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家北京餐馆的五月账本

投稿|一家北京餐馆的五月账本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豹变 , 作者 | 张梦依 , 编辑 | 张子睿
“虽然还没倒闭 , 但每天都在煎熬 。”
5月底 , 《豹变》在外馆斜街见到老颜时 , 北京堂食已经停了快一个月 。老颜的湘菜馆门口支着外摆的摊位 , 卖一些卤菜、熟食、盒饭以及打折的炒菜 , 路上行人稀少 。
没有堂食 , 没有外卖 , 餐馆唯一的收入就是门口外摆 , 每天能入账大约4000元 , 给18名留守员工分了当工资 。即使加上这部分收入 , 这家400平方米的餐馆 , 平均每天要亏一万三千元 。
“开业还是不开业 , 成本都摆在那里 。”老颜说 , 这就是餐饮行业无奈的地方 。
老颜其实并不老 , 四十岁出头 , 湖南人 。2007年 , 他跟着亲戚来北京打拼 , 从采买、服务员到炒菜 , 干过餐馆所有的杂活 。两年后 , 老颜成为安贞这家湘悦楼的老板 。
现在来看 , 2019年(含)以前都是餐饮业最好的时代 。靠着湖南人身上那股“吃得苦、霸得蛮”的劲头 , 初中毕业的老颜用心经营着这家餐馆 , 在北京成家立业 , 结婚生子 。两个孩子在石景山念私立学校 , 一年学费一共二十多万 。
2020年 , 疫情暴发 , 老颜和老颜的湘菜馆命运就跟疫情绑在了一起 。2年多来 , 反复的疫情让老颜长期处于煎熬中 , 依靠之前10多年积累的家底 , 勉强支撑到现在 。
老颜现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当天疫情通报 , 盼着疫情形势好转 , 虽然身边的同行在逐渐撤退 , 但他希望再坚持坚持 , 能把这家让他在北京立足 , 倾注着他10多年心血的湘菜馆继续开下去 。
刚投入200万装修 , 疫情来了
如果有时光倒流机 , 老颜最希望能回到2019年 。
那一年是他接手湘悦楼的整10年 , 他投入200多万把门店重新装修了一番 , 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 , 装修后才营业一个月 , 2020年初 , 新冠疫情暴发 , 门店被迫关停 。
随后的三个月里 , 餐馆没有一分钱进账 , 员工开始离开 , 团队解散 。
现在来看 , 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决策 , 但这也就是事后诸葛 。至少放到当时的餐饮大环境来看 , 这并不是一个激进的决定 , 
疫情前 , 湘悦楼的生意十分稳定 。每年3月是这家湘菜馆生意最好的时候 , 许多来北京开会的老板会请客 。
“客户想要订包房 , 还要提前托关系 。”老颜带着《豹变》参观他的餐馆 , 除了外面的公共区 , 一共有大大小小的9个包间 。虽然一个月没营业 , 老颜还是会安排值班人员每天打扫卫生 , 为复工时刻准备着 。
即使平常工作日 , 湘悦楼也从不缺生意 , 附近写字楼的年轻白领喜欢来这里买午饭 , 50元一份的盒饭每天能卖出20多份 。到了暑假 , 国庆以及春节前后 , 湘悦楼又会迎来一波旺季 , 算下来 , 每年的营业额有七八百万 。
现在看 , 2019年就是餐饮业的最后的高光时刻 , 身边不少同行招兵买马、扩张门店 , 老颜花钱装修门店已经算是克制了 。
2020年 , 因为疫情影响 , 餐馆断断续续有5个月没正常营业 , 营业额直接砍半 , 掉到了400万 , 这一年亏损100多万 。
2021年又是忐忑不安的一年 。疫情反复不定 , 零星病例常有冒出 。只要新闻通报新增了病例 , 餐馆的生意就会受到影响 , “好像股票一样上下波动 , 时不时下跌一波 , 心情也跟着上上下下” 。不过总的来看 , 这一年比2020年强一些 , 年营业额比疫情前只少了一百多万 。
投稿|一家北京餐馆的五月账本
文章图片

外摆主要卖一些卤菜、炒菜
进入2022年 , 老颜觉得应该会更好一些 , 但没想到4月份疫情又开始抬头 。两年多过去 , 30多个员工变成了18个员工 , 当初门店装修的成本至今还没赚回来 。
疫情这2年多来 , 餐馆虽然还没倒闭 , 但他已经被弄得“身心疲惫” 。在跟《豹变》交流2个多小时里 , 老颜一根接着一根 , 烟没有断过 。他告诉《豹变》 , 因为这段时间压力太大了 , 他把戒了多年的烟又拾起来了 , 酒也没少喝 。
停业后 , 闲暇时间多起来 , 老颜也开始关注宏观经济数据 , 希望从中能看到一些转机 。前段他看到4月份的居民消费额 , 发现很多人除了生活必需品 , 其他消费许多都在降:“对我来说 , 烟和酒的消费比往年还增长了点 。”老颜自嘲说 。
5月停摆一个月 , 亏了44万4月30日 , 接到社区通知5月1日至4号停堂食时 , 老颜还比较淡定 。这2年来 , 断断续续的停业已成为常态 , 他还把五一备得货给员工分了分过节 。但没想到的是 , 最后整个5月份都停摆了 。
湘悦楼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商务宴请 , 餐馆楼上有不少写字楼、附近还有不少办公大厦 , 一些能吃辣的年轻人 , 上班族也喜欢过来体验湘菜 。
正常营业的情况下 , 老颜的店一天能做到两三万元的流水 , 无法堂食后 , 餐馆几乎失去了收入来源 。
当下流行的外卖平台 , 并不适合湘悦楼这样的商务型餐馆 。老颜算了一笔账 , 外卖扣点后 , 自己的利润很微薄 , 只能赚个曝光度 , 所以他停了外卖平台 。
堂食停止后 , 湘悦楼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摆 , 卖一些卤菜、熟食、盒饭以及打折的炒菜 。因为顾客没法坐在店里堂食 , 这些炒菜大多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了六七折左右 , 适应外卖场景的定价 。
打折也有对顾客消费能力的考量 。每天来湘悦楼买饭菜的居民 , 会比对不同商家的价格 , 看看哪一家便宜、优惠多 , 差几毛钱也要算一算 。这种情况下 , 性价比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卖点 。
一位店员告诉《豹变》 , 因为在这附近经营十余年 , 老顾客多 , 湘悦楼靠外摆每天能够收入三四千左右 , 相比较正常营业时 , 收入减少了大概八成 。
这些外摆的收入用来给员工发工资 。平摊下来 , 18个员工每天能分到200元钱 。他们每天轮流上岗 , 看守外摆的菜品 , 招呼顾客 , 这些员工工资每月占据餐馆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
裁员是经济下行压力下 , 包括许多互联网大厂的选择 。但老颜说 , 他没有考虑过走这条路 。
经营餐馆10多年 , 老颜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他觉得经营餐馆就像经营一个大家庭 , 家长理应付钱 , 让员工一起吃饭 , 要不然别人都不会来这里 , “这个时候裁员 , 我觉得不公道 , 好的时候人家跟着我 , 不好的时候我把别人开了 , 不符合人性 。而且这时裁了他们 , 他们也没地方去 , 做生意一定要跟自己员工处得好 , 不能违背良心 。”
现实的问题是 , 堂食停止一天 , 餐馆就亏一天 。房租、人工成本、食材费 , 都是压在老颜心头的石头 。
投稿|一家北京餐馆的五月账本
文章图片

餐馆在疫情前2年和今年5月的账本
这家面积400平方米的餐馆 , 每月的成本多少?老颜给《豹变》算了一笔账 , 水电气每个月两万五左右;给员工租房 , 一个月两万;房租和人工成本各占30% , 算下来每个月成本在56万左右 。
老颜餐馆的房东是国企 , 按照相关政策 , 这个月房租是免的 。即使如此 , 一个月下来亏损44万 。按照过去每年100万左右的盈利来算 , 餐馆如果停摆3个月 , 就相当于一年白干了 。
另外 , 疫情下有的成本不但没有减少 , 还会增加 。比如因为物流不畅通 , 市场上货源少 , 湘菜的主要原料小米椒价格一路上涨 , 最便宜也要15元一斤 , 到最贵的时候 , 价格能涨到40元一斤 , 比牛肉还贵 。
为了节约成本 , 他改用桶装的剁椒代替小米椒 。但很多顾客不理解 , 向他抱怨 , “你家菜全是辣椒 , 能不能多放点肉?”
有人继续扛 , 也有餐饮人选择撤退老颜有一个餐饮同行的微信群 , 疫情2年多来 , 群里的同行在慢慢消失 , 有的老板选择歇业 , 在家休息几个月 , 歇着歇着就没了消息 。
老颜估算过 , 因为门店扩张、员工成本高或者本身经营不善 , 这两年身边离开餐饮业的同行大概在20% 。
根据2020年初的数据 , 北京的餐饮企业共有87000多户 , 其中大型餐饮企业有137家 , 中型餐饮企业有2万多家 , 小微餐饮47000多家 。
也就是说 , 这两年多 , 有八万多个老颜、老张、老李……这样的餐馆老板 , 在另一条战线与疫情抗争——拼命好好活着 , 撑到疫情结束 。
确实 , 疫情对于多数上班族来说 , 可能带来生活、出行的不便 , 但对于餐饮业来说 , 每一波疫情 , 都是一次生死煎熬 。
对餐饮这样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 , 各方也在出台政策扶助 。5月8日 ,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与税务、财政等九部门联合发布通告 , 对在北京市参保缴费 , 属于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铁路运输行业的企业 , 阶段性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保费缓缴政策 。
5月27日 , 财政部发布通知提出 , 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支持 , 及时履行代偿义务 , 推动金融机构尽快放贷 , 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 。
老颜的湘悦楼属于国企的房子 , 今年还享受到了疫情防控期间房租减免6个月的优惠政策 , 一个月能省下10万元左右房租 。
但如果疫情反复 , 堂食无法恢复 , 没有“开源” , 这些“节流”的措施无法让餐馆维系下去 。
“一直靠着老本撑着餐馆 , 没想过放弃吗?”
老颜沉思片刻说:“我感觉自己坚持到现在一是对这家餐馆的感情和不舍 , 通过餐馆我在北京结识了很多朋友;二是跟了我多年的员工 , 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扛下去 。”
在餐馆停摆期间 , 老颜也收到了湘悦楼熟客的关心 , 很多人给他发微信 , 表示一旦开放堂食就来店里支持 , 这些很多都是他在北京的湖南老乡 。
在北京这个陌生城市奋斗 , 大家都是为了攒钱和生活 , 有了这帮老乡 , 老颜心里更有底气 , 也更踏实了 。
老颜说 , 他回头看 , 庆幸自己的步子迈得没那么大 , 扩张没那么快 。他其实要求也不高 , 餐馆能有一个外摆的摊子 , 平稳度过危机就好 。有时候 , 他也会安慰自己 , “危机的时候 , 也是充电的最好时候 , 危机有时候就是机会 。”
随着北京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 , 5月31日 , 老颜餐馆所在的朝阳区恢复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营服务 , 由居家办公调整为正常上班 。
【投稿|一家北京餐馆的五月账本】“楼上恢复办公的单位开始在我这订盒饭了 。”老颜说 , 他感觉自己是全北京最关心疫情的人 , 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看疫情通报 , 盼着疫情能早一天控制住 , 堂食能早一点恢复 , 他能把开了10多年的餐馆继续开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