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货郎

初夏的一日,远方传来“布谷布谷”四声杜鹃悦耳的叫声,引起了我无限的遐思。
我的记忆里,大约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故乡有一位货郎先生。他肩挑货担走街串巷,摇着拨浪鼓叫卖。货担挂装满锅碗瓢盆、针线等小物件,更有使我们小孩子兴奋的各种五光十色的稀奇小玩意儿。什么摇头金钱龟、什么小布娃娃、小风车拨浪鼓等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每当货郎先生摇着“出动,出动,出出动”的拨浪鼓鼓声叫卖时,我们小孩都会百般央求父母给我们买哪怕其中任何一个小什物。货郎先生,拨浪鼓摇的越响越急,我们小孩思之也就越切,就越拉着家长撒娇着买玩具。即使那时乡村家庭普遍人口众多、贫穷,但是家长也往往禁不住我们的软磨硬泡,最终也只能给我们买一个。
不管我们孩子在外面玩的多野,只要听到“出动,出动,处处动”的声音,就知道货郎先生进村了,便不约而同的撒腿跑到货郎先生的担子前,围着担子好奇地看着其中各色物品,便由衷露出欣喜的面容。
记得一次,货郎先生再次进村卖货时。他的担子里增添了一个金闪闪的小虎挂饰,那小虎挂饰在我们小孩的眼中是那样的富有魅力。小伙伴们纷纷急着跑回家向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要钱购买小虎挂饰。他们拿到小虎挂饰时,脸上是那么得意富有精神,反反复复把玩手中。小兄弟二娃手上拿着小虎挂饰摇摇摆摆,不断劝说我“小力,你也买一个呗。我们可是都买了,就你不买”我心里也是那么想要那个小虎挂饰,但我的理智告诉我,不能给家里增添一丝负担。家里正处于经济困难时刻,不应该花费一切不是必须花的钱。可是看到小伙伴们一个个得意的样子,我不知怎的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货郎先生见我哭的那么伤心,又看了看担子。突然他从担中拿出一个小虎挂饰,塞到我手中。并且温和的摸摸我的头说“看,小兄弟。这是我送给你的”接着他又高兴地摇着“嘿得隆咚!嘿得隆咚!”的鼓声,卖力地挑起担子走开了。我手里拽着小虎配饰,看着货郎先生佝偻着,在夕阳下蹒跚的倒影慢悠悠的走开了,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此后,便再也没有听到“出动,出动,出出动”地鼓声进村了。我也不知从哪里隐约听到那货郎先生,得了重病早已去世了。
【最后的货郎】货郎行当是那个年代,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产物。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九十年代的中后期,交通逐渐便利,商品流通速度增快,货郎行当早已消失。故乡的那位货郎先生,也许是最后一位了吧。
最后的货郎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