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与其费力地争,不如尽心尽力工作

七岁的时候第一次被老师允许进入学校的图书馆,看着一排排木书柜里堆着密密麻麻的书,不知道要借哪本书。我的身影穿梭在书柜与书柜之间,拿起一本书翻一翻又放下。
最后在老师的催促下我选中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之哲学卷”,原因是他的封面上写着:开启你智慧的小丛书。借这本书的愿望很简单:我想要更加聪明和更加智慧!亲近智慧书的理由就更简单,我经常被我妈骂蠢得像头猪,或者是你笨得要死了。如果我智慧一些,我就不用挨骂了。

回忆借书这件小事时,许多人或许同我一样,想要获得智慧是源于对愚笨的恐惧。
从七岁的那年,我就在哲学里淘宝,采一朵智慧之花,开在我的心里,让我的人生富有意义。


012与其费力地争,不如尽心尽力工作
文章图片
采一朵智慧之花,开在我的心里 或许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之哲学卷”我一直看到了大学,里面的道理我也没有全明白。我依旧被我妈骂笨得像猪一样。可是,猪真的笨吗?
直到2009年刚失恋时,整夜整夜地不想睡觉,用来浏览网页和关注他的消息。在一个网站里看了圣严法师的文章《爱情的智慧》,看完的那一刻,我大声地骂自己:“你太笨了!”别人骂我笨时,我不以为然;自己骂自己笨的时候,才是真正开启智慧。顺着《爱情的智慧》,我开始搜索圣严法师的著作。因此,与圣严法师的文字结缘了。
012与其费力地争,不如尽心尽力工作
文章图片
圣严法师!图片来自网络 第一次看到圣严法师108自在语时,读到“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心里被猛烈地触动了一下,但说不出原因。
《六祖坛经》里说烦恼即菩提。烦恼是什么呢?很多人不能给烦恼下一个定义,但烦恼的感觉是好像一层乌云笼罩着,或沉闷或烦躁,一点也不快活。烦恼与菩提就在一念之间,这一念之间如何转化就是智慧了。烦恼是清净的心被染着了
解决的办法一种是神秀法师说:“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可这是不究竟的智慧,
慧能法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有智慧的人,烦恼是扼杀在萌芽的状态。
七岁的时候我为了避免挨骂,我就想要智慧,那有没有人想要慈悲的啊?
最早知道慈悲的字眼是古装电视剧里演员煞有介事地说:“善哉!善哉!我佛慈悲!”,看到这一幕里只觉得这个动作很有趣。真正有感触时是看《一轮明月》里的弘一法师和雪子在船上相望时,雪子问弘一法师:“爱是什么?”

弘一法师说:“爱是慈悲。”那什么又是爱呢?在《百年虚云》里,虚云法师的两位俗家妻子到福州涌泉寺去找他未果,其中一个妻子在寺庙里嚎啕大哭。
看到一幕时,我的眼泪也漱漱而下。如果这是爱,那众生怎么这么苦呢?
012与其费力地争,不如尽心尽力工作
文章图片
《 一轮明月》之弘一法师。图片来自网络 爱是慈悲,是大爱,知道众生生活在苦中,愿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是真爱,也是慈悲。在看圣严法师的书也会想掉眼泪,是因为感动;看《大法鼓》时,冷硬繃紧的心慢慢地觉得温暖。师父的音影像一股无形的力,慢慢地融化内心的许多坚硬的偏见与邪念。
有时候我把圣严法师的话复述给其他人听,他们觉得很平常啊。我再回头去看圣严法师的音影时,我知道师父对众生的教导是发自内心,是悲悯,是关心,是祝福,他说话的语气坚定而柔软。而我没有像法师那么大的愿心,没有修行,内心还没有清净,加上我说话的语气是硬邦邦,自然没有说服力了。
【012与其费力地争,不如尽心尽力工作】文章至此,很多人是不是同我一样,是想得到的是智慧,而没有过想过要慈悲呢?
慈悲与智慧是分不开:
只是有了智慧,没有慈悲,别人是我们的敌人;
有了慈悲而没有智慧,我们有了烦恼,自己是我们的敌人。
修得慈悲与智慧,我们没有敌人没有烦恼,给自己一个自在的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