , 也表达了诗人为摆脱苦闷而进行的自我心理调整 。“诗酒乘势”进一步肯定了我们一定要超脱尘世 , 忘却世间的一切 , 抓住机会以诗酒自娱 。延伸资料: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秋 , 苏轼从杭州迁居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 , 命人修复城北旧台 , 其弟苏辙将其命名为“超然” , 取《老子》“虽有荣观 , 颜超然”之意 。宁九年春末 , 苏轼登上超然台 , 望着春日烟雨 , 触到思乡之情 , 写下此作 。这首豪迈婉约的词 , 通过春景的复杂变化和作者的感情、神态 , 表达了诗人“用之有度 , 弃之有隐”的豁达超然的胸怀和人生态度 。这首歌词是情景交融的 。斜柳、梯田、泉水、市花、烟雨等晚春景象 。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 , 在歌词中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内心活动 , 表达了游子燃烧的思乡之情 。把异乡风光和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 可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

诗酒年华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诗酒趁年华,诗酒趁年华是表示奋斗吗

文章插图
怎么去理解“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这句诗词?以及全词的意境 。
望江南如宋苏轼 , 春日未老 , 风清柳斜 。试着在超然的舞台上看 , 半条春水护城河 , 一座花城 。雨是暗的 。冷饭后 , 酒醒 , 却又难受 。与故人休思故国 , 新火试新茶 。诗歌利用时间 。春天还没有结束 , 微风习习 , 柳枝斜斜地随着它起舞 。远远望去 , 可以看到护城河只盛了一半的泉水微微闪烁 , 城内春花烂漫 。每栋瓦房都在雨的阴影下 。寒食节过后 , 一觉醒来 , 为乡愁叹息 , 不得不自我安慰 。不要在老友面前思念家乡 , 只要点一把新火 , 煮一杯新摘的茶 。写诗要趁年轻醉 。1074年秋(宋神宗熙宁七年) , 苏轼从杭州迁居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 , 命人修复城北旧台 , 其弟苏辙将其命名为“超然” , 取《老子》“虽有荣观 , 颜超然”之意 。1076年(熙宁九年)春末 , 苏轼登上超然台 , 望着春天的烟雨 , 触到了思乡之情 , 写下了这部作品 。这首豪迈婉约的词 , 通过春景的复杂变化和作者的感情、神态 , 表达了诗人“用之有度 , 弃之有隐”的豁达超然的胸怀和人生态度 。最后一段词 , 写的是我在台上时 , 晚春的郊外风光 。为了摆脱思乡之苦 , “别想故人 , 尝新茶”的作家将煮茶作为一种自我解脱 , 既暗示了诗人难以释怀的苦闷 , 也表达了诗人为摆脱苦闷而进行的自我心理调整 。“诗酒乘势”进一步肯定了我们一定要超脱尘世 , 忘却世间的一切 , 抓住机会以诗酒自娱 。“年华”指的是美好的时光 , 对应的是开头所说的“春意未老” 。所有的文字都紧紧围绕着“超脱”二字而写 , 至此 , 进入了“超脱”的最高境界 。这种境界是苏轼心境和诗意境界在密州的具体体现 。
哪首苏轼诗词 , 读后令你心神宁静?你是如何理解的?
在苏轼的诗中 , 有很多诗都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 , 尤其是闲适的诗 , 占了很大的比重 , 读起来往往是宁静而欢快的 。比如这首诗《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 苏轼仅仅一场夏雨就能写出醉人的佳作 。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从《乱蝉破草》和《红香幽香》来看 , 应该是写在夏末 。天气炎热 , 一场及时雨足以撼动人心 。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天 , 沁人心脾 , 苏轼用诗人美妙的音符写下了这美好时光的瞬间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苏士林破山明竹隐壁 。有蝉和腐烂的草的小池塘 。翻翻空白的小鸟总会让你看到 , 闻起来像粉色一样甜 。小屋外 , 古城旁 。藜向夕阳移动 。昨晚夜里雨下得很大 , 天气很冷 。上阙风景写作 , 在空间上由远及近 。起初 , 从远处看 , 有一片大森林 , 森林的那一边 , 是连绵起伏的群山 。之后 , 诗人把视野拉近 , 写出了自己的房子 。房子也以池塘为描写主题 。于是诗人听到了喧闹的蝉鸣 , 闻到了芬芳的荷花 , 看到了不止是水鸟在飞翔和休息 , 还有翠绿的竹叶 , 还有池塘边凌乱的杂草 。短短四句话 , 让人对雨后的风景一览无余 。林、山、竹、墙、蝉、草、塘、白鸟、紫荆、水、空等十余种意象在词中密集使用 , 一口气全部罗列出来 , 仿佛是一幅照相机般的全景图 。连雨后的“乱”和“衰”都没有装饰 。这是否暴露了诗人因贬谪而产生的某种停滞?还是雨后世界的原生态描写?前两句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读出不同的意思 , 但后两句的如画之美可以感受到 。诗人转向个人活动 , 写下了夏雨过后住宅主人的闲适 。字里行间 , 都是满满的闲适和淡然 。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 在村前、城旁踱步 , 暂时抛弃公务 , 暂时忘却红尘 , 只看夕阳一点一点落下 , 其他的事一概不管 。把自己掏空是多么难得啊!昨晚的雨下得真好!夏日难得 , 诗人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总的来说 , 词的基调是欢乐悠远的 , 诗人的心是舒爽的 。词在世俗中是安静的 , 但在平淡的世界中却表现出一些情趣 。虽然字小而悠扬 。读这样的诗 , 你能保持心灵的宁静吗?
诗酒年华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诗酒趁年华,诗酒趁年华是表示奋斗吗

文章插图

试上超然台 全国卷一那首词怎么理解?望 江 南 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 ,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 半濠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 , 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 , 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 。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 , 引起了作者的乡思 , 但他无法回家 , 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 , 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 , “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未老 , 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 。这首词因景生情 , 情景交融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 , 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 , 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 , 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 , 取《老子》“虽有荣观 , 燕处超然”之义 。熙宁九年暮春 , 苏轼登超然台 , 眺望春色烟雨 , 触动乡思 , 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 , 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 , 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 , 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句以春柳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 , 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 , 直说登临远眺 , 而“半壕春水一城花” , 句中设对 , 以春水、春花 , 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 , 以“烟雨暗千家”作结 , 居高临下 , 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 , 满城风光 , 尽收眼底 。作者写景 , 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 , 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 , 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 , 乃触景生情 , 与上片所写之景 , 关系紧密 。“寒食后 , 酒醒却咨嗟” , 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寒食 , 清明前二日 , 相传为纪念介子推 , 从这一天起 , 禁火三天;寒食过后 , 重新点火 , 称为“新火” 。此处点明“寒食后” , 一是说 , 寒食过后 , 可以另起“新火” , 二是说 , 寒食过后 , 正是清明节 , 应当返乡扫墓 。但是 , 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 。以上两句 , 词情荡漾 , 曲折有致 , 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 , 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 , 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 , 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 , 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 , 忘却尘世间一切 , 而抓紧时机 , 借诗酒以自娱 。“年华” , 指好时光 , 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 。全词所写 , 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 , 至此 , 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 , 便是苏轼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 , 情景交融 。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 , 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 , 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 , 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 。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 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商榷之一:从词中“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 , 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 “寒食后 , 酒醒却咨嗟” , 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寒食 , 清明前二日 , 相传为纪念介子推 , 从这一天起 , 禁火三天;寒食过后 , 重新点火 , 称为“新火” 。此处点明“寒食后” , 一是说 , 寒食过后 , 可以另起“新火” , 二是说 , 寒食过后 , 正是清明节 , 应当返乡扫墓 。但是 , 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 。以上两句 , 词情荡漾 , 曲折有致 , 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 , 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 , 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 , 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由此可知: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无奈、苦涩(或痛苦、苦闷、郁闷等)、意欲超脱的复杂(或矛盾)心情 。考生答“无奈”(苦闷)、“超然”(超脱)更切中题旨 。商榷之二: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赏析应结合原词进行鉴赏和分析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句以春柳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 , 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 , 直说登临远眺 , 而“半壕春水一城花” , 句中设对 , 以春水、春花 , 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 , 以“烟雨暗千家”作结 , 居高临下 , 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 , 满城风光 , 尽收眼底 。作者写景 , 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 , 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 , 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 , 乃触景生情 , 与上片所写之景 , 关系紧密 。由此可知:参考答案过于概括 , 仅供参考 。考生若结合诗句从“情”和“景”的角度进行赏析 , 只要分析具体 , 切中肯綮即可 。
苏轼与王安石互怼这么多年 , 他们最后是如何和解的?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 , 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第四名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 , 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第二名 。二人均在二十岁左右金榜题名 , 敲开官场大门 , 但16岁的年龄差使苏轼成为新晋进士之际 , 王安石已在官场锻炼多年 , 因此后者算是前辈 , 前者乃一后生 。二人原本无甚交集 , 却在以后的官宦生涯里渐生龃龉 。回答苏轼与王安石最后是如何和解的之前 , 先来看二人是如何互怼的 。首先要从苏洵说起 。1.嘉祐元年(1056)五、六月间 , 三苏父子抵京 。此次出行 , 苏轼、苏辙为的是秋季礼部初试和次年春季殿试 , 即科举 。苏洵也有其目的 。之前科考落第 , 一直没入仕机会 , 反倒给了他大量时间潜心著书立说 , 写出了一部关乎为政之道、战争与和平的著作 。来京途中 , 苏洵把此著作呈献给职掌成都的张方平 , 张方平甚是满意 , 有意任他为成都书院教席 。但苏洵意不在此 , 于是张方平写信将他推荐给文坛盟主欧阳修 , 以助他谋个一官半职 。抵京后 , 苏洵受到欧阳修的热情招待 。可以说 , 张方平是苏洵的官场领路人 。在此之前 , 张方平曾和王安石共事 , 共同监督地方考试 。因对王安石的行事风格颇为不满 , 张方平遂将他疏离 , 竟至“未尝与语” 。想是张方平曾透露出对王安石的反感 , 给苏洵留下了负面印象 , 及至在欧阳修的家宴上看到王安石本人 , 见他“囚首丧面” , 不修边幅 , 愈加深了苏洵对于王安石的厌恶 。欧阳修想把王安石介绍给苏洵 , 而王安石也有意结识苏氏父子 , 但苏洵却拒绝了 , 说:“吾知其人 , 是不近人情者 , 鲜不为天下患!”王安石的母亲去世 , 在所有邀请参加葬礼的人里 , 独苏洵未曾前往 , 反而写了一篇《辨奸论》 。《辨奸论》是苏洵讽刺王安石之作 , 部分内容如下:夫面垢不忘洗 , 衣垢不忘浣 , 此人之至情也 。今也不然 , 衣臣虏之衣 , 食犬彘之食 , 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 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 , 鲜不为大奸慝 , 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王安石须发凌乱、邋里邋遢的形象确是予以苏洵极坏的印象 , 非“人之至情也” 。苏洵之于王安石的成见不言而喻 。可是《辨奸论》在当时反响平平 , 并未掀起多大波澜 。要知道 , 彼时王安石刚被授予三司度支判官 , 而苏洵官位尚无着落 。这一攻击不难使人理解为乃苏洵的羡慕嫉妒恨使然 。王安石知道苏洵对他抱有成见 , 亦不免有所介怀 。在另一次欧阳修的家宴上 , 众人以“黯然销魂 , 惟别而已”分韵作诗 。王安石按所分得的韵作了一首诗后 , 又就苏洵分得的“而”字韵作了两首诗 , 其诗之工整足以碾压苏洵之作 。这一行为不无挑衅的意味 , 王安石的腹黑显而易见 。英宗治平三年(1066) , 苏洵去世 , 王安石以牙还牙 , 拒不参加葬礼 。由此观之 , 对于苏洵的讽刺攻击 , 王安石是介意的 。王安石如此斤斤计较 , 他和苏轼的龃龉便在情理之中 。2.嘉祐五年(1060) , 苏轼正式被授予官职 , 任命文书《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大理评事制》出自王安石的手笔 , 部分内容如下:尔方尚少 , 已能博考群书 , 而深言当世之务 , 才能之异 , 志力之强 , 亦足以观矣……夫士之强学赡辞 , 必知要然后不违于道……可不勉哉 。苏轼的才华 , 王安石看在眼里 。联系“必知要然后不违于道”之语 , 可知这篇任命文书不乏嘉奖勉励之意 。王安石没在苏洵的影响下对苏轼产生偏见 , 以公正待之 , 却没得到应有的对待 。嘉祐六年(1061) , 苏轼、苏辙报名参加“制科” 。“制科”全称“贤良方正能直极谏科” , 是官职晋升的快速通道 。依照“制科”流程 , 考生须先由近臣推荐 , 向朝廷呈交50篇策论;经相关人员评审 , 通过的考生须在秘阁完成六篇论文;再次评审通过的考生参加最后的“殿试对策” , 阐述有关当前政局的一系列问题 。全部通过合格 , 才能获得“制科”出身 。苏轼按照规定呈交了50篇策论 , 包括25篇《进策》和25篇评论历史人物的“贤良进卷” 。其中 , 《进策》分为《策略》《策别》《策断》三部分 。苏轼在《策略》里指明所可忧者:民生不安、财用不足、上下不通、边患不息 , 又在《策别》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 包括《课百官》《安万民》《厚货财》《训兵旅》诸篇 。在这些文章里 , 苏轼系统地阐述了改革愿景 , 其中一些救治措施与王安石的改革政见相左 , 甚至有诋毁王安石之意 。例如:《策略三》写道:“腐儒小生 , 皆欲妄有所变化 , 以惑乱世主……而天下之所以大不治者 , 失在于任人 , 而非法制之罪也 。”“腐儒小生”自然指王安石 。王安石在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书》中指出 , “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患在不知法度故也” , 即长治久安之关键在于法制 。苏轼不以为然 , 认为“失在于任人” , 主张吏治 。王安石提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子之费” , 倡导开源 。苏轼在《厚货财》里写道:“是故广取以给用 , 不如节用以廉取之为易也” , 提倡节流 。此外 , 苏轼重视人情 , 其《中庸论上》写着“圣人之道 , 自本而观之 , 则皆出于人情” 。考虑到苏洵讥讽王安石不近人情 , 可知苏轼一面表达改革希望 , 一面含沙射影针对王安石 。其实苏轼提出的改革措施在苏洵的文章里找得到依据 。比如 , 苏洵在《衡论》里写有“政之失 , 非法之罪 , 在《上皇帝书》里写有“法不足以制天下”“费出之无节” 。可以说 , 苏轼的攻击是苏洵攻击王安石的延续 。王安石看过苏轼的策论 , 也就明了了苏轼对于他的态度 , 虽然“制科”结束后他只是在吕公著面前说如若他是评审人 , 一定不予通过 , 言语似乎有些轻描淡写 , 但他和苏轼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3.如果说“制科”一事是苏轼为其父“打抱不平” , 对于新法的态度则是苏轼站在自我立场上的“现身说法” , 开始正面攻击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之初 , 阻力不小 , 遭到不少官员反对 。刚愎自用是王安石性格上的一大特点 , 因为听不惯反对的声音 , 他对监察机构御史台进行了一次消灭异己的整肃 , 弹劾他的官员一律被罢职 , 继而让自己人取而代之 。一批元老重臣 , 诸如司马光、欧阳修、范镇等 , 也因反对新法 , 或遭贬 , 或隐退 。苏轼当时的官职是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 , 与行政无涉 , 但由于对王安石的某些改革措施及因此产生的弊端极为不满 , 他便用自己的方式尽其所能反抗新政 。譬如 , 王安石把在两年之内编纂完成的《三经新义》作为儒家思想的标准疏解 , 是科举考生当时必读之书 。有一次 , 苏轼主持地方考试时 , 曾写诗表达对考生在《三经新义》的洗脑下思想僵化的厌恶 。又如 , 神宗熙宁二年四月 , 王安石提出为科举兴学校的改革措施 。五月 , 苏轼向皇帝呈上《议学校贡举状》 , 细陈其中利害 。苏轼在文中指出 , 兴建学校必当劳民伤财 , 致使社会纷乱 , 因此建议因循旧制 , “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 , 足矣” 。再如 , 目睹新法产生的诸多弊端 , 苏轼把长达万言的《上神宗皇帝书》呈献给皇帝 。就青苗法 , 苏轼指出 , 纵使下令禁止官方强迫农民借款 , 那些有借款需求的必是赤贫之家 , 若有能力购买农具或麦苗 , 何至于与官交易 。如果借款人无力偿还本息 , 则必受鞭挞 , 若忍受不了鞭笞之苦而奔走逃亡 , 担保人则要负担归还本息的责任 。就官方均输法 , 苏轼指出 , 官方调节运输货物 , 必先设官置吏 , 簿书廪禄这些支出必将增加成本 , 从而提高货物价格 , 又何谈获利呢?苏轼呈献《上神宗皇帝书》之际 , 一批贤良老臣已去职 , 所以他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后果 , 早已做好了罢官而去的准备 。神宗熙宁四年(1071)一月 , 苏轼任告院权开封府推官时 , 所出乡试考题《论独断》彻底激怒了王安石 , 于是被王安石的亲戚谢景温以贩卖私盐的诬名弹劾 , 贬为杭州通判 。4.在杭州任职三年之后 , 适逢其弟在济南任上 , 苏轼便奏请调为密州太守 。在密州 , 生活清苦 , 不像在杭州时那样热闹舒适 。这一时期 , 苏轼的诗趋于完满成熟 , 少了杭州时的火气 , 平添了宁静、闲适和满足 。苏轼在《吏隐亭》里写“纵横忧患满人间 , 颇怪先生日日闲”;在《望云楼》里写“阴晴朝暮几回新 , 已向虚空付此身”;在堪比陶诗的《西斋》里写“起行西园中 , 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 , 桑枣沃以光 。鸣鸠得美荫 , 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 , 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 , 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 , 我生日皇皇” 。诗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 这一时期的苏诗 , 字里行间弥漫着解脱、安详与平和 , 少了些许执着 。《望江南·超然台作》同样作于这一时期 , 其中“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 流露出超然物外的豁达 。麦家说 , 人要学会放下 , 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 , 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 。面对满人间的忧患 , 苏轼尚可“日日闲” , 在西园静观自然 , 与自然浑然一体 , 少了以前火急火燎的心气 , 未尝不是放下 。他饶过自己 , 与自己和解 。但即如麦家所说 , 放下是既饶过自己 , 也饶过别人 , 那么彼时的苏轼是否饶过了将他贬出京师的王安石?回答这一问题之前 , 先来看看苏轼在密州做的一件事 。免役法是变法中的一项内容 , 即支付免役税以代替兵役 , 但是百姓仍旧逃脱不了兵役 , 与免役法同时施行的保甲法要求壮丁按时接受军事训练 。为了便民利民 , 苏轼将免役法做了些许调整:先用收取的免役钱买田 , 再给田募役 。“给田募役法”作为一个“变种” , 是苏轼在免役法基础上的创新 。可见 , 苏轼并不是一味地排斥新法 , 当发现新法的可取之处时 , 能够欣然接纳 , 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王安石的接纳 。多年之后 , 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党”当权时 , 苏轼敢于站在将新法全部否定的人的对立面 , 是唯一一个赞成免役法的人 。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的最后一年)十月 , 王安石因吕惠卿揭发他在私人信件里不恰当的言语“无令上知此一贴”而正式罢相 , 闲居金陵 。三年后 ,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 这一变故不能不使之反思:当年指名道姓地骂王安石 , 最多不过到外地去做通判 , 如今写了几首讥讽新政的诗 , 却身陷囹圄 , 当初对于王安石的偏见是否有点儿过呢?元丰六年(1083) , 苏轼在写给友人滕达道的信上说:“吾侪新法之初 , 辄守偏见……若哓哓不已 , 则忧患愈深” 。苏轼把当初对于新法的态度说成偏见 , 显然是反思之语 , 不无放下成见的和解之意 。和解的苗头在两年前就已经突显 。元丰四年(1081) , 苏轼听闻他的《胜相院经藏记》得到王安石夸奖 , 当时的反应是“喜不自禁” , 并积极促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与王安石接触 。和解不是单方面的 。王安石以前虽对苏轼有所介怀 , 经历了起伏的人生之后 , 也放下了不饶人的偏执 。《冷斋闲话》记载 , 有人从黄州到金陵去看望王安石 , 王安石首先问的是“东坡近日有何妙语?”来人说苏轼近日作了《成都圣像藏记》 , 王安石遂叫人拿来 , 在风檐下展读 , 逐渐“喜见眉须” 。终于在元丰七年(1084) , 苏轼自黄州迁至汝州途中 , 乘舟抵金陵 , 见到身穿便服、骑在毛驴上的王安石 , 还没来得及整理衣冠就带着歉意迎了上去 。之后二人同游蒋山 , 诵诗说佛 , 好不欢喜 , 实现了最终和解 。苏轼和王安石最终能够和解 , 不乏历尽沧桑后的放下与坦然 , 亦不乏人生失意无南北、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 。
诗酒年华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诗酒趁年华,诗酒趁年华是表示奋斗吗

文章插图
关于苏轼的诗词【诗酒年华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诗酒趁年华,诗酒趁年华是表示奋斗吗】江 城 子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 尘满面 ,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 正梳妆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 短松冈 。【注释】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 , 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 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 。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 , 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 。然而 , 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 , 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 , 并且能以词来“记梦” 。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 。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 , 指作者;死 , 指亡妻 。这说明 , 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 , 但却消息不通 , 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 , 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 , 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 , 所以 , 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 , 自难忘”这样的词句 。“不思量” , 实际上是以退为进 , 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二句 , 马上对此进行补充 。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 , 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 , 两地睽隔的后果 , 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 。死者“凄凉” , 生者心伤 。“十年” , 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 , 是广阔的空间 。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 , 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 , 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 , 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 。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 , 以进为退 , 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 , 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 , 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 , 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 。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 , 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 , 鬓如霜” , 形同老人了 。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 , 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 。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 , 句句沉痛 , 而此句则悲中寓喜 。“小轩窗 , 正梳妆” , 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 , 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 , 作者在王氏身旁 , 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 , 心里满是蜜意柔情 。然而 , 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 , 如今得以“还乡” , 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 , 然而 , 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 , 只好“相顾无言” , 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 。正由于梦境虚幻 , 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 , 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 , 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 , 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 , 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 , 那么 , 作者对亡妻的怀恋 , 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 , 感情真挚 。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 , 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 , 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 既无避忌 , 又不隐晦 。“不 思量 , 自难忘” , “无处话凄凉” ,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等句 , 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 , 并把过去 , 眼前 , 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 , 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 , 一气呵成 , 但又曲折跌宕 , 波澜起伏 。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 , 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 , 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 , 有起有伏;用笔 , 有进有退 , 感情 , 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 , 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 , 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 , 真情实境.明白如话 , 毫无雕琢的痕迹 。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 , 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 , 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 , 多数境界狭窄 , 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 , 感情纯真 , 品格高尚 , 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用词来悼亡 , 是苏轼首创 。在扩大词的题材 , 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 , 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 , 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 , 相互媲美 。望江南苏 轼春未老 ,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简析】春也未老 , 人也未老 , 于公务闲暇登台的知州 , 心境是否也一样”超然”?风儿以”细”状摹 , 可知正吹得轻冷;柳枝以”斜”勾勒 , 愈见得飘拂动人 , 漾映眼底的 , 是一带环城的碧水;辉照满城的 , 则有缤纷竞放的春花 。而后看鳞次千家的檐瓦 , 迷蒙在飘飘洒洒的雨影之中 。那情景 , 能不牵萦一颗”游于物外”的超然之心 。蝶恋花【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 多情却被无情恼 。【简析】上片句句藏着一个”春”字 。残红褪 , 柳绵吹少 , 是春衰的景象;青杏尚小 , 芳草绿遍 , 又呈生机勃郁 。春光已老 , 春光犹在 , 正是这么一个恼人的时节 。中间插写的燕子飞来 , 流水人家 , 既是补足””的信息 , 更使画面增添动态的美 。花残、杏小、燕飞、水绕 , 柳绵纷纷芳草处处 , 不言”春”而春在其中 , 这叫做”藏中有露” 。——————————————————————————–【注释】①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②有思:即有情 。③缀:连接 。【简析】小雨初晴的欣喜 , 使院庭的晚照也这般红丽!倒影芙蓉池的楼台 , 摇漾着动人的金碧 , 春晚的风 , 吹动飘拂的柳 , 含怎样依依的情!池面的嫩荷 , 不正如伊人饰戴的细巧青细?然而 , 时光毕竟已流过七载 , 故园依旧 , 良月好侣却已零散!过片的赞美由此化为惋叹 , 朱颜已老的词人 , 已再无心情赏景主 。于是斜阳渐隐 , 金翠的楼台上 , 只剩下这位落拓归客的身影 , 坐对着暮霭四起的黄昏……贺新郎苏 轼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 ,  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 , 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 ,  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 ,  伴君幽独 。艳一枝细看取 ,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 ,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 ,  两簌簌 。【简析】一边是轻弄团扇的美人 , 一边是半吐红巾的榴花 。花儿红丽 , 叠皱处恰似美人微蹙的愁眉 。人儿芳洁 , 顾盼中却如夏日榴花般幽独!她也曾在桐阴转午间入梦 , 梦中与君王共赴瑶台 。意外的欣喜 , 却被推户之声惊破:梦醒处只闻风吹窗竹!它也有与百花争春的风姿 , 却只能开在繁华过后!谁都爱三春的”浮花浪蕊” , 空负了这芳心的”千重似束”!阮郎归【宋】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 ,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 ,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 , 小荷翻 ,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 琼珠碎却圆 。【简析】初夏特有的韵味 , 从一伴活泼少女的感觉中传写 , 便多了几分情性 。惬意的昼眠 , 忽被落棋之声惊醒 , 本有些恼 , 揉揉眼睛 , 却见碧纱窗下 , 飘缕缕沉得之烟;窗外的槐柳绿影 , 传阵阵新蝉之鸣 , 不禁又喜从心生 。于是便挎盆出门 , 痛痛快快享受泉流洗沐的清凉 。看雨后的小荷 , 随溪流翻动得多欢!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 , 愈见得红丽如燃 。伸纤手玩弄泻池的流泉 , 那就更有味啦 , 连溅落荷叶的碎滴 , 也一粒粒圆转如珠!卜算子苏 轼缺月挂疏桐 , 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 枫落吴江冷 。【简析】冷寒的 , 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 。有恨的 , 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 , 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 。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 , 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 , 难歇哀愤的心 。洞仙歌【宋】苏轼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 , 姓朱 , 忘其名 , 年九十余 ,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 。一日 , 大热 , 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 , 作一词 , 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 , 朱已死久矣 , 人无知此词者 , 但记其首两句 。暇日寻味 , 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 , 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 , 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 , 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 , 庭户无声 , 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 金波①淡 , 玉绳②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 又不道③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①金波:月光 。②玉绳:星名 。③不道:不觉 。【简析】夏夕自炎 , 玉人自凉 , 连水殿上偶来的风 , 也带着缕缕池荷的清香 。夜已三更 , 庭户无声 , 仰听疏星时流的河汉 , 似也已波静浪歇—-词人的胸际了无尘俗之气 , 创造的词境正如此清馨 。于是见”一点明月” , 唤起花蕊夫人 , 在与蜀主携手中 , 共对沉沉夜天 。夜如何”的启问 , 问得神情宛然;屈指盼西风的企待 , 又带着几多”流年暗换”的怅惘 。永遇乐苏 轼彭城夜宿燕子楼 , 梦盼盼 , 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 , 好风如水 , 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 , 圆荷泻露 , 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 , 铿然一叶 , 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 , 重寻无处 , 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 , 山中归路 , 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 , 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 , 何曾梦觉 , 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 , 黄楼夜景 , 为余浩叹 。注:□(纟+沈去掉三点水)【简析】词人莅临徐州 , 宿于唐代名妓关盼盼的燕子楼 。是夜 , 明月皎洁如霜 , 好风清凉如水 , 此为大景 , 以静衬托夜之深 。鱼跳曲港 , 露泻圆荷 , 此为小景 , 以动反衬夜之静 。如此静夜 , 自能梦遇佳人 。然三更鼓响 , 一片叶落 , 忽然惊醒 , 于是怅然若失 , 起而寻梦上征融情入景 , 若梦若醒 , 亦真亦幻 , 给人以惝恍迷离之感 。下片由人亡楼空 , 直抒感慨 , 把故园之思 , 今昔这感、人生如梦之叹 , 打成一片 。他从自己今日凭吊燕子楼 , 推想到他日后人又将凭吊自己所建的黄楼 , 一种人生须臾、荣枯无常的感慨袭上心头 , 使他深有”古今如梦 , 何尝梦觉”之慨 。看来 , 这燕子楼的一梦 , 也不特是艳遇而已 , 更暴光坡心境的一次澄化 。鹧鸪天【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 ,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 古城旁 ,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 又得浮生一日凉 。【简析】正宜从身披斜阳 , 杖藜徐步于村舍古城间的迁谪之客心上体会 。远处有明丽的山峦 , 耸立在夕照如火的林巅;近处则秀竹丛丛 , 遮隐了村舍院墙 。移步间秋草衰黄、蝉声喧乱 , 然后欣喜地发现一片清亮的池塘 , 看翻飞水天的白鸟之影 , 闻映照绿涟的红荷幽香……浓淡相衬的着色 , 动静相对的勾勒 , 给画面带来了何其支人的韵致!流连在其中的词人 , 那心境想必也格外旷闲 。豪放的:满江红苏 轼江汉西来 , 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 , 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 , 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 , 殷勤说 。江表传 , 君休读 。狂处士 , 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 , 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 , 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 , 追黄鹤 。西江月苏 轼顷在黄州 , 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 , 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 , 解鞍曲肱 , 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 , 流水铿然 , 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 , 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 ,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 , 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 , 杜宇一声春晓 。水调歌头①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 大醉作此篇 , 兼怀子由 。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③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④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 抵绮户 , 照无眠 。不应有恨 , 何事偏向别时圆 。⑤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⑥——————————————————————————–【注释】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 , 故曰“歌头” 。双调 , 九十五字 , 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 《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 , 不知今夕是何 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 长圆 。”⑥婵娟:美丽的月光 。【简析】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 , 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 , 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 , 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 , 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 , 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此词通篇咏月 , 却处处关合人事 。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 , 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 , 它构思奇特 , 畦径独辟 , 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行香子·过七里滩【宋】苏轼一叶舟轻 , 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 , 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 , 霜溪冷 , 月溪明 。重重似画 , 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 , 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 , 云山乱 , 晓山青 。西江月·重九苏 轼点点楼头细雨 , 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 , 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 , 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 , 俯仰人间今古 。满江红·怀子由作苏 轼清颍东流 , 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 , 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 , 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 , 添华发 。一尊酒 , 黄河侧 。无限事 , 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 , 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 , 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 , 花如雪 。念奴娇①·赤壁怀古②【宋】苏轼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④ 。羽扇纶巾 ,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⑤ 。人生如梦 , 一樽还酹江月 。⑥【注释】①又名《百字令》 。双调 , 一百字 , 仄韵 , 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 在今湖北浦圻县 , 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 , 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又作“乱石崩云 , 惊涛裂岸 , 卷起千堆雪” 。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 , 人称周郎 。小乔为乔玄次女 , 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 , 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 以酒洒地 , 用以敬月 。【品评】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 。上片咏赤壁 , 下片怀周瑜 , 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起笔高唱入云 , 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 , 而且词境壮阔 , 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 。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 , 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 。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 , 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  惊心骇目 。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 , 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 。对于周瑜 , 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 , 英气勃勃 。“小乔初嫁”看似闲笔 , 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 , 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 。特意插入这一句 , 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 春风得意 。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 , 刚中有柔 , 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 , 也很特别 。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 , 而是羽扇便服 , 谈笔风生 。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 , 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 , 指挥若定 , 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 。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 , 不但功业未成 , 反而待罪黄州 , 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 , 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 , 英雄业绩 , 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 , 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故从怀古归到伤己 , 自叹“人间如梦” , 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 , 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 , 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 。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 , 而且大声铿锵 , 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 。对于原破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苏 轼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 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 , 西兴浦口 , 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 , 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 , 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 , 正暮山好处 , 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 , 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 , 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 , 不应回首 , 为我沾衣 。江 城 子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老夫聊发少年狂 , 左牵黄 , 右擎苍 。锦帽貂裘 , 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 , 亲射虎 ,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 鬓微霜 , 又何妨!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 。【注释】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 , 密州铁沟出猎 , 左牵黄犬 , 右擎苍鹰 , 相随千骑锦士驰卷平冈 , 何等声势 , 何等豪气 , 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 , 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 , 在亲射虎 , 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 , 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 , 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 , 正需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 , 我便是当世魏尚 , 愿换弓如月 , 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恶星天狼!临江仙【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 ,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 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谷纹②平 。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营营:纷乱 。②谷纹:水波纹 。【简析】迁谪黄州的郁愤 , 似乎全已在东坡夜饮中舒泄 。来归临打开亭寓所 , 妙在”仿佛三更” , 或许不到三更?醉中谁能辨清!”敲门”是白费劲了—-小小家童竟也有如雷的鼾声 。好在寓所临江 , 听江声比自比鼾声有味 , 但醉立到天亮也累 , ”倚仗”正物我两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