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啃老的日子

一段啃老的日子
文章图片
已经许多年没有像这样,最炎热的季节窝在家里,有种在放暑假的错觉。每天,看书、吃饭、睡觉,生活惬意,美中不足,还是会时不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成年的人,正在经历的也并不是暑假,而应该叫做“一段啃老的日子”。

【一段啃老的日子】旅行结束回到深圳,存款已经所剩无几,6月初,为赴发小婚礼,回到襄阳老家。囊中羞涩,失去工作,而且好像并没有一个积极的状态去迎接从前那种紧锣密鼓的生活。
我索性和父母做了一个协商:希望在家休整一段时间,期间,不要催促工作,不要问询打算。他们竟默许。
为了减轻失业的负罪感,我决定除了一日三餐,不向父母寻求任何的援助,在这段时间,我会将各项开销降到最低,实践一番“瓦尔登湖”式的生活。
旅行的时候,不知是受了一条裤子从尼泊尔穿到斯里兰卡(历时一个多月)的汉子熏陶,还是被衣领烂的成了项链的妹子所感染,皮肤黝黑的我刚到家那天被认成是“收破烂的”,这件事后来还被父母和邻居拿来调侃了好一阵子。一时间,好像对修饰身体没有了什么兴趣,行李箱里有一件多年前几块钱买的纯棉T和尼泊尔带回的两身宽松的衣裤,我想,用这些度过整个夏天应该足矣。
南亚之行真心不是趟美食之旅,食物无非是咖喱、咖喱、咖喱,口腹饱受摧残一个多月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挑食。在家的日子,每天和爸妈采收楼顶菜园的果蔬,早上出去吃碗四块钱的襄阳豆腐面,晚餐买点油条、包子,外加些水果,三个人一天吃饭花不了三十元。
一段啃老的日子
文章图片
回来得悄然,并没什么朋友约我吃饭,恰巧天气热的无法出门,一下子,本尊从停不下脚的野人变成深居闺中的宅女,社交娱乐的钱也省了。
记得去年趁美国的黑色星期五,本剁手党用吃土好几个月攒下的钱海淘了一批护肤品,准备回来好好补补颜,这次走得匆忙忘了带。回家后,老妈看着我暴晒后脏兮兮又夹杂着痘痘的脸,递来一瓶用瓜果皮制成的酵素说可以用来洁面,体验两个月后,据说这张被我在战术上折腾不已,在战略上几近放弃的容颜居然有了回春之兆。
家里有个小娃娃(外甥女),不能吃生冷的东西,冰箱也不插电,这个夏天没有冰激凌、没有冰西瓜、连喝水都是喝温热的,胃痛再也没有犯过。
啃老一个疗程后,腰不酸了,腿不疼了,面色也白嫩了,比起被放出去漂泊、加班、月光、透支,一直呆在家里好像才会长得更加健康无公害。
悲伤的是,即便是暑假也是要结束的,自己的世界也不会有瓦尔登湖。逃得了八月,逃不了九月,待到秋高气爽、温度宜人,我便没有理由不去奔自己的前程了。定气凝神,还是要去面对现实的陡坎,但这段啃老时光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认识到理想和显示的落差。
曾以为自己是个宅不住的人,一天没有大餐、一周没与娱乐、两周没有社交会憋闷致死,实践三个月发现,自己明明是可以对这种“平淡至极”的生活欣然接受的,good,我意外地挖掘了自己的潜能。
这段啃老的日子,其实并不至于将就,只是用最少的外物发挥了最大的作用。而一旦有过这种体验,便上了瘾似的,想要去计算拥有一件物品的必要性,想要追究做一件事的真正目的,想要扔掉东西,想要远离一种人——比如那个曾经在大都市潇洒地透支着信用卡的,永远需要很多,但永远力所不能及的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