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谈保险(我们其实更爱车更爱狗,不爱自己。)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自己的视频节目《吴晓波频道》中谈到了中国人的健康焦虑问题。
他这么说“我们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焦虑,焦虑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无常,第二是无助,因为你面对未来会有无数多的不确定性,当一个坏的不确定性发生的时候,你不知道谁能保护你,谁能帮助你。”
吴晓波谈保险(我们其实更爱车更爱狗,不爱自己。)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因为有这两种焦虑的存在,所以保险尤其是健康保险的存在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性了,但是在中国内地,我们大家的保险意识还是非常地淡薄。人均保单量不足一张,远远少于西方以及香港等地的人均保单拥有量。
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均保单只有0.6张,与国外人均保单5张以上存在较大差距。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2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保险密度为1144元,保险深度为3%。而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保险密度通常已达2000到3000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人均保费尚不及发达市场的十分之一。
吴晓波谈保险(我们其实更爱车更爱狗,不爱自己。)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中国人对保险的概念有3大误区
1、很多人买保险不是为了去保险,而是为了去获得收益。
很多人为了收益,选择了投保万能险。万能险不是为了保障未来人生病或者不确定的时候,使投保者能够获得赔付,而是在平常的时候能够获得或多或少的收入。
正确的投保方式应该是在健康保障备好后有余力,再去选择投资性的保险。
2、大部分人买保险,都是买小不买大
很多父母爱子心切,给他们的孩子买很多保险,自己却没有投保。事实上,只要父母身体健康,家庭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孩子就拥有足够的保障。
而一旦父母发生风险,那幸福生活就有可能崩溃。因此,买保险应该是先大人后小孩。
3、中国整个社会的保险意识不够
很多公司没有给员工买保险,年轻人们本身既缺乏健康意识,也缺乏保险意识,不知道怎么用保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此,才出现了像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猝死、清华才子患癌被开除后无法承担医疗费等情况。
有车的人都记得给车投保,却总是忘了给自己投保,难道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没有车值钱吗?不是,只是我们的保险意识不够,所以说我们其实更爱车更爱狗,不爱自己。
【吴晓波谈保险(我们其实更爱车更爱狗,不爱自己。)】世界如此无常,帮助何其稀少。一份保险可以让我们病有所医、残有所助、老有所养,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因此,保险应该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