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四)

2012年对于我,是转折的一年。不像2017年的元旦,无论商家如何渲染,无论QQ群里如何热闹,无论微信公众号里如何告诉我新年来了,我都无动于衷。

可能真的是一岁年龄一岁心吧。2012年,我被安排在高三应届班。朋友告诉我,我代的是小班的课。接到电话时,我正在信阳很惬意地度假。连续三年的高三,每一次都有挑战,但我知道我在屡次挑战中变得成熟。一直代大班的我这次代小班,无疑又是一次挑战。
接到电话第二天,又接到领导电话,让我下一年级代英才班班主任兼高一语文组组长。这个挑战,比让我带高三的课挑战大。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没有异议,工作到现在,我从没对学校给我的任务说一个"不"字。第一,随便讲条件不是我的习惯;第二,我也实在没有资格讲条件。
但那年的改高考卷却让我的眼睛视力陡然下降,并且一直都不能看文字,一看就疼。我才知道了当组长的不易。整理审核学案,组织教研,以及还要选择各个地方给你提供的订阅的资料……而这些,都是我陌生的领域。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四)】那一年我虽然没法看文字,但却惊异地发现我脑中已经有字。一见到《沁园春长沙》我就知道重点要领会伟人的志向和情怀,技能上要弄懂什么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原谅我也这么功利的教过语文),一见到《再别康桥》我只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我的朗读,然后画出徐志摩笔下的康桥,画出油油的水草,夕阳下的新娘,河畔的金柳……体味美丽的意象表达传递出来的情感,带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一看到《烛之武退秦师》,在反复诵读之后,学生自会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状态的,再让学生梳理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便变得顺理成章。我的语文课,学生总是很轻松,讲《离骚》时,就把心目中的屈原画出来,当然是通过文字(因为我记得唐朝的仕女图的构图,给学生一讲,学生似乎明白了什么是显性象征);学《孔雀东南飞》时,我特地学了屠洪刚的《孔雀东南飞》,当然,我们也做了对结尾的深层次探讨;讲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时,我都可以做到以歌带入,用适合的情感去演唱这首歌,甚至也会找到安雯、邓丽君、童力三人唱的版本同时播放,让学生根据情感去判断谁唱得跟接近作者的情感。当然,我有时候也会把方文山的《青花瓷》的歌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分析体悟情感,我也会把经过筛选后的纪录片给学生看,每星期的一部电影,用《十月初五的月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补叙,用《山楂树之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伏笔,每节课结束前五分钟读《史记》……
我从来都不知道我的课到底有什么特色,我只是觉得,王敏就是特色。我的目标就是打造王敏独有的课堂。永远不拘一格,永远没有套路,永远给学生惊喜。
很长时间以后,有学生跟我说刚开始总是觉得我每一节课都没有讲完,到后来才发现,老师每一节课只讲最经典的,剩下的部分,让学生自己体悟。
尽管挑战无处不在,但我已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四)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四)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变得游刃有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