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吃螃蟹

【说——吃螃蟹】一盏灯, 一片昏黄; 一, 一杯淡茶。 守着那一份淡定, 品读属于自己的寂寞。
我们并不能选择出生的地方,因此我们所出生的地方以及生活方式算是父母亲天生给予我们最大的恩赐之一吧。前篇文章说到我出生 在江南鱼米之乡,村边就有条小河,离村几里路的地方就是当地最大的湖泊。可以说小时候生活在青山绿水间,那种生活环境是现在大城市的人及其向往的田园生活吧。
靠近山就有了野果靠近水就有了河鲜,想到的想不到的应有尽有,可以说小时候是生活在物质条件匮乏精神生活满足胃里从来都不会空虚。即使现在到了大城市工作,到了想吃啥就能吃到啥的地方,年少时那种兴奋劲却是无法再次复制的。
跟老婆逛超市,看见超市冰箱里面五花大绑的都是阳澄湖大闸蟹,个头很大但是价格不菲。金秋十月,又到了吃螃蟹的季节,虽说一年四季皆有蟹吃,但是秋天才是吃蟹的最好季节。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9至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然而留存关于吃螃蟹最深的记忆却不在秋天。
记得有几年,是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的小溪不像现在都被污染了,都是清澈见底的,河底也没有烂泥都是圆滚滚的鹅卵石,踩上去滑溜溜的还有石头相互摩擦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暮春夏初时节,就是刚刚脱了长袖衣服天气微微热的时候,要知道被一个冬天囚禁在屋子里面穿的厚实令人无法动弹突然脱了外套换上轻便的衣服是多么愉快自由的感觉。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是哪里学来的本领,我竟会从螃蟹洞里掏螃蟹。我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同学们眼里我应该是个“柔弱书生”腼腆内向才对,当他们亲眼围观了我真真的从洞中掏出个大螃蟹而且手没有被夹整个过程的时候,这不就的变成了我的一项可以炫耀的技能。周六日天气很好的时候,总会有人约我一起出去掏螃蟹要跟我学习,掏出的螃蟹当做宠物养,比谁爬的快比谁的力气大。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面看见有种食物叫“叫花鸡”,是把加工好的鸡用泥土和荷叶包裹起来,放在里面烧。要知道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一年也吃不上几次鸡,看的我口水直流啊!突然灵机一动,为啥螃蟹不能烤着吃呢?叫上几个伙伴,大家就开始准备家伙给自己加道菜。
有的带有的带锄头有的带碗还有的跑到自家坛子里面偷了点自家做的黄豆酱来,就这么开工了。会掏螃蟹的几个人就去掏,不会的就开始挖洞,准备荷叶跟柴火。初夏时节的荷叶已开出满塘了,那时候的荷叶嫩而且清香扑鼻。一切准备就绪,就等螃蟹啦!
可是,突然发生了个状况是大家预想不到了。因为螃蟹身体扁平呈椭圆形,它的洞也是类似的形状,圆的洞是千万不能去掏的,有可能里面有蛇,但是小时候不懂只是知道不掏圆的洞就成。谁知道有些扁的洞洞也是很危险的。我的手指一进洞里面,就觉得有东西一缩,软软的似乎还有舌头再添我的手,顿时觉得不对劲就大叫起来,同行的伙伴们原来都围着我看呢,看我这么大的反应,也四散逃开了,还有的站在水里面的一不小心就滑到坐在水里衣服都湿透了。那时候就怕爸爸妈妈骂,衣服湿透的伙伴们就担心地坐在旁边一脸的忧愁。结果证明洞里面真的是条蛇,但是幸运的是没有毒我也没被咬到手。
螃蟹准备的差不多了,随便在水里洗洗就放在荷叶当中包起来,外面裹上泥,燃起火开始做“叫花蟹”啦!等待的时间过的尤其慢,大家索性脱了鞋在河滩上面玩耍摔跤,不一会就觉得好了,大家迫不及待地打开泥疙瘩,哇!一阵阵荷叶的清香扑鼻而来伴着河蟹的鲜香。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和着黄豆酱,鲜香可口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鲜的东西,幸福感弥漫了整个下午整个周末整个人生!
我渐渐的长大了,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生活资料也渐渐丰富起来。以后吃到的蟹都是别人养殖的蟹了,虽然味道应该差不多,美美的滋味甜甜的回忆却是每次都会出现在脑海中的。
刚开始那会儿,吃的并不是现在超市里面买的都是那么大个的,而且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仔细问问其实这些并不影响蟹的口感,只是在捕捞过程中腿被网个折断了卖相不好,所以很便宜。这样的蟹就成了家里餐桌上多出来的一道美食,每当我国庆放假妈妈总是督促爸爸去买些回来。全家人一起坐在桌边吃边说边笑,感觉十分甜蜜。现在老婆也喜欢吃,她吃的很开心,我就在旁边坐着看着她吃也觉得很开心,她就是个“吃货”,哈哈哈!!!
一道蟹,有很多吃法,文艺的那些大概是专门给文人准备的,吃出来的壳还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蟹。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情调。我却觉得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吃有味道些,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亦或是跟自己最亲的人一起吃,这超越了食物本身,揉入了浓浓的爱意,不经让食物有了更加美好的味道!
2014-9-2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