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

我从事的工作经常要到各个地方去处理缺陷,于是我们准备的备品通常针对不同的地方贴有不同的地名,一些通用的备品就贴“备用”。今天上班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同事交代我带一些备品,我问他带什么备品。他跟我说那些有名字的都带上。于是我把抽屉里所有的有贴标签的备品全部带上了。到了现场之后,同事说我备品带多了,那些贴“备用”的是不用带的,只有贴地名的才需要带。我就说不好意思,我理解错了。

事后分析了一下,其实这边沟通出现了问题。如果按他的模式理解的话,也是没问题的,只是这种模式的话只有极个别的人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如果这件事你要有效地沟通的话,其实一句话就搞定了:“你把那些除了贴“备用”的备品全部带上”。这么一句话绝对不会产生歧义,也没有任何理解难度,只要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一听就懂了。所以我就顺势思考了一下沟通的相关法则。
沟通和聊天有本质的区别,聊天只是简的对话,聊聊家常,侃侃大山,只要有话题就可以聊下去,但沟通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对话,要求有一定的效率,绝不是简单的聊天。要深刻的理解沟通,首先要明白沟通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另一方面是听。有效的沟通必须搞明白这两方面应该注意的地方。
我简单思考了一下,就说而言,我们要搞清楚我们要说什么事情,用什么方式说,何时讲,需要说几次?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简单列举了一点,其他的我希望读者能在后台给我继续补充。而听的话,虽说只是听,但也需要下功夫的,你需要搞清楚对方在讲什么,对方讲这个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真的明白对方说的内容?所以沟通是个双向的交流,你要确保自己说的对方听懂了,也要确保你真的听懂对方所说的,这样才是有效的沟通。接下来我总结一下沟通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同理心
同理心简单说就是换位思考,你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问题,也就是说你对别人讲的时候,要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采用对方容易理解的方式。而在听别人讲的时候,也要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他所说的话,保证真正理解对方的含义。比如说你跟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讲正方形的面积,你要说边长乘以边长,而不能说边长的平方。沟通的本质是以最简单的言语说清楚,而不是故弄玄虚,卖弄学问。
换位思考不只是说的一方,听的一方也要懂得换位思考。我们都听过一个童话,叫《麦琪的礼物》,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跟女主人公双方在沟通的时候就很有同理心,懂得换位思考,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打个比较极端的比方,假如说双方都没有同理心,一听对方说把头发剪掉,或者听对方说把手表卖掉,就不明就里大骂一通的话,那就没有麦琪的礼物了,有的只有狗血的家庭伦理剧。
换位思考,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第二、位置匹配
在一本《你好,我好》的书里面,说明了人跟人沟通的几种模式。要理解这几种模式首先要清楚说话者所处的位置。这本书介绍的三种位置,一种是家长(P),一种是成人(A),一种是儿童(C)。如果处于位置匹配的状态,比如说A对A,P对C,C对C,这样沟通就相对比较顺畅,但是一旦位置错位,沟通就很难成功。我们通常都很讨厌别人说教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正常的沟通方式一般都是A,而是对于说教者而言,他说话的方式是P,那么P对A就会产生一种位置错位说的沟通。这样的沟通,说的人津津有味,但听的人极度鄙视排斥。那如果是正常家庭的教育,那就是p对c,这样的位置就比较匹配,沟通也会比较顺畅。所以理解这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进行任何的沟通,都要想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与对方所处的位置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的话,那就不要再沟通了。
第三、时机得当
【沟通的艺术】因为沟通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对话,所以沟通的时机相当重要,你要在别人有空而且听得进你想说的话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有效沟通。在《华为你学不会》这本书里面就提到,沟通的技巧是有很深的学问的。尤其是公司内部的沟通,要及时有效,所以要,切实掌握沟通的时机,既不能过度频繁,也不能太迟而延误了时机。也就是说,你在什么时候沟通?对你沟通的后续跟进需要做哪些努力?其实认真想想,不光是公司内部的沟通需要思考这些,正常人跟人的沟通也是有必要考虑的。比如说当你要沟通的对象心情很差时,或者公务繁忙时,肯定是不是不适合跟他沟通的?掌握恰当的沟通时机,沟通效率肯定会大大提升的。
好了关于沟通的思考,今天先聊到这边,如果你有任何想法的话,欢迎回复讨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