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准备金包括 财产保险准备金有哪些,财产保险准备金不包括

一、什么是财产保险责任准备金的含义与类型
保险准备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再保险准备金等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普遍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当计提保险准备金,以保证保险公司具有与其保险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偿付能力 。总准备金,或自由准备金,是用于满足风险损失超过损失预期的责任准备金 。从保险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提取 。总准备金是保险人从决算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逐年积累的资金,用于弥补支付巨额赔款时的损失 。设置总准备金既是保持保险人业务稳定和组织经济补偿的需要,也是不同年份特大灾害和特大事故发生不均衡的必然结果 。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为:总准备金=当年实现利润-当年所得税-留存利润未决赔款准备金,也称赔款准备金,是在会计年度决算前发生保险事故,但尚未赔付或应付赔款时,从当年保险费收入中划出的准备金 。它是保险人在会计年度决算时留出的一种基金准备金,用于该会计年度已发生的保险事故,但尚未赔付 。提取未决索赔准备金的原因是,在索赔的发生、报告和结案之间存在时间延迟,有时延迟可能长达数年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成本收入比原则,保险公司必须提前估计每个会计期间的赔付情况,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报赔款准备金、未报赔款准备金和赔款准备金 。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人对已发生非寿险保险事故,已向保险人提出理赔,尚未结案的赔款提取的准备金 。已报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理赔部,应反映理赔部对理赔方式、理赔支出变化、零理赔、大理赔的经验和判断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已发生非寿险保险事故,尚未向保险人提出索赔而提取的准备金 。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指保险人对已经发生但尚未结案的非寿险保险事故,为支付律师费、诉讼费、损失检验费、相关理赔人员赔偿等可能发生的理赔调查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 。保险人提取保险准备金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原则:一是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原则 。被保险人作为保险活动中的重要一方,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公司最终应该及时、及时地履行赔偿责任 。如果保险公司无视被保险人的利益,片面强调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不切实际地足额提取各类责任准备金,一旦发生赔付责任,保险公司将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无法履行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保险公司要发展,必须建立在被保险人的信任基础上,争取足够多的投保人 。因此,保险公司必须有良好的信誉,有效地发挥作用,减少投保人面临的风险损失 。如果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各种责任准备金作为后盾,就很难及时赔付被保险人的损失 。因此,保险公司必须以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为原则,提取各种责任准备金 。第二,确保偿付能力的原则 。从本质上讲,这一原则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因为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公司必须具备基本的偿付能力,而如果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九十三条“除人寿保险业务外,从当年自留保险费中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和结转的金额为当年自留保险费的50% 。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按照有效人寿保单的全部净值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在保险业务经营中,由于寿险和非寿险的业务核算不同,准备金留存方式也不同 。非寿险准备金可分为法定准备金和任意准备金 。寿险准备金分为理论准备金和实际准备金 。非寿险准备金根据缴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法定准备金和任意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保险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保险人应从其保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法定准备金通常可分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 。保险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除依法保留足够的准备金外,还应当在当期保费中计提费用,作为业务风险损失和保险资金运用损失波动的不利准备 。因为保险业务大多是定期的,所以通常称为短期会计保险业务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 。由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未到期保单的一种责任准备金,其提取金额通常等于未到期保单总保费收入的未到期部分 。因此,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有多种计算方法 。这里只分析三种计算方法:(1)日计算法 。根据每份保险单第二年的有效天数,逐一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假设一年是365天,公司每天都有相等的保费收入,那么1月1日之前售出的保单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1月2日签订的保单将于次年到期,以此类推 。12月31日签的保单,第二年12月30日到期,也就是还有364天 。那么,按日计算方法交存的未满期责任准备金为已收保险费的50% 。(2)24半月存款法 。起源于美国的一些州,也可以说是在下面要介绍的季度存款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而来 。每月保险费单独计算,假设每个保单在月中到期(实际上和假设保费收入平均分配是一样的) 。当保费收入均匀分布时,累计保费收入至少每半个月相等,与上述结果一致 。如果保险费继续增加,24个半月的存款方式就没那么有效了 。(3)季度存款法 。一种基于季度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准备金缴存方法 。存款比例 。
假定年度保险费收入是25000元,平均分四次进账,每次为6250元 。若经营费用率为33.33%,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比例为42% 。如果上列款项均是在季度末支付,则几乎每季都还有几天剩余时间,这就意味着42%是高估的 。在实际业务中,可调整到40% 。时至今日,40%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活力不减,仍为许多公司所沿用 。2.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算 。根据经营资料预计本年度终了时,尚有一部分已报案或已处理赔案但没有支付赔款的案子和已发生但被保险人还没有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的案子(既有直接业务的,又有再保险业务的) 。对这两种已发生的案子,保险人在年终时,须在损益结算时提取相当的赔款准备金,即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准备金的计算方法:一是计算未来赔款支付系数,即赔款极终值;二是在极终值的基础上,根据已报告损失,测算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一般是在当年度提取,次年转回作收入处理 。例如,上年度提存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是100万元,本年度根据业务部门预计需在年终决算时提取120万元未决赔款准备金 。在会计核算处理上,一般将上年提存的100万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将本年的120万元未决赔款准备金从利润账户上冲减 。寿险准备金的计算过程很复杂 。为简化计算过程,保险公司都有自己厘定纯保险费的死亡表和预定利率在不同保险类型下的复利、现值和年金换算表,从而大大简化了寿险准备金的计算过程 。寿险准备金系在保险单起期后,由保险公司在每年的年底提存一次 。寿险准备金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过去法是凭过去已收的保险费计算,简称过去法,即将过去已收取的保险费及其利息的合计额(A)减去过去已给付的保险金及其利息的合计额(B),用公式表示为:V=A?B第二种将来法是凭未来收取的保险费计算,简称将来法,即将将来应付的保险金的现值(C)减去将来可收入的保险费的现值(D),用公式表示即为:V=C?D又依收支相等原则,即保险合同期满时,保险公司所收取的纯保险费本利和,应等于支出的保险金本利和,换言之,将它们换算成计算责任准备金时的现值也应相等 。用公式表示为:A+D=B+C,亦即:A?B=C?D寿险准备金提存分理论准备金、实际准备金和平均准备金 。1.理论准备金 。是指就纯保险费而言所计算的责任准备 。2.实际准备金(或理论责任准备金的修正) 。在计算理论责任准备金时,基本是采用下述三个假设为条件的:其一是保险费在保险年度开始时就交付,而保险金的给付是在被保险人死亡年度终了时才进行的;其二是被保险人中各年龄层的死亡人数将准确地按照保险公司所选定的利率生息 。不难推断,一旦一批同类型的投保人全部死亡,所积存的理论准备金将降至为零 。又由于理论准备金的计算法是假定了纯保险费是均匀收取的,进而也就假定了附加保险费也是均匀收取的 。然而,新填发的保险单在承保的第1年内原始费用,如代理费、体检费和手续费等十分突出,若仅凭第1年的附加保险费来支付这些费用将会出现入不敷出 。为此,保险公司必须对理论责任准备金进行修正,即对于第一年的开支费用要在准备金中扣除,修正后的准备金叫实际准备金 。其计算方法通常有下列两种:(1)一年定期扣除法 。除定期死亡保险外,不论哪一种保险其第一年所收入的保险费均作为一年期的死亡保险费,其差额部分作为第一年的费用开支 。所以,在第一年业务中,不产生责任准备金,自第二年开始至保险期满止,再将第一年被扣除的责任准备金逐年补上,至期满时的准备金与保险金额相等 。采用一年定期扣除法计算出来的实际准备金与年龄加大一岁、保险期限缩短一年的理论准备金数是相同的 。(2)修正一年定期扣除法 。在实际业务中,短期业务保险费率均比长期业务高,而费用率却相对较低 。因此,在第一年的保险费收入中,扣除各种费用支出后,其剩下来的数额,短险业务要比长险业务相对高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第一年不计算准备金的方法显失公平 。而修正一年定期扣除法正是对一年定期扣除法的这一不足之处进行了补充 。修正一年定期扣除法是以某一种保险为修正的标准,凡年交净保险费低于这一标准的保险业务,仍沿用一年定期扣除法,年交净保险费高于这一标准的保险业务,净保险费数和准备金数以标准的保险为基础 。因为净保险费数比标准的保险业务为高的业务,其年期一定比标准的保险业务要短 。修正一年定期扣除法一般是用20年限期交费终身保险或用20年储蓄保险作为修正的标准保险业务 。3.平均准备金 。理论准备金和实际准备金都是按投保的足年年份计算的 。保险公司签发保险单的日期是没有限制的,投保人在一个年度内的任何一天,都可作为保险单开始的起保日期 。因此,各保险单的日期不尽一致,而保险公司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却是有期限的,一般是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所以,不能按照足年年份的准备金数来估算保险单的准备金数,而是要采用平均准备金数来估计保险单的准备金数,平均准备金的计算公式是:平均准备金=(净保险费+上年度的准备金+本年度的准备金)÷2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财产保险准备金包括 财产保险准备金有哪些,财产保险准备金不包括】

财产保险准备金包括 财产保险准备金有哪些,财产保险准备金不包括

文章插图
二、保险公司有哪些准备金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存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与其保险业务规模相应的偿付能力 。分类保险准备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再保险准备金等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存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与其保险业务规模相应的偿付能力 。[1]总准备金总准备金或称自由准备金是用来满足风险损失超过损失期望以上部分的责任准备金 。它是从保险公司的税前利润中提取的 。[2]总准备金是保险人从决算后的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逐年积累,用以应付巨大赔款时弥补亏损的资金 。设置总准备金,既是保持保险人业务经营稳定和组织经济补偿的需要,也是巨型灾害和特大事故的发生在年度间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提取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是:总准备金=当年实现的利润-当年所得税-调节税-利润留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对未到期保险单提存的一种准备金制度 。之所以规定这种资金准备,是因为保险业务年度与会计年度是不一致的 。比如投保人于2009年10月1日缴付一年的保险费,其中的3个月属于2009年会计年度,余下的9个月属于下一个会计年度 。这一保险单在下一会计年度的前九个月是继续有效的 。因此,要在当年收入的保险费中提存相应的部分作为下一年度的保险费收入,作为对该保险单的赔付资金来源 。按照我国保险精算规定:会计年度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照本会计年度自留毛保费的50%提取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一次计算提取,提取的计算方法有年平均估算法、季平均估算法和月平均估算法 。[3]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也称赔款准备金,是在会计年度决算以前发生保险事故但尚未决定赔付或应付而未付赔款,而从当年的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准备金 。它是保险人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为该会计年度已发生保险事故应付而未付赔款所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 。之所以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是因为赔案的发生、报案、结案之间存在着时间延迟,有时该延迟会长达几个年 。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成本与收入配比的原则,保险公司必须预先估计各会计期间已发生赔案的情况,并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非寿险保险事故已发生并已向保险人提出索赔、尚未结案的赔案提取的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理赔部门,应当反映理赔部门对于理赔模式、赔付支出变化、零赔案、大赔案等问的经验和判断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非寿险保险事故已发生、尚未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的赔案提取的准备金 。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非寿险保险事故已发生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律师费、诉讼费、损失检验费、相关理赔人员薪酬等理赔查勘费用提取的准备金 。[3]再保险准备金保险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承担保险责任或备付未来赔款的一项基金 。其基金从保费收入或资产中按期提存 。虽然保险准备金的来源是保费收入,但这种从保险费中提取的基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资产,而是负债 。在这种负债背后,必须有等值的资产作为后盾 。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的准备金,按提存的方式分为法定准备金和任意准备金两种 。其中,法定准备金可分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 。人身保险准备金的主要形式是责任准备金 。人身保险准备金必须单独提存,以保证保险公司有足够偿付能力来履行赔偿和给付责任 。再保险准备金实际上是保证金 。分出公司为备付再保险接受人在再保险合同下应负责的赔款,从应付的再保险费中扣存的一项基金,称为再保险准备金 。[4]编辑本段保险准备金提存保险准备金的提取原则保险人提取保险准备金,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几项原则:第一,保障被保险人利益的原则 。被保险人作为保险活动当事人的重要一方,保障其合法利益是无可争议的 。而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最终要体现在保险公司及时、准备地履行其赔付责任 。如果保险公司置被保险人的利益不顾,片面强调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不真实、足额地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一旦发生赔付责任,保险公司将陷于被动,甚至出现无法履行保险合同的局面,对被保险人的利益将是极大的损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保险公司要求得发展,必须以被保险人的信任为基础,争取足够多的投保人,为此保险公司就要有良好的信誉,切实起到减少被保险人面临的风险损失的作用,如果保险公司没有充足的各项责任准备金作为后盾,就很难以及时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进行赔付 。因此,保险公司必须以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为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第二,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 。从实质上来讲,这一原则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切实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因为要想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公司必须要有基本的偿付能力,而保险公司要拥有一定的偿付能力,就必须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否则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也就无从谈起了 。[1]根据我国《保险法》第93条规定,“除人寿保险业务外,经营其他保险业务,应当从当年自留保险费中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和结转的数额,应当相当于当年自留保险费的百分之五十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按照有效的人寿保险单的全部净值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在保险业务经营中,由于寿险与非寿险在经营核算上存在差异,其准备金的提留方式也就不尽一致 。非寿险准备金有法定准备金、任意准备金等区分 。寿险准备金有理论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区分 。非寿险准备金的提存非寿险准备金按其提存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法定准备金和任意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是指根据国家对保险企业实施管理的有关法律规章的规定,保险人应当从其保费中提存的一定比例的“费用” 。法定准备金通常又可分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 。任意准备金是保险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开展需要,除依法留足准备金外,应在当期保费中提存一笔费用,用作经营风险损失与保险资金运用损失波动较大所带来的不利的准备 。由于保险业务大都是定期的,通常又叫短期核算性险种业务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 。由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一种对未满期保险单的责任准备,其提取数额通常等于未满期保险单的总保险费收入中未赚取的部分 。因此,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较多,这里仅举三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1)逐日计算法 。根据每张保险单的第二年有效天数,逐笔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假定一年是365天,公司每天都有相等的保险费收入进账,则1月1日前出售的保险单,将于本年度12月31日期满,1月2日签出的保险单,还有一天在次年度期满,依次类推,至12月31日签出的保险单,需在次年度12月30日到期,即还有364天未经过 。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以逐日计算法计算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已收保险费的50% 。(2)24个半个月提存法 。发源于美国的一些州,也可以说是在下面将要介绍的季度提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来的 。每月承保的保险费均要分开计算,并假定每张保险单是于月中期满(实际上同假定保险费收入是均匀分布的道理一样) 。当保险费收入均衡分布时,至少每半个月的保险费收入累积数是相等的,则与前述结果是一致的 。如果保险费是在持续增长,24个半个月提存法就显得不那么灵了 。(3)季度提存法 。以季度为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时间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准备金提存方法提存比例 。假定年度保险费收入是25000元,平均分四次进账,每次为6250元 。若经营费用率为33.33%,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比例为42% 。如果上列款项均是在季度末支付,则几乎每季都还有几天剩余时间,这就意味着42%是高估的 。在实际业务中,可调整到40% 。时至今日,40%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活力不减,仍为许多公司所沿用 。2.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算 。根据经营资料预计本年度终了时,尚有一部分已报案或已处理赔案但没有支付赔款的案子和已发生但被保险人还没有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的案子(既有直接业务的,又有再保险业务的) 。对这两种已发生的案子,保险人在年终时,须在损益结算时提取相当的赔款准备金,即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准备金的计算方法:一是计算未来赔款支付系数,即赔款极终值;二是在极终值的基础上,根据已报告损失,测算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一般是在当年度提取,次年转回作收入处理 。例如,上年度提存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是100万元,本年度根据业务部门预计需在年终决算时提取120万元未决赔款准备金 。在会计核算处理上,一般将上年提存的100万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将本年的120万元未决赔款准备金从利润账户上冲减 。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存寿险准备金的计算过程很复杂 。为简化计算过程,保险公司都有自己厘定纯保险费的死亡表和预定利率在不同保险类型下的复利、现值和年金换算表,从而大大简化了寿险准备金的计算过程 。寿险准备金系在保险单起期后,由保险公司在每年的年底提存一次 。寿险准备金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过去法是凭过去已收的保险费计算,简称过去法,即将过去已收取的保险费及其利息的合计额(A)减去过去已给付的保险金及其利息的合计额(B),用公式表示为:V=A?B第二种将来法是凭未来收取的保险费计算,简称将来法,即将将来应付的保险金的现值(C)减去将来可收入的保险费的现值(D),用公式表示即为:V=C?D又依收支相等原则,即保险合同期满时,保险公司所收取的纯保险费本利和,应等于支出的保险金本利和,换言之,将它们换算成计算责任准备金时的现值也应相等 。用公式表示为:A+D=B+C,亦即:A?B=C?D寿险准备金提存分理沦准备金、实际准备金和平均准备金 。1.理论准备金 。是指就纯保险费而言所计算的责任准备 。2.实际准备金(或理论责任准备金的修正) 。在计算理论责任准备金时,基本是采用下述三个假设为条件的:其一是保险费在保险年度开始时就交付,而保险金的给付是在被保险人死亡年度终了时才进行的;其二是被保险人中各年龄层的死亡人数将准确地按照保险公司所选定的利率生息 。不难推断,一旦一批同类型的投保人全部死亡,所积存的理论准备金将降至为零 。又由于理论准备金的计算法是假定了纯保险费是均匀收取的,进而也就假定了附加保险费也是均匀收取的 。然而,新填发的保险单在承保的第1年内原始费用,如代理费、体检费和手续费等十分突出,若仅凭第1年的附加保险费来支付这些费用将会出现入不敷出 。为此,保险公司必须对理论责任准备金进行修正,即对于第一年的开支费用要在准备金中扣除,修正后的准备金叫实际准备金 。其计算方法通常有下列两种:(1)一年定期扣除法 。除定期死亡保险外,不论哪一种保险其第一年所收入的保险费均作为一年期的死亡保险费,其差额部分作为第一年的费用开支 。所以,在第一年业务中,不产生责任准备金,自第二年开始至保险期满止,再将第一年被扣除的责任准备金逐年补上,至期满时的准备金与保险金额相等 。采用一年定期扣除法计算出来的实际准备金与年龄加大一岁、保险期限缩短一年的理论准备金数是相同的 。(2)修正一年定期扣除法 。在实际业务中,短期业务保险费率均比长期业务高,而费用率却相对较低 。因此,在第一年的保险费收入中,扣除各种费用支出后,其剩下来的数额,短险业务要比长险业务相对高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第一年不计算准备金的方法显失公平 。而修正一年定期扣除法正是对一年定期扣除法的这一不足之处进行了补充 。修正一年定期扣除法是以某一种保险为修正的标准,凡年交净保险费低于这一标准的保险业务,仍沿用一年定期扣除法,年交净保险费高于这一标准的保险业务,净保险费数和准备金数以标准的保险为基础 。因为净保险费数比标准的保险业务为高的业务,其年期一定比标准的保险业务要短 。修正一年定期扣除法一般是用20年限期交费终身保险或用20年储蓄保险作为修正的标准保险业务 。3.平均准备金 。理论准备金和实际准备金都是按投保的足年年份计算的 。保险公司签发保险单的日期是没有限制的,投保人在一个年度内的任何一天,都可作为保险单开始的起保日期 。因此,各保险单的日期不尽一致,而保险公司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却是有期限的,一般是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所以,不能按照足年年份的准备金数来估算保险单的准备金数,而是要采用平均准备金数来估计保险单的准备金数,平均准备金的计算公式是:平均准备金=(净保险费+上年度的准备金+本年度的准备金)÷2[2]编辑本段会计处理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要充分考虑或有事项 。保险准备金——或有负债或有负债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或有负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或有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第二,或有负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第三,或有负债的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项确定;第四,现时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金额难以预计 。从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单(保险合同)向被保险人收取保险费,很大一部分通过责任准备金形式提存出来,而责任准备金可以说就是一种或有负债 。其原因如下:1.它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所谓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或保单持有人承担未了责任而提存的准备金 。保险承担将来未了责任有一前提,那就是保险公司已向投保人收取保险金,签订了保险合同,即在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公司负有在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或生存到有关规定年龄的情况下,向保险受益人提供赔款或给付的责任 。签订保险合同是一种客观事实 。提存责任准备金是因公司过去的经济行为即签订保险合同要求承担保险责任所引起的,是现存的一种状况 。2.它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保险公司本身经营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责任准备金的不确定性 。对于财产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责任主要是与保险事件造成损失程度有关,由于在保险期间内,无法预知事故发生及可能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因此责任准备金具有不确定性特点 。对于人寿保险业务,传统险种由于带有储蓄性质,它所引起责任准备金在金额上则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而寿险公司目前正面临着产品转型,即由原来的储蓄型险种向保障型险种过渡,保障型险种不具备返还性特点,它所提取的责任准备金不是为支付满期给付的准备,而是为支付死亡或意外伤害责任的给付 。死亡或意外伤害给付与否完全取决于死亡或意外伤害发生的或然率,因而,这类险种的责任准备金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3.它具有未来性 。责任准备金的提存虽然是一种现时存在,但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具体进行保险金补偿或给付的经济行为,即赔付与否以及赔付金额的大小必须在以后的业务赔偿发生或保险期限到期后才能真正得到证实,因此,保险公司在原定合同成本承担责任的时候,对责任准备金的确定只有预测性,需要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证实 。4.它具有估计性 。由于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和存在一些难以预知因素,所有的估计都是基于一定的人为假设作出的 。如财产保险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在各年度内的分摊是假设风险责任在保险期限内均匀分布,与时间成正比;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数字是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理赔经验或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计,依照个案法或由统计模型估算得出 。而人寿保险的责任准备金则需专门的精算师进行精算 。由于估计方法的局限性与保险监管当局谨慎性要求的影响,无论是财产保险还是人寿保险,责任准备金的估计值与实际值常有较大偏差 。参考资料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三、财产保险责任准备金
财产保险准备金包括 财产保险准备金有哪些,财产保险准备金不包括

文章插图
四、财产保险准备金 公式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本期应提取的未决赔款准备金-上期提取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本年应提取的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上年末提取的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本期应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上期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本年应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金-上年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提转差=本年应提取的寿险责任准备金-上年提取的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提转差=本年应提取的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上年提取的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从上面公式就可以看出准备金提转差是如何计算的了,至于各个准备金是如何提取的,我想就没必要再解释了 。
五、保险中IBNR是什么意思?保险中IBNR是incurred but not reported的缩写,在保险中IBNR表示为“未报案准备金”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存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与其保险业务规模相应的偿付能力 。扩展资料:保险价值保险价值是保险标的物的实际价值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保险标的保险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的,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以约定的保险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 。投保人和保险人未约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的,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 。简单说来,保险价值可由三种方法确定:(1)根据法律和合同法的规定,法律和合同法是确定保险价值的根本依据;(2)根据保险合同和双方当事人约定 。有些保险标的物的保险价值难以衡量,比如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人的身体和寿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则其保险价值以双方当事人约定;(3)根据市价变动来确定保险价值 。一些保险标的物的保险价值并非一直不变的 。大多数标的物也会随着时间延长而折旧,其保险价值呈下降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产保险准备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险
六、如何提存各类财产保险的准备金?财产保险的准备金,这跟个人没有关系,这是保险公司和保监会的业务范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