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 , 作者 | 张楠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你用过Soul吗?
这款上线于2016年的APP , 与市面上多数在目的上略显“直白”的社交产品不同 , 是一款号称主打“灵魂”的陌生人社交产品 , 宣称“并非基于颜值 , 一切以兴趣为主且去中心化” 。
凭借独特的产品理念和越来越多的玩法 , Soul几年间就圈定了自己的基本盘 , 去年5月11日 , Soul向SEC提交了IPO申请 , 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 不过蹊跷的是 , 在去年6月23日原定登陆资本市场的前一天 , Soul发布公告称暂停IPO流程 。
现在看来不管什么原因导致上市暂缓 , 这一决定还算得当 , 不然以Soul社交软件的性质 , 很有可能坠入滴滴的处境(滴滴赴美上市日期是去年6月30日) 。
如今一年时间过去 , Soul转战港股 , 选择美银证券 , 中金公司为保荐人 。招股书依旧很“互联网” , 用户规模、营收高速增长 , 亏损金额也不断扩大 , 数度提及的“规模经济”是Soul认为在未来盈利的基础 。本次上市募资 , Soul目的有四点 , 翻译一下 , 大致就是开发基于元宇宙概念的产品、做广告、强化运营变现和补充流动资金 。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1、 募资预期将用于改善及升级专有技术、改善数据分析能力 , 并开发社交元宇宙;
2、将用于进一步扩大用户群 , 并强化品牌以推动可持续优质的用户增长;
3、预期将用于开发创新产品及功能以吸引用户及增强变现潜力;
4、预期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文章图片

25亿烧出年轻人的“树洞”围绕“灵魂社交” , Soul有三个特点:虚拟身份、星球系统、游戏化运作 。
首先是虚拟身份 , 注册后有且只有一次选择性别的机会(这一点也不LGBT) , 然后就是捏脸 , 用户可以制作并上传个性化的道具并获取收益 , 维度还是比较丰富的 , 但实话说在理念上与搭配一个QQ秀也没多大差别 。
比较有特点的 , 是基于“麦尔斯—布瑞格斯人格类型”编写的一系列“灵魂测试”题 , 每名Souler会按照测试类型被分配至不同的“星球” , 如“务实家”“思想家”“艺术家”等 , 每个星球代表一个Souler小组 , 还可以选择进一步进行详细测试 , 被分配到25个界定更清晰的星球 。招股书认为 , 星球系统为Soul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根据艾瑞咨询 , Soul是中国首个所有用户均通过虚拟身份 , 以avatars(阿凡达)方式互动的社交网络平台 。一位Soul龄4年多的用户告诉我 , Soul她来说就相当于一个“树洞” 。“树洞”来源于一个童话 , 意思是可以任意倾诉而不担心泄露的地方 。
游戏化运作 , 也是为了打造“沉浸感” 。
你可以把Soul看做一个基于陌生人社交的小游戏大杂烩 , 比如既有基于灵魂的匹配;也有广场玩法 , 派对房间类似clubhouse;还有狼人杀等休闲游戏;也有类似类似朋友圈的广场;可以制作音乐合唱、混音等原创内容;虚拟宠物等 , 一位Souler简单评价为“好玩儿” 。
成立6年 , 截至2021年底Soul月活跃用户达到了3160万 , 日活用户930万人 , 分别按年增长51.6%及55.8% , 其中总月活跃用户中 , 有74.9%为Z世代(2000年后出生) , 月均三个月用户留存率为79.1% 。 , 每名日活用户日均花费时长约为45. 3分钟 , 87%的越活用户与其他Souler互动 。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文章图片

请输入图说
由此你可以看到一个基于年轻用户的 , 多种所谓沉浸式玩法的社交平台 , 其实具有非常不错的变现潜力 。
拿同样年轻用户占比非常高的B站来说 , 日均使用时长高达80多分钟 , 是除微信外数一数二的“杀时间”应用 , 但ARPU值从60元不断下滑 , 不过这是在2020年破圈之后 , 用户数量的激增带来的 , 从用户付费率来看已经达到了10% , 坐拥4亿用户 , 不以商业化见长的B站目前是百亿美金公司 。
Soul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破圈的基础 , 不过在即使处在商业化早期阶段 , 也确实释放了一些潜力 。招股书显示 , 于2019年、2020 年及2021年 , 平均月付费用户数目分别为26.89万、92.93万及170万名 , 而平均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分别为21. 9元、43. 5元及60. 5元 , 社区规模和商业化两条腿走路 , 除了付费用户比例较低以外 , 目前看还算平衡 。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文章图片

目前Soul的商业化主要由增值服务和广告业务组成 , 其中增值服务是大头 , 包括会员、虚拟物品售卖等 , 2021年增值服务收入12.02亿元 , 广告费服务0.78亿元 。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文章图片

不过 , 经营小社区与大平台显然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 Soul目前日活930万 , 已不算是小社区 , 但在商业化上还是显得太零碎了 , 就如同陌陌此前是全国最大的移动陌生社交平台 , 也是有了直播后才证明其商业化能力 , 虽然目前略显式微 , 但直播一直占陌陌营收的50%以上 。
另外 , Soul的“规模经济”其实是要打个问号的 , 就像此前我参与过的不少互联网平台一样 , 用户体验很大程度上与社区规模、商业化程度成反比 , 而且我认为人的孤独感并不会因为社区规模的扩大而减弱 , 相反会因为社区中越来越多样化的人格以及趋同的集体意志而受挫 。
基于“规模经济”能否有效减亏直至盈利也是个问题 , 自成立以来 , Soul总计亏损约25亿元 , 2019、2020、2021年经调后分别亏损2.92、4.66、9.89亿元 , 招股书中解释了未来的盈利路径:1、持续扩大用户群、提高用户参与度;2、提升变现能力;3、提升经营效率 。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文章图片

经营效率是个玄学 , 最直接的方法大家就是各大厂都在做的事儿——裁员 。变现能力前面说了 , 目前Soul的商业化路径还是太细碎 , 缺乏直播至于陌陌这类简单直接、变现路径短又高效的产品 , 而基于“兴趣”“灵魂”不看脸的陌生人社交 , 又很难通过运营产生直播工会这类推动变现的工具 , 所以Soul的大规模商业化潜力不小 , 但难度很大 。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文章图片

2021年Soul广告支出14.56亿元 , 相比2021年新增1060万名月活用户、340万名日活用户 , 如果做一个粗略的统计 , 相当于每个月活、日活用户获客成本分别为137元、428元 , 成本比2020年高了一倍以上 , 比2021年B站也高了50%多 , 又不像B站有大量UGC内容和自来水推荐 , 可以想见如果Soul要持续大规模获客达到“规模经济” , 这钱势必越烧越多 , 越烧越贵 。
非元宇宙不可吗?招股书中用大篇幅介绍了Soul的“社交元宇宙”愿景 , Soul认为 , 元宇宙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社交领域的虚拟镜像、海量密集的互动场景、基于存在的沉浸式体验、共创生态系统及持久空间 。
如果与目前目前的功能一一对应 , Soul目前大约实现了前两部分:虚拟身份、小游戏集合与派对大厅 , 后面三部分还有赖技术的进步 , Soul在招股书中披露了相对明确的规划 , 重点有三:
一是将不断改进专有的Nawa引擎 , 以支持更沉浸的用户互动体验 。例如 , Soul打算推出采用3D建模技术的定制全身avatars , 探索及投资延展现实(XR)技术的集成应用 , 还将继续研究及推广元宇宙内容创建工具 , 以增加内容制作 。
我在《一条2700亿的赛道 , 顶级基金却只敢投“卖水的”》一文中 , 已经详细介绍了目前包括建模、渲染、动作捕捉等中、上游“卖水”的初创企业 , 早已是科技流风投追捧的对象 , 而且不少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并投入应用 。
二是Soul计划通过奖励日常用户活动 , 以探索及构建一个边体验边赚钱(E2E)的生态系统 , 包括内容创建、交流、活动组织以及用虚拟物品及其他数字资产奖励用户 , Soul认为 , E2E生态系统将补足商业模式及Soul经济系统 , 释放增长潜力 。
三是进一步扩展虚拟经济 , 计划通过制作、扩展及商业化Soul元宇宙虚拟资产 , 孵化新增长催化剂 , 并考虑通过与优质IP合作 , 并创造创新的变现方法以升级品牌 。
除了此前朱啸虎买鞋那篇文章中介绍的StepN , 还让我联想到最近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消息:奈雪的茶退出上市一周年活动 , 每消费1元可得1个奈雪币 , 可用来买入虚拟股票成为虚拟股东 , 也可以在奈雪商城中兑换礼品、代金券等 , 虚拟股票涨跌与奈雪港股股票绑定 , 还可以加杠杆 。这类基于Web3的探索现在不少 , 只不过拥有虚拟资产和创建是两回事儿 , 合规始终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
去年Soul赴美上市时 , 正好赶上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 , 就有声音说Soul将是“社交元宇宙第一股” , 今年的招股书更是强化了这个概念 , 愿景是“致力与用户共同建立一个以灵魂为链接的社交元宇宙 , 使用户获得真正的快乐及归属感 。”
如果咬文嚼字一些 , 我并不认为作为人的快乐和归属感 , 与元宇宙这一概念有任何必然联系 , 而且去年在写《现在 , 满大街的BP名字都拿元宇宙当定语了》时 , 我也认为在技术条件远未成熟之时 , 滥用概念是对大众热情的过度消耗 , 于行业无益 。
现在观点依然没变 , Soul虚拟身份、灵魂社交、多种“沉浸式”玩法需要包裹一个大的概念 , 但非元宇宙不可吗?一个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概念 , 以这种从起点眺望终局的态度 , 再加上那一套烧钱换流量的移动互联网玩法 , 会否引起资本市场的反感也是未知 , 尤其是目前资本市场对元宇宙 , 已经从疯狂炒作变得更加务实 , 不信就看看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股价走势 。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文章图片

来源:雪球
投中网拾日谈中 , 宓群曾表达这样的观点 , “如果一件事很有趣 , 晚一点知道也没关系” , 这是一种成熟地对待未来的观感 , 就比如我挺欣赏腾讯对元宇宙那种“不妄下定义”的态度 , 除了近日在自己内部成立XR部门进行低调研发 , 投资也是其感受元宇宙的触角 。
腾讯全资控股的“意象架构”持有Soul上市前达49.9%的股份 , 如此高比例的持股却一直放任Soul独立发展 , 显然不太正常 , 因此可以将Soul看做腾讯“全真互联网”的一次开放性实验 。
社交媒体|装满2300多万00后青春的“树洞”,要上市了
文章图片

此外 , 腾讯的“小冤家”米哈游也是Soul股东 , 元宇宙概念最火的时候 , 我就认为米哈游是最贴近这一概念的公司 , 只是直到今年2月 , 米哈游才推出了基于元宇宙的前瞻性品牌“HoYoverse” , 看来不用取悦资本市场的公司天然地了解“慢就是快” 。
所以Soul会受益于元宇宙概念吗?坦白讲我不知道 , 就像数位Souler给我的答案那样 , 留在Soul只为那一两个可以随意聊天吹水侃大山的朋友 , 而不是“太多花里胡哨的功能” , Soul的未来取决于能否稳定的经营Souler之间的关系 , 而这与拼凑什么概念无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