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东人为什么这么能生

城市|广东人为什么这么能生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 作者 | 李梦一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前段时间 , 广东有市民发现 , 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办理生育登记时 , 在“生育登记孩次”一栏中最多可选“二十孩” 。
试想 , 坐了半辈子的月子 , 老了还得带400个孙子 , 这是怎样一副场面……
尽管一个选项代表不了真实情况 , 但广东人格外能生 , 却是真的 。
广东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超过1.26亿人 , 比上年末又增加了60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18.31 万人 , 出生率9.35‰ 。
在贡献了全国最多的GDP的同时 , 广东省也贡献了最多的新生人口 。
广东 , 生孩子冠军可能很多人都纳闷过 , 广东人的红包为什么这么小?
【城市|广东人为什么这么能生】毕竟广东发达的经济给人们留下了“广东人都很富”的刻板印象 , 猛然发现塞着五元十元的“利是”多少有点接受不了 。
但或许广东的“小气”也自有其道理:虽然份量小 , 但是数量多啊!
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 , 广东省是全国全年出生人口唯一在百万人以上的地区[1] 。广东人每年过年 , 都要解决2300多万儿童的压岁钱[2] 。
 
广东的人口增长量大 , 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广东人口本来就多 。人口基数大 , 人口增长量自然也就大了 。
广东稳坐第一人口大省的位置 , 人口总数达到了1.26亿[3] 。每11个中国人 , 就有一个是广东人 。
事实上 , 广东也并非最近这些年才显得格外能生 , 而是一直都很能生 , 从未被超越 。自2007年以来 , 广东已连续14年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4] 。甚至从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 , 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就从未下降过 。
在前些年 , 大家还在把广东省的这种“又富又能生”当成一个麻烦来研究 , 想让广东的生育率降一降[5] 。因为那时 , 中国各地还普遍处在人口红利期 。
而当其他地方人口红利渐渐退潮 , 广东省生育率却仍然坚挺 。
根据2021年的人口统计数据 , 全国至少已有 11 个省份自然人口负增长[6] 。人口大省山东也仅仅增长约2000人[7] , 江苏省更是减少了9.3万人[8] 。广东省以 57.2 万的自然人口增量笑傲群雄 。
 
甚至可以说 , 在广东面前其他省份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
将七普数据与六普对比 , 人口增长排在第一位的广东 , 以2170万的增长量把其他省份远远甩在了后面 , 比第二名浙江省的人口增长量多出了一倍有余[3] 。生孩子冠军 , 非广东莫属 。
人口同样很多的四川、山东 , 尽管也是人口增长大省 , 在增长量上却远不及广东 。
在经济前五的大省中 , 则只有广东、河南的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出生率 。其中 , 广东以 9.35 ‰的出生率在经济大省里独领风骚 , 经济地位同样很高的江苏省 , 人口出生率却排在全国末流[9] 。
在人多的省里 , 广东最发达;在发达的省里 , 广东最能生 。广东省就是这么bug一般的存在 。
而这似乎并不符合我们印象中生育率变化的一般规律 。
 
经济发展、家庭收入增加之后 , 养孩子的成本大幅上升、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质量 , 同时会减少父母对孩子的需求 , 从而降低生育率[10] 。
长期来看 , 越有钱的地区 , 越不愿意生孩子 ,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识 。但广东却又富又能生——难道人口规律在广东就失效了吗?
广东太大太复杂广东的人口增长里 , 其实并没有什么违背生育率一般规律的奇迹 。只是广东省太大、太复杂了 , 一部分发达起来了 , 另一部分则还在人口红利期 。
研究显示 , 广东省居民收入和生育率之间的基本关系与绝大部分地方一样 , 整体上收入越高的生育率越低[10] 。但广东不同地区间的总和生育率差距很大 。广东省经济发达的毫无疑问是城市 , 但最能生的则是农村 。
 
广东省经济发达的是珠三角 , 能生的是粤东粤西 。一份涉及736名广东农户的调查显示 , 粤东、粤北和粤西三地区农村家庭生育孩子普遍较多 , 有三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分别达 86.1%、74%和 62.6%[11] 。
某种程度上 , 正是广东省内部巨大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造就了广东全省的生育率 。
但这还不足以解释广东现象——毕竟全国城乡差距大的省份还有很多 , 凭什么广东就这么特殊呢?
因为广东省还有一个其他省份都比不了的独特优势:海量的外来人口 。
在广东全省1.26亿人口中 , 人户分离人口就超过了6000万人 , 占了全省人口的近一半[2] 。广东以发达的产业和两座一线城市的优越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 湖南、广西、四川、湖北、江西等省份的年轻人纷纷来到广东打拼乃至定居 。
广东省0-14岁人口占了人口总数的近两成;而60 岁及以上人口为1556万人 , 占 12.35% 。这样的年龄结构在人口大省中堪称令人艳羡[2] 。
 
而这些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流动人口 。广东省流动人口中近半为育龄妇女 , 其中处在20-34岁生育旺盛期的女性又占了育龄妇女的六成以上[5] 。
作为“打工之都”的东莞 , 就是被这些年轻的外来人口推上了珠三角八城中出生率第一的宝座 。
2021年 , 东莞出生率达到12.03%[12] 。这样的出生率对于一个千万级别的大城市而言 , 实在高得离谱 ,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东莞太“年轻”了 。据七普数据显示 , 东莞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81.41%[13] 。
除了外来人口的助力 , 广东省如此能生也受到了本土生育观念的影响 。
广东潮汕地区的文化特色明显 , 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在这里长期发挥着影响力 。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发布的《潮汕地区人口计生工作专题调研报告》显示 , 潮汕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广东省平均水平的3.3倍[14] 。
 
潮汕地区出生率最高的是汕头[14][15][16] , 2021年出生率高达13.2%[14] 。汕头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 , 也是潮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潮汕人的生育传统 , 加上保存完整的宗族制度令潮汕地区出生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
复杂的地域差异、年轻的外来人口、古老的地区传统……也难怪广东省能够在新生人口数量上脱颖而出 。
广东还能生多久但广东省绝非永远不必操心生育的问题 , 事实上 , 广东省相对高的生育率想要保持下去 , 面临着许多挑战 。
首先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广东本土年轻一代人的生育观念 , 已经从潮汕文化中的追求多生 , 转向了追求优生 。在2019年的调查中 , 在潮汕地区18-30岁的青年中 , 有79.83%的生育意愿都是0-2个[18] 。虽然整体而言 , 潮汕地区生育率仍然较高 , 但想靠一种古老的生育观念一直维系高生育率显然是不现实的 。
 
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 广东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4.15%[2] , 在31省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19][20][21][22] 。且随着粤东、粤西、粤北等地的快速发展 , 这一数字还会继续上升 , 想单凭农村地区人口带动整体生育率 , 也不再可能 。
未来 , 生孩子的“主力”仍然是广东城市里的年轻人 , 尤其是大量的外来人口 。但由于经济因素和婴幼儿照护压力 , 在同样处在育龄的年轻人中 , 流动人口的生育率是低于非流动人口的[23] 。
相比非流动人口 , 流动人口的生活更不稳定 , 生孩子面临的挑战更大、成本也更高——在广东买车买房、安身立命已经不易 , 更何况生育和培养后代呢?提升这一批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人口要继续稳定增长 , 还要保证城市具备有相应的资源配置 。在北上广深四座城市中 , 目前深圳缓解人口压力的紧迫性最强 , 其次便是广州[22] 。深圳市目前在住房、能源、医疗等方面的资源配置 , 均在其庞大的人口规模面前显得较为紧张 。
以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为例 , 深圳市每万人拥有床位仅为35张 , 比北京和上海少了1/3以上[24] 。
从适度人口角度出发 , 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居住满意度前提下 , 为应对未来人口增长 , 广州能源供应量和发电量需达到当前水平的3倍以上;深圳能源供应量、发电量和卫生机构床位数需达到当前水平的3倍以上[24] 。
 
即使面对重重挑战 , 广东省对未来生育率显然还有着自信的资本 。
与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一样 , 广东省也面临着人均寿命延长后老龄化的威胁 。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 , 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占8.58% , 排在全国倒数第三 , 比全国平均水平(13.5%)还低4.92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 , 同为经济强省的江苏和上海65岁以上人口均已超16%[25][26][27] 。
 
年轻化的人口结构永远是广东省生育率最坚强的后盾 。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出 , 到2035年 , 广东的常住人口将达到1.3亿人 。预测到2035年 , 广州市和深圳市的人口规模都会突破2千万[24] 。
这也意味着 , 如果能顺利克服挑战 , 在今后十余年里 , 广东全省至少还要再增300多万人 。按照这一增长趋势 , 广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仍然会是中国最能生的省份 。
参考资料:
  • [1]新京报.出生人口超百万 , 广东何以成第一生育大省. 
  • [2]广东省统计局.2021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3]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 [4]杨新洪.(2021).近十年广东人口结构的变化、成因与思考(上)——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岭南学刊(05),95-107. 
  • [5]周江涛 & 汤文建.(2008).广东省生育水平偏高问题研究. 人口与经济(02),19-22+33.
  • [6]李金磊.去年中国人口数据:至少11省份人口自然负增长.中国新闻网.
  • [7]山东省统计局.202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8]江苏省人民政府.2021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9]澎湃新闻.中国人口十年图谱.
  • [10]宋金芳.(2016).广东省人口生育率与收入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技术与市场(07),313-314+316.
  • [11]廖泽芳.(2010).中国农村家庭生育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农户的实证. 兰州学刊(06),109-114.
  • [12]东莞市人民政府.2021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13]东莞市统计局.东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东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 [14]蔡嘉婷,张菊珍,关颖诗 & 郑健仪.(2019).潮汕文化对生育观念的影响.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5),48-54+95.
  • [15]潮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潮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16]揭阳市人民政府.统计公报.
  • [17]汕头市统计局.统计公报.2021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18]蔡嘉婷,张菊珍,关颖诗 & 郑健仪.(2019).潮汕文化对生育观念的影响.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5),48-54+95.
  • [19]北京市统计局.统计公报.
  • [20]上海市统计局.本市要闻.
  • [21]天津市统计局.统计公报.
  • [22]邢灿.中国城市报.31省份城镇化率:8省份超70% 湖北提升明显.
  • [23]徐嘉棋,吴淑贤,余林林,凌莉 & 陈雯.(2021).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广东省流动妇女二孩生育意愿研究. 华南预防医学(04),436-439+444.
  • [24]王勇,解延京,刘荣 & 张昊.(2021).北上广深城市人口预测及其资源配置. 地理学报(02),352-366.
  • [25]新京报.出生人口超百万 , 广东何以成第一生育大省.
  • [26]江苏省统计局.统计公报.
  • [27]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