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不少微信课学习社群,感觉还是很困惑()
[_原题是:微课、微信课 与 MOOC(慕课)]
[注:本文正在逐步更新调整中]
最近收到了不少做“微课”的朋友在「在行」上约我聊课程设计,整理了一下发现已经拒绝四个了,后来知道其中有三个小伙伴还是来自同一公司。。。刚好最近有一个契机,来分享下我在观摩了两个所谓“微课”社群后的想法吧。
所谓“微课”,大概有两种解释。
“微课”这个词最近几年火起来,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沾了“慕课”的风。它通常指的是微小的课程的知识点的视频短片(5分钟左右),不足以也不需要形成一门完整的“慕课”课程,大多是k-12(以及少量高等教育)老师用于翻转课堂,在实体课堂教学之前给同学们用作课前预习。
比较知名的一家做“微课”的机构(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叫做洋葱数学,他们能够把初中数学的知识点讲解得非常透彻,每个知识点的视频大概也就只有六分钟左右,(很多老师推荐)同学们用来做课前预习使用。关于“微课”的话题暂且就不展开了,分享一个他们的课程片段:链接。
开篇说“微课”有两种解释,另一种就是接下来想说的“微信课”。
随着社群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或机构尝试通过微信群等渠道来做一些或系列的小课程、小讲座,也偶尔被叫做微课,然而相比微课本来的起源,我更习惯称呼这种形式为“微信课”。
当前的一些“微信课”更多做的是一个社群运营。对比MOOC的话,相当于是把课程的运营放在了微信群里。MOOC也会有课程运营,不过更多是通过在线的讨论区(类似BBS),这样的好处是每一个/一类问题的回答能够被记录下来,同学们的交流讨论便于追溯以及阅读。当然,随着这种移动化、碎片化时间交流的需要,有些课程也同时在运营着QQ群、微信群。
微信群的优点在于及时性、即时性,缺点就在于通常同学们聊得太过散漫,信息刷得过快。有时候一个问题可能已经被解决了,但是由于信息刷的过快,并没有留存下来,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以及多余的交流杂音。当然,我也看到过(但是极少)有群主每天去做当天的信息总结与要点归纳。除此之外的话,如果同学们这几天在忙没有看手机的话,基本某天的交流内容就废掉了,也不利于梳理知识或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学期即将结束时再回来反思回顾。
说到沟通的便捷性,这类 IM(instant messenger,即时通讯软件)可以让你拿起手机随时随地的发言,不用做信息的加工整理。对应MOOC的讨论区,你可能还要打开电脑或者打开固定的手机app,然后找到对应的发帖区、对应的章节、对应的话题,整理好思路,再去发表1个帖子。这个过程确实有点长,减少了转化效率,但是它增加了同学们思考的过程,发言大多都是经过大脑加工的,其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同学可能还会同时去搜集、查找一些论据,写在帖子正文里。
经由IM这种途径交流也有它的优点,对于一些励志类或者是意识形态类的课程/社群,例如说早睡早起打卡群,演讲自信群,每天同学们都可以得到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收到的“正反馈”是非常快的,非常快。相较MOOC的话,你在在线讨论区发了一个帖子,可能要过个一天半天的才会收到别的同学的反馈或者回复,你在微信群里基本实时就可以收到同学们的反馈。但是缺点在于这种交流的深度可能过浅,这点上边也提到了。
在“微信课”的课程运营之外,再回过头来说说课程设计。
后来通过我微信公众号的渠道,约见了文首提到被拒绝的四位小伙伴之一。发现确实如前边所提到的,当前很多的微信课社群更多看起来是在做社群运营、平台运营,他们有着C端的学习者资源,对于部分更上游的讲师的掌控力有些情况下确实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有机会与老师进行深度的交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无从谈起课程设计了。
当然,也看到有一些机构的负责人自己就是资深的讲师,公司内自有一定的讲师资源。对于这种情况呢,其实很多情况下多半这个机构负责人讲师本身就是个网红,他讲什么都有人来买单,这个其实就是粉丝经济啊。假如说,他有10万粉丝,哪怕只有1%的转化率,这也是1000人呀,每个人收六百块钱,这就是60万,但是之后呢?之后的话真的就要看课程内容了,需要你的课程切实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通过你设计的课程活动确实能够让听众的某个技能与能力得到可以量化的提升。
关于MOOC的课程设计,我之前在公司内部总结了一套方法论,也在公开的场合做过分享,具体的这里就不展开了。不过如果有计划做一门或一个品类 MOOC(慕课)的某一领域的专家,欢迎约来聊聊。
此话题的「在行」链接:www.zaih.com/mentor/84752758/topic/29862503/但是如果内容无法或者很难改变了,从外围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现在我正在参与一个社群就遇到了这样问题,微信课的内容已经基本成型了,尽管从内容的角度上也能给些建议,但是想要重新梳理结构再做调整的话,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相信很多已经开过一期的微信课机构可能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其实从外围的课程管理和操作上,也可以有一些提升的参考建议。
在MOOC圈子内,谈及课程质量标准多半都会提到 QM(Quality Matters),QM是马里兰大学推动的一个关于(高等教育)在线课程质量的国际项目。尽管QM主要针对的是高等教育,不过其中有很多规范是值得“微信课”们参考的。
对照自己正在参与的一个演讲训练营“微信课”社群,我把当前课程与QM标准的八个大类、40余条标准认真做了一个比对分析,依次看了看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改进的。参考后仅留下了17条认为可能比较相关的点,相信其他的“微信课”社群或多或少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灵感:
文章图片
来自 Cedric 的微信公众号: MoocLearning 上述图表的1级分支是分类,2级分支是标准细则描述,3级分支(标红的这几点)是我认为是我当前参加的微信课社群尚有提升潜力、可以调整的地方,部分条目存在的4级分支是可能的参考建议或例子~
其中大部分条目都可以展开讲,例如说:“3.2 清晰陈述课程评分政策”
后边的“在课程开始的第一时间,告知同学们课程完成的标准”,其实就是指在课程即将接入尾声的时候,负责人才提出的“完成60个作业、80分钟语音才可以获得课程证书”,其实这个政策完全可以考虑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就告诉大家。
再后边的“考虑不同 track 同学的参与模式”是指说,除了满足了前述“60个作业”的同学可以被评为“优秀”之外,可能还可以设置完成至少15个作业就能颁发的“完成”证书。对于工作安排繁重,确实只能单纯“旁听”少量参加课程活动的话,仅可以发一个营员证啥的。告知不同参与程度的同学此课程的完成要求,让同学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对“完成”这个目标有足够的心理预期,这样也更有可能同学们对于“完成”这门课程做好预先安排。
课程设计与课程运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类比理解为相声里常说的“三分逗、七分捧”。如果内容比较朴素的话,可以靠深度运营来弥补。不过,如果内容规划/结构设计能做得更好,可以为后边的运营省下部分精力,同时还有机会大大提升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仅供参考。
【加入了不少微信课学习社群,感觉还是很困惑()】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亲子关系之我和儿子越来越近了
- 一盒大虾引发的觉察
- 前端|解决chrome(谷歌)浏览器开发者工具中header的请求参数“Request Payload“和“Query String Parameters“(消失)不见了的问题
- 投稿|iPhone在中国卖不动了吗?
- 投稿|科学家创业者,被VC抢疯了
- 网络|肝完《浏览器基本原理与实践》后,我总结了这 36 点
- 珊珊来迟|珊珊来迟 但总归是来了
- 2019-03-04
- 投稿|BBA们电动化转型困难,动了谁的蛋糕?
- 投稿|修炼三年的HarmonyOS 3.0,完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