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演讲特训营总结(一)

活动已经结束了几天,我也回到了温暖的家。冲杯咖啡,放个舒缓的音乐,整个人得到了放松,开始回忆反思我那几天的得与失。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这一次还是秉承着以往的思路,即追求在不同的角度和维度上寻求突破。我认为的总结更像是一种自问自答,而不是一篇煽情的小文章。所以这一次的语言主要通过关键词加思考的形式进行组织,略显乏味,但自认为对成长更有帮助。我个人觉得所有的游刃有余大多是之前大量时间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天赋的结果。
整体来说基本上做到了问心无愧。可能是太认真吧,我是唯一一个把嗓子喊哑了的队长。但人非完人,我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问题。我就是想要对自己做一个深入的剖析,剖的越深,活的越真。我希望在这里能够拿出我勇于改变的诚意,我虽然还是有着好多缺陷,虽然不能马上变好,但是请相信我,时间会见证一切,我会做的越做越好的。
一. 简洁------低成本沟通的灵魂
其实我这一次活动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明白了简洁的重要性。
第一点,之前我就是一个说话特别啰嗦的人。以前的我是一个特别追求原汁原味的人。在经历了这次活动后我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是错的。活动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说话前提前准备好是对别人时间的尊重,要么简洁,要么闭嘴。这一点在职场很重要。
我这一次活动担任队长嘛,本着一个负责的态度,我就想着事无巨细的讲给大家听,希望大家少走弯路。很不幸,这样高强度的用嗓用了两天嗓子就废了,本来我参加这次活动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参加那个演讲比赛的,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
我个人有一个观点,就是:你经历的一切坏的遭遇都是你身上各种缺陷的映射和放大。很多时候真正有问题的不是外界,而是你自身。如果我讲话非常有逻辑性,非常简洁的话,就不会因为一个小小变量的改变而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第二,如何解决逻辑性,达到简洁的效果。记得之前向一位小伙伴请教过这个问题。她目前在创业,每周例会三十分钟之内要解决5个部门的事情,真正的简洁高效率。她给我的启示是:
(1)工作会议和平时闲聊不一样,主抓两点,高效和目的性。她每次都要提前准备说话的流程,按流程来。他告诉我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提前想好自己为啥要说这句话,要达到什么目的。(2)所有简单高效的背后都有大量而又充分的准备。人家一个短短一个半小时的例会就会有上万字的准备。在上一轮思考好流程基础上把每一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做出相应的预案。
【17年演讲特训营总结(一)】第三,追求简洁也是对我以前语言组织方式的一个颠覆。我以前的语言组织是那种选定关键词然后随机往上凑的形式,然后在一堆没有条理的内容中堆砌几个亮点,使得整篇文章显得更加的高逼格。但是那种文章只是部分体现了自己的思考过程,或者说只是凭借自己的一时脑热讲出来的,而且这也和自己的大脑活跃程度是相关的,大脑不活跃就起不到那种文思泉涌的效果。但是在这一点上我特别佩服段伟红老师,人家做事像事,整个会开的非常简洁没有废话,找个时间好好请教请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