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智能汽车的另一个模板?我们找从业者们聊了聊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智能汽车的另一个模板?我们找从业者们聊了聊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品驾(ID:Ping-Drive),作者|董楠,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选择在深圳做充电桩创业的Eve说,深圳的电子生产企业几乎能实现所有产品的快速落地,“从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上,这里无可比拟 。”
做系统架构出身的Jason在最近几年辗转于各个领域,其中不乏研究院、宝能汽车,最终落脚位于惠州的德赛西威 。
“深圳的产业热情虽然浓厚,但是研究的氛围却并不浓 。”最终,做车载部件起家,如今在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技术发力的广东本土的Tier1企业,成为了Jason的落脚点 。
随着诸如深圳、广州等创新城市的定位,加上整个广东固有的电子产业生产制造优势,遍布的整车生产企业、供应链企业,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成为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土壤,也让身处粤港澳的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 。
7月6日,深圳人大网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并将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将是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在立法和管理层面,为智能汽车产业创造更积极的发展环境 。
同时,深圳在立法层面的先行,不仅是推动L3级自动驾驶合法上路和商业化的一次积极尝试,也填补了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法律的空白,并且还有望为其他城市推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
智能汽车产业本土朋友圈渐起Jason所在的德赛西威,在汽车电子领域拥有庞大的整车企业客户群,这两年正在向自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技术转型 。依靠域控制器的核心生产能力,也让德赛西威在软硬件能力上逐步向“全栈自研”靠拢 。
德赛西威向智能汽车产业核心能力的业务转型,成为大湾区本土整车企业智能汽车技术能力升级的一部分,“小鹏P7的域控制器,丰田的车机都来自我们 。”在Jason看来,德赛西威在转型过程中与本土整车企业的能力协同是分不开的 。
2017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硅谷考察了无人驾驶技术好公司AutoX,这次交流,让这家在硅谷刚刚创业一年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选择进入国内市场并落地深圳 。
吸引AutoX回国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机会,还有政府的支持 。在政府创造的便利合作环境下,AutoX在落地深圳后,很快就与比亚迪合作推出比亚迪秦Pro开发者版自动驾驶车型 。
虽然这是借助比亚迪开放硬件平台,由AutoX进行软件接入和感知硬件升级的一次无人驾驶能力展示 。不过借助深圳本土整车企业的影响力,回国后的AutoX看到了无人驾驶在国内发展的广阔空间 。
2021年,广东省汽车产量以338.46万辆位列全国第一,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也带动了一大批本土汽车供应链企业的崛起 。而随着整个广东省将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纳入发展规划体系,从整车制造能力升级,产业链自主可控,到推动自动驾驶核心能力落地,近两年,这里开启了一系列汽车产业创新行动 。
在开放之城深圳,众多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在此落地 。2016年开始,一批具有技术背景的华人开始在硅谷成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并且很快,他们都开启中美布局,并选择在广州、深圳落地总部或研发中心,小马智行、文远知行、AutoX几乎都是这一思路 。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智能汽车的另一个模板?我们找从业者们聊了聊
文章图片

2021年11月,小马智行深圳研发中心落地
图源:小马智行公众号
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有1140多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占全国22% 。其中,68%的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以内 。
珠三角发达的硬件生产制造能力,也是创业肥沃的土壤 。
在这里无论从事硬件还是软件等智能汽车产业链相关领域,都会获得比其他地方更多的资源,这样无形中促进了产业链的高度捆绑 。
今年2月,刚刚获得24亿元融资的位于深圳的激光雷达智能系统科技企业速腾聚创,投资方中不乏比亚迪、香港立讯、德赛西威等大湾区本土企业 。
当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核心能力掀起的新一轮供应链内卷席卷智能汽车产业,本土企业在资本层面的绑定,也为保证供应和软硬件合力,共同打造围绕智能汽车产业的核心自研能力奠定了基础 。
深圳这座“自动驾驶之城”6月初,深圳宣布率先推动L3立法,引发行业内一片欢呼 。
这意味着很快在深圳L3自动驾驶不但可以合法上路,对于自动驾驶权责、定义等议题也更加明确 。深圳并不是我国较早布局智能汽车产业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都先行于深圳 。那么自动驾驶L3立法为何首先落地深圳,而不是北京、上海,或者广州?
元戎启行负责人说,深圳是经济特区,有立法的优势 。
同时,整个产业发展环境也在推进深圳的自动驾驶产业发展速度 。
目前,深圳已经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达到145公里,累计发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493张,全球首个5G+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港口也在深圳落地 。
在管理条例中测试道路一条,包括了高速、城市快速路、开放道路以及其他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道路 。这个定义域,比已经开放自动驾驶L3上路的德国更加宽泛,目前德国也只开放了高速和交通密度高拥堵路段,并且最高时速限制为60公里/小时 。在自动驾驶L3法律法规正式到来之前,自动驾驶企业在大湾区的运营和测试每天都在进行 。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创业公司来说,在这里他们找到了提前商业化的机会 。
速腾聚创相关人士告诉品驾,这意味着发展方向和细节更加明确了 。在深圳落地的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元戎启行、AutoX都是速腾聚创的客户 。在目前激光雷达被大多数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视为必要的感知硬件时,借助自动驾驶L3法律法规的落地,自动驾驶相关软硬件企业都有了先行发展的机会 。
落地深圳后的自动驾驶公司AutoX在今年2月宣布,其RoboTaxi车队已超1000台,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全无人驾驶RoboTaxi车队 。而在此之前,全球最大的RoboTaxi车队来自Waymo,车队规模约800台 。
AutoX的1000台RoboTaxi车队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在深圳、广州AutoX都获得了多种复杂测试环境,如果当初选择在主要精力放在硅谷,AutoX可能无法很快取得这样的成绩 。
而在同样如火如荼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广州,这里被认为是目前全国封闭测试成本最低的城市,也是国内推进远程驾驶测试进度最快的城市 。广州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并不是最长的,但是众多自动驾驶测试企业在这里刷新了最长里程测试,测试效率远高于北京、上海,诸如本土企业小鹏城市NGP也在这里开展了多轮测试 。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智能汽车的另一个模板?我们找从业者们聊了聊
文章图片

小鹏NGP广州城市道路测试
图源:何小鹏微博视频号截图
去年小鹏汽车还称,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广州落地Robotaxi,如果推进顺利,广州或许会成为第一个由整车企业主导的Robotaxi落地的城市 。
大湾区,能不能对标硅谷?一直以来,自动驾驶技术的风向标在硅谷 。这里汇集了全球60多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很多年以来,硅谷集科技、创业等全球玩家汇集的圣地,对新技术的包容,加上最早诞生在这里的谷歌无人驾驶项目,推动了自动驾驶在硅谷的爆发,2014年加州开始允许无人驾驶车辆上路测试,更激发了一批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扎根在这里 。
更重要的是,这里吸引了资本的热情,想要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传统车企们也将目光投向这里,其中不乏福特、大众收购Argo.ai,通用收购Cruise automation这种数亿美元的收购案 。
政策、人才、资本,是吸引新技术创业绕不开的环境 。
而这些,粤港澳大湾区也同样具备 。
政策环境、人才无疑是吸引他们落地广深的重要原因 。威尔森资深市场分析师张一夫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香港清新空气蓝图2035》等政策规划,都曾明确提出对智能汽车产业相关企业的大力扶持 。另一方面,大湾区智能汽车各产业相关的关键性技术研发、智能汽车相关的标准法规制定、智能汽车专业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大湾区各地间的交通配套环境以及大湾区内市场良好的接受环境,都是吸引这些初创公司立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优势 。
2016年成立于硅谷的小马智行,2017年开始北京、广州布局研发中心,并于去年在深圳成立研发中心 。对比中美的产业和技术环境,小马智行副总裁、大湾区研发中心负责人莫璐怡认为,美国比中国拥有至少十年的先发优势,但是中国的追赶速度很快 。元戎启行相关人士告诉品驾,两者有着相似的区域属性,大湾区不仅有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也聚集了中国的主力自动驾驶技术企业,这里吸引了无数具有创新和拼搏精神的年轻人,在人工智能、传感、车辆工程、机械设计等领域都拥有大量的优秀研发人才 。
提到深圳,还不得不提到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这些扎根在深、影响力巨大的本土企业 。在张一夫看来,这些企业进入智能汽车领域,不仅带动了一批智能汽车生态圈的形成,加上这些之前他们在消费电子、汽车后市场智能硬件等领域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例如智能行车记录仪,语音软件等 。而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加快,汽车作为最大的移动智能硬件以及智能生活空间,也为这些企业打开了新的发展方向 。
同时,降低政策门槛,加速粤港澳人才流动,也推动了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聚集在这里 。
一清创新创始人兼董事长、香港科技大学智能驾驶中心主任刘明说,他所在的香港科技大学自动驾驶中心每年大概有60多篇将近70篇顶会论文的发表,去年相当于伯克利和斯坦福两个学校自动驾驶研究室的论文之和 。
在刘明看来,整个大湾区在基础研究方面和学术领域的成就是领先的,这些最终会落实到全产业链的调整和发展上 。
未来,粤港澳高校的助力,是否会像斯坦福之于硅谷一样,共同构建出独特的技术影响力?
不过现阶段来看,对于智能驾驶相关产业链初创企业来说,在粤港澳的空间和优势,已经远远胜过硅谷 。
智能汽车的节点广州、深圳在智能汽车产业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上,其实都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智慧城市集群的一个缩影 。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告诉品驾,智慧城市不谈智能汽车是不靠谱的,汽车是一个城市万物互联后,打通各个节点的唯一的移动节点,是改变城市效率的关键 。
赵福全认为,大湾区具有ICT产业发展优势,拥有相比于其他城市集群更强的技术基础,能更好地推动大湾区从智能汽车到智慧城市的发展 。粤
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这里天然的区位优势,让这里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就一直处于高活跃度 。
搜索新闻会发现,智能汽车产业链的相关合作,在这里隔几天就会有新消息 。
从各个区位来看,广州是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广东省汽车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广东省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接近500家 。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智能汽车的另一个模板?我们找从业者们聊了聊
文章图片

广州智能汽车产业地图
沿着最繁忙的广深高速,途经东莞,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形成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早在2017年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把广深科技走廊打造成中国硅谷 。
深圳拥有首屈一指的硬件制造能力,这一点从全球范围来看也不可小觑 。“深圳是硬件的首都,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所有的供应商,对接制造商和工程技术人员 。”硅谷著名的孵化器HAX自2012年进入中国以来,已经在深圳孵化了一大批成功的硬件初创公司 。
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曾表示,宝马、奔驰、特斯拉,每辆车都有两三个关键高技术含量的电子器件从福田保税区发出,少一个都没法上市 。
元戊启行相关人士告诉品驾,从企业的角度看来,我们所需要的许多零部件都可以在大湾区找到相应的供应商,并且可以很快到货 。公司一些自研的产品也可以通过代工厂实现快速生产,保障了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效率 。
无论是成熟的硬件供应链,还是多种模式的合作生产,在深圳都会给你提供一个成熟的生产制造方案 。
一个新模版?除了产业环境,在粤港澳大湾区,资本的活跃度也在蠢蠢欲动的盯着智能汽车产业 。
我曾问了一位在深圳创业的人一个问题,“你觉得在这里融资更容易吗?”他回答,我觉得这里的人很接地气 。就在6月举行的粤港澳车展的行业论坛上,台下一位观察员问坐在台上的来自自动驾驶相关领域的创业人士:
“大家体面的坐在台上,融了投资人的钱,台上这么多大佬,到底谁是真正想把L3自动驾驶做出来落到产品上呢?特斯拉、华为都把他们的高阶辅助驾驶上车了,自动驾驶这两年我们也拿了这么多投融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量产?”
很接地气的另一层意思是,这里的投资人很实际 。
汇集在大湾区的智能汽车产业创业人士有一个共同的感慨:这里太卷了 。
虽然他们在这里获得了很好的政策、人才环境,并且能够得到投资者支持,但是为了将技术商业化落地,以及应对新冠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不确定性,几乎是在全速前进 。
政策角度明确希望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个车联网、智能汽车领域的世界模板 。张一夫说,从现阶段来看,大湾区对于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大湾区内的整个汽车产业上下游基础雄厚,整体经济体量及消费市场购买力保持充裕,同时大湾区内汽车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度上也远超国内其他区域 。
“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 。”
张一夫认为,大湾区各地在产业融合、政策导向及扶持力度上,仍存在着一段不可避免的磨合期,各地各产业间仍需加强协同分工、协作共赢 。
在Jason看来,很多同行更青睐于北京、上海的研发环境,那里的人才环境仍然比大湾区拥有优势 。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智能汽车的另一个模板?我们找从业者们聊了聊】Eve却决定在深圳开拓自己的充电桩业务跨国市场,“无论是物流还是生产,以及寻找合作伙伴,甚至在目前疫情阶段需要时不时往返欧洲,把总部设在深圳,都是最佳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