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8

人生没有来世,活着就此这一遭


关乎来世,那是人们对现世生活苦难而希望来世美好的精神向往。抛开信仰宗教不谈,活着,就只有这一遭。

图片发自App


生活苦难,悲剧且沉重,有岔路有迷茫有坎坷,步入成年人的社会里,每个人所担负的生活都不容易,最有趣莫过于一路上可以遇见很多人,有些人仅仅是为了活着就花光了所有的力气,避重就轻,选择安逸;有些人知道命运不济,拼了命的挣脱枷锁,活出了精气神;有些人已经活得不错,但是愿跳出舒适圈,探索更高的层次追求。类似种种,都是出于对自身与时间的估值,思维方式的不同,选择的方向不同罢了。一部分源于对命运的被动接受,一部分源于对生活本能的热爱,主动选择生活;而另一部分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探究。纵观历史,谁说这里又有多少对与错,只是岁月无情如浪淘沙,为难的总是被动接受命运的精神底层阶级,在苦难表层就被遗弃的人流。


2017-11-18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的一个同事A女,一个漂亮有野心的90后女孩,记忆最深的是,去年的一天,她请我去她家玩,她倒弄着一件件衣服问我说哪件好看,说是要去见异地前男友。她告诉我说:她要带上这块证明她现在身份的手表让曾经那个不当她一回事的前男友看看她的蜕变。那一刻,看着闪光的她,已完全不是多年前的那个粗糙爱哭的小女生了。那晚她第一次聊了很多关于她的事情,每天凌晨三四点前都在伏案看专业书籍,做二手转接的设计稿,白天出去跑新业务,找老师争取设计机会。她带我去看她回家要经过的楼梯,每一个踏步上都贴着我要买路虎的大大标语。厨房的墙上是激励自己的标语,书桌墙上是,床头是,到处都是。她说每到累得不行,她就这样一步步踩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到家。所有描述云淡风轻,看着她现在苗条漂亮的身线,闪着光芒的脸,我知道她都做到了。她说,我不是运气好,就是因为太普通,命运眷顾我的不多,因为只能活一次,我想活得好,让家人活得好,我想出人头地,所以我只有够拼,对自己一次次下狠心。好多个夜晚,喝到一半的牛奶会跟着我一起躺在床上睡去了。失眠引起的神经衰弱,焦虑带来的肥胖一样不少。零零碎碎的简单叙述,听到的是她几年下来背后藏起的多少坚韧的意志,努力奋斗就更不用说。26岁,她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跳脱固有的低层圈,主动为往后的生活铺开了方向,她不曾亏欠时间,生活回馈给她的不仅仅是财富,更多的是战胜自己的强大力量。
城市里多年打拼的B男,偌大的城市闯荡了多年,仍然没有一袭立足之地;若多的高楼隔窗,没有一盏为他亮着的灯。我问他,这么多年了,累吗?你还坚持吗?他笑笑说“干嘛不坚持,有理想当然要追了,想要实现的梦很大,累不是应该的吗?一切该来的苦痛与折磨不都是与想要的东西成正比的吗?到来只是早晚而已”。听完,内心已经点了一百个赞!内心笃定,眼里有光的人何不让人肃然起敬,这得需要多强大的内心才能无所畏惧啊。
静观生活的琐碎,更多的真实写照是加不完的班,干不完的活,周遭是放眼望不到光亮的黑暗。我曾经质疑过人性的残酷,抱怨过所遭遇的不顺,却发现这质疑是如此无礼,抱怨亦是如此无用。有多少人夜里悄悄的哭过,迷茫过,想过就此放弃吧,但是第二天醒来,还得热敷哭肿的眼睛,强忍着继续面对,解决,再面对。生活一边打脸,一边用最残酷也是最真实的现象告诉我,努力才是唯一的解脱方式。想要活得更好,活得自由,就必须承受外界更多的压力。柔弱自怜只会放大焦虑和苦痛,掩盖人性所有的闪光点。
诚然,生活是苦难,然而生命又如繁花,总会盛放在阳光灿烂的地方。面对生活的真相,每个不同的个体,独立思考的个体,对世界感知不一的个体,我们更应该在繁杂浮躁的社会动态里停下来,静下来,长久的与内心的孤独和平共处,思索活着的目的,自救内心的恐慌。此时与外科医生相比,生活的精神病痛似乎更需要一位医学解剖者,冷酷的一层层去剥开生命的面纱,与其在时光里悲悯自己的小小磨难,倒不如坦然承受生命的悖谬。拆落掉一根根骨头,剥离皮肉的包裹,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脱与重生。


2017-11-18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尼采曾说,“他越是想生长到高处、光明处,他的根就越是是深深地扎入土地里,越是向下生长,越是长到黑暗的深处。”
【2017-11-18】人生没有来世,长途里可以偶尔停下来歇歇,可以偶尔脆弱,如若想要冲破生命的枷锁,遇见更多的光茫,但请及时且更为长久的强大,活着仅此一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