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天盛长歌》四年了,陈坤还没“翻身”

投稿|《天盛长歌》四年了,陈坤还没“翻身”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毒眸
今天 , 是《天盛长歌》播出四周年 , 也是陈坤变成“扑坤”的第四年 。
2018年8月14日 , 由陈坤、倪妮主演的古装权谋大剧《天盛长歌》登陆金鹰独播剧场 。该剧收视率一度跌破湖南卫视底盘 , 也戳中了“唯收视率论”的芒果精(芒果精在战斗:警惕肖战 , 吐槽正午 , 大夸尚食)的神经 。
这是陈坤与芒果精结下梁子的开端 , 也是陈坤被冠上“扑坤”名号的起源 。
三个多月前 , 湖南卫视吧里的芒果精预告并预测 , 《天盛长歌》有望在今年的“灰芒果盛典”上摘得大奖 。(“灰芒果盛典”是芒果精每年自发组织的 , 以收视率为标准的盛典 。)
投稿|《天盛长歌》四年了,陈坤还没“翻身”
文章图片

可惜的是 , 《天盛长歌》之后的四年里 , 陈坤可以说是各种类型的作品都尝试了一遍 。这些剧无一例外都是大投资 , 强班底 , 这些帮助他在电视剧行业一往无前 。但每部剧的收视依然低迷 , 四年过去 , 陈坤还是没能摘掉“扑坤”的帽子 。有网友玩笑认为 , “陈坤的剧总扑街 , 都成了玄学 。”
这显然是演员陈坤身上的一种矛盾集成 。陈坤作为国内中生代表人物之一 , 此前不论是样貌、演技 , 还是口碑都从未受到如此大的质疑 。但为何在回归电视剧圈后 , 一切都变了呢?
在毒眸看来 , 看似简单、戏谑的现象背后 , 其实是复杂的综合矛盾体 。这不仅仅是陈坤一个人的困惑 , 也是收视率、剧集的产品属性、中年男演员困境为观众甚至芒果精共同造成的困惑 。
剧集在地面 , 陈坤在天2018年陈坤回归剧圈后 , 共播出了5部主演作品 。
从类型来看 , 《脱身》《天盛长歌》《和平方舟》《输赢》《风起陇西》涉及谍战、权谋、军旅、职场、爱情 , 题材多样 , 时间也涵盖了古、近、现代 , 且每一部都是年轻演员梦寐以求的上星剧 。
但从收视上看 , 无一例外都扑了 。两个最著名的例子——2018年的《天盛长歌》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 , 收视率一度跌至0.154% , 不敌二线卫视重播剧;今年的《风起陇西》更是以0.679% , 直接砸穿央八的地板 。
投稿|《天盛长歌》四年了,陈坤还没“翻身”
文章图片

央八黄金档平均收视率(2020-2022)数据来源:豆瓣@收视率研究中心 , 微博@友谊已走到尽头
一部作品的衡量维度 , 当然不应该只有收视 。从作品质量上看 , 陈坤选择的剧基本过关 。这从《天盛长歌》和《风起陇西》8.2和8.1的评分中 , 能看出一二 。在社交平台上 , 看完全集的观众对评价也偏向正面 , 但问题是 , 很少有观众能看完全集 。
这种角色与市场的错位 , 到底是谁造成的?
面对这种现象 , 陈坤粉丝曾表达过类似“观众山猪吃不了细糠”的观点 。但这似乎没有影响陈坤本人 。就在两个月前 , 陈坤接受杂志采访 , 提到《风起陇西》收视会不会影响他以后选作品 。他表示“活到我这个年纪 , 必须要尊重我自己喜不喜欢 。”
喜欢、直觉、合适这些词频繁出现在陈坤的采访中 , 并作用于他生活的各个方面 , 其中包括选择角色 。陈坤心中 , 应该很清楚自己适合哪些角色 。
从陈坤选择的作品类型来看 , 他是有意在突破的 。只是这种突破还在安全区 , 依然停留在他过去所塑造的形象与现有的影坛地位之中 。在这个范围内 , 他还要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 尊重自己的内心 , 所以可选范围就更小了 。
这并非陈坤一个人的困惑 。实际上 , 电影咖下凡 , 多少会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 。
陈坤回归那几年 , 正是电影咖下凡演电视剧的高峰期 。章子怡、张震、周冬雨、汤唯、周迅……每一个在大银幕上被交口称赞的演员都翻了车 。
38岁的章子怡 , 用不合时宜的脸出演15岁少女;硬汉男神张震梳着“大光头” , 在古偶剧里和85花谈恋爱;曾自知不是美女 , 拒绝出演大美女的“三金影后”周冬雨 , 也在《千古玦尘》里演起了“绝世美人” 。
影帝影后“下凡” , 就像在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走路 , 自己穿着难受 , 观众看的糟心 。
客观地说 , 扑街的问题不只出现在陈坤一人身上 。张震的《宸汐缘》、周迅的《如懿传》同样叫好不叫座 , 但这些人都没有被网友反复嘲讽 。
面对嘲讽 , 其他电影咖都是在剧圈脚一点地 , 发现苗头不对就撤了 。只有陈坤越挫越勇 , 连续多部大剧播出 , 似乎有意继续在剧圈生根发芽 。只不过 , 市场没有给他正向的反馈 , 而观众也没有与他磨合出默契 。
另一方面 , 他和粉丝群体的一些行为、言论 , 又激起了舆论的反弹 。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 , 是陈坤粉丝与芒果精的恩怨 。
【投稿|《天盛长歌》四年了,陈坤还没“翻身”】投稿|《天盛长歌》四年了,陈坤还没“翻身”
文章图片
陈坤发布微博
在过往文章中 , 毒眸讲到过《天盛长歌》的垫底收视 , 被芒果精视为奇耻大辱 。网传这部剧给湖南卫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原本70集的剧情最终也被压缩至56集草草收场 。甚至有网友发现 , 金鹰独播剧场与湖南卫视官博双双取关了该剧官博 。
而剧粉及主演粉丝则认为湖南卫视受众品味低 , 看惯了狗血剧 , 接受不了慢节奏的高级 , 还将锅扣在湖南卫视的剪辑上 。于是 , 芒果精怒将陈坤过往影视作品相关数据及获奖情况制图传播 , 暗讽其奖项有水分 , 剧集收视率“砸穿底盘” 。
除此之外 , 演员粉丝还攻击了原著作者 。
今年四月 , 《天盛长歌》原著作者发长文回忆当年遭遇:原著大女主作品被迫改为大男主 。演员粉向剧组举报作者泄露剧本 , 但作者当时早已离组 。之后粉丝又向单位举报作者身为公务员兼职写作 , 同时还造谣、辱骂其家人 , 组团到豆瓣给原著打低分 。
投稿|《天盛长歌》四年了,陈坤还没“翻身”
文章图片

在粉丝的言论中 , 陈坤来演三流网文小说是屈尊降贵 。这种公开甩锅平台和原著的行为 , 惹恼了一众网友 。
更雪上加霜的是 , 抛开电视剧大男主身份 , 陈坤本人的行为 , 让他反对者们的愤怒又多了一层 。
陈坤去年在电影节上呼吁 , “请多给中年男演员一些机会” 。被大众视为“得便宜卖乖” , 又一次踩在了某些雷区上 。
五年时间 , 一套组合拳下来 , 陈坤不仅没能在剧圈混出名堂 , 还白折了口碑与路人缘 。
投稿|《天盛长歌》四年了,陈坤还没“翻身”
文章图片

剧圈需要"特型演员"如果陈坤愿意转头看看就会发现 , 如今的剧圈是很爱中年男演员的 。比如 , 当他呼吁多给中年男演员机会时 , 坐在他身边的张颂文 , 就是近两年刚刚火起来的叔圈新贵 。
在讨论当今观众喜欢哪个中年演员时 , 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前提是:在客厅看剧的人 , 和在互联网聊剧的人 , 不是同一批人 。
在客厅看剧的中老年人更偏爱靳东、黄磊 , 这两人大多活跃在精英职场剧、家庭情感剧当中 。一个满足了妈妈对霸总的幻想 , 一个贴近妈妈的现实生活 。
与陈坤同年的靳东 , 从《欢乐颂》《我的前半生》到《如果岁月可回头》《林深见鹿》 , 将中年精英霸总演出了“包浆” 。几乎在每部戏里都能看到 , 靳东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西服 , 手腕上搭配彰显精英阶层的腕表 。一脸正气 , 神情严肃 , 仿佛下一秒就会开口对你进行一通教育 。
虽然这些剧中不乏庸俗、老套的情节设定 , 但不妨碍它总能打动中老年观众的心 。凭借这些角色 , 靳东也牢牢锁定了客厅的遥控器
黄磊的戏路更加明确 。
自从中年发福后 , 黄磊就甘愿在家庭剧里围着柴米油盐、老婆儿女转悠 。尽管观众的评价褒贬不一 , 但“小系列”还是拍了一部又一部 , 奠定了黄磊家庭剧霸主的地位 。甚至去年的《小敏家》还带着“下凡”的周迅 , 一并拿了个湖南卫视年度收视冠军 。让出尘脱俗的周迅都沾染了一丝烟火气 。
说到这里 , 就很容易发现 , 我们确实无法想象 , 陈坤像黄磊一样 , 在家庭剧里演一个中年主夫 。
最主要的原因是陈坤太帅了 。提到电视剧里的中年男性 , 我们往往会把他和发福、油腻等标签挂钩 。但已过40的陈坤却和这些形象没有关系 。他是当下稀有、罕见的 , 没有发福的中年帅哥 , 这就导致他很难在生活剧里分一杯羹 。
此外 , 陈坤很有辨识度 , 拥有欧洲人立体的骨相 , 又兼具东方古典美 , 身上还自带一种贵公子哥儿的气质 。这些因素在他前半生的演艺道路上起了重大作用 , 但到了中年 , 在选择戏路上 , 反倒成了他的“桎梏” 。
与其说是陈坤与角色的适配度不高 , 不如说电视剧对中年男性的银幕形象塑造 , 也缺少了一些多元性和创新探索 。这或许并不是谁的问题 , 但从结果来看 , 两方的共同作用 , 导致了观众的不满 。只不过 , 到了今天 , 市场依然没有很好的解题方法 。
而另一边 , 一些小众爆款网剧 , 也捧出了一批如秦昊、潘粤明、张颂文、宁理这样的中年男演员 。
2017年 , 39岁的秦昊和43岁的潘粤明同时靠悬疑网剧翻红 。在《无证之罪》里 , 秦昊饰演的是略带痞气的刑警严良 。在豆瓣上 , 有近30万人为该剧打出了8分的评分 。这部剧让秦昊从早期的文艺片中剥离 , 找到了新的戏路 , 之后又出演了《隐秘的角落》和《亲爱的小孩》 。
潘粤明则是凭借《白夜追凶》中一人分饰两角的精湛演技 , 重新杀出一条路 。甚至至今都有人在问“《白夜追凶》什么时候出第二部?”这部戏之后 , 潘粤明成为了《古董局中局》《鬼吹灯》等IP的网剧御用男主 。
和秦昊分别搭档过的张颂文、宁理 , 也是近几年网剧中“黄金配角”的代表 。其中 , 宁理在《无证之罪》中饰演的杀人魔李丰田 , 坐在黑暗中“倒吸烟”的桥段 , 今天想起来都让人冷汗直冒 。
如今备受观众喜爱的中年男演员 , 他们要么有固定的戏路、角色、标签和固定的受众群体;要么成为各种网剧中的万金油 , 要么靠小众网剧押对了爆款 , 但显然目前看来 , 这些都不在陈坤的选择范围内 。
或许不全是因为陈坤“瞧不上” , 从他早年间的选择可见 , 遇到好的角色 , 陈坤并不介意戏份 。不论是《龙门飞甲》里的西厂公公雨化田 , 还是《让子弹飞》里的小痞子胡万 , 都是戏份不多的配角 , 但效果依然出彩 。当初争取胡万这个角色时 , 连姜文都差异地问:“这么个配角 , 你愿意来?”
可见 , 陈坤并非是放不下身段的人 。但到了电视剧领域 , 陈坤演的戏 , 部部是上星高配大男主剧 。这不难理解 , 在现在的行业状态里 , 从电影圈到电视剧圈或许就已经“降级”了 , 再去演配角 , 与他的行业地位多少不相符 。
当年潘粤明演网剧时的理由是:“咱不是腕儿了 , 要照顾生活 。”
相比之下 , 陈坤显然是个“腕儿” 。到目前为止 , 演员陈坤依然享有影视圈的顶级资源 , 这对于很多演员而言是望尘莫及的 。但这些顶级资源带来的作品 , 还没有被当下的观众所接受 。
市场需求决定供给 。这背后 , 是行业需求和观众选择之间的另一种错位 。
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 , 演员的演艺生涯就是一座“金字塔” , 底盘最大、机会最多的永远是年轻人 , 年龄越大 , 越往上走 , 机会越少 , 能留在塔尖的人寥寥无几 。
回到中年男演员身上 , 属于中年演员的坑位是有限的 , 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标签、坐稳坑;或者化成一滩水 , 自然融入每一部剧的“缝隙”当中 。
而像陈坤这样 , 暂时无法匹配市场现有中年男演员路线的演员 , 显然是“危险”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