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处更应学会非暴力沟通

01
昨天早上8点半,我所住的那栋楼有人跳楼自杀了。
殒命的是个39岁的男人,家住九楼,是入赘女方家庭的,因为家务事跟老婆发生争吵,一时想不开,直接跳了窗户。当场毙命。
事发时,我已经在公司了。晚上下班回到家,问了下保安。保安把手抬起,比到自己的胸部,感伤地说,他们家女儿才这么高。然后又喃喃地重复道:“太恐怖了,真的是太恐怖了。”
若不是楼下拉起的警戒线,地板上还未来得及处理干净的斑斑血迹,我也以为这不过是又一个普通平凡的一天而已。
这个曾经离我如此之近的生命,因为一些家庭矛盾而陨落,留下尚未成年的可怜孩子,真是令人可叹可悲。
02
想起前一阵子的一个新闻,同样的令人扼腕叹息。
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在游玩时发生争吵,妻子一气之下跳湖,不会游泳的丈夫立即跳湖施救。结果,妻子被人救起生还,丈夫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这夫妻两出来游玩也本是为了放松心情、开心开心,结果因为一次口角之争,妻子行为过激,丈夫心急意气用事,从此一家人阴阳两隔。
人跟人相处本就避免不了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夫妻之间,相处久了,激情退去,剩下的就是菜米油盐和鸡毛蒜皮
我们总是通过批评和指责来提出自己的需求和主张。而听到批评,人的条件性反射就是申辩、退缩或反击。于是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就被忽略了,剩下的就是争吵和冷暴力

这些血淋淋的例子催促着我们去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否应该换一种沟通方式呢。
不如尝试下非暴力沟通吧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不急着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心中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新的体会
03


书本封面

【夫妻相处更应学会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主义,由印度国父圣雄甘地提出。而非暴力沟通,是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并倡导实施多年的一种沟通方式,并在2003年写成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该书的中文版已被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之一。
最近刚好拜读完这本书。今天就跟着我一起来学学其中的观点吧。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诉求、具体的请求。按我的理解就是,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尽量描述我们的观察的事件而不是主观地评论这一观察结果;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再提出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提出想法或者评价,然后通过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一,为什么要观察?怎样表达观察?
人们在相处交流的过程中,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让对方能理解我们的想法,洞察我们的感受,明白我们的需求,并作出相应的动作,然后达到我们的目的。
然而却总是词不达意。要么是别人压根就不明白我们的意图而无动于衷,要么就是误解了我们的真实目的而愈走愈偏。
为什么?
因为我们常常是忽略了表达观察的事件,而直接给出了评论。
比如,我们跟爱人说,“你从不关心我”。爱人的反应肯定是心里憋屈,觉得你在无理取闹,第一反应就是怒怼你:“我哪里不关心你了”。但如果你要说,“你这个星期都没跟我打电话”。那么爱人就会明白:确实,我这个星期都没给你打电话,也许会让你觉得我不关心你。这样一来,申辩、反击的情绪没有被带动,才能进一步更好地沟通。
二,怎样表达感受?如何提出我们的需求?
为什么我们应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提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人的想法或多或少地都带有主观色彩,听者有时候就会被这些主观想法影响,没法做到客观公正地去分析这个事件。
举个栗子。
“我觉得你不爱我。”这句话就夹杂了过多的想法。你觉得他不爱你,可是对方却觉得我深爱着你,你却视而不见。这样一来矛盾又上来了。
相反,“你一个星期没电话给我。我很伤心,我觉得孤独寂寞。”通过具体的观察事件,引出你的感受,这样别人也能更清楚地知道你内心真实的想法。
表达诉求跟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样,我们要明白这些诉求和感受,他们都来源于我们自身。“你不打扫卫生我很生气”。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看不惯,生气的直接原因在我们自己,而不能怪别人。我们不应通过指责来表达我们的主张,而是应该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这样得到积极回应的可能性才会增加。
三 ,如何清晰度地表达我们的请求?
准确表达我们的请求,需要我们明确谈话的目的,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而不是命令。
“我希望你一周能至少给我打三次电话。”就比“我希望你能关心我”,来得更确切,更能达到目的。
四,关于倾听
有的时候,你跟家人沟通,他一上来就给你一通骂。虽然我们听了心里会不好受,但我们必须明白,那其实是别人表达自己需求和请求的一种方式。我们不需要急着否认自己,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也别认为是这是对自己的人格的侮辱。我们是一家人,大家有什么别憋在心里憋到难受,解决矛盾,才是关键。
我们可以以疑问句的方式反馈我们的理解,让他说出他是因为观察了什么事件,得出了什么样的感受,有怎样的需求,他又希望我们做些什么
“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我要你有什么用。”
“你是因为你这个星期产检的时候,我不在,你觉得失落,缺少陪伴吗?”——不因指责而忽视沟通的真实目的,才能达到更良好的沟通效果。
只有这些感受和请求都说清楚了,这样双方才能为了友爱相处的共同目标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是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当然了,如果有时候我们也痛苦得无法用理性地倾听别人。这时候也许我们需要问问自己,自己有什么需求,然后大声说出自己的请求,实在不行就换个环境吧。
都说一夜夫妻百日恩。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合。夫妻之间哪有那么深的深仇大恨。如果有,那肯定就做不成夫妻了,最后走的都是我用光芒万丈里亮瞎你偏见的狗眼的戏码。
既然还在做夫妻,不如就尝试尝试非暴力沟通吧。好好沟通,明确双方的需求,彼此调整、磨合,少一点精神上的暴力,我相信这样的惨剧也能相应减少。
写于2017年7月29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