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露出自我迷恋和自我可怜的味道

不要露出自我迷恋和自我可怜的味道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很久没有写点些什么了。要是很长一段时间不写些什么,内心就憋得难受,总想找个出口能好好发泄一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觉得写文字是一件特别矫情的事,也特别不喜欢自己的矫情。有时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化成了波涛汹涌的海水将我淹没,难以喘息;有时内心寡淡得不着一物,能够淡视世间的所有丑陋邪恶,无所谓悲喜,亦无所谓贪欲;有时内心也可以丰富充盈得可以容纳世间所有一切,并能够有所自持,喜乐感动。我就是这么矛盾又双面,有时你不知道我为何豁然开朗,变得欣喜若狂;有时你不知道我为何面色深沉,郁郁寡欢。这些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当我欢喜之后,我竟不知道为何而喜;当我悲郁之后,我也不知道因何而悲。我所有的悲喜好像在最后都可能变得毫无缘由。也许,悲伤与快乐本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
【不要露出自我迷恋和自我可怜的味道】生活所带来的困顿与困惑都太习以为常。平常的以为不去想它就可以变好。不过的确,许许多多的困顿与困惑就是在生活的不管不顾中不药而除的。每段时期总会有不一样的迷茫,每一段的迷茫总是可以让人备受折磨与煎熬。但是,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每一个选择都像是生与死的抉择。你做什么样的选择就是要选择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人生前行的路上,我们总是离心目中的自己越来越远,过程中也总是不断重复的毁灭自己,也在不断重复的重建自己。反复如此,已经不知道应该要以怎样的自己立足于世界。有人说:“社会是个大染缸,掉进里面,人人都会变色。”我曾一度以为洁身似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一套可行的生存法则。可一旦进入了一个体制之内,往往都会被体制化;或者落荒而逃。
人一旦成长,就会渐渐的在世俗的眼光中丢失最原本的自己。原来正真的成熟 ,是学会向生活妥协,一点一点的放低自己的姿态去接受你本抵抗的一切,把它变成习以为常,变成生活的一部分,然后把它当作家常便饭一样细嚼慢咽。曾经总是不厌其烦的描绘自己将来的生活,可以淡泊无畏,清净安定的活着,生活在陶渊明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中。桃花源也只是存在想象之中的人间净土。
只想平淡的过着生活,烦恼却四处堆积。虽人生荣枯有定,岁月也幻灭无声。谁都明白命运的不可抗力。可总是忍不住去思考生活究竟是什么?人的一生要怎样活才不会被白白辜负?见过,听过太多的励志鸡汤,也曾被感动得心灵震撼热血沸腾,瞬间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能勇往直前获取成功,完全忘却了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那一股热血与冲劲儿没持续多久,就被生活重重的泼了一盆冷水。我们总想成为成功的别人,也无法成为真实的自己。
天地浩荡,尘世纷繁,人卑微而又渺小,当遇到无法企及的光只能怅然仰望。人能做什么?能改变什么?受制于环境,局限于思想。人类的渺小,对于这个宇宙我们所知的太少;自我的渺小,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环境所知的太少。
生活便就是生活,没有它意,若你真的需要找寻其他的意思那你便会发疯。因为想而不得而变得失落,颓丧。我不想渲染不安,更不敢夸大自己的未来。我也一直认为只要淡化生活给你的苦难与难题,便可以潇洒轻松的活着。不会觉得不公与负累。也觉得一些人为了生活中的一点儿失意,挫败而郁郁寡欢,是懦弱者干的行当。我觉得人就该要坚强些,坚强到没有任何东西让你起心动念,没有任何东西可牵绊你前行的脚步。谁知,世间心念千万,起心动念处便是波涛汹涌。
人生在世,无能为力的事有了太多。因无能而造成的痛苦也数不尽数。所有对生活的抗争与不甘都成了无言的呐喊。真正的痛苦是无法哭喊的,连一丝声音都无法发出,只能在心里沉闷的滚来滚去。有位记不得名字的作家说:“生活在那些思想和想法的围困中,显得羞愧,可耻,艰难;一个没有想法的人,显得很羞愧,很可耻,很艰难。”或许一个无知有没想法的人才可以不羞愧,不可耻,不艰难的活过一生。
借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来结尾,无论如何不要露出自我迷恋和自我可怜的味道。在和风甘露中活着,在炎暑寒冬中活着,在自我无愧中活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