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有的疑虑都是你不懂自己

我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
“乐文老师,我想成为一名写作者,但怕没人看怎么办?,因为我对自己写的不够自信,怕传播度不够”
“乐老师,我现在在体制内工作,但一直向往做独立花艺工作室,我该不该出来?”
“犹豫了三年,现在已经结婚生子了。想辞职也力不从心,根本不敢放手这份稳定的工作...羡慕你们年轻人。”
“乐老师,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下去
“乐老师,接到的offer都是工资特别低的,根本养不活自己,我都醉了,该怎么办?
………
这样类型的疑问,太多,数不胜数。
我还在职场的时候,很多次,都是入不敷出,睡过麦当劳一个月,一箱泡面吃两个月,为了深造学习,睡在深圳的城中村朋友家的地板上一个月,最苦逼的是偷偷睡过公司的接待室沙发上一个月,洗澡都是公共厕所解决的。
职场只看你的“结果”,不想知道你过程多艰辛。
辛酸史留着成功了之后写回忆录再说,走到巅峰之前,你所有的委屈都只会被归结于“傻”。
他们不懂你的选择,不懂你的规划,他们只会看眼前的得失和一时的收益。
不确定自己的定位的人,永远在折腾自己。
我们所有的心酸和艰苦只是在将就在未来路上的前行,是为了未来抵达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意的做到自己最高级别的讲究。


来应聘助理的小朋友,说写文章可以,但是用不了秀米。
用不来就去学呀,渴望一份工作,想进入一个行业,连基本的排版都不主动去学,怎么配得上“渴望”两个字。
说实话,很多人生活在自己虚构的恐惧里无法自拔。 他们害怕失败,于是就欺骗自己止步不前。
所有的事情你去做还有成功的概率,不去做就等于全盘皆输。 任何事情的成败都是建立在概率的基础上的。哪怕是马云做淘宝,他也不是一开始就笃定自己一定会成功,才抱着自己的破公文包到处跑业务的。
既然大家都一样,那么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呢? 有人说,过好这一生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每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活。
那么你想要怀着满腔热血死去,还是抱着遗憾和懦弱终老? 今天晚上发消息问我,“自己二本学历,到底该不该考985的研究生”的那位男生,你对“优秀”的渴望根本就不足够。
如果我是你,我已经准备好了绩点和自荐信,给仰慕的教授发邮件了。
发一封他不回,我就发十封。
我会去研究他的履历和项目,成为他实验室最不可或缺的那个助手,然后用实验数据和成绩,展示出自己才是最适合他的那个人。
不要把自己的无能归结于环境。
自己不去争取,然后怪学校拖累了你,怪舍友打游戏偏要叫上你。
对不起,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对不起你。
你这么怂还没有被优胜劣汰掉,才是应该好好感谢社会,认真做人。 【你所有的疑虑都是你不懂自己】什么叫“谁的青春不迷茫?”,你所谓的迷茫,都是因为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
在认知等级里,分为四类: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四重境界,有的人还活在第一层。
年少老成,20岁就开始叫嚣着自己看破了社会规则,用自己狭隘而偏见的三观,不停地judge别人,作出各种短视的决定,还自以为走了捷径。
可怕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狭隘,仍然固步自封,甚至是图把身边的人拉下水。
你如果不和他保持一致,就是你顽固不化,不懂得社会的潜规则。
迷茫的唯一解药,就是:做了再说。
20岁出头,是试错成本最低的年纪。
我觉得自己22岁那一年最惨的事情就是留学失败,但最幸运的事情就是成功转行。
如果不是领到毕业证的第一个月,就马上从实验室出来,一头扎进新媒体行业。再让我在高校实验室呆一两年,出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再者如果当时真的成功去了美国,那么七年硕博读完,恐怕也没转行的勇气了。
当初辞职被家里人说的劈头盖脸,高校那么好的工作,说不要就不要了。大家都觉得我脑袋被门夹了。
但是,不舒服我就得走。如果当时跨不出那一步,我就永远都只能过那样的日子。
对不起,我只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这一生。
那些迷茫太久的人,醒醒吧。你还年轻,想到什么事情,快点去做。
不然,迟早你会为今日的懒惰和犹豫付出代价。
最后我们来聊一件很伤人的事情:野心。
我希望你的梦想,都能到达“野心”的高度,这不算一个褒义词,但能充分说明你对当前事情的渴望程度。
很多人为此殚精竭虑,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别人做成功了,而我却不行。
其实真相往往是这样的:
有的人努力了60%就开始呼天抢地,大声宣告“我已经尽力了。”
而另一些人,付出了800%的努力,咬着牙做完了,拿出成绩单,铺平收好,进行下一步。
那些总爱说自己尽力了的人,很多时候都没有尽力。
别人在殚精竭虑找方法的时候,他在抓耳挠腮搜捷径。
找不到就觉得焦虑,看别人的成功仿佛轻而易举。就开始询问,是不是别人的父母比较厉害,还是资源丰厚在背后为他推波助澜。
牛逼的人,往往不动声色。因为他们不想耽误赶路的时间,一秒都不愿意。
有人说:“你只有非常努力,才可以看起来毫不费力。”
实际上,那些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是根本没时间展示给你看罢了。
舒适感是生活最大的杀手,如果没有人在此刻推你一把。
那么,请对自己狠一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