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领导总是把更困难的工作交给你时,最正确的姿势是…()

当领导总是把你之前从来没干过的、又特别困难的工作交给你时,最正确的姿势是:
发自内心的感激!!! 也许你会说:

胡说,最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心中一万头* *马在狂奔。(此处作者主动屏蔽关键字)
当领导总是把更困难的工作交给你时,最正确的姿势是…()
文章图片
如果换做十年前的我,恐怕也会这样想。大家工资都差不多,为什么要让我去做那些更加困难的工作?
这两天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纽约老李校长,先后在美的和联想工作,目前自己创业。
他在文章里面这样写道:
首先我来讲讲所谓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就是你离开这个平台,你的工作经验都不值钱。为什么这么说,这些大公司的厉害之处,就是把每个工作岗位设计得高度模块化、通用化,每个人的工作技能都像螺丝钉、零部件一样的标准化,可以随时替换。这种岗位设计的好处就是,大公司根本不怕哪一个员工跳槽,正所谓地球离了谁都转,而作为个人,每个人负责具体某一块很细很细的业务。
其实之前也有听到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提到过,在一些大型企业,工作高度标准化,每个人就像一个零件,只做这个零件该做的事情。
如果一个零件走了,另一个零件很快就能够经过培训替换上,不会导致工作因为某个人的离职就停滞了。
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
公司少了一个零件不算什么,换一个就好了。
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自己曾经做的工作实在是被划分得太细太细了,真的是九牛一毛,而你每天又在重复地做着这一件事,其实本质上和流水线上的工人差不多。
导致的结果就是,利用这些所谓的工作经验,竟然找不到什么更好的工作,更别说利用这些工作经验去创业了。
记得冯巩在春晚小品里说过这么一段话:
在相声界我影视演得最好,演员界我导演导得最棒,导演界我编剧编得最巧,编剧界我相声说得最逗。
朱军调侃了一句:
合着您就是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
冯巩嘴角微微一翘,笑着说:
这年头儿,就得玩个综合实力。
这看似是一句玩笑话,但其实体现的是自己的多维度综合竞争力。
就像笑来老师曾经说过的,在一个维度上我可能比不过你,但是多个维度竞争,我可能就超过了你。
下面讲讲我自己的故事吧
我从小就讨厌写作文,作文内容不是东拼西凑就是胡说八道,并因此从小就给自己贴上了“我不是写作文的那块料”的标签。
如果不是领导让我去写请示、写报告、写经营分析、写项目建议书,写各种各样我从来没有写过的东西,我就不会那么快地学习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并如何形成终稿。
我从小就不太喜欢和人类打交道,按照长辈的说法就是“认生”,于是作为小朋友的我,也默认了这个标签,继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如果不是领导交给我那么多需要和其他部门打交道的工作,最要命的是,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需要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去沟通去协调。“ 认生”的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思考怎样做铺垫、怎样组织语言更加得体、怎样把工作交代得更清楚以便大家能够齐心合力完成这项工作等等。
在我的记忆中,因为这些工作,我至少哭过两回。我感觉特别委屈,不明白为什么部门很多新的工作都是让我来做,为什么别人按时下班我却为了组织材料而独自加班。
今天的我再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我的内心只有感激。
如果不是这些工作上的积累,也不会让我有机会在公司组织的竞聘中脱颖而出。如果不是这些工作上的积累,也不会让我有勇气离开公司去开办自己的培训机构。
【当领导总是把更困难的工作交给你时,最正确的姿势是…()】如果我只像一个零件那样,每天就是重复做着自己擅长的工作,多一点也不去尝试,那么就不会出现今天的我了。
感谢在我懒惰的时候,有人逼了我一把。
让我远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PS: 如果确实难过,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去哭去发泄。哭完发泄完,记得发自内心的感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