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小熊电器走不出“熊市”?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科技新知下班回家 , 用智能门锁开门 , 让扫地机器人工作 , 在即热饮水机接一杯温度合适的水 , 走进厨房 , 空气炸锅、电烤箱、电煮锅等齐上阵 , 共同完成一顿精致又简单的晚餐 。
2020年疫情下 , “宅经济”又给小家电加了一把火 , 一众小家电代工厂甚至开始排队上市 , 如为小熊电器、菲利普等知名品牌代工的比依电器 , 即将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为小米、TCL做贴牌代工的德尔玛正冲刺IPO……
而与代工厂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小家电第一股”小熊电器2021年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 , 净利润仅2.83亿元人民币 , 较上年降低33.8% 。靠电商和“宅经济”野蛮生长的小熊电器 , 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 , 市值已经从200亿降到89亿 。
目前小熊电器营销结构单一 , 营销成本高昂 , 而研发费用还不到销售费用的四分之一 。这仿佛不是一家成立了16年的家电企业 , 而是一家靠营销能力驱动的新消费公司 。小熊电器为何卖不动了?创意、上新速度、品类、技术到底如何平衡?小熊的面子做好了 , 里子的缺口何时才能补上?
小家电里的“快时尚”疯狂上新 , 小熊电器活成“快时尚”的模样 。
据媒体报道 , 目前小熊电器共拥有10个研发团队 , 一年能推出百款新品 , 平均每三天就上架一款 , 但从小熊电器官方店铺的新品推荐来看 , 大多产品仅仅在外形、颜色等作出局部调整 。
小熊电器认为 , “创意小家电产品种类繁多 , 市场潜力巨大 。”但在低技术门槛的市场上 , 创意似乎是最难跟上节奏的存在 , “抄袭”和“被抄袭”反倒才是小家电市场的日常活动 。
仅一款破壁机 , 小熊电器在大小、外形、操作方式等作出不同设计 , 同一品类下有近二十款产品 。如果按照产品图片进行搜索能够发现 , 多个品牌都拥有外形高度相似的产品 。
目前 , 小熊电器拥有超过60个产品品类、500个SKU , 产品覆盖多个使用场景 , 但从小熊电器官方店铺的销售数据来看 , 各个品类下平均有近十款产品 , 销量过千的也不过一两款 , 大多款式的销量不过两位数 。
靠脸吃饭 , 似乎是小熊电器赖以生存的准则 , 小熊电器2030项专利中 , 仅有312条发明专利 , 其余专利均与核心技术无关 。2021年 , 小熊电器在营销方面花费5.5亿 , 而研发费用不过1.3亿 , 研发人员数量也较上年下降14.7% , 小熊电器已经在重营销轻研发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
对研发不上心的后果也十分明显 , 近几年小熊电器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点名 , 多个产品型号被打上“不合格”的标签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 , 关于小熊电器的投诉九成都是质量问题 。
凭借快速推陈出新保持曝光度 , 而产品却缺乏技术壁垒 , 小熊电器把小家电当作一门快消品生意 , 同类型产品在九阳、美的等更有国民度的传统老品牌也能找到 , 电商平台也能够轻易找到价格更低的“平替” , 且千余条评论中 , 差评寥寥 。
小熊电器CEO李一峰早已明了自己的产品属于低频产品 , “不管需求大小 , 只要存在 , 小熊都会试着去做 , 即使它们可能大部分时间被闲置在一边 。”用过一次就“拔草” , 这些曾被打上“高性价比”的小家电们 , 很快就被送去二手交易平台焕发“第二春” 。
“曾对早餐机心心念念 , 买回来才发现加热速度很慢 , 并且很难收纳 , 还不如直接用炒锅煎个鸡蛋 。”王丽曾为自己的出租屋购入不少小家电 , 但它们最终的归宿都是闲鱼 , “不少买回来用过一次就直接挂上去打折卖掉 。”她认为这类小家电大多都快成了自己的“一次性产品” 。
冷静下来的年轻人们 , 在闲鱼等二手平台挂出精致生活的“必备神器” , 闲鱼发布的《2021年十大无用商品》榜单 , 空气炸锅、早餐机、破壁机等热门小家电榜上有名 。有的消费者或许比小熊电器更加清楚小家电的产品定位 , 在评价中赫然写道“买来玩的 。”
死磕小家电 , 没有Plan B在小熊电器的未来蓝图中 , 满满都是小家电的身影 。
2022年5月15日 , 小熊电器在自己的老家 , 有“中国家电之都”称号的广东顺德 , 正式启动小家电制造基地二期项目 。据悉 , 这一项目总投资超6亿元 , 在此之前 , 小熊电器曾在2019年募集10亿资金 , 也全部用于研发、生产制造等项目的建设 , 不断扩大自己的产能 。
在2021年财报中 , 小熊电器也毫不遮掩自己对小家电赛道的看好 , “我国的小家电行业迈入了茁壮成长期 , 行业迅速扩张 。”小家电行业已经朝着精品化方向前进 , 竞争愈发激烈 , 来自九阳、美的、苏泊尔等老牌玩家的降维打击 , 更是让小熊电器无力招架 。
从财报中能够看到 , 目前小熊电器超九成营收都来源于线上 , 这一点与同样靠互联网起家的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分外相似 。如今三只松鼠已经感受到线上红利逐渐消退 , 不顾早先对线下店的不屑 , 逐步向线下渠道发展 , 而小熊电器却依旧执着于互联网 。
2021年 , 小熊电器销售费用超过5.5亿元 , 较上年增长25% , 而同期净利润总额仅2.83亿元人民币 , 较上年降低33.8% 。不断上升的销售费用拉不住盈利的下滑势头 。小熊电器自然也意识到 ,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不断衰退 , 线上销售模式的边际获客成本将持续上涨 , 但在未来规划中 , 小熊电器仍将目标定为“国内外杰出的创意小家电+互联网企业” 。
这一决定或许并非小熊电器本意 , 毕竟在线下渠道 , 九阳、美的、苏泊尔等老玩家早已完成圈地运动 , 小熊电器如今再进入线下渠道 , 恐怕能吃到的市场少之又少 , 还能有所突破的仅有线上市场 。
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称 , 2021年H1小熊电器在线上小家电市场占比排名第四 , 仅占据5.6%的份额 , 排名前三的家电品牌美的、苏泊尔、九阳 , 总共占去超六成的市场 , 而在线下市场 , 美的、苏泊尔、九阳的市场份额超90% , 小熊电器仅能被归入只占据市场5.5%的“其它”中 。
作为一个家电行业的新玩家 , 小熊电器确实挤进国内小家电市场的第二阶梯 , 与九阳、格力、苏泊尔、科沃斯等知名家电品牌比肩 , 但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 , 小家电不过是“第二曲线” , 而小熊电器却是实打实地All in小家电业务 。
从业务构成来说 , 美的集团小家电业务占比40% , 苏泊尔为七成 , 而其他上市的同类型企业 , 如科沃斯、天际股份等 , 小家电业务也并非全部 , 九阳股份虽有97%的业务在小家电 , 但仅有小熊电器的营收100%来源于小家电业务 , 这也意味着小熊电器的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 。
如今 , 小家电的热度已经开始退潮 , 今年5月 , 九阳股份董秘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 消费者对于小家电的需求近年来已被大幅透支 , 2021年整体需求量已有所下滑 。嗅觉敏感的美的集团近日已传出裁员消息 , 准备节源过冬 , 但已经选择死磕小家电的小熊电器却只能继续前进 。
小熊电器还能更进一步吗?小家电 , 大市场 , 对比更为成熟的海外市场 , 目前国内小家电渗透率明显还有进步空间 。
在小家电市场更为成熟的美国 , 大部分小家电渗透率都在70%以上 , 家庭小家电个数超过30个 , 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市场上 , 家庭留存小家电数量均在20个以上 , 而中国家庭的小家电保有量仅为9.5个 , 远低于海外市场 。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 , 2019年小家电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015亿元 , 预计到2023年将会超6460亿美元 。虽小家电市场目前暂时“退烧” , 但不可否认 , 未来市场仍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小熊电器选择多品类+快速推新的打法 , 恐怕很难在家电市场出头 。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曾提出有悖于传统商业“二八法则”的“长尾理论” , 他认为 , “如果把足够多的非热门产品组合到一块 , 实际上就可以形成一个堪与热门市场相匹敌的大市场 。”
而小熊电器的思路无疑与“长尾理论”完美契合 , 不断扩展自己的品类规模 , 企图靠大而广的产品矩阵 , 弥补自己与头部玩家之间的巨大差异 , 但在小家电领域 , 产品多而广的小熊电器反倒淹没在各自为王的细分赛道 。
格力有空调 , 海尔有冰箱 , 九阳的豆浆机 , 戴森的吸尘器 , 在家电市场 , 每一个玩家都有一个或两个招牌产品 , 早早地占据消费者心智 。家电市场的细分赛道集中度也极高 , 据前瞻经济学人统计数据 , 2020年小家电市场的集中度极高 , 集中度最低的品类是搅拌机 , CR5(五个最大的企业占有该相关市场份额)在64% , 集中度最高的电压力锅 , CR5甚至高达97% 。
美的、九阳、苏泊尔等老牌选手拥有先发优势 , 牢牢把握住大部分的蛋糕 , 这也是小熊电器选择以小众产品酸奶机加入战场的原因 , 在市场被巨头占满的时候 , 只有在夹缝中才能生长 。但赶上第一波电商红利 , 又有“宅经济”的加持 , 小熊电器能走到今天的高度 , 不可否认运气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 。
如今小家电市场肉眼可见地退烧 , 根据大数据平台奥维云网发布的数据来看 , 2022年一季度 , 电饭煲、电磁炉等共计13个品类的厨房小家电取得零售额135亿元 , 同比下降11.1% 。反映到具体企业身上 , 行业退潮趋势愈发明显 。
九阳、苏泊尔等小家电龙头企业的2021年财报也出现业绩承压的情况 , 九阳的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 苏泊尔毛利率来到上市以来的新低 。同样是小家电行业新秀的北鼎股份 , 总营收虽依旧在上涨 , 但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 , 2022年Q1净利润甚至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4% 。
【投稿|小熊电器走不出“熊市”?】如今 , 小家电市场已经开始刹车 , 小熊电器或许更紧急的问题是 , 那部分靠运气赚的钱 , 怎么凭本事保住 。
推荐阅读
- 投稿|冲刺“中式快餐第一股”,老乡鸡胜算大吗?
- 投稿|巨头相互“比惨”,快手能否找到确定性的增长?
- 投稿|肯德基的可达鸭,从赠品到商品
- 投稿|250亿美金,今年最大一笔募资诞生
- 投稿|爱彼迎的分手:谁都没有错
- 投稿|茅台酒味冰淇淋,要让年轻人爱上白酒没那么容易
- 投稿|重回繁荣,小米要破“心中贼”
- 投稿|糖果大王徐福记:“甜蜜事业”终到头?
- 投稿|茅台卖冰淇淋,千亿巨轮想要成为“年轻品牌”
- 投稿|将细分进行到底,综艺迈入“后爆款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