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记(三)

陪读记(三)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陪读记(三)】继续陪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管曾经多么希望孩子快乐成长,该来的压力总会到来。幼儿园里,我们并没有参加太多的早教班,给了她很多自由玩耍的时间。大部分孩子上过的幼小衔接班,也没有去上。一方面,担心知识灌输太早,不利于后期学习兴趣的持续;另一方面,接送也是个问题。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往事不提,一年级的生活不期而至了!
拼音是第一道坎。家庭作业的拼音练习,我陪着她不折不扣地完成。原来生母和韵母的组合发音,是有某种窍门的。孩子一开始抓不住窍门,悲观的妈妈使劲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学习,难道我当初也是这么学的?还好老公比较淡定,我也是反复告诫自己,自己生的娃,要怪怪自己。终于,某一天,她突然就会了。连带着的,我的信心也回来了!
第二,孩子对学习用具没概念,书本,试卷,经常落在教室里。反复叮嘱,晓以利弊,孩子终于逐渐明白了学习工具的重要性。
开始拓展成语,每天两个成语,记录在本子上。我立刻买了本厚厚的成语词典。接下来,成语拓展就成了主要的工作量了,除了成语,把原始意思,以及比喻意义,一点一点地画在本子上,再每个字注上拼音。那个晚上,我发现两个成语,孩子用了一个小时,而且词典里的字那么小,那么费眼神。我有点焦虑。其实老师对成语的要求,并不明确。抄上成语,用拼音简单地写下意思,我觉得也够了。关键是带着孩子造几个句子,理解意思。第二天,20分钟搞定了两个成语,我松了口气。我是在培养一年级的孩子,不是培养研究生。真怕自己误入藕花深处!
还有口算,要求2分钟内完成60道题。一开始孩子速度不够,练了三天达标了。班里有孩子一分钟能做90道题。据说有些孩子早就开始练习口算了,确实起步比较早。是利是弊?心里打个鼓罢了!
陪读3月余,慢慢地认清现实了。孩子的学习,还是要靠她自己。班里的孩子大都聪明伶俐,家长们也多是念过大学,确实整体素质还是不错。学习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也许资质只是一方面,更需要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晋级的小学生妈妈,恐怕都会把自己的自恋,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不过过个一两年,大家就能逐渐认清形势了。毕竟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迅速地成长。时刻记得,我们自己过得越好,越能感受到幸福,孩子也才能习得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
而非成绩本身!
继续加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