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9.10(过必趋虽少必作,示仁心以尊礼乐)

「子罕篇第九」10
【原文】
【善读「论语」9.10(过必趋虽少必作,示仁心以尊礼乐)】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
孔子见到服丧者、为政者和乐官时,即使对方年少也一定要起身恭立示意,经过其身边也一定要快步走过。
【注释】
“齐衰”,音“兹崔”,亦作“齐缞”。古时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丧服,以亲疏为差等,斩衰最重,齐衰次之。齐衰因其缘边缝缉整齐故名,有别于斩衰的毛边。此处的“齐衰者”应包括“斩衰者”在内,指为近亲属服丧的人。
“冕衣裳”,周朝大夫以上之服也,故“冕衣裳者”即“为政者”。“冕”,古时地位在大夫以上者戴的礼帽。“衣裳”,古时上衣称“衣”,下裙称“裳”(音“常”)。
“瞽”,音“古”,此处指古代乐官。古时以目盲者为乐官,故为乐官的代称。通常是解作“盲者”,今不从。
“少”,年少。
“作”,起也。起立以示恭敬,相当于现代的“立正”。
“趋”,古时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以示恭敬。
【评析】
“作”和“趋”是古时对人表示恭敬的两种礼节。“作”就是在见到需要表示恭敬的对象时,不管当下在做什么,都要立即停下,起身恭立以示敬意,就好像今时的“立正”一样。不能无动于衷,视若无睹;“趋”就是从对方身边经过时要小步快走,不能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其实这两种礼节在现代社会依然通用。比如,有客人进门,起身迎客就是最基本的礼仪。再如,从演讲者身边经过时,略略躬身快速通过也是基本礼仪。能让孔子以“作”“趋”之礼示敬的人有三种,即“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
“齐衰者”是有亲者过世的人,必然心情哀痛。孔子见之,则感同身受,故以“作”“趋”之礼向逝者致哀,与生者同情。《论语》中类似的描述还有“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等。这些都是孔子“仁民”之心的具体体现。
“冕衣裳者”都是位在大夫以上的人,是能对国家政治发挥重要影响的为政者,也是国家礼制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孔子对这些人也以“作”、“趋”之礼相待,有人说这是“尊有爵”、“尊在位”,这种表述其实并不准确。孔子一生尚仁崇义、尊礼重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个尊“爵位”的人是绝对说不出这种话的。因此,孔子所尊的并非是那些有爵位的为政者,而是为政者所代表的“礼”。
对于“瞽者”,通常的解读都认为是盲者。认为孔子以“作”“趋”之礼待之,是对残疾者表示怜悯。但天下的残疾者又不只盲者一种,何以孔子独独对盲者表示怜悯?这在逻辑上显然难以成立。
其实,古时是以目盲者为乐官,故“瞽”即为乐官的代称。如《尚书·胤征》中的“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中记录了周朝太子的诸多日常功课,其中两项是“鼓史诵诗,工诵正谏”。“鼓史”即“瞽史”。“鼓史诵诗”是说乐官通过唱诵《诗经》,让太子感受治乱兴衰之下民众的各种心声;“工诵正谏”是说乐官通过背诵历史教训以劝谏太子。可见,乐官在当时的国家治理中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的。因此,孔子所尊的应当并非是瞽者的目盲,而是瞽者作为乐官所代表的“乐”。只有这样,才能与“冕衣裳者”所代表的“礼”相应,也与孔子一贯尊崇礼乐的主张相合。
善读「论语」9.10(过必趋虽少必作,示仁心以尊礼乐)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