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这些年我从对方身上得到的滋养

我们相识于网络,谈起来就像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毕业后在南京找了很久的工作没有成功,那时的我内向,不懂得与陌生人交流,加之对权威的敬畏、害怕(面试人员那时与我而言也是高高在上的感觉),就是没有一份工作录用我。
学校走上社会的未知、迷茫,加上迟迟没有工作,看着合租的同学纷纷去上班,除了着急也有对自己的否定吧,等待的焦灼,暗无天日的看不到前方。
没有人可以依靠,没有人可以倾诉。每天的每天郁郁的写着日记,甚至想过去捡垃圾卖,可因为自己的脸皮太薄作罢,后来苏州有同学就来了苏州。
那时候流行网吧,找不到工作的日子里泡在网吧投简历,更多的是和人聊天,一边对工作的遥遥不可及无奈,一边担心着兜里的现金越来越少。就那样加着陌生人,用“流浪者”搜索,彼时的我正是一个在陌生城市的流浪者。
只有他跟我搭话,跟我聊天,给我讲找工作的事宜等等,很多已经忘记了。
那时的我就像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出口,我们从未见面,却有聊不完的话。我太需要人说话了,太需要一份陪伴了。
期间辗转很多,我回了老家找了工作,每天每天也没什么事可做,一个月1300块钱,那种无所事事让我的内心感到不安恐慌,我是一个需要活力的人,哪怕一直不停的旋转,都能让我开心满足。
在老家,每天回家倒也安逸,安逸到自己就像回归了农村的孩子,一份稳定的工作,待到合适的时候嫁一人成家。真有人要给我说媒了,一安装空调的工人。我的骨子里不可能安于那样的俗世,家里人没有文化,也许憨厚老实,能对我很好,但很难体会到那种情感,我的感情也许一辈子无法得到共振。
他说帮我找了他们公司的工作--测试员。
我拒绝了,虽然我们聊天,但我们是陌生人,我不能接受他的帮助。
后来我又回了苏州,找了份操作工,日夜班倒,每天的时间就是上班睡觉。
我们见了面,我对他的第一面印象极差-海拔太矮了,虽然他是娃娃脸,是我喜欢的白白的肤色。外在让我拒绝了他。
就这样分分合合,最终他的好感动了我吧,我们选择在一起。
而后是两年的两地分离,再后来团聚,结婚生子。
在他那里我真的体验到了无条件的爱,无论我做什么,只要他的能力允许,绝对支持。
虽然舍不得给自己添置任何东西,无论我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满足。
怀孕后我便辞职了,突然有一天他说孩子不能交给父母带,于是我就一直全职,我们自己带。
快生的时候公婆、我妈都过来了,可基本上没让他们帮忙,我们俩相依相伴。
生产的那家医院家属可以全程陪同,我提前一周因为没有胎动住院,他就请假陪着我。
进产房12个小时我才生出来,在我身边的也一直是他,与我而言,他给我的力量比我妈妈都大的多,一直到他看到宝宝的头了,才出了产房,给两个妈妈打电话她们才赶来。
月子几乎是他照顾的,我想吃什么,他立马去买,有时候给我烧。
孩子是我们一手带大的,算起来他带的更多,断奶后几乎晚上都是他在哄睡了。
刚开始做妈妈,喜欢跟风,我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然后发现不好用,或者用不上扔掉,吃的东西也是,浪费掉很多很多。一次一次,对于一个相当节俭的人来讲,浪费心里肯定煎熬吧,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我。直到有一天我自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渐渐的跟风少了,浪费也少了。
在我的原生家庭了,如果我爸妈有一方干活,一方在玩,那必定是一场争吵。我妈妈每天有发不完的脾气,有些事情她也许不想做,但是她又要做完,或者当我问她要不要帮助的时候她说你哪里会?或者不需要之类的。
小时候经常他们干活,我们看电视,但是会被他们一直叫啊念叨,没有愉快的感受。
他们起来了,我们就别想睡懒觉,爸爸妈妈甚至奶奶都能来一遍一遍的叫你。
所以我也把这个模式带过来了,当我看到我老公一个人在干活,他爸妈坐在沙发上的时候会非常气愤,当我自己干活他们一家子在那聊天的时候我有一股莫名的怒火。
而他们家的模式是各自找活干,一方干完了帮忙另一方也好,不帮忙玩也是可以的。
所以为什么我一个人干活他们不干我非常生气,而他们看我一个人干活自己聊天却无动于衷,我气死了,人家没有任何的感受。
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他做事情我可以刷手机、睡觉、看电视等等。虽然开始的时候,我会内心纠结,像是很亏心一样,故意跑去跟他说说话,献献殷勤。
我知道我可以睡懒觉,无论多晚,并且那个人还会帮我把门关上。
我其实才是家里的一家之主,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好像几乎是我说了算。虽然心底里以为男人更看重他父母。
表面上说公婆就那样,改变不了,其实这也是自我安慰吧,心底里仍有期待,期待他们能改变。真的接纳,心里便不会有任何妄想,无论那是自我安慰还是自欺欺人。
反过来也想过,如果公婆真如自己期待那样,家务活干的妥当干净,这个家我只是进去吃个饭睡个觉,那样自己是不是更没有归属感,在孩子的问题上也无法做到绝对的话语权。
【谈谈这些年我从对方身上得到的滋养】我得权衡一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