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象(八)

越南印象(八)
文章图片
image.png 尽管知道给一个地方的人进行概括难免以偏概全,有刻板认知的嫌疑,但去了越南之后,头脑里还是会不断的想要弄明白越南人的特点。
越南人和中国人站在一块,不说话时,并无本质的区别,应都是炎黄子孙一脉。越南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也曾以“中华”自居。中国人去到越南,并无明显的异域观感。
刚到越南,在酒店前台办理登记时,看到大堂左侧有位穿工作服的年轻女子,正在用玻璃杯顺着一个柱状金属桶的水龙头接一种菠萝汁状的饮料。我们走过去问她要杯开水,结果语言不通,不能得逞。
接着,她递过来一杯刚接下来的饮料,我们第一反应是这是免费品还是收费品?就摆着手没有去接。她越过我们,给同行的人一人一杯递了过去,原来这是免费给客人的饮料。
想到我们刚才的“小心”,是不是要有脸红的冲动?
从高岭回到胡志明市,脱离了本地朋友的照顾,我们一伙语言不通的人找了个越南饭馆吃晚饭,老板把我们迎进一个包房,叫了两个年轻的女服务员招呼我们。
当时就想越南人会宰客吗?小心翼翼的照着菜谱上的图片,点了蛋炒饭,焗鱿鱼,日式炸豆腐,青菜等五六个菜,还有花生米,本地小吃,啤酒,可乐等等,结账时,合人民币200多元,心里才踏实下来,并没挨宰的感觉。若挨宰,我们也会认的,人生地不熟,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回国那天,司机带我们在超市购物,我们好奇的走进超市里的一个高丽参专卖店,本也没有要买高丽参的打算,看着看着,误以为一款上好的高丽参合人民币才300元,我们就有了买下的打算。
刚用信用卡刷完,司机进来,告诉我们这款高丽参合人民币是3000元,发现贵了,要求取消交易。对方虽有为难之色,但还是打了个电话给主管,在刷卡机上帮我们取消了交易。
以在国内的经验,当时也已做好了对方不肯取消交易的准备,大不了就吃了点亏,谁叫你数学没学好,把3000元的东西,误算成300元呢?没承想,人家并不为了眼前到手的利益而为难你!与国内旅游区的商业氛围是不是有巨大的不一样?
越南大部分地方都是热带气候,阳光充足,土地肥沃,老百姓解决衣食问题并不太难。衣食不难,自然就不像那些衣食艰难的地方,为了养家糊口,要发展出“精明”或“狡黠”,随时准备去巧取或豪夺了。
有些在越南呆久的中国人,说越南人比较好管理,越南的坑蒙拐骗、打砸抢掠与国内比,显然是少之又少了。
问东北朋友在越南开厂多年,有没有过烂账、呆帐什么的,东北朋友说没有,让同行的几位老板羡慕不已。
【越南印象(八)】越南是历史上受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熏习长久的地方,后被法国殖民、美国辖制,基督教文化也早已生根成长。估计这些文化也大大影响了越南人的精神心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