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做功能()

本文作者通过在一次培训会上,结合自己在做产品的体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的想法和商业模式都很互联网化,却早早say goodbye了呢?其实关注idea很互联网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做产品过程的互联网化。

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些词会让我们想到什么?无非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看到的”CEO培训班“、”互联网产品快速迭代“、”打造千万级产品,迎娶白富美“、”互联网转型“等待,这是让人无限憧憬的世界,很多人进来后发现,除了做功能还是做功能;不断地为了做功能学招数,但还是被“现实”这个敌人给轻松挑落。曾几何时,想触及企业应用的方方面面,花了几个月最后只剩下了个dan。

我们总是希望把步子扯大,有时候需要稍微停下脚步,往下看看,是否安好?我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战略家,心中有着宏大的蓝图,YY的感觉非常的美妙,anyway?安慰自己现实与梦想差点儿,差点儿。
产品就像孩子,我们就像孩子的爹妈一样,恨不得小小年纪就能拥有总理的能力和才智。带着疑问和焦虑的心情咨询了牛逼的产品总,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产品是有比较规律的生命周期,分为:新创期---拉新期---活跃期---营收期---留存期---回流期,往往,我们很多时候,产品在新创期用营收期的方式养育,确实是赚了几块钱买纸巾了,然后就只剩下泪水。
难道功能不重要吗?很重要,每个产品由各种大大小小的功能和数据组成,但是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很多人都一边骂着微信,一边用着微信,骂是因为吃醋,说什么靠着爹爹腾讯,放个屁都响亮亮的,有钱有人有流量,就犹如某聪,有钱有NB爹有一样。难道这个世界真的只属于富二代的天堂?我们分析一下微信一路走来的实力体现。
第一阶段:文字消息、个人头像、好友搜索、导入通讯录。这么简单的工具看上去难道不像我们的手机通讯录和短信吗?瞄着短信行业打了一枪,貌似有一定效果,检验成功,此路可行!
第二阶段:米聊骑自行车早已出发,怎么展开速度的追逐?QQ离线消息接受、附近的人、摇一摇、雷达相继推出,原来加人还能这样玩,创举。
第三阶段:与QQ比起来,微信更像是一个沟通工具,用户用完即走,怎么才能让用户多回头看看呢?貌似圈子是个不错的功能。
【做产品=做功能()】第四阶段:......

如果,先有朋友圈,再有各种加人的手段会怎样子呢?
其实,我们都喜欢赚钱,只是,没有了大量活跃的用户,没有了每个迭代的清晰的目标,最后只剩下互联网掉落水中的涟漪。

    推荐阅读