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爱奇艺的盈利是“昙花一现”还是永续?

投稿|爱奇艺的盈利是“昙花一现”还是永续?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异观财经 , 作 者 | 夜叉白雪
成立12年之久的爱奇艺 , 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季度盈利 。
5月26日美股盘前 , 爱奇艺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 , 一季度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1.7亿元 , 这是爱奇艺成立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
作为长视频平台的代表 , 爱奇艺的首次盈利额外备受关注 , 可谓给长视频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 , 资本市场也用股价大涨给出了积极反应 。
那么 , 爱奇艺的盈利是“昙花一现”?还是长视频行业的春天已来?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
12年后 , 爱奇艺实现历史上首次季度盈利想要了解爱奇艺的盈利是否可持续 , 需要回归对企业基本面的分析 。这次爱奇艺的业绩答卷具体是怎样的呢?
首先 , 营收73亿元 , 连续4个季度环比下滑 。
财报显示 , 一季度爱奇艺实现72.77亿元的营收 , 超出市场预期的72.2亿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 爱奇艺本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期的79.68亿元 , 下降8.7% , 较上一季度的73.89亿元 , 下滑1.5% , 爱奇艺季度营收已经连续4个季度环比下降 。
投稿|爱奇艺的盈利是“昙花一现”还是永续?
文章图片

从收入构成看 , 爱奇艺营收主要来源会员服务收入、线上广告服务收入、内容分销和其他收入几个部分 。本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 主要与线上广告服务收入、内容分销收入大幅下滑有直接关系 。
财报显示 , 爱奇艺一季度线上广告收入13.37亿元 , 较上年同期的19.17亿元 , 减少30.3% , 较上一季度的16.65亿元 , 减少19.7% 。需要指出的是 , 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 , 几乎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广告收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但爱奇艺线上广告服务收入下滑幅度远超百度和腾讯 。
百度财报显示 , 百度2022年一季度网络营销收入169.29亿元 , 同比下滑6.4% , 腾讯2022年一季度网络广告业务收入180亿元 , 同比下降18% , 均低于爱奇艺的30.3% 。
其次 , 一季度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1.7亿元 。
财报显示 , 一季度 , 爱奇艺实现运营利润9340万元 , 利润率为1%;non-GAAP 运营利润 3.3亿元 , 利润率为4% 。一季度 , 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 1.7 亿元 , 超出市场预期 , 市场预期为净亏损6.7亿元;归属于爱奇艺的 non-GAAP净利润为1.6亿元 。
爱奇艺靠什么实现盈利 , 是“昙花一现”还是永续?本季度盈利 , 是爱奇艺成立12年来 , 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那么 , 爱奇艺的盈利可持续吗?
对于今年一季度实现盈利 , 爱奇艺表示主要得益于五点措施:优质内容的构建 , 精细化运营 , 提高效率 , 加强销售能力 , 关掉或者减少没有未来发展空间的业务 。龚宇称:“相信第一季度的表现可以复制 , 我们将持续采取上述举措 , 保证公司未来中长期的盈利状态 。”
简单来说 , 主要是通过提高会员价、裁员、减少综艺、自制剧以及动漫等内容研发投入来实现 。如果单纯依靠控制各项成本和提价来实现持续盈利 , 从长期来看 , 很难行得通 , 无法持续 。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 , 减少营销开支、裁员降低成本 , 短期内释放了盈利空间 。
根据媒体报道信息显示 , 去年底爱奇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的消息引发全网热议 , 据《第一财经》报道 , 爱奇艺裁员比例在20%至40%之间 。伴随裁撤员工 , 爱奇艺的运营亏损也在收窄 , 到本季度运营利润率转正 。
裁员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 爱奇艺在财报中也做出了解释 。由于营销支出、与人员有关的报酬支出、基于股份的报酬支出的减少 , 销售、总务和行政费用同比下降38% , 由去年同期的12.01亿元 , 减少至本季度的7.448亿元;研发费用从去年同期的6.72亿元 , 减少29%至本季度的4.75亿元 。
投稿|爱奇艺的盈利是“昙花一现”还是永续?
文章图片

其次 , 优质内容是吸引和留住会员的根基 , 内容研发投入减少不利于长期发展 。
自2018年Q3以来 , 会员服务收入成为爱奇艺第一大收入来源 。财报显示 , 一季度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44.71亿元 , 同比增长3.7% , 环比增长8.5% , 在总营收中的占比61.4% , 创历史新高 。
会员服务收入作为平台最大的收入来源 , 付费会员规模就成为衡量平台的一个关键指标 。该指标衡量的是已经注册并付费订阅以接受平台服务的用户数量 。
财报显示 , 一季度 , 爱奇艺季度日均订阅会员规模达到1.014亿 , 较上一季度净增440万 。本季度爱奇艺订阅会员规模呈现环比增长 , 一定程度上与国内疫情反弹有关 , 一旦国内疫情结束 , 爱奇艺订阅会员存在一定的流失风险 , 毕竟这在爱奇艺的历史中出现过 。
2020年 , 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催生了“宅经济” ,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 , 人们被迫居家 , 线下娱乐活动受限 , 这让爱奇艺享受到了疫情带来的流量红利 , 会员人数增加 , 进而推动了会员服务收入在2020年Q1出现了34.5%的同比增长 。
不过 , 随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重现下跌至7% , 到了2020年第四季度 , 订阅会员大幅流失 , 爱奇艺订阅会员规模总体是呈现了下滑的趋势 , 其订阅会员规模较2021年第二季度达到历史峰值的1.189亿 , 如今已经减少了1750万 。
投稿|爱奇艺的盈利是“昙花一现”还是永续?
文章图片

这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 爱奇艺对用户的吸引力和留存力不足 , 那1.189亿的订阅会员是否就是爱奇艺会员规模的天花板呢?
此外 , 随着人们付费意识的增强 ,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 , 也可以说优质内容是吸引和留存用户的根基 。爱奇艺也在优质内容上发力 , 此前迷雾剧场推出的《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都曾取得不错的口碑和成绩 , 但后来《淘金》的均表现平平 。
今年一季度现实主义题材《人世间》可以说是今年以来的爆款 , 口碑和热度都在线 , 但同是现实主义题材 , 以家庭、婚姻为主题的《心居》口碑表现一般 。因此可以说 , 爆款内容输出不稳定 , 优质内容的输出则需要在内容方面的持续投入 。
【投稿|爱奇艺的盈利是“昙花一现”还是永续?】财报显示 , 爱奇艺一季度收入成本下降16%至60亿元 , 其中内容成本减少了19%至44亿元 。据新浪科技报道 , 爱奇艺从2021年末开始全面缩减内容上的投入 , 有多部剧集以及综艺节目的拍摄被搁置 。
投稿|爱奇艺的盈利是“昙花一现”还是永续?
文章图片

爱奇艺减少综艺节目、自制剧以及动漫等内容的研发投入 , 或许短期内可以帮助爱奇艺实现盈利 , 但长期来看 , 这种做法不可持续 。
流媒体巨头奈飞2013年就凭借自制剧《纸牌屋》爆红 , 优质内容、爆款剧集吸引了大批的付费会员 , 奈飞的核心战略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流媒体会员业务 , 更战略背后则是重点依赖优质原创内容 。
然而 , 今年一季度奈飞流失20万用户 , 奈飞用户数量出现了10年来首次下滑 , 受此影响 , 股价大跌 , 奈飞的商业模式如今正面临挑战和质疑 , 爱奇艺被称为“中国版奈飞” , 无论是全球化、还是订阅会员规模 , 爱奇艺都无法与奈飞相媲美 , 更何况 , 爱奇艺出海 , 还面临问腾讯、优酷带来的竞争 。
再次 , 提高订阅费用会阻碍用户增长 。
对价格敏感的用户 , 平台提价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部分用户放弃订阅 , 进而造成平台会员流失的风险 。以奈飞为例 , 自奈飞将标准计划的价格提高后 , 从2020年Q3开始 , 其人均付费同比增速放缓 , 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同比负增长的情况 。
2020年11月爱奇艺对外宣布对平台黄金VIP会员服务价格进行提价 , 调整后定价共分六档 , 连续包月、月卡、连续包季、季卡、连续包年、年卡分别为:19元、25元、58元、68元、218元和248元 。在2020年Q4 , 爱奇艺订阅会员数也呈现了下滑的趋势 。
2021年年底 , 爱奇艺又一次提高会员价格 , 黄金VIP普通包月会员价格涨幅20%提升至30元 , 连续包月价格由19元涨至22元 。但去年的会员涨价和超前点播 , 也引起了诸多用户的不满 。
会员涨价的基础是优质的内容供给 , 正如我们上文指出 , 爱奇艺在优质原创内容的输出上并不是十分稳定 , 更何况当前行业内容重合率高 , 长视频平台优质独家内容相对较少 , 平台可替代性又较强 , 提价策略势必会阻碍会员增长 , 进一步对会员服务收入及广告收入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
最后 , 短视频平台对长视频平台造成巨大竞争压力 , 压缩了爱奇艺的商业空间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 , 短视频成为当下顶流传播媒介 。无论是从用户规模 , 还是使用时长 , 从广告主的角度来看 , 短视频平台似乎具有更大的商业潜力 , 短视频平台在广告业务直接对长视频平台造成竞争威胁 。
QuestMobile数据显示 , 2019-2023年中国互联网典型媒介类型广告市场份额分布中 , 在线视频广告份额开始逐步被电商和短视频挤压 , 从2019年的5.8%缩减至2022年的4.3%;短视频信息流广告占比从2020上半年的24.6%增至2021上半年的30.8% 。
此外 , 抖音、快手和B站也在纷纷开始孵化自制剧、短剧、短综艺等 。短视平台正在从全方位对长视频平台形成竞争围攻 。
爱奇艺依靠严控成本和提价换来的盈利能否持续下去 , 一切充满未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