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大虾引发的觉察

在超市买了一盒好大的大虾,晚餐水煮大虾,儿子不爱吃海鲜,我一个人慢慢享用,好幸福~

同样是这样的大虾,几年前我家的冰箱里也曾经摆了好几盒,并着各色鱼肉挤满了整个冰箱。我看到它们的时候没有幸福满足的感觉,只有厌烦。越多的美食装在冰箱里,越是在提醒我要做饭、做饭,“必须要做饭,不然就不是合格的主妇”、“这些都是好贵的食材啊,不做掉太可惜了”、“坏掉了就要扔掉,你真是个败家子”,我越拖延,自责和羞愧越是来束缚我,我便越加的喘不过气来:我讨厌自己像个扶不起的阿斗、我恨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我痛恨自己不能成为一个众人称道的人……那些被我痛恨的评判和标准,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被我自己主动套在了自己的心上,变成一道紧箍咒,箍得我的心鲜血长流,而我早已麻木,并不认为是紧箍咒太紧,反而认为是我自己适应性太差……

我把解救自己的任务寄托在先生身上,我眼巴巴盼着先生下班回家看见我没做饭,大手一挥,兴高采烈的道:“走,我请你们娘儿俩出去吃好吃的,今天正好想出去吃!”或是“你带孩子一天累了吧,我来做饭!”然后挽着袖子乐呵呵地做饭去,抽空还给我端几盘零食、指点儿子搭建玩具、抱起儿子玩亲亲逗儿子开心……这当然只是想象,而我有这样的想象,当然是因为我一直把先生当做我生命中的拯救者,一个权威人士,一个依靠,是那种把自己的全部都寄托在他身上的那种依靠,就像菟丝花。既然是想象,那注定要幻灭。先生回家眼光一扫心中了然,估计也有点幻灭,但是先生一般不责备我,多数时候就会如我期盼的那样说“我们出去吃”,可我总是能从他匆匆扫过的眼光中觉察到一股冷意或是失落。于是,自责和羞愧又密密麻麻的从心底冒出:你这个懒人、你怎么这么不体贴人、人家上一天班都累的不行了你还在想要人家照顾你的情绪,你怎么这么不要脸啊、你到底要怎么样啊出去吃你也不爽快你到底要什么……各种羞愧、各种指责、各种自我攻击轮番刺戳着我薄弱的保护,直至一个念头冒出:你都这样了,人家也没有责备过你,你自己想想你为人家做过些什么,你怎么就不能为别人着想一下下呢,你这样子活在世上除了给人家添麻烦浪费粮食还有什么用……
所有念头到了这里仿佛找到了宣泄口,是啊,活着还有什么用,不能给社会做贡献、不能为家人分担、没办法带好孩子、还要让辛苦工作的人分心牵挂、还要让孩子面对一个喜怒无常的魔鬼般的妈妈……去了吧,去了吧,去了就什么都不用面对了……然后闭上眼,想象自己……去死

我之所以现在还能在这里写这些文字,我归根于生命本身的力量。每当我想要去死一死的时候,终极问题都是儿子。先生我一点都不担心,我知道我离去他会伤心一段时间,但很快就会有新的感情填补他,而且少了我的拖累,他可能活得更自在。但是儿子还太小,虽说这个妈妈喜怒无常,可是他仍然很黏这个妈妈,一刻也不能和妈妈分开,我走了谁能让我放心把儿子交给他(她) ?!以我当时连自己都嫌弃的状态交给别人就更不放心了,我觉得自己就是去死也死不踏实(写到这里我明白了那些带着孩子去死的妈妈的心理,连自己带孩子都被自己嫌弃,谁还能得到自己的认可,没有!唯有带着孩子一起才能放心[流泪])。我也曾有过那么一次带着孩子一起去死的念头,可是这想法一冒出来就被我自己啪一巴掌扇回去了,让我那天上地下无与伦比的可爱宝贝儿子去死的念头,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我可以接受自己去死,但不能接受让儿子去死(可能那时的儿子是我的弱小的自我的投射,我的生命本能的保护着它)。所以我感激他,我的儿子,也是生命的力量,他让我慢慢打消了去死的念头。
我前行无路,只好回头面对。既然实在放心不下儿子,就接受自己是这个样子吧。破罐子破摔了,周围的人你们要骂就骂吧,反正自己现在就这样了,再坏也坏不到哪去了。机缘巧合,我带着儿子去到另一个城市上小学,和先生做起了周末夫妻,从先生那里反衬过来的自我指责和羞愧大大减少。白天儿子去到学校,我一个人在家,我茫茫然像失去生命力,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唯有在小说或电视剧里逃避现实的责问。我的所有生命力仿佛都系在儿子身上,跟着儿子去了学校,我对儿子在学校的生活感同身受(此处省略一万字,关于我和儿子之间的纠结痛苦)。之前儿子用他纯净的生命承接了我那弱小的自我的投射,保护我免遭毁灭,现在我又面临与儿子分离的痛苦。也是从那时我开始接触到心理老师,她们平和包容的谈话方式让我倍感放松和抚慰。每一次和他们谈话我都泪流不止,我的紧绷和自责减轻了不少,而且感受到了来自心理学的切切实实的好处。再一次机遇来临,先生接受了一份外地的工作机会,而我带着儿子跟着来到了这边上学。误打误撞之下,我接触到了心泉成长,开始在这里学习成长。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中间我的婚姻也走到崩盘的边缘,因为我不再自我攻击,而是向外释放我的攻击性,先生首当其冲……好在,我的自我每次都会在关键时候打开我的心让我诚实面对,甚至在离婚协议都已经口头协商好之后,那个声音都在我的心里说“承认吧,你不是真的想离开他,你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威胁他,你其实是想控制他”。感谢那一段时间在心泉的学习,让我可以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内心,也挽救了我的婚姻。

在去年年底的某一天,记不清是怎样一个场景,也不记得是看了哪本书之后,反正就在一个平常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送了儿子到学校,然后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段3.7公里的路程,我走回家大约需要50分钟,那是独属于我的一段时间。感谢这只是个安宁的小镇,对我们又是陌生的地方,那段路上我没有熟人要应付,没有固有的眼光来刺痛我,没有川流不息的各色车辆分我的神……在那段路程里,我像风铎老师说过的那样去感受:我感受着脚底一步步和地面的切实接触、地面大小坑洼让我的身体变动的位置、感受着阳光晒在我脸上和背上的热、轻风吹过我脸颊的凉爽、狂风中我的凌乱变化的头发……一天又一天,我感觉自己在那段路程里很安全,被周围的环境全然接纳,我也全然的信任着那个环境。读了《对生命说是》我知道,在那段路程里我从一个体验者变成了一个敞开的体验者,我的自我得到了很好的疗愈。然后就在那个神奇又平常的日子,我如往常般走在那条路上,突然一个转念闪现: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接受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我接受自己犯过的错,我接受自己会犯错,我愿意做些什么去弥补过错,我也愿意给自己机会去修正错误。就是那一刹,我的心上捆绑了多年的紧箍消失大半,我的攻击性被转化了大半,我的心甚至轻快的想唱歌。我眼前的一切都像新生的一般,天空特别清澈,阳光特别纯净,一切景物都特别清晰,犹如一面布满灰尘的显示屏被清洁一新的感觉。我的脑袋止不住的一直重复着那几句话: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接受自己是个不完美的人,我接受自己会犯错,我愿意给自己机会去改正……我回看过往,看到了自己一切的情绪背后都是对自己的不接受,自己的攻击性源于对自己的评判。那一刻,我看到了,我接受了,我也放下了。接下来的几天,我无比的踏实,但又有不敢确信的犹疑:这种感觉是真实的吗,会不会是我的回光返照(我当时真有这个想法),会不会正好那天我心情好,看什么都顺眼,会不会过几天又变回去了……还是走在那条路上,我抬头看天,天真的很蓝;我看树叶,树叶也很清新;我深深的呼吸,空气没有异味;我细细觉察自己的内心,是愉悦的,是踏实的。
我感觉到我的人生真正开始了。
写这篇文好像是被几只大虾引发的,但是我知道其实不是,是被跟一个朋友的谈话引发的。我发了读书会的第一次的音频给她听,想让她感受书中的魅力。可她给我的回复是,她觉得这本书听了让人不愉快,她觉得我想让她愉快就应该给她听一些让人高兴开心的故事,她觉得听这本书的内容感觉被控制,想让她撕开伤口,这让她很不能接受……我感觉到一丝刺痛,也感觉到来自于她的攻击。我觉察到自己原本是带着想改变她的想法给她发的读书音频,我的意图刺痛了她,这次谈话引发了我对自己的觉察和回顾,我在认真的想我该怎样和这位朋友相处。感谢这几个小时的清理觉察,我已经有了想法, 我要调整我的心态,我告诉自己接受她现在的想法,接受她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属于她的契机还没来,不能让我的关心变成她新的枷锁。
我把自己走出困境的过程记录下来,也是想告诉自己,越是痛苦的时候就越是突破快来到的时候,相信每个人的生命的力量,它自会找到突破!
【一盒大虾引发的觉察】信任和感恩就是最好的陪伴!
一盒大虾引发的觉察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