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赛道太热,储能“老兵”南都电源又杀回来了

投稿|赛道太热,储能“老兵”南都电源又杀回来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华夏能源网
储能行业的“老兵”,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都电源”,SZ:300068)杀回来了 。
华夏能源网获悉,近日,铅酸电池龙头南都电源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聚焦新能源储能等业务,公司拟将从事民用铅酸电池业务的参股公司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宇新能源”)30%的股权转让给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迪控股”,HK:01585),交易作价1.34亿元 。
对于南都电源来说,此次交易具有标志意义,因为这意味着其完全退出了民用铅酸电池市场 。
去年12月,南都电源与雅迪控股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将公司控股子公司界首市华宇电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宇电源”)21%的股权及浙江长兴五峰电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兴电源”)21%的股权转让给雅迪控股 。
这两家企业是南都电源铅酸电池的主要生产和销售基地,南都电源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铅酸电池产品最齐全的企业,并在民用铅酸电池市场风光无限,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这两家企业的支持 。
这次交易完成后,雅迪控股各持有两家公司70%的股权,成为了华宇电源与长兴电源的控股股东,而南都电源则保留了30%的股权 。此后不久,华宇电源更名为华宇新能源,长兴电源更名为界首华宇新能源销售有限公司,成为了华宇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 。
而如今,南都电源将华宇新能源最后30%的股权也转让给了雅迪控股,实质上是最终放弃了民用铅酸电池业务 。
一边是出清曾经的王牌业务,一边又声称聚焦储能业务,南都电源这一番“All in”,是要拼命搏出个未来 。
从“先驱者”到“落伍者”实际上,南都电源聚焦储能业务是其来有自,公司很早就进入了储能行业,甚至称得上是“先驱者” 。
南都电源成立于1994年,自成立之初,公司就把业务瞄向了工业储能市场 。时至2010年,南都电源又开始进入新型电力储能市场,为我国第一个规模化储能应用项目“浙江东福山新能源项目”独家提供储能系统 。
与此同时,当时南都电源还运用储能技术探索智能电网的构建,建设了一个可移动的储能站,利用光伏发电,并以铅酸和锂电池储能 。南都电源称,这是一种技术组合的尝试,希望能够同时实现太阳能发电与对电网的峰谷调节 。
同是2010年,南都电源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20.46亿元,其中超募资金14.45亿元 。彼时,南都电源称计划将超募资金的一部分用于建设新型储能生产线 。
由此可见,早在十年前,南都电源就已经意识到了储能行业的前景,并开始了探索 。然而令人叹息的是,作为储能领域的“先驱者”本可以大干一场,但南都电源却未能真正深入行业 。
2011年9月,南都电源以项目尚未通过当地环保审批为由,变更了原本用于建设新型储能生产线的募集资金用途,转而控股了华宇电源和长兴电源两家公司 。
当时,华宇电源的业务主要为铅酸电池的生产,长兴电源则是专业从事电动车电池的销售,主要代理华宇电源的产品 。收购完成后,南都电源的业务重心便基本转移到了民用铅酸电池领域 。
华夏能源网了解到,当时南都电源之所以突然改弦易辙,放弃对新型储能生产线的投入转而押注民用铅酸电池,一方面是因为电动两轮车巨大的市场规模及高增速、高利润,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政策的影响 。
2011年,浙江发生血铅事件,此后国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对铅酸蓄电池行业进行大整顿,同时发布了《铅酸蓄电池准入条件》 。在此背景下,铅酸电池、电动两轮车行业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强震”,企业因不达标而倒闭者不计其数 。
值此危机之际,南都电源却觉得是种机遇——尽管政策在短期内会对企业效益造成影响,但从长期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为提高行业集中度创造了条件?
为此,南都电源逆势扩张,以华宇电源和长兴电源为基地,大举进军电动两轮车电池市场 。也就是从此时起,南都电源开始冷落储能业务,不再推动发展 。
然而,南都电源没想到的是,在整治之下,虽然铅酸电池行业集中度提高了,但竞争也进一步加强了 。
2013年之后,多家行业巨头一同发起价格战,致使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民用铅酸蓄电池上游原材料还在涨价,此消彼长之下,南都电源引以为傲的民用铅酸电池业务逐渐成为了沉重负担 。
截至去年12月,华宇电源和长兴电源的净资产分别为-3569.80万元和-7.36亿元,可见南都电源的民用铅酸电池业务境况之糟糕 。为了尽快甩掉“包袱”,南都电源对华宇电源和长兴电源这两家子公司进行剥离 。
重返储能“赛场”既然民用铅酸电池的路走不通,那又应该用什么业务填补这一窟窿?
答案是储能 。
在向雅迪控股转让华宇电源和长兴电源股权期间,南都电源不止一次发布公告表示,将进一步聚焦新能源储能等业务的发展 。而促成这一转变的“幕后推手”,正是南都电源董事长朱保义 。
朱保义生于1979年2月,现年44岁,北京大学EMBA学历,2017年进入南都电源,次年1月便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时至2019年1月,朱保义开始担任公司总经理,并于今年5月赴任公司董事长一职 。
在朱保义担任南都电源总经理期间,他首先对公司的业务、产品进行了梳理,然后确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航道 。朱保义表示,储能应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来抓,随之将公司的研发、投资、供应链、财务管理、营销等全部聚焦到了储能板块 。
去年5月,南都电源举行了2021年储能论坛暨新品发布会 。期间,南都电源发布了系列储能新品,全面覆盖了储能的应用场景——从工业产品到民用产品、从电网侧到户用侧、从固定端到移动端,产品之全面让与会者颇为惊叹 。
南都电源表示,从2022年开始,储能业务将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
而从今年以来南都电源的市场表现来看,情况确实如此,尤其在近期,南都电源更是频频斩获储能订单 。
6月初,南都电源中标中国移动储能集中采购项目,金额约1.48亿元;7月7日至14日,南都电源连发三份喜报,相关储能销售合同金额合计达8.94亿元;7月18日,南都电源再公布《关于签署华能新疆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合同的进展公告》,其中采购金额为1.87亿元 。
从6月到7月,仅仅两个月时间,南都电源签订的储能项目就达到了12.29亿元 。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南都电源储能业务的主阵地并非为国内市场,海外储能项目才是“大头”,约占公司在手订单的70%左右 。不久前,南都电源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饱满,其中大部分是海外市场的订单,公司在海外储能市场的占有率位列国内同类企业前茅 。
在此背景下,南都电源也终于摆脱了民用铅酸电池业务的拖累,业绩开始迎来好转 。
今7月19日,南都电源发布公告称,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盈利5.23亿元至5.39亿元,同比增长1305.85%至1348.85%;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34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增长288.02%至376.50% 。
对于经营业绩的大幅提升,南都电源称,主要原因就是储能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使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好转 。
如今,随着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市场对储能赛道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南都电源这个储能领域的“老兵”在落伍多年之后再次返回赛场,确实是赶上了好时候 。
【投稿|赛道太热,储能“老兵”南都电源又杀回来了】不过,储能行业已经涌进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这条路早已变得很拥挤,南都电源如何真正脱颖而出并保持领先,将决定着公司能否彻底转型成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