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树荫下的人们

青海的夏天,日照时间尤其的长,早上六点多就看见阳光洒满屋子,晚上八点半左右太阳才不情不愿的缓缓落下。

天气温度不算太高,但是由于日照太久,所有可能乘凉的地方都是人们的大爱。

树下、电线杆下、楼宇之间。。。为数不多的阴凉处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抬着小凳子坐在那里,有时一坐就是一天。侃侃大山,打个一两块的麻将怡怡情。

以前有位朋友跟我说,好喜欢我们青海的生活。生活节奏那么慢,经济水平虽然不高但是人的幸福指数很高。

听惯了类似的完美,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倒也不以为然。常年在繁华都市生活的我们印象中的老家还是那么闭塞,买个衣服逛个街要坐很久的车。偶然的零花钱也只能悉数贡献给村里货品不多的小卖部。

也不知从何时起,家乡的变化一点一点在瓦解着我们非要留在外地的意志。你所当初嫌弃的它都悄无声息的改变着,而并且没有丢掉原始的纯粹。

每次去楼下买菜,熟识的不熟识的相亲们总是会时不时的塞给女儿一些水果、糖果,即使我买蔬菜,很多时候一块钱他们都能给你一堆,让你回去吃。我说我不要,都是小本生意,都不容易。

卖菜的小伙子说没事的姐姐,你拿回去吃就好了,没多少钱。

有时候人的触觉都是在这些不经意间被震撼。

记得在杭州有次带女儿出去玩,夫妻俩都忘记带钱,路口碰到一个大货车卖香蕉的。卖香蕉的大姐一个劲的用手里的香蕉诱惑孩子,孩子要吃,她说让你妈妈买。

我们都没带钱,他们又不愿意支付宝,而且他们就在我们回家必须要经过的人行道旁,孩子一直哭,那位大姐继续诱惑。

最后实在没办法,老公打电话让家里人送点钱来,我们买了几根,一边让孩子吃,我们一边等着家里人送钱来。
大姐盯着几块钱数了两遍。

而在这里,每次一不小心没看住孩子,她摘了人家的葡萄、拿了苹果、捏烂了桃子,他们都会特别宠爱的放孩子手里,说多拿几个回去吃。

尽管大家都不认识。

一个让我们成长了二十多年的村庄在那么一刻突然发现毫无踪迹时,人的情绪是极其低落的。曾经的家园、校园、田园一丝丝痕迹都看不见。

住在这样的城市化的楼房里,跟高中老师在新的校园里漫步,多好的橡胶操场,多好的多媒体教室。我们那时都没有,一间十几平的宿舍住了十几个人。

曾经的田园已经全部是修好的公路。反差如此之大,心情落差如此之大。

都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可是有那些记忆的地方才是一个完整的家。

家里有父母,家里有邻居,家里有伙伴。

然而,都说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却总会为你开一扇窗。
所幸,人心没变!

就像那些时常会看到在阴凉处休息的人们。
以前他们在村子道路上,现在在柏油马路上。

人还是那些人。
心还是那些心。
【那些树荫下的人们】从来不曾因为环境地点的变迁而改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