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总结

一、部分概念:
在描述统计中,世界是以事物、法则、数据相乘的哲学思辨的逻辑。其他的统计对世界的定义都是建立在描述统计上。
幂的含义是空间无限放大的时间概念。(想象一个Y轴上的无限根X轴)
中位数是两个方向的人想靠近的安全的位置
众数是大家达成共识的位置
二、统计学的公式:
1、离均差=Xi-`X。
2、离均差的平方和E(x-Ex)^2
3、方差: s^2=[(x1-x)^2 +(x2-x)^2 +......(xn-x)^2]/n
4、标准差:SD或者S=方差开根号
5、标准误:SE=标准差/开根号的个数
6、平均差:AD=均差的绝对值相加总和/歌声
7、Z分数:均差/标准差
8、CV值:标准差/均值
9、极差或者全距:最高值减最低值
10、众数:(均值-中位数)/(均值-众数)=1/3
11、组距=全距/组数(组数是数据的总个体数开根号得出)
12、百分等级公式:PR=100-{(100R-50)/N}
三、相关运用:
1、均值的使用环境是数据同质且无极端值出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出现极端值的情况下;众数是数据不同质的时候使用;
【统计学总结】2、J型及反J型的参考值选择中位数;震荡的环境取众数;正态分布选择均值;
3、CV值、SD值越小的,数据越集中,离散程度越低;
4、CV值可以算出每一天股价的波动情况;
5、开盘价-收盘价=涨跌幅;
6、股票的最高价-最低价=振幅;
7、分布的含义是指操作者的未来操作意图,以及多方力量的博弈结果;然后通过计算某加工的百分位等级来判断接下来的涨跌。
四、如何绘制分布:
算出组数、全距,从而得出组距,分组后根据数据落在组内的数量,计算直方的高度,如:
18、25、19、22.。。。。35等50个数字,得出组数(50开根号约等于7),全距=35-18=7.即组距约等于2.5.
则得出第一组数据范围为18-20.5。。。最后一组是32.5-35.如果落在第一组数据阵里的个数有2个(18、19),那么直方图里第一根直方的高度为2,落在最后一组数据阵里的个数有1个(35),则直方图的高度为1,以此类推画出7组直方图,然后将相关的点连成线,得出分布。
注:直方图的取现点是,若数据中有极端值出现,取中点(一般最小值4倍则为极端值);若数据中无极端值,取顶点(左边则取左顶点,右边取右顶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