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炼心

——《春夏秋冬又一春》观影心得之二



红尘炼心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中佛像出现的次数极多,各有不同的含义,笔者挑选了感触最深的几个来说一说:

第一次憨态可掬的幼年小和尚晨起第一件事,是在佛像前行礼,模样甚是可爱。也许佛像在小孩子心中不是那么高大的,更像是家族中一位威严的长者。他晨起的行礼貌似请安。
第二次小和尚上山采药,偶遇毒蛇,他一把抓起它,顺手就扔了出去,然后继续采药。休息时,他站在一尊大佛的左肩上,回望居住的小庙,这时候他的身高只到佛像耳朵的位置,但却无惧毒蛇,这就是赤子之心。他回望的那座群山环抱的湖心小庙,也许那是他现阶段能理解的“世界”,在这与世隔绝的空间里,一切那么详和、安全,所以他无畏。
第三次少年小和尚出山门去迎接生病的少女和她妈妈,他爬上了佛像右肩,这时候他的身高已经基本与佛像的脑袋一样高,登高是为了望远,发育良好的体内具有充沛的能量,按捺不住探索世界的渴望。
第四次 小和尚离寺还俗的时,带走的唯一行囊是佛像,这时候,他可能希望带走的一种信仰和眷念,就像海个游子离走之前带的那一包家乡的土,那是一种味道,那是一缕连结,那也是一股不断的情缘……
第五次当他回寺时,除了把佛像完璧归赵外,还带回一把血迹斑驳的匕首和一身戾气,着实让人嘘吁不已。
第六次一位头蒙紫色纱巾的妇女,抱着襁褓之儿造访小庙。趁着妇女睡着时,修行已成的“小和尚”想去揭开紫色纱巾,妇女伸出手来握住,这时候屏幕出现一条蜷成一团的蛇一动不动的(蛇在影片中出现多次,也有值得玩味的地方,各位聪明的看官,自行体悟),暗示了“小和尚”已经过了情欲关。
深夜,妇女放下幼儿,小跑离寺,不慎掉入冰窟中。第二天,捞起尸体,打开紫色纱巾,却发现包裹其中的居然是佛像,一下子宗教意味和神秘色彩浓厚了许多。不过,想来也不神秘,说明小和尚已经顺利通过“系统”的考试。
第七次小和尚,不,此时应该叫大师,他从画着佛像的墙壁中拿出一位黑色的佛像,注意哦,不是每天跪拜,摆在明处的那尊哦,把佛像摆在附近的最高峰上,阳光普照下熠熠生辉,回望的方向,仍是那座湖心小庙。
比较浅层次容易理解的是“吾性自足”这一层,憨态可掬的幼年小和尚与历劫成师的老和尚在心理能量是相同的,同样是赤子之心,一样详和、淡定、慈悲、无畏……
但深层次看,虽然心理能量类型是相同的,但心理能量的等级是不同的,小和尚是真空状态,出了那些“山”,在花花世界里一样迷失自己,只有历经磨难,才能真成上神。
也许一切的苦难都是化了装的祝福。
向内看是自省,是修“心”;向外看是阅历,是修“为”;只有站在系统之外回望,才能真正脱离“苦海”,是修行。
【红尘炼心】明天将讲讲受影片中启发对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思考,敬请期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