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众筹、铸币,“跑团”套住00后

投稿|众筹、铸币,“跑团”套住00后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游戏猎 , 作者丨小叶 , 编辑丨令狐
“剧本杀玩厌了 , 最近我迷上了跑团 。”
作为前剧本杀资深玩家 , 00后的小野在暑假期间已经连续一周打卡跑团店了 。
和小野相似 , 02年的橙子为了能够继续参与心仪主持人开的团 , 周末跨越十几公里去往搬迁后的新门店 , “玩剧本杀我总要挑附近3公里以内的 , 但是跑团再远我也愿意去 。”
近年来 , 跑团逐渐在00后群体中形成一股热潮 , 跑团这一小众的玩法开始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小红书搜索跑团 , 相关笔记数量达到2万篇 , 而在B站 , 跑团的话题总播放量高达4.3亿次 , 其中UP主钱丢丢的COC跑团相关视频播放量高达415万次 。
投稿|众筹、铸币,“跑团”套住00后
文章图片

 
“跑团本身是TRPG , 即桌上角色扮演游戏 , 广义上来讲 , 跑团属于桌游 , 由3-5人组成 , 玩家基于设定的世界观组建自己的角色互相对抗 。”桌游行业的资深从业者赵方表示 , 早期的跑团玩家大都是桌游玩家 , 而现在不少剧本杀玩家过渡到跑团 , 一定意义上带动了跑团的“破圈” 。
随着跑团热度的上升 , 不少机构纷纷试水 , 出现了一批专门的线下跑团推理馆 , 不少剧本杀或者桌游门店也开辟跑团业务 , 同时 , 国内也衍生出了不少“跑团+”的新玩法 。
其中 , 作为线上跑团社交平台兰亭演绎的创始人 , 熊可见通过发起众筹让兰亭演绎得以落地 , “我们把原本生存于线下的跑团游戏搬到线上 , 让用户能更快的成团 , 缩短他们创建角色的时间 , 事实证明这一尝试是可行的 。”当前兰亭演绎的注册用户量超10万 , 日在线人数达到3000多人 。
此外 , 独立制作人陈虹松将跑团与游戏结合 , 制作出了国内首款以跑团+克鲁苏为题材的独立游戏《人格解体》 , 在TapTap开启游戏预约时 , 《人格解体》一度冲到了预约榜前三的位置 。
但机遇与问题共生 , 一方面跑团这一蓝海市场吸引了资本的关注 , 跑团高粘度的用户仍然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 , 熊可见表示 , 已有投资机构主动接触过他们 , 赵方告诉游戏猎 , “跑团仍处于萌芽阶段 , 如果能不断产出精品内容供玩家体验 , 跑团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剧本杀 。”
但另一方面 , 跑团游戏离破圈仍然为时尚早 , 跑团并未规模化 。1D7跑团推理馆的关关表示 , 跑团相比起剧本杀而言 , 玩家门槛高、店铺坪效低 , 盈利空间有限 , 而专业主持人的缺乏也阻碍了跑团的持续破圈 。
而当前 , 跑团难赚“快钱” , 无论是跑团平台还是实体门店 , 跑团经营者仍是“为爱发电” , 如何引导跑团走入正轨 , 是经营者现阶段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
这届00后 , 跑团上瘾“跑团真的会上瘾!”橙子表示 , 今年她被朋友“安利”了一款COC跑团游戏《克鲁苏的召唤》 , 其中克鲁苏神话的背景设定吸引了橙子 , 同时 , 更令她惊喜的是能够和组员商定剧情、创建人物 , “感觉像是自己拍了一部电影 , 4个小时玩下来 , 满足感特别强 。”
和橙子一样感受到较高参与感和满足感的还有小野 , 作为剧本杀深度用户 , 小野某次偶然刷到了B站的跑团自制视频 , 于是迅速在线下的跑团推理馆约了试玩 。
小野发现跑团和剧本杀的核心都是角色扮演 , 但剧本杀的角色和事件是作者既定的 , 玩家只能被动接受 , 但在跑团时 , 小野能通过控制用角色行为影响故事进度 。“例如玩《龙与地下城》 , 从1到15级 , 就能从小兵到将领体会到越来越高的成就感 ,  。”如今 , 小野在同个模组(即跑团剧本)已经断断续续跑了一年 , 据小野表示 , 甚至还有跑了10年的团 。
投稿|众筹、铸币,“跑团”套住00后
文章图片

跑团桌游展示 来源/1D7跑团推理馆提供
对于喜欢新奇感的年轻群体而言 , 继剧本杀之后 , 跑团这一富有参与感 , 强调自由创作和互动的游戏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 一方面 , 跑团的快速传播离不开小红书、B站等社交平台的助力 。
关关告诉游戏猎 , 当前不少玩家都是被B站老玩家的剪辑视频“安利”而来的 , “十几年前玩跑团主要靠老玩家带新玩家 , 速度很慢 , 现在不少玩家主动在社交平台分享 , 知道跑团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而搜索小红书 , “跑团游戏经验分享”、“知识科普”以及“跑团模组测评”等关键词占据了首页 。
关关亦表示 , 目前16-25岁的学生群体成为了店里的主力消费群 , “现在到了暑假 , 每天爆满 , 老客户每天都想跑 , 不少新用户都定不了场 。”
另一方面 , 跑团的火热也同剧本杀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 , 赵方告诉游戏猎 , 跑团是“踩着剧本杀过河” 。
实际上 , 当前不少跑团的新玩家都是从剧本杀玩家转化而来的 。关关表示 , 如果把剧本杀玩家按照剧本类型区分兴趣 , 可分为硬核推理、情感、机制三类剧本杀玩家 , “其中最容易转化的是机制类剧本玩家 , 由于机制本互动强 , 与跑团的表演属性相符 , 4个人里至少能转化3个 。”
相对而言 , 注重推理的硬核推理本更适合COC跑团 , 转化率也能达到60%左右 , 而喜欢情感本的女性玩家相对而言最难转化 , 关关表示 , “为了降低游戏门槛 , 已经出现了更适合女性的规则设计 , 引入了中二日系、可爱的元素 。”
而正如剧本杀发展至今衍生出多种新现象 , 紧随其后的跑团 , 也出现了不少新玩法 。
跑团新玩法2019年 , 熊可见接触到了跑团 , 程序员出身的熊可见感受到了跑团这一线下桌游线上化的可能性 。
“跑团玩家有两大难 , 首当其冲就是约玩难 , 其次是创建角色用时过长影响体验 。”熊可见表示 , 如果通过线上平台汇聚玩家群体 , 就能够有效解决约玩难的问题 , 同时极大缩短创建角色的时长 , 可能线下创建角色需要1小时 , 线上能缩短到3分钟 。
说干就干 , 熊可见立即制作了第一款兰亭演绎的demo程序 , 仅开放给朋友使用 , 这款程序大大提升了跑团约玩的效率 , 而由于demo程序极为粗糙 , 熊可见便决定在摩点网发起众筹进行完善 。
在熊可见的设想里 , 跑团本就是强调团队玩家共建共创的游戏 , 如果能通过众筹构建起一个跑团的玩家社群 , 玩家都是“股东” , 既能汇聚资金 , 也能获得用户的信任 。
第一次众筹不仅让市场关注到了兰亭演绎 , 也让网站落了地 , 众筹吸引来了一批兰亭演绎的支持者 , 用户不仅主动参与到社区维护中 , 同时还能通过社区留言切实参与到APP功能改进 。通过众筹 , 兰亭演绎当即用户量就猛增了5000多人 , 每天有20多个团活跃 。而截止当前 , 兰亭演绎无疑已发展成了当前国内最大的线上跑团社交平台 , 注册人数超过10万人 。
很快熊可见发起第二次众筹 , 募集到5万元资金 , 推出了APP版 。不过和APP后期开发和运营耗费的20万元资金相比 , 众筹仍然是杯水车薪 。
为了进一步增强社区内的认同感 , 去年熊可见还推出了克鲁苏系列铸币 , 被玩家早早一抢而空 , 而由于铸币过于火爆 , 甚至出现了盗版和黄牛哄抬“币价”的情况 。除了铸币 , 熊可见还众筹过扑克、塔罗、跑团工具盒等各种周边 。
 
除了玩起众筹、铸币的跑团APP , 还出现了以跑团为题材的独立游戏 。
去年 , 独立游戏制作人陈虹松创作了《人格解体》 , 玩家能够化身为调查员 , 前往克鲁苏文化设定下的教堂调查离奇事件 。无论是剧情还是骰子的判定系统 , 都尽量的还原了真实的COC桌游体验 。
陈虹松表示 , 跑团游戏相对而言较为冷门 , 这也意味着制作者只需要考虑核心用户的需求 , 而跑团的核心用户粘度非常高 , 当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的跑团游戏 , 所以只要服务好核心粉丝 , 就能解决以买断制为主的独立游戏的盈利问题 。
而《人格解体》在TapTap平台刚刚开启预约 , 就拿到了9.9的高分 , 这也让陈虹松看到了这个市场潜在的大量游戏用户 , “在国内桌游市场 , 跑团圈核心玩家数量保守在10万以上 , 大量闲散玩家更是数不胜数 , 这些都是跑团游戏的主要付费用户 。”
赵方告诉游戏猎 , 相对比其他成熟的游戏类型 , 跑团游戏迎合跑团玩家的需求 , 相比起动辄160-300元一次的跑团消费价格 , 在TapTap平台 , 大部分国产买断制游戏的售价都在十几元到几十元范围内浮动 , 跑团游戏或许有望成为独立游戏制作的新方向 , 这也将带动跑团的持续破圈 。
破圈为时尚早不过 , 跑团真的破圈了吗?
“十几年前跑团刚进入国内时 , 不少规则都是玩家自己去外网下载翻译而来的 , 玩家要先理解规则 , 后创建角色卡 , ”关关告诉游戏猎 , 以经典跑团游戏《龙与地下城》为例 , 一本规则书厚过英汉词典 , 甚至有玩家手册、城主手册和怪物手册三本规则书 , 阅读量特别大 , 创建角色卡就需要1天 。
跑团天然的高门槛使得其一直局限在极为小众的桌游玩家领域 , 不过随着COC跑团游戏引入 , 创建角色卡的时长缩短到1小时 , 用户的体验大为提升 , 而随着社交平台的传播 , 剧本杀的火热也推动了一批喜欢尝试新事物的00后尝试跑团 , 跑团用户的拉新速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
不过 , 跑团恐怕尚未真正的出圈 。关关表示 , “跑团的用户量确实增加了 , 不过增加的还是喜欢二次元、剧本杀的桌游用户 , 桌游用户之外的圈层还较少触及到 。”
熊可见亦表示 , 兰亭演绎经过3年积累起超10万用户 , 但平台似乎已触到了增长瓶颈 , 相比起互联网APP动辄上亿的用户量 , 跑团仍然是小众的代名词 。“大多投资者在调研后 , 还是持观望态度 。”
而跑团迟迟难破圈的原因 , 一是因为跑团相较于剧本杀游戏门槛高 , 玩一次需要4-6小时 , 对于习惯快节奏的青年群体 , 跑团参与频率较低;二是因为跑团还未形成成熟的市场形态 。
事实上 ,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 跑团已经发展出了独立的门店 , 以关关运营的跑团推理馆为例 , 现在门店周末基本有3-4场跑团 , 每场毛利率1000元 , 经过两年的运营基本达到了收支平衡 。模仿剧本杀 , 门店与跑团主持人建立合作制 , 玩家预约 , 主持人到店带团 , 合作形式包括人头抽成或固定劳务费用等 。
由于跑团能够吸引一批高表现欲和互动欲的用户 , 并且一个团能够长达数年的持续进行 , 因此容易积累起核心的忠诚用户 , “今年我们店从北京朝阳区搬到了丰台区 , 相隔十几公里 , 原本在朝阳区的玩家一半以上还会来新店跑团 。”
 
不过相比起剧本杀 , 跑团的坪效较低 , 盈利空间尚不足 。赵方告诉游戏猎 , “根据市场价格 , 4小时的单场团定价在168或198元 , 超过4小时定价在200-300元 , 虽然价格与剧本杀持平 , 但一场6-8人的剧本杀 , 一个主持人可以同时开2-3场 , 但跑团需要主持人全程在场 , 人数最高限度为5人 , 相比之下 , 单个时段店内收入相差高达200% 。”
而且 , 现在跑团最缺的并不是用户 , 而是主持人 。相比剧本杀已经有了专业的培训机构 , 一个主持人的培训时长能缩短到1-2天 , 跑团主持人往往需要熟悉更多更繁复的规则 , 培训时长最快的也要一个月 。
【投稿|众筹、铸币,“跑团”套住00后】而跑团的玩家体验又高度地依赖主持人的专业度 , “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 , 不是跟着某个店走 , 而是跟着主持人走 。”关关表示 , 门店不仅容易面临因主持人离开导致玩家流失的窘境 , 玩家数量的增长也使得繁忙时段难约主持人 , 降低新玩家的体验 。
“或许在破圈之外 , 构建起更好的创作生态 , 为玩家提供更多规则轻内容精的好剧本 , 才是跑团长期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熊可见补充道 。
(文中小野、橙子、关关、赵方均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