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自学朗诵 如何自学吟诵,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如何学习唱诵诗歌和心得
一、在朗诵中欣赏古诗词的音乐美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也是诗词教学的基础 。诗歌讲究严格的押韵和格律 。节奏感强,音乐美 。阅读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一首诗的节奏是间歇和停顿,相当于音乐的节奏 。它是由诗的内容决定的,特别是符合诗的内在情感 。欢乐是明快轻松的节奏,昂扬是快速有力的节奏,悲伤是低沉缓慢的节奏 。节奏是指诗歌的平仄形式和押韵规则,主要体现在诗末用词(韵)同韵 。使韵律诗的语言形成和谐的关系,使前后句相互呼应,便于背诵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吱吱声停不下来,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以平仄入韵,以韵“安”(安、桓、山)为开韵 。嘴巴大开,气流顺畅 。通过大声吟诵,可以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配合诗中欢快的节奏,能形象地表达作者高声歌唱的欢快心情 。学生在朗诵中体会音乐之美,就能把握住诗歌的主旨,老师不需要过多解释 。第二,在朗诵中体会古诗词的情感美 。朗诵就是用一定的声调、语调和抑扬顿挫有节奏地背诵诗歌 。它使学生在欣赏诗歌音乐美的同时,也能欣赏诗歌的情感美 。比如杜甫的《望岳》,他在动笔的时候,用了一句豪迈的韵脚,“圣泰山多么雄伟的景象啊!苍茫苍茫,齐鲁两地高 。”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雄伟和崇高的感叹 。当唱到“登上山顶,你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 。”,随着诗的节奏和韵律,人们可以感受到气魄的宽广和悲壮 。在朗诵中,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叹和热爱,都在吟咏者的感悟和体验中 。3.在吟诵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背诵古诗词时,可以在欣赏古诗词的音乐美和情感美的同时,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 。所谓“意”,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境”即情境和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必须加以概括 。它不仅指对风景的描写,也指诗人的所见所闻,如“然而我们叫了一千遍,她才开始向我们走来,仍然把她的半张脸藏在她的吉他后面不让我们看见” 。心灵与环境的高度融合,自然会形成一种能引起读者想象和联想的艺术境界,让人身临其境 。比如杜甫的《闻宴军收河南河北》,可以说诗人的狂欢形象跃然纸上 。喜极而泣(1、2句)——欣喜若狂(3、4句)——兴高采烈(5、6句)——归心似箭(7、8句)诗中表现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形象 。在快节奏的反复朗诵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还能很容易地把握住诗人那种无法控制、难以言说的欢庆胜利的喜悦之情,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 。

怎么自学朗诵 如何自学吟诵,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文章插图
如何自学声乐
第一阶段:先练气再出声 。研究数据表明,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持续时间约3或4秒 。唱歌时,有时一口气要十几秒甚至更长,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 。所以要掌握好藏气在肺,慢慢吐气的要领 。所以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1)“长时间练习深而慢的气息控制”首先,按压空气,排出废气,然后利用鼻子和舌尖之间的空隙作为“花香”,自然而自由地轻轻吸,直到充满为止 。然后,空气沉入腹部,胸肋慢慢放松,让空气像细水长流一样慢慢呼出,均匀呼出 。控制时间越长越好 。重复浪费?—六次 。(2)“深呼吸慢叫号练习”我们称第一步为“吸推” 。“吸提”的气息向内,“推”的气息向外向下 。在“推”的同时做呼吸延伸练习 。我们推荐三个练习:a.数数练习:和以前一样“吸提” 。一边“推”,一边轻声快速地数“12345678910”,——次呼吸反复数 。一直数到这一口气耗尽,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 。“推”的同时,我轻声说:“出东门,过桥 。桥下有一棵枣树 。拿一根竹竿去打枣子 。绿色的比红色的更红(吸空气) 。一次约会,两次约会,三次约会,四次约会,五次约会……直到这一口气都用完了,看你还能数多少次约会 。重复4-6次 。c.“数葫芦”的做法:“吸举”同前 。一边“推”,一边轻声说:“金葫芦,银葫芦,你一口气数不过24个葫芦(吸一口气),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重复4-6次,直到气尽 。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这样越练越控制 。不要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一开始腹部会出现疼痛 。练习一段时间后,你会有意识地取得很大进步 。(三)“深呼吸慢呼吸长呼吸练习”呼吸练习后,声音开始逐渐加入 。这个练习还是以练气为主,发声为辅 。推的时候,选择一个中低档位 。轻轻的,男生发“啊”(“大嗓”发“啊”表示分娩,练气),女生发“咿呀”(“小嗓”发“咿呀”表示分娩) 。一口气憋住,出音孔呈圆柱形,波浪形,可以反复练习 。(4)“憋气断音法”这是一种半音半息法 。双手插在腰间或护住腹部,在腹部憋住呼吸,同时冲出到额头和喉咙发出声音 。声音以中低音为主,富有弹性 。利用拉伸的力量,腹部和横膈膜会同时弹出 。我们介绍三个练习:a.一口气憋住,嘴里快速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反复) 。当这一口气耗尽时,你会发出“砰”的断奏 。重复4-6次 。b.一口气把脚伸过来,先慢下来,然后快速发“哈哈哈”——(反复)(快)哈,哈,哈……”运动有爆发性的断奏,“哈哈……”笑声,“啊哈”“啊咳”是歌唱中常用的 。c.一口气拉伸双脚,然后慢慢快速发出“嘿-粗,嘿-粗”(反复逐渐加快) 。“嘿-粗,嘿-粗……”加快速度,直到体力耗尽,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的练习,气是音的基础,气是音的帅气,已经基本丰满了 。“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声音已酝酿保护 。
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 。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 。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 。当中一塌,满盘皆输 。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 。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 。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①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②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不要把十四——说——四十,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③舌音练习(方法同上) 六十六岁刘老六,推着六十,六只大油篓,六十六枝垂杨柳,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④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山下有只猴,虎撵猴,猴斗虎,虎撵不上猴,猴也斗不了虎 。⑤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个茄子;街上有个撅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⑥十三道辙字音练习 风(中东)一催(灰堆)一暑(姑苏)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发花)一谢(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阳)一云(人辰)一高(遥条)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来(怀来) 俏(遥条)一佳(发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苏)一房(江阳)一来(怀来) 东(中东)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这样一练,你哪路音圆润,哪路音干瘪,分得清,找得准 。气、音、字练习非常实用有效 。第三阶段:吟诗、吟唱练习 把吟诗、吟唱放在第四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的坚韧有弹性 。此时的念白练唱都是无伴奏的,演唱更难,要求更高,在第三阶段练,有气、音、字垫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①吟诗一般选各个行当的定场诗,因为角色刚刚上场,要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并使他们停止议论,安静下来,所以定场诗应是声调较高,不急不慢,是角色自己兴趣志向的自我剖析,韵律性极强,必须好好练,又适合于喊嗓、练声、练习 。比如《击鼓骂曹》祢衡的定场诗,“口似悬河语似流,全凭舌尖压诸侯,男儿何得擎天手,自当谈笑觅封侯”;再如《挑华车》中岳飞的定场诗“明亮亮盔甲射人斗牛宫,缥缈缈旌旗遮住太阳红,虎威威排列着明辅上将,雄纠纠胯下驹战马如龙” 。在万物苏醒,万象更新的清晨你可以尽情发挥练嗓 。②吟唱:具有念白吟诵相夹,半唱半念交相辉映的特点,比吟诗更难,其情感更宜抒发,其音律更宜舒展,正好用来喊嗓发声 。半吟半唱如引子,例如,《宇宙锋》赵艳容上半吟(念)“杜鹃枝头泣,(吟唱)血泪暗悲啼 。”再如阳平关》曹操(半吟念)“只手(吟唱)独擎天,奇勋已早建,(半吟念)虚名扶汉祚,(吟唱)时势魏将迁” 。直接吟唱如《秦琼卖马》“好 汉英雄困天堂,不知何日回故乡”,再如《清风亭》“年纪迈,血气衰,年老无儿绝后代”,“听妈妈高声唤悲哀,想必是为姣儿失却了夫妻恩爱” 。③京白(普通话)吟诗:为现代戏表演念词而练习,如用吟诗的旋律,念《毛主席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等 。再如念现代戏一些经典道白,“久旱的禾苗逢甘霖,点点记在心”,“千枝万叶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等,都是喊嗓练声的好素材 。传统大段念白及一些贯口练习也可在这一阶段锻炼气息和发声 。第四阶段:弧形气声练习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 。如武生:啊/咳/ 老生:马/来/ 花脸:酒/喔啊\来/ 丑:啊/哈/ 青衣:苦/哇/ 容⌒禀/ 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转”或“呲花” 。一般要领是:运好气——托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色,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 。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到家 。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第五阶段:爬音阶及高难音练习 “嘎调”、“翻高”、“高腔”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称其为高难音 。在喊嗓练声中练习这路音,注意不可多练,关键是找方法找位置,如果拼命去喊去叫,前面练习的会全部做废,还会伤及嗓子 。练习这路音最忌挤、卡、捏、压、强努、硬拼横气 。老先生说“如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反呼(使拙劲去喊),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凡遇高扬之字照上法将气提起送出……则听者已清晰明亮,唱者又不费劲 。”这里有窍门,有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摸索,去探求 。教你用呼吸法唱出高音 一位声乐专家说过: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 。因此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 。其实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不仅能让你在KTV大显身手,更能让你锻炼出平坦的腹部,丰满的胸部 。用呼吸控制歌声 底气不足,音域不宽,都可以通过学习呼吸技巧来改善 。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不大一样 。平时,人们交谈时所需音量较小,气息浅,不需要很大的力度,而且我们说话时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能胜任了 。唱歌是为了抒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 。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 。因此唱歌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唱歌时的呼吸运动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 。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屏住呼吸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吐气: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 。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3、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 。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唱歌时常常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 。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流行音乐演唱方法 欧美通俗演唱方法,主要是已富有激情和即兴的表演方式来体现 。同时,承继了严肃音乐一部分的发声状态 。比如真假声转换,高音华彩部分、跳跃技巧,连续跨越八度音区的声音展现 。如果不具备相当纯熟的演唱方法,根本无法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作品 。也可以说不能够叫作欧美通俗唱法 。当然,也不是欧洲人演唱中,都有技巧 。在近年举行的GRAMMY颁奖晚会上,获得者经常是以清纯、自然唱非的风格 。那么欧美通俗唱法也就是说有很多种类、风格各不相同 。(在后面讲座中,我们会详细讲解这一点)但在我们课堂所讲的,还是赞赏科学的发声方法,去演唱通俗作品 。欧美通俗演唱方法,还会经常采用哑音、呐喊、装饰音、滑音、抽泣、假声包括一些气声的特殊运用,来演绎歌曲的忧伤、悲泣、真挚、委婉、激情等等…… 利用肢体语言融合节奏的表现形式,运用混声、和声、不规则人声,进行有声或无伴奏伴唱,使一些并不复杂的旋律,变得富有色彩,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加上一些歌手创造出高度炫技性演唱形式,使通俗歌手能在舞台上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在表演艺术上达到较高的造诣 。学习欧美唱法,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基本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气息 。气息的支点,一定先建立在后腰部分 。然后再找小腹的力量 。因为腰部需要你主动去做扩张或向下拉动,才会产生一个力 。然而小腹与横隔膜由于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对抗 。如果仅把支点放在前面,也就是小腹,那时腰部就很难起到控制气息的作用 。试想一下,是前后腰腹的力量控制气息更有效呢?还是只小腹局部的力量更有效呢?它们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希望大家能清楚 。现在通俗教学门类繁多 。如果不能掌握一个正确的呼吸方法,反而奠定了错误的气息基础 。声音就会失去你本该有的辉煌色彩,自然也更难达到欧美歌手那种对声音有极强的控制能力,没音色变化,包括力度的强弱 。还需赘述一点,气息在腰腹控制下,当以最小的力量获得最大的声音 。绝非诸多误论所言,气息的压力越大越好 。准确地讲,真正意义上流动的气息是一个巧劲,全然不只是力量 。练声状态 气息是任何一种演唱发法的原动力,正确的呼吸方法决定了发声的对错 。通俗歌手气息的训练,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歌唱性强的练习曲进行练声 。把几个简单的母音,编成一首小曲,使学生在歌唱的状态下练声,或者选一首旋律很流畅的曲目,然后再选一首较轻快跳跃的曲目让学生试唱,找出其中有代表性的乐句,使学生感觉它的歌唱性,在用这种感觉去练声 。这样做很容易使学生保持全身心的投入,从而演唱状态 。也就是说,不要把发声练习当做一个机械练习 。否则将会给日后的歌唱造成一个声音概念和状态的错觉 。要用一种愉快的心情,一种感人的情绪去练习,才能有效地找到松弛自然的音色 。站立姿势与演唱的关系 通俗歌曲演唱良好的站立姿势很重要 。不要错误的认为只有美声、民族唱法讲究姿势 。从人的生理机能与发声状态上讲,哪一种唱法都是一样的 。有的歌者, 后颈项不能与腰部保持在一个垂直面上,发声通道就会被压迫、堵塞 。如驼着背发声回使胸部挤压,气息无法通畅地在体内流动 。翘下巴会造成颈部松弛,咽壁肌肉无力,给唱高音带来困难 。同时阻碍共鸣腔内声音的发射,鼓小腹会造成气息停 、下压僵持,即破坏气息的支持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重心在前半个脚部分 。只去考虑上胸部,不管腹部状态,当然,不要僵硬 。吸气的支点一定要建立在腰部分,然后在去体会最后反拉力的作用 。因为腰部需要你主动去扩张或向下拉力,才会产生一个力,然而小腹与横隔膜由于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对抗 。如果仅把支点放在前面 。也就是小腹 。那时腰部就很难起到控制气息的作用 。试想一下,是*前后腰腹的力量控制气息更有效 。还是只*小腹局部的力量更有效呢?它们之间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弱声练习法 在一些新来的学生中,歌唱时会盲目追求音量 。其实学生听起来大的声音,不一定是正确的 。如果声音在口腔内部是散的,位置就会比较低,缺少共鸣 。这时,声音在通过麦克风时,会发出尖锐不够干净的音色 。尤其在进棚录音时,歌手会感到很难驾驭自己的声音 。那么,怎么让学生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建立一个通畅有序的歌唱状态呢? 首先,我认为用弱声练习的方法,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 。任何一种唱法,只有松弛才会产生美感 。在做这个练习时,最好用开口哼鸣的状态 。就是口腔张开不发音,用鼻子发音 。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学生,牙关部会很紧,每天需要做张嘴练习 。用手按住下巴,练习向上伸张,不要用力过猛,伤及口腔关节,口腔不要能过横,也不要过长 。露出上齿,微露下齿为最好 。这样的口腔状态,从发声学上讲是正确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先做到外面打开是其一,关键是体会由内向外张开是最重要的 。不要形成喇叭状态,外面大,里面小,那样就很难获得声音的通畅了 。在这个练习过程中,还要用另外一个思维去考虑倾听声音的位置 。声音的位置是随着音高不断发生变化 。由前向后移动 。移动的速度要由老师的耳朵来判断 。在移动至高音区时,应适度的提起软腭,因为软腭的提起是唯一能产生高音的通道 。从嗓音结构上讲,不可能会从牙齿后面产生高音,只有在软腭提起时,带动后咽壁的拉力、口腔后部形成拱门状态,才会具备鼻头腔共鸣 。高音才会是有是松弛的 。同时产生振撼力,当然声音方向不能是向上的,那就会感觉象美声唱法了 。通俗唱法与美声民族唱法有密不可分的又完全不同的关系 。重要在于教师如何借鉴欧美唱法的优点,结合民族唱法的特点去训练,可在短期内解决学生声音没高音的状况 。一个好的通俗唱法老师,应该在一年之内解决形学生的全部声音通畅问题,而不应该五、六年之后还不能让你的学生唱到三至四个八度 。有的学生会问:“弱音练习会不会声音小了?”“将来放不出来?”其实不是!用很大的声音喊是很难找到放松的感觉 。相反,用小的声音就很容易找到 。就是说,通俗唱法要建立自己的声线通道 。应该是在完全放松的基础上,然后再声音更有效的释放出来 。因此,弱音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得到通畅有磁性声音才是目的 。如何把握声音的方向性 通俗歌曲的演唱就如何掌握声音的方向性是很重要的 。因为在演唱过程中,它需要位置不断移动,包括口腔开启的状态是否到位,需要很细致地去体每一个音符,那么在移动过程中,尤其向后移动的时候,容易发生声音注意向上,而不注意向前 。无论你是唱低音、高音,头脑的意识里要非常的清晰,声音的发向咬字永远是象前的 。鼻腔张开,时刻保持通畅无阻 。通俗歌曲的演唱,切忌在口后半部咬字,声音容易向后倒,听起来象美声似的,听不清楚在唱什么,声音还不容易出来 。声音的流线性与音与音的相互滚动似的连接,到情绪不断递进,进入歌曲中的高潮部分 。都要保持一不变的思维,即我的声音是向前方的 。文字视像表现法 一个好歌手,要有对文字表现出最为敏感的触觉.在唱到那一句,那一字时,有完全深入到字,句间内在涵义中的能力.歌手在演唱时,要做到演唱的是自己,而不是其他别的什麽人.
古诗文应该怎么学?“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曾说,要让学生多诵读、多吟诵,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不要把课文分析搞得那么琐碎、程式化 。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 。“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的重要入门途径 。诗要自己‘跑’出来,怎么做?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 。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便会随着声音‘跑’出来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说,诗歌一定要会吟诵,才能得到它的精华 。吟诵不仅仅是汉诗文的读法,它还是传统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 。汉诗文不单是文字艺术,更是声音的作品 。声音是有意义的,不仅读法会影响含义,读音也会带来情绪感觉 。“世界上有声调语言的民族,它们的诗歌和文章多数天然就是可唱的 。我们中国的诗歌传统,是用声音作诗 。了解吟诵的老师都知道,一旦吟诵起来,所有的声韵都展示出来,那些古诗是一下子焕发了多大的光彩!就像明珠拂去泥尘,陡然间艳照四壁 。”徐健顺说 。
怎么自学朗诵 如何自学吟诵,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文章插图
韩国人是怎样学习汉诗文吟诵的【怎么自学朗诵 如何自学吟诵,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活态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吟诵汉诗在海外一直盛行不衰,不仅在华人中间,而且在日本、韩国等很多汉文化圈国家中,也一直流传,比如日本的吟诗社社员就有百万人以上,他们经常来中国交流访问 。吟诵规则一、吟诵的方法分两大类 。有格律者(近体诗词曲、律赋、骈文、时文等)为一类,依格律而吟诵;无格律者(古体诗、古文等)为一类,多有上中下几个调,吟诵时每句或做微调,组合使用,以求体现诗情文气 。二、吟诵者有一些基本调 。这些调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这些调来自师承家传,或旁人之调,或自采别调,都经自己的语感改造过 。这些调一般为古体诗的几个调(有上中下之分),近体诗的平起、仄起各数调,读文则与此接近 。特别注意,自己不能随便编调,如果走音的话后果自负 。三、吟诵者可以用基本调吟诵任何诗词文赋 。只依字句和情绪做微调而已 。但是,这不是好的吟诵 。真正好的吟诵是吟诵自己喜欢的诗文,因为吟诵是自娱,没有感觉的诗文是不去主动吟的 。这些喜爱的诗文经过反复吟诵,琢磨烂熟,在基本调的基础上,会又有改进,形成独特的曲调 。四、吟诵的要求有高低之别 。其初级要求为: 1、平长仄短 。其中平声指1、2声,仄声是3、4声 。五言诗歌以四行为一组,若为平起诗(即第一行第二个字为平声),则第1、4行第二个字拖长,第2、3行第四个字拖长 。若为仄起诗,则相反 。七言诗歌以四行为一组,若为平起诗,则第1、4行2、6字拖长,第2、3行第四个字拖长 。若为仄起诗,则相反 。注意: 除入声字外所有行的尾韵拖长 。2.入声字在古代有许多,例如月等,必须读的短而快 。3、依字行腔 。中国所有的传统音乐都称依字行腔,而唯有吟诵最严 。吟诵力求把每个字的涵义表达得最清楚,所以与字音最贴近 。因此,吟诵调一般也是比较简单的结构,易学易记 。4、文读语音 。吟诵是必须文读的,这样才能最接近诗文的原貌 。南方方言各有文读语音系统 。北方也有,而又以入声字的处理最为突出 。综合以往的情况,可知当代的新吟诵,也须文读 。主要是入声字要吟短,尤其是音步所在和重要的入声字要吟短音 。押韵的字要尽量按平水韵发音,不可不使押韵 。平仄不可混,如看、叹等字,要吟平声 。其余如车读如驹等,因与吟诵调关系不大,似可不必太严 。符合此三条要求的,方为吟诵 。掌握此方法的人,可以吟诵任何作品 。五、吟诵的中级要求为: 1、运气发声 。吟诵当使用腹式呼吸,以丹田气发声,因而气度平和,意蕴深广,有彬彬君子之风 。2、腔音唱法 。吟诵的唱法,在原则上是中国式的腔音,即音高、音强、音长不固定,始终以情而定,随时在飘动 。3、摇头摆身 。吟诵者不可僵立不动,感情到处,自然有体态 。摇摆不是匀速的,而是体现着吟诵者对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的控制,如声音大时向后,声音小时向前 。因为是腔音唱法,所以体态的变化多是柔和的,因而以摇为主 。做到这三条,其吟诵方有味道 。六、吟诵的高级要求为: 1、情通古人 。吟诵就是反复琢磨作者的原意,体会诗文的涵义 。终有一天,豁然贯通,与作者之心越千百年而相通,此篇之吟诵始成 。2、自成曲调 。某些特别有感觉的篇目,才会反复吟诵,终至情通古人,而此时此篇的吟诵调,定与基本调有了比较多的差异,而只适用于此篇 。3、修身养性 。吟诵者把吟诵作为自娱、学习、健身的手段,成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时吟诵对于身心健康、养气养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做到这三条,吟诵方至化境,为人生一大乐事也 。吟诵的界定一、汉语古代诗词文赋的创作、传承、学习的语音方式,主要有唱、吟、诵、念四大类 。念,就是用口语读 。诵,是艺术化的念,强调清晰准确和语气情感,但没有音阶 。吟,有音阶,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 。吟和唱的区别是:唱是音乐为主,语言为辅,目的在于欣赏曲调;吟是语言为主,音乐为辅,目的在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内容 。二、吟诵的概念历来不甚统一,没有固定的指称,有吟唱、吟咏、吟哦等多种说法 。我们根据文献考证和采访调研,得出如下结论:吟诵是吟和诵的合称 。在古代人的概念里,吟,即吟咏;诵,即诵读 。吟咏的对象多是诗词,诵读的对象多是文赋 。吟咏一般有音阶曲调,但是也有个别的没有音阶曲调 。诵读很多没有音阶曲调,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有音阶曲调的 。为此,我们现在按有无音阶曲调,来区分吟和诵 。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言之不足故有咏歌 。文学本来就是通过非口语的形式来表达口语不能“尽”之“意” 。诗词文赋,哪里有用口语形式写成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本是一种声音 。文字只能反映语音的音质,却不能说明语音的音长、音强、音高 。把文学当作文字来解释,或当作口语来阅读,又怎能体会文学的涵义?用什么声音形式创作,就当用什么声音形式欣赏 。古代的诗词文赋,是用唱、吟、诵三种形式创作的 。昆腔之前的唱已基本不存,所以唯有吟诵的形式最能接近原貌,最可体会涵义 。古代的诗词文赋,皆可吟诵 。四、吟诵之诵,不是朗诵之诵 。吟诵的诵,遵循传统的规则 。朗诵是从西方传入的,在中国还不到百年的历史 。百年之前,但识字者皆会吟诵,不会朗诵,与今日之情况恰好相反 。五、吟诵有广狭之分 。广义吟诵,当指世界上所有语言中的吟诵现象 。吟诵不独汉语所有 。次广义吟诵,当指各民族对于汉语古典诗词文赋的吟诵 。比如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中国多个少数民族都有汉诗文吟诵 。狭义的吟诵,当指次广义吟诵中的“私塾调”,即通过私塾、家学等教育系统代代相传的吟诵,而非直接用民歌、戏曲等方式来吟诵诗文 。狭义吟诵即“中华吟诵”,是中华吟诵学会的主要工作内容 。我们也用这个概念申报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吟诵的体系一、吟诵的语音,与当地方言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没有全部用方言口语语音吟诵的 。吟诵使用的是文读系统的语音 。在北方,更接近官话,在南方,更接近当地方言 。文读与方言口语的差异,在北方可在10%—30%左右,在南方更大,最多者甚至可达到80% 。二、吟诵的腔调,旧称为吟诗调、读书调等,我们统称吟诵调,在音乐学上的分类属于民歌的小调类 。此前学界的关注极少 。三、吟诵调与当地的音乐体系相近,与当地的宗教音乐、民歌、琴歌、戏曲、说唱等都可能有互相影响的关系 。吟诵调各地都不一样 。一片地区也有相对固定流行的吟诗调,但是细究起来,则代代不同、人人不同、次次不同 。四、吟诵调和吟诵的方法,对于中国音乐,尤其是声乐的影响非常大 。中国音乐体系的很多特点,都与吟诵有密切的关系 。五、吟诵是自娱的,不是表演艺术 。更重要的是,吟诵是学习方法 。怎样去吟诵一篇诗文,实际上就是怎样理解这篇诗文 。学习者往往通过反复吟诵,不断修正,达到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 。六、吟诵又是即兴的,因为每次吟诵,吟诵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情都会有变化,所以吟诵每次也有不同 。七、古代的吟诵,还具有文人的特点 。其审美趣味也是文人的 。八、各地的吟诵有各种发声特点,与汉族其他声乐有同有异,但总的来说,是汉语式的自然和自由地发声 。它和汉语的特点结合非常紧密,是适合汉语特点并且放大汉语特点的 。吟诵讲究以气驭声,依字行腔,腔音特征比较明显 。九、吟诵原则上没有节拍,不是均分律动的节奏 。因为吟诵跟着感情走,感情的变化是没有节拍的 。有节拍的吟诵是特殊情况 。吟诵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始终控制着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变化分明 。十、一般吟诵是拖长腔的,所谓曼声长吟 。古代的诗词文赋,本来每个字之间的间隔就是比较长的,并非如今口语的快速读过 。音长超过口语常规,自然会让人联想其深意,是为言外之意 。诗词文赋的涵义,就是建立在每个字拖长的语音形式之上的 。这就是吟诵的创作方式 。所以也用吟诵来欣赏之 。吟诵的价值一、吟诵是中国汉语古诗文的活态 。在吟诵中,包含了很多语言本身所没有的意义,这些意义也是附着诗文一起流传的 。古人的心态、情态、意境,只有吟诵的时候最接近,最能体会 。现在的古诗文只剩文字,意义已经和古代有很多的不同,现代人无法体会了 。不吟诵的古诗文,已经不是古诗文的原貌 。二、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 。吟诵里,已经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等一系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寓教于乐 。吟诵尤其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非常有效 。吟诵还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的重要方法 。三、吟诵是诗乐传统的核心 。古代的传统是诗乐一家,即所谓诗乐传统 。在诗乐传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吟诵传统 。因为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唱的,但是所有的诗文在吟诵这里,都是入乐的 。因此,在古代,文人即诗人,诗人即音乐家 。人人都会用自己的音乐抒发自己的感情 。现代西方文化把音乐变成了职业化的东西,大众只能欣赏,不能创作 。大家都只能唱别人的歌 。抢救和恢复吟诵传统,也可以恢复中国古代的诗乐、吟唱的优秀传统,让人人都敢张口唱,人人都敢唱自己的曲调 。四、吟诵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 。吟诵里面,包含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无处不渗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 。吟诵的方法,以及经过吟诵以后的诗文内容,都把中国文化的精神本质表现出来,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吟诵是培养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 。吟诵的方法和内容,都包含着中国传统的文人品格,其正直、高尚、关注生命、投身社会,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的精神,都是今日青少年非常需要学习的 。六、吟诵也是健身手段 。日本在这方面颇有发展,因此吟诵在日本也很兴盛 。七、吟诵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它是语言、音乐、诗歌结合最紧密的地方,可以揭示语言-音乐-诗歌的关系,从而证明诗歌的意义究竟与语言的意义有什么样的差异,为什么有差异,以及怎样确定这个差异 。如果对每首诗歌的意义的解释都改变了,整个文学史、文学理论当然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一、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 。二、了解诗人的生平 。三、明确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典诗的意象一般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比如松、梅象征高尚的节操;牡丹象征富贵;柳象征送别、留恋等 。诗人在用到这些意象时,一般都和自身联系起来托物言志,这样,在其固有的象征意义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诗作,主旨就不难理解了 。四、善于发现“诗眼” 。一首诗里,诗眼往往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显示全诗的思想 。它是诗中最能体现事物精神、表现诗人感怀、概括力最强的语汇 。品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语来品味,看它在拓展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的作用 。五、利用诗歌的结构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的诗,一般是先情后景 。了解了诗歌的结构,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 。六、在面对古诗词问题时,一定要把题目、作者、注释看仔细,找出意象、诗眼,了解诗歌的结构,在纵观全局的基础上,再结合问题本身,相信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
怎么自学朗诵 如何自学吟诵,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文章插图
诗歌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一、 指导学生朗读吟诵 。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是美读,读出情感美,读出节奏美,二者兼有,就能读出诗歌的韵味美 。遗憾的是,在我们现在的诗歌教学的课堂上,很难听到那节奏明朗、声音谐美、感情充沛的朗诵,要么是老师的以讲代读,陷入逐句逐字讲析的深潭,要么是学生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应付考试上的默写诗句)囫囵吞枣地狂背 。使诗歌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师生疲惫不堪 。笔者在诗歌教学中则力求改变现状,在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做好范读 。每一首诗的教学中,总是要认真准备,推敲琢磨,反复吟诵,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做好样板 。其次,结合诗的内容给学生作朗读技巧指导 。如停顿要讲究语法停顿、感情停顿;重音要讲究语法重音、强调重音、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是重点,它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 。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烈的情况;语速讲究急缓;语调要讲究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等 。使学生明白,诗歌的声调抑扬,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铿锵之声、音乐之美,诗歌声韵之美;非朗读不足以表达其音韵之美;诗歌讲究节奏与对称,非朗读不足以感受其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魅力 。再其次,要在课堂上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正,不轻易放过学生朗读上的一个细节,学生可以互评互议,共同提高 。立足于每一堂课解决一两个实际的小问题,如处理节奏、重音等 。这样,学生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也对学习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引导学生揣摩比较 。编入课本中的诗歌都是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的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艺术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诗中那些凝聚诗人智慧、情感乃至心血的字、词语、句子予以深入地探究,切实品出诗味来 。不然的话,轻则会使学生学来索然无味,重则抑制阻塞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我教王维的《鸟鸣涧》,对月出惊山鸟中的惊就让学生加以揣摩 。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对它作连顺延性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反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若是由于思维的情性,仅满足于将该句译为月亮出来了,惊起了入巢的山鸟,那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古诗中像这样因一字着色而满篇生辉的很多,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花大气力加以揣摩品味,如下面诗句中加点的字:春风又绿江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僧敲月下门微风燕子斜窗含西岭千秋雪云横秦岭家何在春江水暖鸭先知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 。我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时,常运用比较法来获得语感 。比如教学《再别康桥》,首尾段的句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不能对换?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在交流讨论中一个学生的发言使大家比较认同: 轻轻的是客观状态,悄悄的是主旨意向,诗人不能扰乱那份宁静,所以悄悄的走;悄悄不仅包含四处环境的静,也包含作者心理的静,也许作者写到这里很平静吧,自然不能换到前面去 。他认为这是作者不愿意扰乱康河的恬静与美丽 。他之所以理解得深,是因为从语境的把握上找到了感觉 。三、 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现以教学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例作以说明 。1.感觉联想、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积累,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与强化的效果 。在以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的幽香,在这炎炎六月的暑天,真是沁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2.动静联想、想象 。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中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 。如前所述,我们虽已想象再造出诗句中的形、色、味等要素,但毕竟还是一幅孤立的、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把金丝眼缕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就不仅在光和色上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而且突现了景物的动态美 。四、 指导学生切身体察 。在诗歌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 。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自我感受为基础,教师只是运用自己的感受的经验、方法、技巧,指导学生以自身的要求去体验和接受作品的情感,而不是教师直接注入 。我在教学中就十分重视创设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在教学《山居秋暝》时,饱含情感地描绘一幅清新动人的山间秋图景,学生就自然会情随意迁,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自己就会散步在秋雨洗过的山谷,呼吸着新鲜湿润的空气,闻到扑鼻而来的松脂、竹叶及荷花香味,看到滚动着晶莹水珠的莲叶及波光粼粼的涟漪,听到山泉潺潺的音响和浣纱女舒心欢悦的笑声,于是陶醉在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诗的最后两句,我又结合王维的身世遭遇略作点拨,学生就会很快地体会到诗人离尘遁世、归隐田园的怡情雅趣 。五、 让学生养成批注的习惯 。批注是阅读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批注方法,养成批注的习惯,是检验和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个学生能够敏锐地把握诗眼并能展开赏析,点明其精其妙,就表明他的语感好 。批注式阅读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诗生 。他们在读诗过程中兴之所至,随感而发,信手拈来,议论纵横,可详可略 。批注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它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种被尊重的民主平等、安全自由的氛围中,学生走进诗歌,或识记,或理解,或质疑,或探究,或抒情,并用笔把这些感受随时在诗行旁侧记下来,有效地训练了思维,增添了读诗的兴趣 。我通常是在学习某首诗之前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时的批注成果,通过交流,大家互相启发,彼此批评激励,效果显著 。其中一些学生的点评见解独到,是我在备课时不曾想到的,颇受启发 。对一些点评不到位的,语言表述不规范的地方,我总要和大家一起想法帮助他修改 。有了不同的看法就引发同学一起讨论 。注意尊重和鼓励学生独有感受和体会,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给予肯定 。学习《归田园居》前,看到学生的一些批注就比较精彩 。如:误入尘网中中的误,学生批注到:表达深刻,体现了诗人深深的自责后悔之情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学生发挥想象批注到:榆树和柳树在夕阳中招展着可爱的绿色的手掌,轻轻抚过房屋的后檐 。清风拂过,落英缤纷,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田园之景太美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