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海底捞分拆上市,张勇自救出险招

餐饮|海底捞分拆上市,张勇自救出险招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新消费日报(ID:cls-xxfribao-01) , 作者|李丹昱 , 编辑|高梦阳、梁又匀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继海底捞、颐海国际后 , 张勇的火锅产业版图上 , 很快将有第3家上市公司 。
7月13日晚间 , 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公司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海国际”)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材料 ,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华泰国际 。
上市申请材料显示 , 特海国际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录得亏损 。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 , 特海国际收入为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及1.09亿美元 。仅从营收层面看 , 其复合年增长率为15.8% , 并不算高 。而同期特海国际录得净亏损分别为0.33亿美元、0.53亿美元、1.51亿美元及0.29亿美元 。
虽然接连亏损 , 但特海国际仍不断强调拥有充足的营业资金 。
对于海底捞将海外业务分拆上市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 , 海底捞有意剥离一些不确定因素比较大的板块 。
“但现在全球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 , 急于上市并非好的时间节点 , 更像是海底捞奋力一搏 。”朱丹蓬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 , 海底捞在上市文件“风险因素”里也提示 , 公司可能无法成功开设新餐厅并从中获利 。
三家关联公司打通 , 背后实控人仍为张勇夫妇重组前 , 海底捞海外业务由其全资附属子公司Haidilao Singapore持有 , 为筹备分拆上市 , 海底捞将海外业务由Haidilao Singapore转让给Singapore Super Hi进行重组 。
相关资料显示 , 2022年6月 , 海底捞子公司Newpai再次将Singapore Super Hi全部股份转让给特海国际 , 报价0.1亿新加坡元 。
申请材料显示 , 特海国际由Newpai及ESOP平台分別持有90%及10%股权 。分拆及上市完成后 ,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配偶舒萍连同ZY NP LTD(张勇成立的全权信托)、SP NP LTD(舒萍成立的全权信托)及NP United Holding Ltd成为特海国际控股股东 。
如果顺利 , 特海国际将成为张勇夫妇实控的第三家港股上市公司 , 其他两家分别为海底捞和颐海国际 。
而申请材料中也披露了特海国际与海底捞、颐海国际的关联交易 。
其中 , 特海国际与海底捞主要是在商标授权领域合作 , 基本不存在合作年度上限 。而特海国际与颐海的关联交易则涉及海底捞专用产品、零售产品、即食自助产品三方面 。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 , 特海国际与颐海产生的交易额分别为672.8万美元、579.4万美元、858.2万美元、306.2万美元 。2022年、2023年交易额上限设定为1675.5万美元和2286.6万美元 。
同为张勇实控下的颐海国际 , 与海底捞亦存在关联交易 , 财报显示 , 2021年 , 颐海与海底捞集团的关联交易占总收入32.4% 。
海底捞、特海国际与颐海国际的关系也很微妙 。
作为餐厅实际运营者 , 投资者一直希望海底捞进一步压价颐海 , 但过程并不顺利 。
在不久前进行的海底捞调研活动中 , 海底捞方面在回复压价一事时表示:“第一 , 我们压低价格他们不一定答应;第二如果有些物资不从供应商这边买 , 在外面可能无法采购 , 很快找到一个价格更低的第三方较难 。以锅底为例 , 今年上半年油价涨幅较大 , 很难快速找到更低价的合格供应商 。”
“餐饮品牌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一直如此 , 即使拥有相同的实控人 , 也无法均匀分配利益 , 特海国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餐饮行业投资人张志平认为 。
除与海底捞、颐海的关联交易外 , 特海国际旗下的餐厅总装修工程服务商蜀韵东方亦为其关联方 。天眼查信息显示 , 蜀韵东方实控人为张勇弟弟张硕轶 。
特海国际与蜀韵东方在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关联交易额分别为141.2万美元、217.2万美元、557.6万美元、113.5万美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蜀韵东方同样也是海底捞的关联方 , 通过海底捞餐厅 , 四家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不断 。而特海国际分拆上市后 , 海底捞执行董事周兆呈将改任特海国际执行董事 。
下沉、出海 , 会是海底捞的新动能吗?【餐饮|海底捞分拆上市,张勇自救出险招】总体来看 , 特海国际业务体量与海底捞内地业务差距较大 , 营收规模也不及颐海国际 。
张勇在此节点促其上市 , 除将亏损业务分拆的原因外 , 张志平认为 , 是希望缓解海底捞国内市场关店和业务压力 , 并打开融资渠道 。
2021年 , 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超过10家餐厅的中式餐饮品牌占国际市场约13% , 而覆盖两个及以上国家的中式餐饮品牌更是不足5% 。
对此 , 海底捞国际在申请材料中指出 , 在尊重海底捞传统与持续本地化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 是其在国际市场持续增长和扩张的基础 。
2019年 , 特海国际餐厅的客流量约810万人次 , 2020年下降至约710万人次 , 2021年则已恢复至980万人次 。2022年第一季度 , 特海国际的客流量约380万人次 , 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60.3% 。
但与国内市场的情况相似 , 海外海底捞餐厅的翻台率也在不断走低 。2019年 , 特海国际的总体翻台率为4.1次/天、2020年翻台率为2.4次/天、2021年翻台率为2.1次/天 , 2022年一季度有所回升 , 约为2.7次/天 。对比2021年 , 海底捞中国大陆餐厅的翻台率为3次/天 , 高于海外餐厅翻台率 。
不过从数据来看 , 海外餐厅客单价高于国内 。2019年-2021年 , 人均消费分别为28.7美元、29.4美元、30.3美元 , 2022年一季度 , 人均消费为27.5美元 。
财报显示 , 2020年-2021年 , 中国大陆餐厅人均消费分别为106.1元、101.2元 。在2021年 , 海底捞三线及以下城市客单价已经跌破100元 , 为95.7元 。随着海底捞国内业务不断下沉 , 客单价或将进一步走低 。
受疫情影响 , 海底捞国内业务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一般 。2021年11月 , 海底捞实行了“啄木鸟计划” , 截至2021年底 , 已有260家海底捞餐厅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 , 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 。
海底捞在调研活动中透露 , 国内餐厅3月和4月整体门店翻台率是去年的80%左右 。已关闭了几十家门店 , 其中有25家店是去年未完成的(资产计提大部分在去年已完成) , 目前是梳理阶段 , 不排除继续关店的可能 。
国内进入调整阶段的海底捞 , 也放慢了海外开店节奏 。
申请材料显示 , 特海国际已在四大洲的11个国家开设103家餐厅 。2021年 , 特海国际新开设了22家餐厅 , 较2020年的36家有所减少 , 2022年第一季度则新开了3家餐厅 。
特海国际此次登陆港股不涉及募资 , 所以在未来发展中并未提及加速开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