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罗永浩退,俞敏洪进

投稿|罗永浩退,俞敏洪进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壹DU财经
“听说,我只要出现在直播间,在线人数就会涨……”
“右下角,随便买;如果没有喜欢的,不买也行 。”
“昨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我一度有些抗拒,但现在回忆一下,我很感谢这些采访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忙,忙着解决问题、忙着应对情绪,我们很少问自己初心是什么 。我们好像一直在追求、一直在探索,但很少问过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
6月14日上午,董宇辉出现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开始一天的直播 。
投稿|罗永浩退,俞敏洪进
文章图片

如他所言,直播间的同时在线人数迅速升至10万+,而“本场点赞人数”从360W上涨660万,“东方甄选”一直稳居直播带货第1名 。
“打开东方甄选直播间,听了董宇辉十分钟‘鸡汤’,被‘种草’一套孩子看的莎士比亚文集,听到走心处打算下单,就听到助理讲,卖完了,下线了 。”宝妈林女士说到,还没反应过来,董宇辉开始拿起小白板,写起了英语 。
“就怕主播有文化,太上头!”
01、一夜爆红 东方甄选突然火了 。同时火的还有直播间里号称“八年间教过50万学生”的英语老师董宇辉 。
6月10日晚间,董宇辉一条“在直播间上英语课”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 。
“牛排原切怎么说?Original Cutting!”在1分半的视频中,这位后来被称为“中关村周杰伦”的英语老师一面讲解带货的牛排,一面上着“英语课” 。
投稿|罗永浩退,俞敏洪进
文章图片

粉丝纷纷留言:
“来直播间学英语,谢谢俞老师!”
“中毒了,太爱老师你们了 。”
而在四天后,董宇辉的“带货英语课”已经讲到了定语从句中that的用法 。
“我希望大家读各种各样的书,懂一些些道理,然后过好自己的一生 。右下角,有很多书,喜欢哪个拍哪个,理性消费啊 。”
当读者问“能介绍下《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吗”,董宇辉笑着说:“哦,对不起,我忘了自己在带货了 。”
商品卖完了,他说“好,下课了!对不起,我又忘了我在带货,不是在上课!”
这种把直播带货和“英语课”融为一体的创新形式,让不少粉丝大呼“过瘾” 。
“这哪里是带货,简直就是净化心灵,听着听着就不焦虑了 。”
“尤其是董宇辉引经据典大谈人生、谈历史、讲名著、讲自己的故事时,太治愈了,不知不觉想下单 。爱了爱了!”
“董宇辉都不知道自己咋就突然火了,大众的品味在提升,抖音也在提升 。”
当然也有人间清醒:“好多人都是冲着对新东方的怀念下单,品质不好也就是一锤子买卖 。不会有下次 。”
这一爆火事件,也带来了资本效应 。
港股新东方在线股价自6月10日开启上涨行情,股价从4.470元开始攀升,6月13日盘中一度实现100%增长最高达12.5港元/股,新东方在线母公司新东方当日涨幅也达到25% 。截至6月14日收盘,新东方在线股价上涨23.17%达10.740港元/股 。
投稿|罗永浩退,俞敏洪进
文章图片

02、巨轮转型,新东方走出至暗时刻?“新东方市值跌去90%,营业收入减少80%,员工辞退6万人,退学费、员工辞退N+1、教学点退租等现金支出近200亿 。”俞敏洪回忆新东方过去这一年时说道 。
去年夏天,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包括新东方在内的教育企业遭遇重创 。
在此之后,几乎所有的教育企业都在谋求转型 。正如《教育巨头转型记:好未来押注素养、新东方无意“营转非”》 一文中提到的,好未来旗下学而思培优转型益智和素养课,猿辅导转型做服务、想要抓住羽绒服风口,高途关闭全国13个中心、重点业务转向成人教育、数字产品和职业教育 。当时,新东方由命俞敏洪老师带团做MCN,试图赶上知识内容的风口 。
但对所有教培企业而言,无论怎么转,都很困难 。
当时,俞敏洪即透露出做直播为农产品带货的迹象,业内人士更多持观望态度 。一位教育行业的分析师向壹DU财经说道,“砍掉一些投入型业务,然后重新布局新业务,对新东方来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但巨轮转向,太难了 。”
直至2021年11月,俞敏洪开始了自己的首场直播带货 。同年12月28日,东方甄选上线 。
但一开始,东方甄选并没有“上道”,也曾因为产品太贵、而只有极少的销量、而被外界质疑 。
“直播带货的流量更多偏向大主播 。东方甄选在过去半年粉丝和流量并未达到大主播的实力,加上价格并不便宜,起量一直很慢 。”长期关注直播行业的高先生提到 。不过,他也提到,“东方甄选这一波出圈,除了大主播缺位外,更有新东方对主播团队人设和主播风格调整的功劳 。”
“消费者看够了为带货而带货的直播,如果有人上来给你引经据典、谈人生、谈理想,粉丝当然会觉得有趣,加上抖音电商的兴趣电商属性,东方甄选的带货+英语课、音乐课的组合想不火都难 。”高先生补充道 。“别说普通的粉丝,就算是我们长期关注直播行业的人,也会觉得耳目一新 。”
年近60的俞敏洪,再一次站上了潮头 。而这条在“带货中上英语课”的道路,不仅给了那些跨界带货的明星、企业家当头一棒,更让外界意识到,这或许是新东方转型的拐点 。
03、直播带货,为啥被寄予厚望?巨轮转型,不易;
但直播带货,能“真还” 。
上一个通过直播带货打了一场漂亮翻身仗的,是曾经的新东方名师罗永浩 。这个20年前唱着“大学生自习室”的老网红,做过企业,倒闭了,欠下巨债,被限制高消费 。两年前,趁着直播带货的风口,老罗上演了一场“真还传” 。
最开始,老罗靠情怀圈了一波粉,新东方的直播间同样如此 。
老罗说,自己做直播带货只是为了“交个朋友”,而新东方做直播带货,显然是想“做时间的朋友” 。
毕竟前者更像是个人的转型,而新东方,则是一艘巨轮在寻找前进的方向 。
其实在俞敏洪下场做直播之前,投身直播带货的企业家不在少数 。例如疫情后不惜扮演白娘子的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巴九灵创始人吴晓波、格力空调董明珠等等 。但是从结果来看,他们的带货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
比如董明珠 。2020年4月24日的直播带货首秀,就因网络卡顿而“翻车” 。从销售业绩来看,董明珠对于格力品牌宣传的意味更浓,全场即没有折扣优惠,更没有带货氛围 。战绩对于当时的带货新人罗永浩过于惨淡,仅有23.25万元 。
不过,在两年后的今天,董明珠也似乎掌握了直播带货的奥秘,实现了单场带货3.1亿的成绩 。
俞敏洪其实也没闲着 。在近期的媒体访谈中,他还公开表示:新东方组建了“新东方直播间”队伍,专门用来推广新东方教育产品以其他优质教育相关产品,如图书、智能软硬件学习设备、和学习相关的文教用品等 。
那么,新东方转向直播带货,能否承载老俞转型的希望?
我们先来看东方甄选火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树起了直播带货的“新标杆” 。近期以来,随着直播顶流的退潮与消失,市场需要一个新标杆,而在树立行业标杆这件事上,抖音很擅长 。
东方甄选的主播都是谁?是新东方原来那波有真才实学、又擅长讲段子的老师,他们不光会说英语,还会写、会教 。比如顿顿老师,知性又大方,一言不合还给粉丝唱歌 。比如董宇辉,幽默的讲讲哲学、聊人生,讲自己的困惑,陕西农村小伙儿的逆战……任何一项都是吸引粉丝的好内容 。
直播间里的粉丝是谁?这显然和原来“蹲守”在直播间抢优惠券的不是同一群人 。这些粉丝中很多是上过新东方课程的人群,比如在“公主坟优能(新东方线下培优产品)学过英语的”,比如“自己上过新东方考研英语的”,再比如,“孩子在新东方学过语数英的” 。也就是说,除了主播建立起更高的门槛外,粉丝本身也有一定门槛 。
很明显,在直播带货的风格和人设上,东方甄选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并通过这一实力成为破圈的现象级事件 。
那么,未来的持续成长性在哪里?
“火一把就死,还是长久活下去,这是一个问题 。”
“在直播上教英语,会不会被喊停?”
“主播都是单纯教书的,直播带货的水很深,他们能行吗?”
“直播带货,粉丝最终看的还是‘货’,如果产品不行,也没法长久火下去吧?”
在破圈后,不少人这样议论着 。
的确,直播带货火一时可能靠风格,想要做到长期可持续,必须在选品、供应链上下功夫 。
以罗永浩为例 。
两年前,刚开始做直播带货时很火,但两个月后就不火后 。但后来,罗永浩在和苏宁易购这个“超级供应链”合作后,“复火”了 。再后来,通过《吐槽大会》破圈,随后,加大供应链方面投入,并在直播技术方面遥遥领先,从而真正稳住“抖音一哥”的地位 。
所以,东方甄选要想一直火下去,不可能只靠一个英语带货 。未来,更要看新东方在这个直播上的持续运营能力 。
【投稿|罗永浩退,俞敏洪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东方甄选英语带货的火,也让抖音这个被认为是“泛娱乐”“草根”的平台,开始往精英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