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聋哑人的文章 如何关爱聋哑儿童,为聋哑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我们应该如何关心残障儿童呢?
从小关注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 。肢体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身心需求上没有区别,在教育上应享有与普通儿童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把他当作普通孩子对待,还要根据他的残疾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措施,满足他的基本心理和生理需求 。
身体残疾的儿童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积极进行教育引导,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其残疾程度和肢体功能得到改善;帮助他及时克服负面影响,促进他的人格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将来能够参与社会建设,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残疾人 。
第一,积极引导和培养他们的独立生存能力 。
开学初我第一次见到范蠡时,他骨折的手臂极大地唤起了班主任的母性和同情心 。无论什么样的活动,老师都给他特殊的待遇:来到幼儿园,老师给他一个拥抱;洗完手,老师帮他挂好毛巾;吃饭时,老师把食物放在面前,有时会喂;户外活动,老师也下意识的把他和其他孩子区分开来 。容易摔跤的活动参加的少,运动量少;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渐渐地,他做事变得不那么主动了,不敢主动尝试新事物 。我总是喜欢依赖老师,我拒绝做一些我能做的事情 。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及时调整措施,要求普通孩子以自理能力为标准进行自理,不再个别照顾 。我们要求范蠡做别人能做的事情,如洗手、洗脸、吃饭、脱衣服、脱鞋袜等 。首先我们用一些故事让他树立自己的做事理念,知道别人能做什么 。他可以通过努力自己做到,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正常的生活 。其次,我们教他一些正确的方法,让他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 。比如穿袜子 。一般来说,3、4岁的孩子很难穿袜子,尤其是范蠡,他的手有残疾 。所以,我们先试着用一只手穿袜子 。对于习惯了手的成年人来说,真的很不习惯 。通过不断的试错,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然后手拉手教范蠡穿袜子 。多少次,我们蹲在范蠡身边,忍受着难闻的气味,不厌其烦地教他学会穿袜子 。其他老师看到这一幕,都劝我们:他手有残疾,你帮他戴上吧 。对,帮他办事方便方便 。为什么我们要费心去教他自己做事情?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要让范蠡在幼儿园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生活,还要帮助他学习各种生活技能,让他残疾而不被遗弃,为他将来自立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范蠡可以自己穿衣服、鞋袜、喝水、吃饭、洗手洗脸,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 。
第二,鼓励孩子面对现实 。
因为范蠡身体残疾,他的父母比其他父母工作更努力,承受的压力也更大 。父母不想让范蠡承受这种压力,面对他比其他孩子少一只手的现实 。所以,当范蠡问他为什么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时候,父母总是给他各种理由,让他觉得这只手以后会长出来 。当孩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时,他总是理直气壮地说,只要我听话,这只手就会长出来 。孩子摔跤的时候,又幸灾乐祸:你断手之后,就和我一样了 。上楼梯的时候,他很自然地走在女孩的身边:因为我少了一只手 。(为了避免排队太长,孩子们按照男生左,女生右,两边一起上楼梯 。因此,老师和家长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并达成共识,范蠡应该面对现实,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
首先,我们给范蠡讲一些现实中残疾人的故事,比如:没有手臂的残疾人用脚代替手,写字画画;残疾人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等 。让范蠡坚定信心,刻苦训练,让他残疾的左臂可以像健手一样使用 。
其次,无论他做什么,我们都鼓励他尽可能地使用左臂,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像一个拥有健康手臂的孩子一样优秀 。有一次,一个小孩左手拿着一个装满塑料水果的勺子沿着蒙特梭利线走着 。这就要求孩子不仅要拿稳勺子防止水果掉落,还要保持平衡 。只见范蠡用右手把勺柄放到断臂上,左手断臂使劲夹住勺柄 。刚开始总是不稳,要么勺子没夹住,要么勺子夹住了水果掉了 。我们没有要求他换右手拿勺子,因为我们想借此机会让他训练左手,让他明白虽然自己的手比别人的少一点,但是别人能做的事,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做到 。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不断尝试,终于用断了的胳膊捡起勺子,稳稳地向前走去 。单手持球投篮,单手骑车,断臂吃饭,断臂画画压纸,使用剪刀,折纸,撕纸,粘贴等手工活动 。无论你做什么,老师都用普通孩子的标准要求他,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有信心锻炼自己的双手 。最后,他可以熟练地使用双手,像正常孩子一样顺利地学习和生活 。
第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学期,孩子们做了摇铃练习 。范蠡在他的左臂上放一个铃铛,在他的右手上放一个铃铛,他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做早操 。下学期,孩子们将做拉力赛练习,这对范蠡来说很难 。起初,他试着像其他孩子一样用双手抓住牵拉器,但手臂骨折很难把牵拉器握稳,手臂无法伸直;他试图再次用右手拿起它 。结果拉车的人左右摇摆,很难控制,甚至几次撞到自己 。几次尝试后,他还是选择了双手抓的方法 。他右手抓住拉具的一端,左臂夹住拉具的另一端做操 。慢慢地,他和其他孩子一样熟练地使用牵引器做练习 。在学习早操的过程中,老师看到了范蠡所做的一切,但没有帮助他 。我们的目的是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范蠡成功解决问题后,我们及时表扬了他,鼓励他自己解决一切问题 。另外,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他去解决,多派任务让他去完成,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
第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

范力初到我班,班上孩子对他的断臂表现出害怕、躲避的行为,不敢跟他拉手,不愿意和他交往 。于是,老师帮助小朋友认识范力,让他们看到范力用自己的双手做事情,使他们知道范力和小朋友一样的聪明和能干 。渐渐地,在班上形成了宽松、温馨的良好的心理氛围,小朋友也接受了范力的与众不同 。可是,范力毕竟与双手健全的小朋友存在一些区别,某些特别精细的动作或需要双手协调配合的动作还是难以完成 。而范力又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孩子,当他发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时,就出现了一些恶作剧的行为,例如:在美工活动中,在小朋友的绘画作品上乱涂乱画;坐在椅子上时,故意把旁边的椅子搬开,让别人坐了个空而摔在地上,用脚踩住小朋友的脚不让别人起来;在建构游戏时,故意抢小朋友的玩具 。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小朋友开始不喜欢他了 。小朋友越是排斥他,他就越是反叛,越要去捉弄别人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有意识地调整教育目标及策略,关注的是范力学习的兴趣和从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而不是生硬地要求范力应该达到某种水平;让范力更多地关注自己在自身水平上的提高,而不是与同伴进行比较 。当他认识到其他小朋友和自己一样都有缺点和优点,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后,他不再愤愤不平了,恶作剧也少了 。渐渐地,范力与同伴之间的紧张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了,并形成了比较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了 。

关爱聋哑人的文章 如何关爱聋哑儿童,为聋哑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文章插图
家有青春期听障儿童应该如何与其相处,帮助建立正确观念,培养健康心理?听障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的心理发育要求 。对听障孩子进行有指导性地社会适应性训练是有必要的,家长要尽可能的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当中去 。一方面,可以使他们走出简单的家庭氛围,了解家庭之外的社会知识,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家庭成员对于听力障碍孩子的正确认识 。同时,可以对整个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爱护关心并帮助他们,让听力听障孩子也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和力量 。有些家庭对于听障孩子出于保护的目的,往往限制了他们与社会的交流,这样做的后果导致了听力听障孩子越来越封闭 。家长首先应该为孩子起到指导的作用,自身就应有正确的导向,不仅鼓励、帮助孩子迈出第一步,还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孩子观察世界、探索自然奥妙的积极性,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社会生活当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 。同时,家长也可以支持孩子多参加劳动,如做简单的家务或参加小型的公益活动等等,并且在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放手让他们单独完成,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应对各种事情的能力,他们从劳动中得到启迪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庭 。
怎样才能很好的帮助残疾儿童?(一)教育行政方面 1.在尊重人权的前提下做好宣传工作,避免造成残疾儿童的心灵伤害 。2.提供完善的计划和充分的时间,让学校教师和行政人员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3.选择人数较少的学校实施残疾儿童融合教育 。4.每个普通班级中安排一名残疾儿童,每个学校安排2-3名 。5.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作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残疾儿童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 。6.成立由康复治疗和特殊教育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特殊教育支援服务小组,为普通学校提供咨询服务,为残疾儿童提供巡回辅导 。7.成立专门机构,与相关学术机构合作,研究探讨推动融合教育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8.在教学上提供必要的人力(安排辅助教学人员协助管理残疾儿童)、物力、财力支持与协助 。(二)学校方面 1. 宣导融合教育理念,培养儿童正确的态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2.建立全校性的残疾儿童报告系统、定期进行残疾儿童学习能力评估 。3.调整学校的环境设施,建立无障碍环境,保障儿童学习、生活需要 。4.举办有关特殊教育的进修活动,加强师资培训 。5.随时检讨融合教育的成效,定期评鉴教学成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6.成立融合教育推行委员会,统筹解决融合教育相关问题 。(三)教学安排方面 1. 采取弹性评量方式对残疾儿童进行教学评估,避免使用传统标准化评量 。2.适度调整普通班级课程、教材,使残疾儿童能参与其中 。3.对普通教育教师进行特殊教育专业训练 。4.特殊教育教师和多位普通教育教师组成教学小组 。5.制订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 。6.引导同伴协助与合作学习,协助指导班上残疾儿童的学习及生活 。7.招募义工或助理员,协助班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四)家长方面 1.鼓励家长应积极参与、扎实做好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工作 。2.指导普通儿童家长树立融合教育的意识,接纳残疾儿童,为残疾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创造条件 。
关爱聋哑人的文章 如何关爱聋哑儿童,为聋哑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文章插图
先天残疾的小孩,需要怎样保护小孩的自尊心?序言: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会见到一些残障儿童 。其实残障儿童的自尊心一般都是特别强的,他们看到自己的身体和正常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就会觉得特别伤心 。小编觉得,大家一定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否则一定会让残障儿童觉得特别的难受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应该如何保护小孩子的自尊心 。一、家长多关爱作为残障儿童的家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和关爱 。在孩子遇见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抱抱他们,给予动到解决措施 。其实残障儿童的自尊心真的特别敏感,如果大家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话,他们会给一个憎恶的眼光,这就需要大家多多理解 。我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每一个人生而平等,只不过在出生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说以这种方式存在世界上 。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对于残障儿童来说,他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残疾的 。但是他们仍然有一些兴趣爱好,那么我们可以培养残障儿童的兴趣爱好,这样等到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也不再感觉自己身体是残疾的,也可以体会到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温暖和快乐 。特别是对于班主任来说,我们一定要充分的挖掘残障儿童的优点,这样才能够取长补短 。三、多鼓励孩子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温暖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渴望得到外人的关注,当残障儿童取得一丁点进步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多多鼓励他们,这样才能够让残障儿童感觉到来自这个社会的温暖 。同时班主任可以教育本班的孩子,多多关心残障儿童,给他一点关心和关爱,等到走路不方便的时候,多多帮助他 。
家长如何通过4个步骤助听障儿童熟悉使用助听器家长应按以下步骤耐心帮助弱听儿童熟悉使用助听器 。(1)把孩子带到比较安静的房间,对他说一些他比较熟悉的事物 。也可用他所熟悉的有声玩具,让它在房间的不同地点发声,引导孩子对声音产生直觉和方位感 。(2)带孩子到厨房,让他听切菜、做饭、碗筷碰动、自来水流动等各种环境的响声,使他获得语音之外其他声音的感觉 。(3)带他到安静的房间听广播或看电视,让他听取社会新闻或孩子喜欢的其他节目 。(4)在吃饭时戴上助听器,父母可以慢条斯理地向他介绍有关饭桌上的事 。
关爱聋哑人的文章 如何关爱聋哑儿童,为聋哑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文章插图
开学了怎拌关爱残疾儿童【关爱聋哑人的文章 如何关爱聋哑儿童,为聋哑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