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秘密2:40%的快乐可以经由有意识的努力而达成

1

话说有位老奶奶,家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布鞋的,一个是卖雨伞的。
晴天,老奶奶担心小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她又担心大儿子的布鞋卖不出去。
因此整天愁眉不展,没有一天好心情。
旁观者清,你或许会说,老奶奶啊你换个思路呀,晴天,你就想着大儿子的布鞋卖的好;雨天,你就想着小儿子的雨伞生意好,不就天天好心情了吗?
是呢,道理很简单,为什么老奶奶偏偏要选择这种不快乐的一种思路呢?
其实她也不想的,只是老奶奶的大脑已经习惯于“担心”、“忧虑”的思考方式,一时转不过弯了。
不仅老奶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惯性,它一半分植根于我们的DNA,另一半取决于我们的觉察与不懈的努力。
快乐的秘密2:40%的快乐可以经由有意识的努力而达成
文章图片
2
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一般说来,我们的很多痛苦其实正是来自于“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由此引发的情绪。”
而情绪管理能力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融洽与否、事业成就高低等,甚至身体的疾病都脱离不了情绪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辛德莱尔在著作《情绪自控力》里指出:76%的疾病都是因为负面情绪。
而张德芬老师分享的美国专门研究幸福学的专家的研究心得:什么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
50%是天生的性格使然,悲观或乐观,是种植在你DNA里的。生命中的境遇,只决定我们快乐与否的10%,而40%的快乐可以经由我们有意识的努力而达成。
大脑并不如我们所想的一样懂得“趋利(甜)避害(苦)”,自发的倾向于愉快和快乐的情绪,“它只会选择最熟悉的情绪,即使是焦虑和不悦的情绪,只要成了习惯,大脑就会安心。”
同样身处繁华,有人只管眼前锦簇、风光,有人联想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同样被一块石头绊倒,有人愤愤然,“真倒霉!呸!”,有人爬起时笑逐颜开,“嗨,这石头漂亮,拿回家给娃玩!”
4
快乐的秘密2:40%的快乐可以经由有意识的努力而达成
文章图片
通过一个简单的情绪刻度尺,可以把情绪从差(消极、负面)到好(积极、正面)进行描述。无论哪种情绪状态,都可以进行大概的对应。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反应或关系的互动比较接近,大致在某个区间而具有可预测性,也就是所谓的“惯性”,比如嫉恶如仇、风风火火、慢性子、平易近人等等,都是对这种惯性的描述。
那么问题来了,落在正向区间的情绪固然可以顺其自然,万一对应的多是负向区间呢?是否无能无力,只能任由自己被它牵着鼻子走了?
当然不是,别忘了,还有“40%的快乐可以经由我们有意识的努力而达成。”
改变就由这“40%”开始。
5

快乐的秘密2:40%的快乐可以经由有意识的努力而达成
文章图片
(1)体察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容易暴躁”,明白那么多大道理,却控制不住的小情绪平复过后,不妨找个小本子,记录下来。
诚然,任何的情绪,都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但坦然面对,不是任之由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自己的情绪是为了战胜、克服或化解它,为了不断把情绪值推向正区间。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事而暴躁?暴躁值多高?是不可改变的境遇还是个人不努力或思维方式而导致的暴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如何解决?
(2)适当的方式表达、疏解情绪。
【快乐的秘密2:40%的快乐可以经由有意识的努力而达成】有些情绪压力,可以尝试通过积极的沟通来减轻或化解。比如工作上的困难、需要的援助或支持不妨直说,生活的烦恼可以“和妈妈说说”。
我家四岁多的K,已经深谙此道,在我面露不悦时,主动“出击”:“妈妈你再说我,我就要哭了啊~”……
有些情绪需要转移或宣泄。当感到自己情绪消沉或者沮丧的时候,可以选择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写写日记,逛逛店,聊聊天,健身运动等,或者干脆哭一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哭泣有一种"治疗"的功能,人在痛哭一场后,往往心情就变得好多了,不必为哭泣而害羞,“哭吧哭吧不是罪!”。
有些疏解情绪的方式虽然暂时逃避了痛苦,尔后却得承受更多的痛苦,比如醉酒、自残、打架等,便不是适当的方式。
(3)“弃暗投明”
情绪有急性突发的,更多是慢性较稳定的。
突发性情绪往往和外界刺激比较过大有关,而慢性稳定的情绪:
一是心态问题。
“如果你对周转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着感受的调整,可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奥雷柳斯)
即使事物本身确实让人不舒服,不妨换个角度。
《史记》里写过一个故事。
春秋成就霸业的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的时候,曾流亡国外十九年。一次途经卫国,感到饥饿,向卫国乡下人讨吃的。对方不但没给他食物,还把土块装在器皿里还给他。
重耳大怒。随从赵衰则不以为然的说,“土,是拥有土地的意思。您应当拜谢接受才对呀!”
若没有这样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一个诸侯公子来说流亡生涯无异于屈辱,也不会有后来的霸业了。
找到“不快乐源”,多想几个解决方案,少问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我。
久而久之,让大脑形成良性的条件反射。
二是需要一个目标。
慢性情绪多是由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造成的。
如果决心为改变处境或以逆境为人生的动力而努力奋斗,能够根本上帮助我们从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混日子的人对加班熬夜可能叫苦连天,或感叹生活“明日复明日”的刻板。
一个为了梦想或目标打拼的人却只觉的时间不够用,而只争朝夕,没时间哀伤抱怨。
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共勉。
快乐的秘密2:40%的快乐可以经由有意识的努力而达成
文章图片
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