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法物入灵 古人如何入道家,古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故人是谁

如何加入道教 ? 给我来点道教的基础功法 练气方面的 心性方面基本合格 基本已经看破红尘
你的心智是否基本合格,你是否看透了红尘(自我意识、对他的觉知(唤醒众生)、对自己行为的成全)?蒲团子:学仙入门的很多,但基本上都需要有一定经验的人指导,否则容易产生弊端 。只有静功的方法比较安全,很少有流弊 。只要能掌握几个点就可以工作,不需要专门的老师指导 。即使没有有效的测试,也不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说擅长学习长生术的人入门的最佳方式,我们主张静功 。本世纪初,从事修行的人,自然会联想到打坐、冥想等 。他们每次听到“静力锻炼”这个词,都认为静力锻炼需要盘腿而坐,甚至说出一大堆盘腿的方法,比如单盘、双盘、自然盘、天盘、草皮、人盘等等 。或者说“静功”就是盘腿而坐,像枯木一样,心死了;或者云体坐下后,看起来很安静,内部使用意识,随身携带,等等 。我们认为这些不能不误解冥想时间 。诚然,在古代,很多修行者习惯盘腿而坐,但并不是只有屈膝盘腿才能进入功夫的深层境界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物质比较贫乏,桌椅板凳等生活用品比较匮乏 。人们休息时,屈膝盘腿坐在地板上很方便,既节省了生活材料,又消除了疲劳 。所以当时的修行者因为吝啬而单纯,屈膝盘腿 。今天的生活物质日益丰富 。人们在研究制造休息用的生活用具时,大多是利用人体的生理特性,生产出适合生理需求、舒适、能缓解疲劳的休息用品 。与古代相比,犹如浮云 。所以,今天的劳动者不需要墨守成规,依然固守古法 。而且根据科研资料和我们的长期观察得知,如果一个人长期屈膝盘腿而坐,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会引发疾病,尤其是一些练习者提倡的双板坐法(即五心起坐法) 。丹书中所谓的禅定,包含了禅定,但主要还是以静为主 。而且坐的本义也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坐,《说文解字》云:“坐而止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停,下到基上,伸一伸待停,伸一伸坐在地上 。”由此可见,禅定不仅要视为坐,更要视为静 。静态工作不一定要屈膝交叉双腿 。历史上陈抟老祖成功卧薪尝胆,北方七侠之一的王渔洋得益于立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陈撄宁老师把静功的修炼方法分为三步,分别是:第一步,身体不动;第二步,保持思绪不动;第三步,忘记自己的身体,不知道我的存在 。刚开始工作时,不要坐下或躺下,而是全身放松,没有任何拘束或局部紧张 。你应该会觉得很舒服 。这样,恰到好处的时候,心里就不会有烦闷,身体也不会有不适 。静功的原理是基于身心的完全休息 。就业的姿态不重要 。可以盘腿坐,腿朝下坐,侧卧,仰卧,站立 。但需要注意的是,坐着的时候,身体要从腰部以上挺直,不能弯曲、僵硬 。四面齐射,不要靠 。做睡操的时候,如果你困了,就让他去睡 。不用摆弄各种花样 。它被称为睡魔 。如果半夜自然醒来,不想再睡,可以起来做坐式运动,或者继续做卧式运动,直到想再睡,再让他们睡 。很长一段时间,睡魔都无法控制自己 。(前辈说:第一次平卧运动,没有睡眠;Xi吱了一声,毫无睡意 。因此,机智没有错
这是静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容易的一步 。如果你想让你的思想保持不动,会相对困难一些 。因为人的思想瞬息万变,生老病死,不容易安静下来 。仙女一家称这种想法是一种干扰 。因为他对修炼的方式危害挺大的,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应该先把这种想法消灭掉 。对于初入仙派的人来说,静功被杂念干扰时,最好不要打扰他 。只要他的身体是静止的,在他的杂念大起大落之后,他思考过去和未来,当他静止不动超过半个小时,杂念自然会慢慢消退 。有时候,在做静态工作的过程中,你突然醒悟,所有杂念都消失了 。这也是常有的事,不需要刻意去阻止 。在《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读者须知》中,陈撄宁老师想出了四个关键词:“神在不喘之时定自己的心”,“混一物而忘一物”,“专于气,使其久留”,“和而内动而成” 。这四句话用在静态工作中比较合适 。(这四句话的解释见书《仙学指南》 。)以上几点是关于思考的,也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思想保持不动 。至于忘记自己的身体,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 。这是功夫深浅的问题 。初学者如果能按照静功的方法去做,自然会成功 。陈撄宁老师提倡的静功三步法,要一气呵成,不能强段 。我们只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而想把它们分开,做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段落层次 。但初学者一开始可能无法做到这三步,所以我们相信只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态度,慢慢就会成功 。另外,做静态工作时,环境要安静,不要太吵;空气一定要清新,不能有其他恶臭;光线不宜太亮,太暗不合适,但最好能调和阴阳,以免胜;调料不要太浓,要比平时略淡,注意饮食卫生 。至于专门的从业者,对饮食、起居、修炼环境等都有特殊要求 。这里不讨论 。新手注意到这几点就够了 。薛雪在《清人补注《内经知要》一书中说:不以空静为根者,为巫;不属于单纯的都是侧门 。我们提倡的静态锻炼,虽然招数不多,但是经过我们的长期观察,确实对养生、延年益寿有效 。本文给你介绍的是以供求法入手的初学者,供参考 。(至于静功养生意义的科学研究,我们会在《陈撄宁仙学的科学性》篇文章中详细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
给我来点道教的基础功法 练气方面的 心性方面基本合格 基本已经看破红尘.jpg” alt=”如何加入道教 ? 给我来点道教的基础功法 练气方面的 心性方面基本合格 基本已经看破红尘” />
道家修炼如何开始啊道家,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特殊的一类人 。亦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为特殊的一类人 。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有着最为令世人至今仍觉不可思议的人生追求 。道家的追求是什么呢?告诉诸位,就是长生不死 。人是一定会死亡的 。想追求长生不死,实在是向左右着全人类的自然规律进行挑战 。所以说中国的道家是这个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最为奇异与狂放的一类人 。毕生都在追求得道成仙的道家人物有一句话,叫做“与日月共存亡” 。意思是说要把自己的寿命修炼得像日月那样长久永恒 。什么时候日月不存在了,自己才会消亡 。看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魄 。道家可不是仅限于随便说说过过嘴瘾的 。他们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以自身的血肉之躯经过不断的修炼实践,总结出了一些非常非常宝贵的养生术 。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养生宝库,在今天仍有着极为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可惜,今人过份贪恋追逐物欲,更过分追捧异邦异族文化,以至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如此玄妙奇特的宝藏竟视而不见 。我国古代道家的炼养术,其内容庞杂繁复、精微博大 。碍于篇幅,在此暂且介绍一点点在今天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道家方术以飨读者诸君 。存神炼气:存神又可称为存思、存想、冥想等等 。我国魏晋时期流传于世的道书《黄庭经》,讲的就是存神、冥想 。道家的神仙方术,发展到魏晋时期,其修炼的方术开始由炼形、炼气向炼神过渡 。古人云:“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 。”其实,现在流行于世的所谓瑜珈功,其主要修炼的内容就是存神、存思(或叫冥想) 。若要溯其源头,此种修炼术实在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神仙方术 。在中国,自佛教传入后,随后就诞生了一句流行至今的口头禅:“远来的和尚好念经 。”只要是披着国外的名号,任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流行开来 。而对于我们本国数千年传承下来的本土文化,却一概弃如敝履或干脆视而不见 。其实,只要放眼看看这些年流行于世且名目繁多的各类养生术就可明白,若要认真溯其源流,有哪一种养生保健方法能逃出中医理论与道家修炼方术的影响?(中医同样源于道家 。)存神(存思或冥想)的要点,即是将本身的神灵聚集于一处,比如道家将其会聚于上丹田、中丹田或下丹田 。所谓上丹田,即是两眉间印堂中心处向内约三寸许的部位 。这个地方,又称为泥丸宫 。也称为松果体 。静坐时长时间意守此处、存神此处,即可收到神奇之功效 。至于中丹田及下丹田,碍于篇幅在此暂不多述 。但是要注意,凡事不可太过执着 。笔者见到有不少人在打坐时因长时间过于专注地意守上丹田,结果因出现幻视及幻听而令自己陷入精神迷失 。其实,即便出现幻视与幻听,也是炼神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只要不过分执迷其幻象,亦可升至一更高境界 。练功之人常说的“见魔诛魔,见佛诛佛”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静坐炼神的一系列反应及应对措施,日后有机会时笔者当详细解说之 。总之,若方法得当,静坐存神(存思)对人之精神的调养是有很大益处的 。导引行气:在明代《正统道藏》中,有一篇许真君著述的《灵剑子》 。在该文中,作者以五脏中的心、肝、脾、肺、肾与四季相配,并将导引、行气与之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颇为奇特的导引方法 。此法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其文辞亦有很强的哲理 。在《灵剑子·服气第三》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形之所依者,气也;气之所因者,形也 。形气因依而成身体,魂魄全而往来降注为神,而生五藏焉 。气之为母,血之为子;血之为母,精之为子;精之为母,神之为子;神之为母,形之为子 。未有无气而自成形者也 。气因形有,乃魂魄偕之……”此言妙绝 。作者将气、血、精、神、形及魂魄用极其简练浓缩的语言表述了一番 。古人为文就是这样,字字珠玑 。道书经典《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结成真 。”一言以敝之,炼养精气神,才是得道的真实途径 。那么,如何修炼成功呢?道家自有一套导引行气的方法,比如,有补益心藏(注意:此处不用“脏”字)、肝藏、脾藏、肺藏、肾藏之法 。碍于篇幅,在此从略 。有关我国古代道家的行气导引之术可谓卷轶浩繁,他日有闲,再另行详谈吧 。在我国明代,有位叫高濂的大学者,写了一部巨著《遵生八笺》 。这是一部和《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寿世保元》齐名的八大养生巨著之一 。所以高濂又是一位养生大家 。在他生前的很多年以来,一直以道家的丹药为宝物,认为只要得到了灵丹妙药才会成为神仙 。后来,他又从道藏中采集了许多奇方妙术 。这部《遵生八笺》绝大部分收集的就是道家出世长生、修炼得道的方法 。宝通在写作此文之际
【道家法物入灵 古人如何入道家,古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故人是谁】古人是如何尊师重道的?古代的启蒙学塾分为私塾、家塾、义塾三种类型,“在家塾中,老师的收入大致包括束脩、膳食、节敬等三部分 。在每年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或者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东家往往会向塾师致送银钱或礼物,这被称之为“节仪” 。因为节仪是用来表示对塾师礼敬的,所以也被称之为“节敬” 。有一些私塾,明文规定节敬和膳食都包括在束脩之内,在节令时也就不再另行致送 。还有一些私塾,平时并不向塾师支付束脩,而在节令时支付 。这时支付的束脩,就有了束脩和节敬的双重意义 。扩展资料:古代的教师节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法定的日期,但据史料记载,在古代每年的这个日子,皇帝就会率领众文武官员前去祭拜孔子,各个地方的文人雅士也会相约去祭奠孔夫子 。唐宋时代,农历八月二十七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孔子诞辰祭典,主祭者为地方首长,朝廷由皇帝亲临主祭 。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 。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主持学习事务的教师)、学正(做训导工作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为司业,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尊师重道

道家法物入灵 古人如何入道家,古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故人是谁

文章插图
如何学习道家文化?其实语言只是一种形式,或者一种结构,通过这种形式结构可以幻化成任何种现象,这就是因为抽象出了哲学.因此多读原文,最好不要看翻译,即使实在看不懂最好也是看单字或是词的出处或解释,然后通过去体悟原文的意思.关于老子.如果能体会到老子的境地,在看庄子就可以看翻译,因为已经体会到了内涵,再加上庄子多为寓言或典故,抽象理论没多说,翻译出入不大都看,译本要不同人、不同时代的都看,关键是思考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果相信书籍上写的所有的话,那么还不如什么书籍也不要看呢!书籍所记载的,是历代圣人贤哲们所思考或要传达给我们后代的知识和真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透过对前人著作的学习,来获得知识、经验和智慧,并且给予发展和创造,从而形成新的书籍 。书籍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任何事情都要依照书上说的去做,那就太一成不变、不知变通了 。因为社会在发展,书籍上所记载的智慧也需要有所发展,所以必须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 。多借鉴一些古人的智慧,我们可以少走弯路,但决不能把书上所写的东西全部当成真理趋向心 。否则,吃亏的便是自己了 。
道教的历史是怎么发展的?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图腾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 。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 。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 。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 。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 。《竹书纪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 。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上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 。这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巫祝 。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祝以言辞悦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 。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画符念咒等 。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 。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 。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尊祖 。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的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的斋醮科仪 。所以说,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有相当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来 。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 。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国远古原始社会时期 。其证据之一便是《山海经》 。该经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及宗教信仰,其内容相当丰富和系统 。它为道教仙学的远源提供了依据 。《山海经》中,提出了长生信仰;提出了神仙与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记载了祭祀的祀礼及奇异的方术 。在远古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 。史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 。到了战国时期,神仙信仰已经相当广泛 。这是,出现了许多记载神仙传说的著作,书中载有不少关于仙人、仙境、仙药等传说的文字 。如《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其它,如《列子》书中的《汤问篇》、《黄帝篇》、《周穆王》,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都将仙境描画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 、不为物累、超脱自在,能腾云飞行的神奇人物 。汉代的《淮南子》、《史记》中亦有类似描述 。伴随神仙之说的出现,寻求仙境、仙人,传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现了 。他们将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战国时期著名方士)的阴阳五行学说柔和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燕齐的上层社会,其法形解销化,依托鬼神,企望长生成仙 。从战国(前2 75—前221)中后期到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时,在方士(亦称神仙家)们与帝王将相之鼓动下,掀起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事件 。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及不死药,其规模越来越大 。那时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侨、邹衍、徐福、卢生、李少君等人 。我国独有的神仙信仰沿袭而下,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汉武帝后,方仙道逐渐与黄老学结合向黄老道演变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陵于蜀郡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正一盟威道 。
道家法物入灵 古人如何入道家,古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故人是谁

文章插图
请问到道教的道是什么“道”是道教教义思想的核心,也是道教徒信仰的主要思想内容 。从东汉末年起,道教出现过许多宗派,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后来的上清派、灵宝派以及全真道、正一道等等 。各派经文略有异同,科仪方术也各有侧重,但是,信仰“道”,以“道”为教义的核心这一点却均无差别 。《云笈七箓》卷九十称:“学道君子,非路而同趣,异居而同心 。”这里的“同趣”和“同心”,就是指的“学道”,即信仰道,实践道 。《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中的《守一明法》有曰:“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 。卷一百十七称:“夫道者,乃大化之根,大化之师长也 。”清嘉庆三年(1798)道士刘一明所著《阴符经注》则称:“自然之道,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自然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 。”上述两书之成书年代相距一千六百余年,道教历经许多变化,然而道教徒对于“道”的信仰和崇拜是一贯的 。“道”这个词,原是“道路”的意思 。在先秦哲学中道作为哲学概念被提出来的是在道家的著作中 。《老子》五千言,“道”字出现七十四次 。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先秦卷》中认为《老子》的“道”有五种涵义:“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自然界的运动”、“最原始的材料”、“肉眼看不见,感官不能直接感知”、“事物规律”等 。现代人对于“道”属于精神范畴,还是属于物质范畴,有过多种理解,但是“道”替代了传统宗教的“上帝”而成为最高的主宰和权威,这一点却是公认的 。从先秦到东汉,道家的哲学又有许多发展,而与道教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两汉的方仙道和黄老道 。方仙道,就是方士鼓吹的成仙之道 。《史记·封禅书》载称,齐威王和齐宣王时,燕人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等“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企求方士探寻长生不死之药 。黄老道指的是将黄帝和老子联系起来的一种思潮 。《庄子》中已将黄帝所述类同于《老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则称“申子之学本黄老而主刑名” 。黄老道与刑名法术结合,与阴阳术数结合,也与神仙方伎结合 。随着黄老道和方仙道的合流,黄帝和老子均被神化 。东汉末年产生的道教,直接沿袭了黄老道、方仙道的思想,借用“道”这个概念作为教义的核心,将黄老思想作为教义思想的基础,产生了道教教义 。早期道教的基本思想来源于《老子》(即《道德经》) 。例如:《老子》第四十二章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而太平道的《太平经》称:“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 。”《老子》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而《太平经》称:“反其华还其实,反其伪还其真 。夫末穷者宜反本,行极者当还归,天之道也 。”五斗米道更有能以《老子》的注本《老子想尔注》为初学道者讲解《老子》,作为担任“祭酒”之职的条件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想尔注》称:“自然者,与道同号异体,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 。天地广大,常法道以生;况人可不敬道乎!迨至魏晋以后,道教教义遂逐渐系统化 。宋天禧三年(1019)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撮其精要,编成一百二十二卷《云笈七箓》 。开篇第一卷,即《总叙道德》,其中引唐代道士吴筠的《玄纲论》称:“天地、人物、仙灵、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 。”道教教义就是按“天地、人物、仙灵、鬼神”四十方面敷衍展开的 。仙灵之道,大致就是神仙观,指的就是造神理论 。《老子》中并无“神”的概念,但是《庄子》中就有“真人”、“至人”、“神人”的论述,称古之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称古之至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洹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 。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 。古之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但是真人、至人和神人是如何产生的,却并未作出回答 。汉明帝时益州太守王阜撰《老子圣母碑》,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 。”《老子想尔注》认为“神”是“道”的化生,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道”散而为“气”,聚而为“太上老君”,这就为先天神灵由“道”化生的造神理论打下了基础 。《道教三洞宗元》则称,“道”起自“无”,“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化生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三神君主治“三天”,即“三清境” 。三清境下二十八天称“三界胜境”其中神灵均断生死之灾 。唐代道教受到佛教教义的影响,称个人禀赋为“道性”,潘师正答唐高宗时,即称“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然得道有多少,通觉有浅深 。”一个人通过学道、修道而得道,也能列阶仙灵 。唐代的司马承祯在《天隐子》中说:“人生时禀得灵气,精明通悟,学无滞塞,则谓之神 。宅神于内,遗照于外,自然异于俗人,则谓之神仙 。”这就为人进入神仙之门提供了理论根据 。天地之道,大致是指宇宙观,特别是宇宙生成论 。《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 。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 。宇宙生气,气有汉垠 。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道教继承了汉代黄老道,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成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就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关于道如何“生育”、“运行”和“长养”天地万物的,在一些道家和道教的文献中强调的是“气”的作用,《元气论》中就称“道者,元气也” 。明代陆西星《阴符经注》说:“太始太素之前,浑沦一气而已,是谓无极之真,无名之始,圣人不得已而名之曰道” 。《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中解释“老君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三就是太初、太素和太始 。“太初者,道之初也”,“太素者,人之素也”,“太始者,气之始也” 。太初者,赤气;太素者,黄气;太始者,白气 。赤气是光明之太阳,黄气入骨肉形中成为人,白气是水之精 。三气相包,就是气包神,神包精 。“元包含神,神得气乃生,能使其形安止其气”,于是万物滋生 。因此,道教认为,不仅是人,包括神灵、草木和禽兽都有精、气、神三气,都是“道”的化生 。《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就称“神上天为天神”、“神入骨肉形为人神”,“神入禽兽为禽兽神”,而“身神本从道生” 。唐宋以后,道教教义从体用的角度认识道与万物的关系,《道体论》称:“就体实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 。”而刘一明的《修真辨难》更进一步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就道之用言;无形无象,是就道之体言 。太极未分之时,道包阴阳;太极既分之后,阴阳生道 。……道者阴阳之根本,阴阳者道之发挥 。所谓太极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成太极,一而二,二而一也 。”人物之道,大致是指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 。《老子》第七十七章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这说明《老子》已经认识到阶级社会贫富不均,存在着“损奉”的不公正现象,并且认为只有有道的人,即能遵行自然规律的人,才能自觉地将“有余”奉献给社会 。因此,《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平均的社会 。《太平经》提出了实现“太平”世界的理想,称:“太者,大也 。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 。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 。”道气“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 。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 。”而要实现太平世界,“三气相爱相通”,指的就是“君明、臣良、民顺”,也就是君、臣和民都要有道、有德 。但是关键是君,因此,《天谶支干相配法》称,“国有道与德,而君臣贤明,则民从也” 。《老子想尔注》则认为“人行道,不违诫,渊深似道”,“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将人的行道和遵守戒律联系在一起 。五代道士谭峭的《化书》中也以“道”作为核心,认为“道”有“委”(体)和“用”的两重职能 。“委”(体)就是“虚”,“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 。至于“用”,就是“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无论是“体”或者“用”,道的作用过程都体现于一个“化”字 。谭峭探讨了社会的演化及治理的办法,指出人类社会自从出现“尊卑”后,统治者就“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形戮,形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 。而天下之动乱是起于压迫,盗贼起于聚敛 。“天子作弓矢以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 。因此,谭峭主张“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由国君开始尚俭,使国君和民众平等相待,共同享受,没有剥削和压迫,“心相通而后神相通,神相通而后气相通,气相通而后形相通 。”这种神气形相通的社会,就是道之“用”的社会,就是以“道”来治国平天下的社会 。鬼神之道,大致就是鬼魂观,指的是道教对于人死以后归宿的一种认识 。“鬼”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象形字,犹如一个盖着东西的死人的脸 。《说文》解“鬼”字作“人归为鬼” 。归就是死的意思 。《礼记·祭法》篇则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 。其万物死皆曰折 。人死曰鬼 。”因此,汉民族早就有了人死后变成鬼的观念 。《左传》昭公七年又有进一步的记载:“子产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 。”这就是说人既有魄又有魂,魄附在人的肉体,魂附在人的精神 。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老子》中没有“鬼”这个字,但是作为先秦墨家的著作《墨子·明鬼》下篇,认为鬼神是实有的,而且将天下的鬼分为“天鬼”,“山水鬼神”,“人死而为鬼”三类 。其中的“天鬼”和“山水鬼神”,相当于后世的“天神”和“山水神” 。墨家还认为,对于人的行为善恶,“鬼神之明必知之”,“鬼神之罚必胜之” 。墨家的“明鬼”思想对于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 。《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称“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也”,“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名也”,“神有罪过,入泥黎中”,因此,鬼也是“道”之用 。五代道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序》说到一些积功未备,限尽而终的“鬼”,称之为“魂神受福者,得为善爽之鬼,地司不制,鬼录不书,逍遥福乡,逸乐遂志,年充数足,得为鬼仙,然后升阴景之中,居王者之秩,积功累德,亦入仙阶矣 。”鬼因有道而成“鬼仙”,鬼仙在阴景之中,因得道而“入仙阶” 。道教的“道”,从“天地、人物、仙灵、鬼神”四个方面展开,在历史上经过了很长的发展过程 。从汉魏至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创后不久迫切需要从生成论的角度奉立至上神,从社会学的角度推行平均主义的理想以吸引教徒 。因此,“道”的教义主要在“仙灵”之道范围里展开,属于神学命题;从社会之道展开,属于社会学命题 。从隋至北宋时期,道教开始建立天地人鬼的教义体系,主要在天地、人物和鬼神之道的范围里展开,属于哲学命题 。从北宋以后,以探究人的身心禀赋为中心,主要在“人物”和“仙灵”之道的范围里展开,深入地推动了道教的科仪和方术的发展,并且直接指导着一代代教徒的修道实践 。这一关于“道”的教义思想的发展既同中国儒释思想的发展紧密相联,同时也是道教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道”的推衍和演化,反映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宗教的一个重要侧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