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界M5逆市热销:华为光环背后的小康底色

投稿|问界M5逆市热销:华为光环背后的小康底色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读懂财经 , 作者 | 董武英, 编辑 | 夏益军
今年以来 , 新能源市场上最火的车型大致有两个 , 一个是比亚迪高端品牌腾势推出的MPV腾势D9 , 另一个则是小康股份和华为合作的问界M5 。
近日 , 有媒体报道 , 有购买问界M5的车主将问界M5车尾的“赛力斯”车标抠掉 , 贴上了“HUAWEI”标志 。据说 , 有不少车主还没有提车 , 就买好了华为车标 。有换标的车主称:“装上去之后简直注入了灵魂” 。在互联网上 , “HUAWEI”等相关车标销量甚至还颇为不错 。
考虑到问界M5刚刚上市两个多月 , “换标”事件可能存在品牌自身营销嫌疑 。但这场“换标”事件却也验证了两个事实:
首先 , 作为华为和小康股份联手推出的新品牌问界旗下首款车型 , M5的确依托华为的品牌光环吸引到了不少消费者;
其次 , “换标”事件引发热议 , 却也证明了问界M5销量的确不错 。事实上 , 从3月交付以来 , 问界M5已经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3000辆 。
考虑到四月新能源车市由于零部件短缺而急剧转冷的情况下 , 问界M5这个销售成绩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十分不错 。从市场反馈来看 , 问界M5口碑尚算不错 。从销量和口碑来看 , 问界新品牌已经初步站稳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
问界M5的逆市畅销 , 多被归功于华为的品牌光环和智能技术 。在此背后 , 作为问界M5的整车研发和整车制造商 , 小康股份被普遍忽视 。事实上 , 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技术积累 , 尤其是在增程器技术上的优势 , 也是支撑问界M5初战告捷的关键因素之一 。
当然 , 问界M5后续是否能延续此前的佳绩 , 而小康在新能源时代究竟能走多远 , 仍然需要更多时间观察 。
01 上市两月 , 问界M5逆势热销发布之初 , 业界对小康股份和华为联手打造的问界品牌第一款车褒贬不一 , 市场对这款汽车的前景也并不算太看好 。
2021年12月23日 , 问界M5正式发布 。2022年3月5日 , AITO问界M5交付启动仪式在上海、广州、杭州、重庆等多个城市同步举行 。而从三月开始交付以来 , 问界M5竟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量成绩 。
根据小康股份发布的三月份产销快报 , 赛力斯销量达到3160辆 。根据乘联会2022年3月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 , 问界M5销量为3045辆 , 排名第12 。
如果按照20万元这个高端标准来看 , 问界的销量排名要更高 , 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理想ONE、比亚迪唐、蔚来ES9四款中高端车型 。
考虑到是交付首月 , 问界M5的三月数据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但到了四月 , 问界M5销量表现得更为出色 。
在四月 , 由于上海疫情爆发导致行业零部件极其短缺 , 叠加从去年开始的缺芯少电行情 , 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了巨大的打击 , 知名品牌销量基本都出现了显著下滑 。
在四月 , 除比亚迪唐实现正增长外 , 高端SUV明星车型中 , 特斯拉停产 , 而理想ONE销量仅4167辆 , 环比下滑62.23%;蔚来ES6销量仅1878辆 , 环比下滑62.91%;大众ID.4 CROZZ销量出现小幅下滑 。
在这种情况下 , 问界M5销量竟然逆势而上 , 销量达到3245辆 , 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3000辆 。此消彼长下 , AITO问界M5销量排名进入前三 , 仅次于比亚迪唐和理想ONE 。
对于问界M5来说 , 这个销量排名并不是昙花一现 。在4月23日 , 问界M5单日大定达884辆 。而进入5月以来 , 问界M5销量订单持续爆发 。5月5日 , AITO问界官方宣布 , 截止到22:05 , 问界M5在5月4日单日订单突破千台 。
问界M5高涨的订单 , 其中固然存在新能源汽车涨价前突击下单的原因 , 但这也意味着 , 问界M5已经赢得了一定市场 。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 , 这一点殊为不易 。从这些订单数据来看 , 只要生产端跟得上 , 问界M5在5月销量必然再次创出新高 。
这也意味着 , 问界M5基本上稳了 。
02  从赛力斯到问界 , 小康新能源的跃迁问界M5过去两个月的销量表现 , 对于小康股份的新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
在国内汽车行业中 , 小康股份并不是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小康股份股权架构中 , 东风汽车是第二大股东 。也正因此 , 小康股份旗下整车品牌绝大多数都是依托东风品牌 。
在此之前 , 小康股份旗下拥有赛力斯、东风风光、东风小康、DFSK、瑞驰等整车品牌 , 覆盖了SUV、MPV、微车等车型 , 其中赛力斯和瑞驰为新能源品牌 。可以发现 , 小康股份整车主要集中于商用和中低端乘用车市场 , 并不属于主流乘用车制造厂商 。
但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 也让小康股份看到了更多的机会 。2019年 , 小康股份推出新能源品牌SERES赛力斯 , 以及第一款车型——面向高端市场的新电动轿跑SERES SF5 。
作为小康股份新能源布局以及高端市场的开山之作 , 小康SERES SF5市场指导价27.8万元起 。但从上市之后 , 该车型销量极为惨淡 。根据乘联会数据 , 赛力斯2020全年销量仅为791辆 。
2021年4月 , 华为宣布卖车 , 以自有零售渠道帮助车企卖车 , 首款合作车型即是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这款小康股份和华为的合作产品 , 装配了赛力斯自主研发的255kW电驱动系统和华为150kW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 , 并搭载了HUAWEI HiCar、HUAWEI SOUND等技术 。
2021年5月底 ,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正式交付 。但整体而言 , 虽然借助了华为的名声和销售渠道 , 但这款汽车在销量上并不理想 。乘联会数据显示 , 从2021年4月至12月 , 赛力斯SF5销量累计达8169辆 , 表现远逊于理想ONE等对标车型 。
2021年12月 , 或许是由于SF5销量的惨淡 , 华为和小康股份推出全新高端品牌AITO问界 , 并发布首款中型豪华SUV问界M5 。这款M5脱胎于赛力斯SF5 , 搭载小康1.5T四缸增程器3.0和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 , 这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最新鸿蒙生态智能座舱的车型 。
借助华为更大投入的配合 , 以及相对不错的产品力 , 问界M5取得了不俗的销量表现 。从赛力斯到问界 , 尽管小康新能源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 但多少已经让人有所期待了 。
03 华为光环背后 , 小康的技术底色问界M5的畅销 , 极大程度上借助了华为的品牌光环 。这款车型在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 同时借助华为庞大的门店体系进行销售 。乃至于 , 有传闻购买问界M5的车主 , 将车尾的金康赛力斯标识执行更换为华为商标 。
但与此同时 , 在华为光环背后 , 小康股份被完全忽视 。作为负责问界M5整车研发和整车制造方 , 小康股份的技术底色其实在问界M5中有清晰体现 。
作为商用和乘用车制造厂商 , 小康股份在动力技术上有深厚积累 。在整车制造销售之外 , 小康股份有一部分业务收入即是来自于动力总成系统和汽车零部件的销售 。
从2021年报中 , 小康股份汽车动力总成业务收入5.80亿元 , 而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达到9.07亿元 。
事实上 , 在新能源车型上 , 小康股份技术积累集中于增程式技术 。
早在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发布之初 , 便有当时东风汽车内部人士透露 , 岚图的核心技术源自重庆小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小康股份自研自造的纯电驱增程平台(DE-i) , 有着集成度高、体积小、爆发力强等优势 。根据小康股份官方数据 , 该增程平台一升油可生3.2度电 , 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 。
问界M5搭载了小康股份专为增程系统打造的1.5T四缸增程器 , 拥有15:1的超强压缩比、41%的超高热效率 , 满油下WLTC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100km 。
从市场反馈来看 , 这一增程器也是问界M5的卖点之一 。在现有20万元以上SUV车型中 , 增程车型仅有理想ONE一款 。
理想ONE增程器是一台1.2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 。由于三缸级结构的先天特性 , 该增程器在平顺性上并不如四缸增程器稳定 。表现在续航里程上 , 理想ONE和问界M5在车重、电池容量、油箱容积都十分相近情况下 , 问界M5的WLTC续航里程要比理想ONE多出200多公里 。
这也成为部分车主放弃理想ONE而选择问界M5的关键原因 。
【投稿|问界M5逆市热销:华为光环背后的小康底色】在新能源技术上的深厚积累 , 也让小康股份有着更多的想象力 。但这仍然需要问界M5后续优秀销售业绩的支撑 。至于技术实力 , 究竟能让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时代走到何处 , 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