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四书《孟子》【215】

2016-10-18 华杉
仁者把他对他所爱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就相反,他把他对待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尽心章句下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孟子说,梁惠王真是不仁啊!仁者之心,主于爱人,而其爱人之心,无所不至。前面我们学了,亲亲、仁人、爱物三个层次,他先是亲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推亲亲之心以仁人,仁爱广大人民;然后推仁人之心以爱物;这样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人及物,不断扩充,一直到无所不爱,爱所有人,爱万物,爱地球。这就叫“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把他对他所爱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
不仁的人呢,就相反了,他把他对待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先祸害财物,祸害地球环境,再祸害百姓,最后祸害到自己的亲人。
【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公孙丑问:“您为什么这么说梁惠王呢?”
孟子回答:“为人君者,爱之等差,先爱自己的亲人子弟,然后再爱百姓,最后再爱土地。亲人子弟为厚,普通老百姓为薄;民为贵,土地为轻。《大学》里面说了:“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人排在第一位。有土地,没有人口,也得不到财富啊。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先是把老百姓送上战场,使之肝脑涂地,血流成河,而遭糜烂之殃,把人打没了。结果战而大败。要报仇雪恨,又怕不能取胜,再把自己的亲人子弟投入战争,身先士卒,以死殉国。这不就是把他对待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加之于自己的亲人身上了吗?”
孟子这样说梁惠王,真是深刻。梁惠王继位时,正是魏国鼎盛时期,他也就野心勃勃,南征北战,结果就像他自己说的:“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自己的儿子都死在战场上。他活了八十二岁,在位五十年,魏国也在他的折腾下衰落了。
这个道理,简单得不得了,但当权者就是吸取不了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稀里糊涂的就打起来了,各国权贵都把自己的子弟和人民送上战场,糜烂生灵之后,仍不吸取教训,又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未来仍然会不断的有野心家和吹鼓手,把自己的子弟和国家人民往死路上送。
【早读四书《孟子》【215】】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核心在于你是仁者,还是不仁者。这句话,震古烁今,好多事,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找得到,读者宜熟玩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