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有情人”

燕云这篇文章写的很美,很深沉,发人深省,动人心魄。在生活还算开放的年代,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再也回不去那种“慢慢勾引,慢慢失身,峰回路转地颓废”般的爱情过程。八零后、九零后使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演绎现代中国人的情史,以此来改变中国人的观念,无论其他人看懂看不懂,想通想不通。

我一直在想,过情人节吗,何为情人?渐渐地明白了,其实情人节就是“有情人节”。这样的理解你赞同吗!
我对“有情人”的理解是这样的,人们的生活更多会趋于平淡,日常并不需要太多的浪漫。累了有一个拥抱可以依靠,痛了有一句懂得可以舒缓。即使两两相望,也是一份无言的期盼。即使默默思念,也是一份踏实的心安。人总要有一个家遮风避雨;心总要有一个能休憩靠岸的港湾。最长久的情,是平淡中的不离不弃;最贴心的爱,是风雨中的相依相伴。
是理想还是现实,是意境还是世俗,在同性婚姻已经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文化则似乎显得更加苍白。也是,即使在几千年的严酷的封建桎梏下,而大胆追求、甚至冒着身败名裂之险探寻风花雪月,进而密会私奔,进而坚贞爱情种种,绵延千年,跃然纸上,以至于只有皇帝才能赐立贞节牌坊的,可谓凤毛麟角,不过成为后世人羡叹的话题之一而已。
想到了那句“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属”,现在再看来有点小错。应该是“愿天下眷属終有情”,出于道德,出于理智,出于亲情,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底线。至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在现代社会里,也许是一种飘渺,也许是一种邂逅,也许一种奢想,也许是一段佳话……
用玫瑰花簇拥的不都是幸福,用巧克力环绕的也不都是甜蜜,用金银宝玉镶嵌的不都是真诚,而那种“一夜情”“滚床单”则更难鉴定其久远和真情。社会在变,人性在变,不是“古董”守旧,就是“新物”也看不懂这个世界。还记得那英唱过的那首《白天不懂夜的黑》吗?用几句歌词结束这段情人节有感的小文吧:
我们之间没有延伸的关系
没有相互占有的权利
只在黎明混着夜色时
才有浅浅重叠的片刻
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没交换
无法想像对方的世界
我们仍坚持各自等在原地
把彼此站成两个世界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
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随感“有情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